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我和利涛认识是在2011年前后,那时他是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郑元者、郑土有两位教授门下的硕博连读研究生。对冀南武安市傩戏、赛戏的关注和研究,使我们相识并成为挚友。当时他已有研究成果,并在北京《民间文化论坛》发表,显示出他的学术功力。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和辛勤笔耕,他完成一部近30万字的固义傩戏研究书稿,其中引用古今中外文献约300种。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他治学态度的认真,学术视野的开阔,理论准备的扎实。这部论著是他本人学术研究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是我市、我省,乃至全国仪式戏剧学领域中,第一部以艺术人类学、民俗学、中国传统戏剧学等理论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全方位、多视角研究武安固义傩戏的一部力作,所以非常值得祝贺!
固义傩戏在该村传承,据口传始自明代中叶,现在固义村保存最早的赛戏都本《伯(霸)王都本》是清道光十四年(1834)的抄本,距今已经185年。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1986年停演,1987年恢复。2005年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开始后,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
书稿中,他首先梳理了近30年各地学者对武安傩戏、赛戏认识和研究的成果,堪称一部武安傩戏赛戏学术研究简史,使人眼界大开,很受鼓舞。接着,以六章的篇幅,全面、深刻地观照并介绍了武安傩戏的方方面面,诸如武安固义傩戏的概况,文化坐标、心理特点、行为特点、艺术特点等。他把固义傩戏放到武安、冀南和晋东南赛社,乃至全国各地傩文化大环境中,进行比较研究,从我无彼有、我有彼无、彼此都有中,加深了对各地傩文化和赛社的认识了解,理出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相似关系,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固义傩戏、赛戏在武安市、冀南一带和全国傩文化中的学术地位和影响。
在第三章第四节“固义傩戏的类型特征”中,他概括固义傩戏的十大特征为:一、具有春节元宵社火表演的性质。二、流传范围极小,很难在周边地区找到同类表演,流传下来极为不易。三、祭祀对象与形式,呈现出多神崇拜倾向,有傩神白眉三郎,但与碧霞元君、龙王、关帝相比,无法找到像其他傩戏中那样明确具体的傩神。四、演出时间,固定在元宵节期间,有“演三年停三年”的惯例,与社火节目一同上演。五、费用筹措,演出开销旧时由公产生息支付,后来主要是村民的集资,现在亦有村委会和当地企业的赞助。费用筹措过程仍然靠社火班操持。六、组织形式,固义社火班社宗教氛围较少,没有营利目的,以自发的元宵节社火表演为主要职能。七、传承方式,固义傩戏演出中一般某个角色在家族内部传承,子承父业,亦有传弟弟、侄子的,外姓人难以插足。以口传心授为主,无师徒名分,亦没有特殊的拜师学艺和宗教约束。八、傩戏剧目,固义傩戏中驱邪逐疫色彩浓郁的是《捉黄鬼》(属队戏范畴),其他如《调黑虎》《调掠马》等祭祀性队戏;《虎牢关》《长坂坡》等为赛戏。九、唱腔伴奏,多用锣鼓伴奏,俗称“锣鼓套”,锣鼓点参照社火形式。《捉黄鬼》台词较少,只有掌竹和阎罗王有少量念白外,没有其他唱词。只有仪式动作,近似哑剧。赛戏演出,吟诵体唱词为主、七言句式较多,和冀南、晋东南的赛戏相似。十、面具,固义傩戏中,几出简单的仪式性队戏《调四值》《调四尉》《调绿脸小鬼》《调掠马》《调黑虎》的角色戴头壳形纸质面具,《捉黄鬼》的角色除牛头马面戴面具外,其他角色均涂画脸谱。赛戏角色亦画脸谱,不戴面具。总之,固义傩戏是社火傩戏的代表,呈现出北方地区社火与傩戏《捉黄鬼》相融合的形态。
标志性傩戏剧目《捉黄鬼》的角色有掌竹、阎罗王、曹官、大鬼、二鬼、跳鬼和黄鬼。传说三个鬼差和黄鬼是亲兄弟四个。黄鬼忤逆不孝,三个鬼差领了阎罗王的令牌,前来捉拿。在村街上,黄鬼不愿就擒;三个鬼差诱迫他就范。直至中午将其锁拿,在80名持柳棍村民的呼喝簇拥下,押在曹官台前接受预审。置身在阎罗王案侧的掌竹吟唱道:“劝世人父母莫欺,休忘了生尔根基。倘若是忤逆不孝,十殿君难饶于你。善恶到头总有报,为人何不敬爹娘。若问队戏名和姓,十殿阎君大抽肠。”唱毕,曹官把案卷往案前一展,同时说道:“呀……呔!展开生死簿,勾命鬼上堂,大鬼、二鬼,交上司发落!”三个鬼差把黄鬼押到阎王台前。阎罗王看毕呈来的案卷,念道:“左有鬼司右判官,观见眚偾在面前。十殿阎君我为首,敕封护国武殿员。领了玉帝之旨,命我捉拿眚偾。”接着宣判道:“绑到南台,抽肠剥皮!”午时三刻,大鬼、二鬼、跳鬼押着黄鬼走上南台,大鬼二鬼弄刀挥叉,开始动刑。跳鬼举着令牌在台上展示。持柳棍村民和各庄户节目,把南台团团围住,专门人员开始施放烟雾,台上开始破肚抽肠出彩——即把黄鬼裤衩里塑料袋中装满红颜色水的鸡肠子拽出来抛向空中。此刻,现场成千上万的本村和外村观众,个个惊心动魄,一齐紧盯台上,全场鸦雀无声。出彩后,在滚滚的浓烟中,把黄鬼卸到台下的布围子里。三个鬼差从台上下来,向十殿阎君禀报行刑完毕。捉黄鬼演出至此结束。
书中据此分析到:从表演内容上看,它偏重于仪式表述,而非剧目表演。从演员、观众互动方面看,观众不仅可以近距离观看演出,亦可参与进来(如柳棍队人员)。如此的互动,是其他队戏或其他形式的舞台艺术所没有的。在文本化的程度上,该剧除掌竹、阎罗王、曹官有少量台词外,其他角色没有任何台词,只有仪式性动作,且各个角色各具特色的动作,基本靠世代口传心授。因此有论者强调中国仪式戏剧的非文本化。在表演形态上,该剧唱词最少,动作最繁复多变,参与人数亦最多(而队戏由沿街行进到戏台演出的趋势是唱词增加,角色人数及其舞蹈动作递减)。从目的功能上看,其采取沿街驱除的方式侧重表达逐疫祈福,使其更具“傩”的意味。总之,该队戏内外都有鲜明的个性,在队戏整体价值上具有不可代替的地位,它独立于其他队戏,成为傩戏的一个品种。
随后,书中又总结概括出固义傩戏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心理特点为:一、特殊信仰结构下的信仰心理。白眉神是旧时乐户信奉的主神,村民则信奉民俗诸神。彼时,乐户不能要求村民像自己一样信奉白眉神。然而在乐户消失的后世,村民开始抬高白眉神的地位。固义村于2012年新修了咽喉祠。塑立了白眉神塑像。演出期间,包括白眉神在内的三位三郎爷的牌位进入村中献殿内的全神台。二、含义外延模糊的角色扮演心理。固义村民在扮演傩戏中的神灵时,引入了诸如演出几天中不得行房事等禁忌,目的是为了增强角色和仪式的神秘性。三、民俗迫力支配下的参与心理。民俗迫力,指村民在傩戏演出和恢复中形成的民俗心理和环境氛围。具体指:1.对重要民俗活动维持和传承的责任感;2.参与此民俗活动的荣誉、荣耀感;3.民俗活动中体现出的家族间的竞争;4.没有特殊理由无法拒绝参与的心理等。固义傩戏之所以能够长期传承和停演后恢复,是因为长期以来村民心目中形成了强大的内动力。固义傩戏向来是村民自筹资金自行演出的,其参与心理是:非经济利益驱动的;非还愿性的;非宗教信仰的;非道德训诫的;非专门娱神的(娱人的成分渐强);非宗族维系的。固义村因多姓聚居,严格的宗族已不甚明显,况且宗族维系是傩戏的效果,而不是最初的原动力。
固义傩戏的行为特点,可以概括为,在特定的情境下,与众多的社火民俗活动交融影响,表现出独立形态下多维受限的行为方式。一、参与群体(行为主体)的情景互动。固义傩戏《捉黄鬼》中有特有的烟火,特定的刑台,血淋淋的装扮,特有的呐喊奔跑,特定的仪式等,展现出特定的情境。情境是互动的情境,互动是情境的互动。二、传承播布的情境约束(行为存在的方式)。民俗的传承性,指其在时间传衍上的连续性,即历时的纵向连续性;同时也指民俗文化的一种传递方式。民俗的播布性则指其在空间上的蔓延性,也是其横向的传播过程。传承播布二者密不可分。固义傩戏传承播布的特点是,在特定情境约束下内部传承相对宽松,但也有保守;对外播布存在极大困难。情境约束是原因而不是结果或表现。三、仪式表述的情境张力。民俗仪式中多种语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产生的能力与能量,即所谓的“情境张力”。对于傩戏而言,“傩”重“戏”轻的现象,正可以作为情境张力分析的切入点。在固义傩戏仪式链中,仪式表述效果上有“祭神/娱人”的分化,其内部关系的紧张产生了特定的情境张力。仪式表达效果的丰富性,是情境张力的外化。在傩戏仪式中“祭神/娱人”的对立融合,既可以说是情境张力的发生,又可以说是情境张力的作用。
书中还运用传统戏剧和社火理论,运用冀晋仪式戏剧对比研究的方法,以两章的篇幅,对武安固义、东通乐等村傩戏和赛戏中的多出队戏和社火节目,进行了深刻的探究和考证,对各自的文本、角色、演出方式、剧情、功能价值等,都作了较详尽的论述。联系面之广,占有资料之翔实,追根溯源之深远,都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
例如,其中一出比较典型的祭神队戏《点鬼兵》,其主角是白眉三郎,尽管他还有十三太子、白眉神、三郎爷、咽喉司等称谓,但从剧情看,他是旧时晋东南一带乐户信奉的戏神咽喉神。后来傩戏、赛戏传入冀南涉县、武安等地。又因乐户身份渐失,或改由村民办赛,咽喉神信仰逐渐淡化。武安固义村民最初把白眉三郎视为冀南通向山西的守关神,即咽喉神(关隘神),又是村落保护神,并不是十分明确地将之尊为戏神。明确地尊之为戏神是近十年来的事。武安东通乐村有《开三郎》都本,和固义《点鬼兵》为同一母本。但村中没有供奉三郎神的习俗,然而20世纪80年代该村办大赛剧团时,供奉有约30厘米高的木质“嚎神”,有学者认为应为“喉神”,因冀南一带旧时土语中有把“唱”贬称为“嚎叫”的,所以“嚎神”“喉神”都应为咽喉神即戏神。在武安东西土山的碧霞元君祭祀仪式“土山诚会”中,有一项请神仪式《点贵宾》,18位民俗神灵自下而上排坐在三角形木架上,而最上层高至房檐的一位是白眉神,期间还要向诸神献演队戏《大头和尚度柳翠》,然而村民似乎并没有把白眉神尊为戏神的意识。由此可以看出赛戏由山西传入冀南后咽喉神信仰逐渐淡化,然而仍留遗迹可寻。山西虽有浓郁的咽喉神信仰,但至今尚未发现有关戏神、咽喉神身世的剧目,我们期待着能有所发现。
血社火是山西、陕西两省一些县乡民间社火节目中,戏拟刑罚的民俗艺术形式,多采用特殊的装扮技艺,来表现刀斧剪锄等利器砍扎入骨等效果,间或有抽肠剥皮等恐怖场景,以血淋淋的场面为特点来吸引观众,警示世人,故称血社火。武安傩戏中的黄鬼身上就有利刃砍入腿臂肉中、血肉模糊的妆容和对黄鬼抽肠剥皮的极刑处置。因此书中对血社火专门进行了论述分析,指出血社火以戏拟刑罚的形式,避免了真正的肉体伤害,以区别于真实的肉体痛苦来博取观众眼球,将更多的艺术创造力体现在化妆和表演上。血社火作为群众娱乐活动,使社火表演处于大的“游戏”语境中,去除了刑罚场面带来的严肃性和扭曲性。血社火表演者的传承制度,保持了血社火的神秘性,保证了血社火的可持续发展,保护了与社火相关的民俗文化。
这部论著不仅适合傩戏、赛戏研究者参考使用,亦适宜对傩戏、赛戏有兴趣的广大普通读者阅读。因此,我们热切期待这部论著及早面世。
杜学德
2019年5月25日 于河北邯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