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娜·阿伦特的康德阐释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作为政治哲学的批判哲学

哲学要对人类有益,就必须教导孱弱和堕落的人,不应摧毁他的本性,让他腐败下去不管。[1]

对于作为整体的康德批判哲学之意旨,不唯康德学术界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就连康德本人也有数种说法。大致说来,康德研究者的理解和评价总是难免管中窥豹的缺点。论者或从《纯粹理性批判》出发,标举其知识论或形而上学批判,或从《实践理性批判》以及相关文本出发,盛赞康德道德哲学,又或特重《判断力批判》,称誉其为美学经典。而就康德哲学作为一个整体而论,大多数学者会自然地认为,其取向即是启蒙。的确,康德所获赞誉与批评大都来自人们对其启蒙立场的认定。然而,康德哲学的精神实际上与启蒙运动所蕴含的崇尚科学、排斥宗教的立场并不完全契合。只需认真地看一下康德的原文,我们就可以知道,康德不仅限制了知识,而且也提出了单纯理性界限内的宗教的设想。他盛赞法国大革命,同时却又拒绝赋予公民反抗暴政的权力。他将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升至最高位置,同时也深知人类的恶性难除。所有这些都使他远离启蒙主义者的唯科学主义和乐观主义。

康德本人对其哲学体系有三种描述。普遍被接受的描述是《实践理性批判》中的说法,康德称它是“批判的”,这意味着它要全面并系统地解决形而上学的问题。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对他的哲学体系提出了第二种定义。“在这个理论中,康德表明这里有一个连续的转变,从知识的基本行动、从知性经过理性最后在实践理性中达到顶点。……在这个定义中,康德的体系形式依赖对心灵成就的系统解释,而不是解决形而上学的问题。”[2]在晚年,康德又提出了关于其哲学的最后一种定义。“那时他论证理性自身有一个目的,哲学体系必须以这样一种方式被构造,也就是它能够证明理性为自身所规定的最终目的的正当性。……康德把自由概念描述为理性本身的目的。”[3]这三种定义在侧重点上有着明显差异,因此,我们仍然面临着从整体上把握批判哲学的任务。

在阿伦特晚期对康德思想的阐释中,她发现了康德从前批判时期开始一直延续至晚年所关心的两个核心问题,即人的社会性问题和人的生存意义问题。她认为,对这两个问题的思索决定了康德哲学的底色和运思方向。正是对它们的领会,使阿伦特将批判哲学带向了以政治为目标的解释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