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文化参与:翻译兼批评
晚清的翻译小说文本和后世的任何翻译文本有一个显著的不同之处,即晚清的大多数译本是合翻译、批评二者为一体的特殊文本(translation cum criticism)。批评的表现形式有几种:一是译者在译本前后附加的译序、附记、跋尾、译者识语、批解等,主要提供原著和原作者的相关资料、转译情况、故事内容简介、译者的感慨议论等;二是文内评述,即译者以叙述者的身份借题发挥,在原著内容的启发下,针对晚清现实所做的社会文化批评,他们或针砭时弊,或揭发伏藏、纠弹风俗,或宣扬个人的政治立场和道德价值观念;三是读者或评论者采用自明清以来发展成熟的中国文学批评形式——小说批点,在译本前后和正文中加总评、回评、眉批、夹批等形式,或者阐发原作的笔法,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原作的寓意和用心,或者抉发主题。翻译兼批评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文本,充分体现出晚清译者强烈的文化参与和协调意识。
(一)译序、跋尾、附记、译者识语
同五四以后侧重介绍原作者生平及著作情况的译序不同,晚清的翻译小说卷前卷后的译序、跋尾和译者识语有着远为丰富多彩的内容,具有多种功能。它们或者介绍原作者的姓名、国籍、书名和转译情况;或者阐述译者的翻译方法和体例及策略选择的原因;或者向读者承诺译本与原本之间的传真效果和对等关系;或者借以阐述个人对传统的“文以载道”文学观的反对意见和对当时把小说翻译等同于政治教化的现状的不满;或者对译作的文笔进行评判。这些序、跋和识语的出现不仅充分体现了主体文化和接受者对它们的强烈需求,而且反映了译者个体对主体文学形式和内容的建设、对主体文化的发展表现出了非常积极的参与和批评意识。其文学文化批评功能主要表现为:一是阐发译者的特定翻译方法及改写依据;二是阐发原作的艺术手法与中国文学的传统文法之间的异同;三是拔高原作的思想主题,抉发它和政治维新、提高民智、民力和民德等时代主题的联系和现实意义。
(二)译者的文内评述
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往往有意识地超越知识传播和输入的客观身份,介入原作的叙述,并在任何可能的场合和机会下站出来,借题发挥,或针砭时事,或呼吁改良风俗,毫不忌讳地宣扬自己的观点和价值观。其在叙述和评论之间来回转换角色,轻松自如,既不受原作叙事的束缚,也不受译者道德的约束。[15]如果孤立地在翻译小说系统中寻求对该现象的解释,必然片面而武断。“理解任何文化形式的意义,不能单纯地把它固定在一种文化内部,而应按照它如何适应不同文化网络之间的交叉点来看它。”[16]把文内评述现象和晚清的创作系统进行比较,就会发现翻译小说系统和创作小说系统之间存在共同之处,比如,同样的社会身份(都是文人),同样的时代背景,同样的中国文学传统,对国家命运抱有同样的使命感和紧迫感。而且可以肯定地认为,翻译小说中的评述议论是受创作界评述叙事方式的影响,或者更具体地说,是受晚清风行的“谴责小说”的叙事方式影响。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谴责小说” 在晚清形成的原因和特点做了简明扼要的论述:
光绪庚子(1900)后,谴责小说之出特盛。盖嘉庆以来,虽屡平内乱(白莲教、太平天国、捻、回),亦屡挫于外敌(英、法、日本),细民暗昧,尚啜茗听平逆武功,有识者则已翻然思改革,凭敌忾之心,呼维新与爱国,而于“富强”尤致意焉。戊戌变政既不成,越二年即庚子岁而有义和团之变,群乃知政府不足与图治,顿有掊击之意矣。其在小说,则揭发伏藏,显其弊恶,而于时政,严加纠弹,或更扩充,并及风俗。虽命意在于匡世,似与讽刺小说同伦,而辞气浮露,笔无藏锋,甚且过甚其辞,以合时人嗜好,则其度量技术之相去亦远矣,故别谓之谴责小说。[17]
翻译小说中评述的内容之一是对时政严加纠弹。例如,有的译者在翻译中对民主制度和自由思想的颂扬:
诸君!不才于这本文发端之先,不得不先在自己身上说了几句。不才姓普,名天,号公愤。今虽不幸流窜在这伦敦英国,原来也是我堂堂俄罗斯帝国的人民。……不才等却有一语试问诸君,“诸君愿为专制国的人民,还是愿为自由国的人民?”(《俄国侠客谈·虚无党奇话》,《新新小说》第3号,1904年)
有对甲午战败的反省和对中国士兵怯懦表现的抨击:
(德国士兵的伤)不是弹子穿的,就是刀锋斫过的伤。或则头上,或则身上,或则手脚,伤处不一,都用布带子绷裹着。但若要找我们中国打仗的兵,都在后面背脊受伤,却一个也没有。甲午之役,中国与日本战败,兵勇之伤皆在后脑后脊后膀后腿等处,始知中国兵勇未战即逃之故。(《卖国奴》,《绣像小说》第31期,1904年)
有对中国历代审讯之酷烈、刑罚之专制的无情鞭挞和对西方重视证据的侦探学的推崇:
……况英国为立宪之国,在律法上犯罪者,非有真实证据,不能以疑似之间,即行拘捕。不比东方老大专制帝国,可用政府之权力,将无罪平民,置之囹圄;横施拷扑,三木之下,何求不得,反为易于从事也。故侦探之心思,稍一疏漏,正凶即如鱼之脱钩而去,而遭诬陷之良民,覆盆之下,不克自明,将代凶手受环颈之惨刑矣。读者不信,阅至卷终,当信吾言之不谬而慨然于世路崎岖,人心险诈,固东西如出一辙也。……以英国警察侦探如是之完备,法律之保护如是之周致,尚有冤狱若斯,则我国之政体,仅以严刑酷讯为听讼之不二法门。其所谓情真,罪当死有余辜者,安在?而见其不被诬屈死耶?言及此,固将此书濡笔译出,供我同胞酒后茶余之一粲,或于我国法律政治之改良不无小补云尔。(《紫绒冠》,《新新小说》第10号,1907年)
(三)批点
翻译兼批评的第三种形式就是批点,即自明清以来发展成熟的中国文学批评形式——小说批点。批点的作者通常是读者或杂志的编辑。就形式而言,有在译本前后出现的总评、回评;有在正文中随机添加的眉批、夹批等形式。就批点的内容而言,基本上可分成三种:一是批主题,即“通作者之意,开览者之心”;二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18],即借题发挥,抒发读者心中对于社会现实的愤懑批判;三是批手法,即阐发原作的笔法,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原作的寓意和用心。前两种区别于第三种的艺术批点,可以概括为“借题发挥,抉发主题”。需要说明的两点是,晚清翻译小说批点在沿袭借用中国传统小说批点的形式和内容之外,也有创新,最醒目的创新之处就是出现了译者为自己的译作批点的现象,这是传统小说批点所未有过的;另外,前两种批点经常交织在一处。
1.借题发挥、抉发主题
阐发作者的用心,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阅读,是小说批点的一大任务,也是为一般人所熟悉的一大内容,此处不赘述,而借题发挥,抒发读者心中对于社会现实的愤懑批判,一般被认为是晚清小说批点中独特的地方。其实不然,这种借题发挥式的议论作为小说评点内容的组成部分,自明清以来就已有之,不管是早期刘辰翁评点的《世说新语》,还是此后很成熟的《水浒传》的评点,都或多或少有这类的议论内容,[19]但是很可能因为其数量和频率远不如晚清之大之多,而且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理论的学者,认为从严格的文学理论的角度来说,这是我国小说理论发展随意性的表现,没有什么理论价值,有意对该形式略而不谈。晚清亡国灭种的危险和人人自危的个人主义思潮使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的阅读主体性的表达凸显成为最受欢迎的一种个人参与社会的方式,借题发挥随之从批点的边缘进入中心,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翻译小说中也是如此。
抉发主题可以出现在总评中,如《旅顺落难记》中的篇前批评和篇后批评。
《旅顺落难记》记何事?记我中国甲午之战,日人占据旅顺,残杀我同胞之事。书何人作,英国水手阿伦是也。我闻之,近世英特战争,世界最名誉之战争也。特以力屈而降。然约和之日,技术军事之书,布满全国。英人至有武事胜了,文事输了之叹。夫我中国,则何敢抗颜于特。至如中日之战,又宁止比于英特之战而已哉。(《旅顺落难记·篇前批评》,《新新小说》第7号,1905年)
读外国人小说,其眼光所特宜注射者,有两端:一洞察其国俗之隐情,一深知其民力之程度,此皆读政治学术书所不能及者也。如阿伦者,英国一冶游子耳。夫吾中国之所谓冶游子者,其平日之所虚心研究,自恣情纵欲以外不复知有生人之事。故一旦腰缠告罄,强者党为流氓,弱者流为饿殍。焉见有浮浪之子,乃能食力自活。而漂流海外,身陷重围之中,乃能冒万险、排万难,以显其坚毅不挠之气概。况夫脱险之后,追述往事,凡山川之形势,军备之比较,战守之优劣,靡不侃侃而谈。动中肯綮焉。此诚我中国士大夫所不能多觏者也。而英国之一水手,如是如是。……(《旅顺落难记·篇后批评》)
还可以出现在回评、眉批,甚至夹评中,例如梁启超在其翻译的《世界末日记》中,有夹批:“壮哉!我支那人!译者至此不禁浮一大白,但不知我国民果能应此豫言否耳。”[20]
2.艺术笔法批点
对小说的章法、文法和结构作画龙点睛似的点拨,是传统小说批点的一大内容,翻译小说也沿袭了这一传统。“文笔、文法”是艺术笔法批点中的主要内容和话语,可以出现在回评中,如:
(第四回)从第一回起至此,统共不过赴得一个宴会。读者不几疑为烦缛乎?不知下文若干变幻,都是从此番赴宴迷路生出来。所以不能不详叙之。且此回之中,处处都是后文伏线,读下文便知。一个贾尔谊,一个史太太,不过从妙儿口中闲闲提出。白路义与瑞福二人,虽亦谈及,然并未详叙其人如何。谁知却是全书关目。此是变幻处,写醉人迷离徜彷,胡思乱想,顷刻千变,极尽能事。
(第五回)毒蛇圈言其圈套之毒如蛇也。此为瑞福入圈之始。虽然,安排圈套者虽为娶妙儿起见,然未必认定要作弄瑞福。而瑞福偶然碰在圈上,遂使下文无穷变幻,都自此生出来。事之巧耶?文笔之谲耶?不可得而知也。(《毒蛇圈》,《新小说》第8号,1903年)
晚清翻译小说所呈现出的文本世界是复杂多样的,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但是有一点很明确,那就是本土化和陌生化,客观的知识输入和主观的价值评判等似乎是二元对立的准则都统一在晚清翻译小说文本中。这令人信服地说明,晚清对“翻译”的概念认识有着较后人远为开明、灵活和负责的态度;同时也令人信服地证明,作为一种成品的翻译并没有先验规定的形式和特征。翻译的本质,是为了追求技术上的忠实对等还是为了实现文化交流?晚清的翻译小说无疑证明,翻译首先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