《养山蚕成法》
(乾隆三十八年《塔子沟纪略》卷十《蚕事器用附》)
蚕之产丝之广,唯浙杭为最,饲以桑叶,比户皆然,小民之完粮纳课,身衣口食咸赖焉。他处所产山绸,山东有之,今口外气寒,又无桑可饲,蚕从何生,丝从何得!而塔属地方生箥箩叶,民人藉以饲蚕织山绸而贸易之,其饲育之法,则有诀焉。故细录之,以见天工养人之意,抑以知人巧可夺天工,物力之艰难,不仅稼穑而已也。
春夏养法
收种
春蚕用秋茧作种,秋间分茧时择种,贮以簟箔,摊置屋内,或垫起,或挂起一举手高,不使风燥。
温种
冬节数九至九九时,将茧种穿成大串,穿时勿伤蛹子。用杆挂暖屋中,常置火屋内,令茧就温,至清明节前后则陆续蛾出,切防雀鼠蚁虫。
拾蛾
每日申、酉、戌三时出蛾,出毕,将蛾拾入有盖筐内。雄蛾小而尾尖,雌蛾大而腹壮,雌雄分置一筐,挂屋内,勿为烟气所及,以致雌雄不交。
配蛾
每晚,将蚕蛾雌雄各半,纳之筐中,自能配合。筐盖不可轻揭,恐惊蛾拆散也。次早开筐视之,如有不配者,将雌雄合并,以津唾唾之即复交矣。如雄蛾不足,晨起将雌蛾筐悬屋外,去其盖,即有雄蛾觅配,谓之风蛾。蛾翅有形如镜,名隔山照。
摘对
配蛾之次日申刻,将雄蛾摘去,用两指轻捻雌蛾腹,出溺,谓之把蛾。俟溺尽,仍置于筐内,悬于屋中,听其出子。筐内须用纸糊,以免蛾子渗漏筐,须时时转动,蛩蛾俱集向明一面,以致下子不匀。筐内子满,暂挂淸凉屋内,其树芽未能生发,恐在暖处,出蚕太早。
暖子
过谷雨后,簸箩叶渐次发芽。将子筐移入暖室中,六七日出蚕如蚁,名曰蚕蚁。
出蚕
每日寅、卯、辰时出蚕,其筐下先须铺席,蚕落席上,用鸡翎扫入盆内,然后送至芽枝上。
斫芽
春蚕出时,簸箩尚未出叶,其向阳处先出嫩芽,连枝斫取约高三尺余,送蚕其上。
插墩
活水河边,择无土沙滩,滩下有水,滩上不见水处,掘沟宽二寸许,深亦如之,将芽枝密插沟内,旋插旋掩,勿使露水,枝宜深插浅提,使其易活。盖芽枝忌土,故用沙滩,蚕蚁畏水,故须掩盖。
坐墩
每晨日出,复将蚕蚁盆去盖,纳入墩中,盆下用石垫起,枝外用绳虚束,使盆与枝头相近,用鸡翎拨蚕蚁于芽枝上。
立幛
滩内沙中掘沟,宽尺余,见水长流,随意密插芽枝,以备移蚕。
上幛
蚕出四五日则一眠,至四五日方起,蜕黑衣,蚕即回头自食其衣。蚕方肥大,须于未眠之先,将墩上枝头之蚕,带叶剪取,移置幛上。此幛叶尽,再移彼幛,上山为止。
进场
山中长簸箩处,即为蚕场。立夏后,树叶长成,不拘二三眠,起后将幛上蚕连叶剪取,移置树中,每树置蚕之多寡,以树之大小为准。树以三尺余为高,次不过一二尺许,恐过高则难剪取矣。
守场
一切鸟兽虫蚁,俱能伤蚕,故蚕工巡视守护,必立茅棚住宿,饮食坐卧于其中,时刻勿离。
移蚕
春蚕四眠,一眠一起,一起一移,移欲勤,叶欲嫩,蚕小连叶剪取,大蚕竟可手摘,头身俱肿,不食曰眠,脱衣日起,如有叶多蚕少,蚕多叶少之处,均之使匀。秋蚕如之。
摘茧
蚕出六十余日成茧,在树叶摘下,仍去叶,其系于叶处谓之蒂,去之恐伤茧,丝包于茧外,谓之衫,留之织紬,始有花纹,故蒂衫俱不可伤损。
秋季养法
收茧
春蚕既成,即择秋种,用箔薄摊,悬挂淸凉屋内,勿使伤热。盖春寒故种宜暖,秋热故种宜凉。
选种
茧有雌雄,雄茧小而尖,雌茧大而平,雌宜多备,亦勿过偏。务择其响而重者,若油茧、烘茧,则内蛹不活,其茧出黑水、有臭气者,尤不堪为种。
穿种
小暑后,用针引细滑麻线,从种茧小头,一如春种,穿成大串,挂于风凉屋内或凉棚棚下,高不过举手,下不使及地,宜透风,不宜见日。拾蛾、配蛾与春蚕同,惟秋蛾宜悬屋外,勿使日晒,并勿轻动惊蛾。
拴蛾
先于簸箩中,拣枝叶稠密,下无虫蚁之树,将根下柴草芟尽,申刻将雌蛾把溺,用五寸许细麻,拴其大翅根下,一绳可拴二蛾,骑中缠搭树枝,蛾即下子枝上,其拴蛾之多寡,量树之大小为准。
选场
场有蚁场、茧场之分。蚁场地宜洼下,树宜低小,以蚕小不耐干燥,故取其叶嫩且宜于巡视。茧场则宜向阳,盖蚕至大眠后,天气渐寒,非暖不能成茧。其场内荆棘草株,悉宜芟除。
浇子
亢旱天炎,恐致伤蚕,宜汲水时灌树下,并洒水叶上。
开蚁
子下十一日出蚕,蚕出三日,连枝剪下,送入蚁场。
匀蚕
移秋蚕之法,亦如春蚕。但不必一起一移,惟以叶尽为度。
打铺
秋蚕多懒,且天气渐寒,蚕堕地不能复上,宜于枝柯间缚置草铺,蚕堕草间,自能复上。而草中亦可成茧。
避高场
山高多雾,蚕食雾则生疾,且风厉早寒,致使眠起太迟。
避蚁穴
蚁穴中,簸箩最肥,但蚁能咬蚕使堕,且蚁行上下,使蚕终日摇首,食叶不安。
避焦叶
有一种簸箩叶,黄而薄,少汁浆,似干叶,蚕愈食愈瘦。
忌移眠蚕
墩上初次移蚕,在未眠之先,此外移蚕,须在既眠之后,蚕将眠,必吐丝于足下,紧黏枝上,不可即动,俟起后有力,方可移取。
忌人
忌孝服,忌产妇,一入场,其蚕必变。
忌蚕工不和
蚕工须择老成安静之人为首,群工俱听其指挥。否则各出意见,蚕务纷弛矣。
蚕茧种类
山茧,黄白色,大者如鸭卵,其蛾米色,生子大如黍,色微赤,形扁,初成蚕黑色,渐变青色,约长二寸许,大如指。
人工[1]
春日一人养五六百种,秋日一人可养一千余种。
小斧
刃薄无顶,取其轻利,便于砍芽。
鸟枪
护场须用火枪,凡场内伤蚕之物,如蜂蚁蛀鼠,可以手捉,若鸟兽之属,非鸣枪则不知避,况防虎狼、惊盗贼,更不可少。
子筐
筐以荆条为之,平底陡沿,上有平盖,形圆,高尺许,阔倍之,纸糊底免漏子,秋则勿糊,止用盛蚕,糊之恐闭风。
麻线
用好麻两批合一,长丈许,细如线,滑如弦,以之串种,不虞涩滞。
麻捻
晨起清蛾之后,有暇工,剪麻五寸为度,取单批湿以水,或运以津,用手在腿上搓之,以备拴蛾之用。
窝棚
守场人住宿搭盖,棚式不拘大小,以人数为准,且须多盖数处,布散场中,分人看守。
[1] 此节以下,与《廉州府志》所载内容几乎完全不同,需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