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社火与现代傩俗:固义傩戏探赜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吊字头队戏

固义的祭祀戏剧中,以“吊”字为头的总共有五出,分别是《吊绿脸小鬼》《吊四值》《吊四尉》《吊黑虎》《吊掠马》。从归类上来讲,《吊掠马》中有“做一掠马队戏”句,可以大致归入队戏范围。这五出以“吊”字开头的队戏,有一些共同点:掌竹吟唱开场词和故事情节,角色无唱词只有舞蹈动作配合掌竹的吟唱内容,戴面具演出,锣鼓伴奏,情节简单,时间简短。除共同点之外,还有稍许不同,《吊绿脸小鬼》《吊四值》《吊四尉》在神棚前演出,《吊黑虎》《吊掠马》在戏台演出,前三剧基本没有故事情节,仅仅是某个或某几个角色在神棚前行礼祭拜,更类似祭祀仪式;后两剧有一定故事情节,通过简单的舞蹈动作敷演若干故事场景。

现将五出剧概述如下:

1.《吊绿脸小鬼》《吊四值》《吊四尉》

正月十五上午在玉皇大帝神棚前,掌竹吟唱:

面如黑漆似锅底,英雄丑媸人难比。

阴曹地府管牢笼,敕封一尊开路鬼。

盖世间管恶赏善,死后来查考文卷。

管人间六道轮回,敕封为古城鬼判。

十字街头盖下庙,五方恶鬼都来到。

金殿也曾斩丧神,敕封一尊金五道。

韩文公珍珠密系,黄丝绦腰中紧系,

因为他正直无私,敕封为本村土地。

汤阴县祖业坟地,打铜锣不造兵器,

因为他正直无私,敕封为四个太尉。

四神不离太阳星,化如天边走如风,

一年四季他总管,年月日时四值神。

在世间治国安邦,死后来入庙升堂。

因为他正直无私,敕封为本县城隍。

昨日天边降值神,马蹄踏碎四方云。

前有小鬼来引路,后有判官紧随跟。

土地五道值神司,本县城隍来请神。[1]

掌竹吟唱到小鬼、四值、四尉的时候,绿脸小鬼、四值和四尉分别到神棚前行礼跪拜,做上马、巡视、进退、下马动作,分别退场。

图2—1 队戏《吊四值》

掌竹的这段吟唱词在固义傩戏的祭祀仪式中很常用,在请神、送神、观棚、换尾、祭虫蝻、祭冰雨龙王都会用到。从内容来看,应当是比较典型的请神唱词。其中唱到的神仙包括开路鬼、鬼判、五道、韩愈(土地)、四尉、四值、城隍、判官十余尊。《吊绿脸小鬼》《吊四值》《吊四尉》从表演时间、场所和内容上来看,应当是侧重于祭祀的队戏。在表演时间上,正月十五是固义傩戏的正期,这天上午是祭祀最为隆重的时刻;在表演场所上,三剧在玉皇大帝神棚前演出,祭祀性很强;在表演内容上,三剧没有故事情节,仅仅是简单的行礼叩拜动作,表现的是戴面具的小鬼、四值、四尉诸神向玉皇大帝致礼。因此,就实质而言,这三剧虽然属于队戏,但也可以看作祭祀玉皇大帝仪式的一部分。

2.《吊黑虎》

正月十五下午在戏台表演。掌竹吟唱:

一树梨花开满园,金旗不动搅旗幡。

若知太平无司马,太平人贺太平年。

少打伤人剑,常磨克己刀。

万物凭天理,灾祸自然消。

打鱼人手执勾杆,遇樵夫斧押腰间。

二人相见到江边,说起了半谈寒筵。

说不尽古今兴废,且免二字饥寒。

你归湖去我归山,劝君把闲事少管。

一言未尽,黑虎来也。

坐下黑虎手拖鞭,三十二岁染黄泉。

子牙挂出封神榜,封为黑虎赵玄坛。

演出开始,台中央摆一张桌子,椅子架在桌子上,赵公明出场后坐在椅子上,探神登台上香叩拜赵公明。黄虎上场,跳跃一番。赵公明从高处跃下,把黄虎压在鞭下。结束。

图2—2 队戏《吊黑虎》

掌竹的这段吟唱词,从开头到“劝君把闲事少管”这部分比较常见,《点鬼兵》《开八仙》《吊掠马》都会用到,是固义队戏开场的套词。除去套词,《吊黑虎》的吟唱词其实只有四句。这四句故事容量不足,更像一首赞诗。

同属武安赛戏的东通乐赛戏也有《吊黑虎》一出,与该村其他赛戏不同,《吊黑虎》表演形式和过程同固义《吊黑虎》,两村的《吊黑虎》可以看作同根同源。东通乐赛戏报场官(相当于固义的掌竹)在《吊黑虎》中的吟唱词只有四句:

自幼修行峨眉山,三十二岁染黄泉。

子牙讨来封神榜,封我黑虎闹玄关(赵玄坛)。[2]

综合固义、东通乐两村《吊黑虎》来看,情节极为简单,几乎谈不上有什么故事,对赵公明的生平事迹基本没有展开,大体以一首赞诗为主要内容,动作以赵公明鞭压黑虎为核心和高潮。该剧更类似于神的展示与“亮相”,祭祀与演剧并重,戏剧的雏形色彩浓厚。

更为有趣的是,在涉县塔庄村有爬虎小调,演出的过程与“吊黑虎”十分相似。先是把山神爷请到台上行祭拜礼、放炮,然后演出爬虎小戏。一只黄虎在台上做各种动作,最后被山神降服。没有台词,只有动作,时间持续大概半个小时。当地村民说,涉县爬虎小调与武安黑虎调(即“吊黑虎”)有关系。通过现场观摩,我认为涉县爬虎小戏和武安《吊黑虎》属于同一种祭祀演剧形式,都属哑队戏。

3.《吊掠马》

正月十五下午在戏台表演,掌竹吟唱:

一树梨花开满园,

……(省略部分同《吊黑虎》)

劝君把闲事少管。

一言未尽,探神来也。

将军上阵纳铫期,浑身上下紧相随。

两条腿似追魂马,报于威灵上圣知。

青铜刀银樽玉把,单行动神鬼皆怕。

因为他正直无私,武安王当坛坐下。

奉祭尊神,做一掠马队戏。

若问此段队戏出自何朝,出自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时里,这老爷家住蒲州,解凉人氏。

老爷姓关名羽,字是云长。

老爷生来好抱不平,一怒杀死熊虎员外一十八口家眷。

老爷云游天下逃命,行来行去,

行至涿州范阳郡,偶遇刘备张飞,

三人桃园结义,杀白马祭天,宰乌牛祭地。

一在三在,一亡三亡。

大破黄巾徐州失散,老爷在土山屯兵。

曹操用谋,张辽顺说,到至曹营。

上马赠金,下马赠银。

十二美女尽善,买不住老爷心肠。

只因白马坡斩了颜良,灭了文丑,得书一封。

老爷欲上河北寻兄,至少三次,不容见面。

老爷无奈,印悬中梁,府库封金。

不辞曹相,独行千里。

过五关斩了六将,古城东斩了蔡阳,兄弟古城才得聚义。

这话莫提,只因长沙府大战黄忠,七明七夜不分胜败。

自回本帐,夜看《春秋》,看来看去,想起楚平王行起无道,公公儿妻,父纳子妻,越看越怒,越看越恼。

将书案桌上击了一掌,书案桌下闪出一小小耍童,

望着老爷就要行刺。

老爷问道,你是何人?

颜昭答曰,吾父颜良,吾乃颜昭,

只因白马坡斩了我父,我前来子报父仇。

老爷答道,你脸上胎毛未退,嘴嚼乳食未干,

怎敢与你父报仇,容我砍你三刀背不死,你再与你父报仇。

老爷说罢,就砍了三刀背。

颜昭心不动,身不动,膀不摇,

气不发喘,面不改色。

老爷代之言,封他为铁臂颜昭,放他回去。

行至东吴,东吴见喜,封他为领兵大元帅,天下都招讨。

颜昭领定人马,将老爷困至玉泉山,越宿而亡。

后有妙赞云,有单刀为证:

桃园结义生死同,大破黄巾显其能。

虎牢关大战吕布,范阳关斩杀华雄。

斩颜良颜昭颜怕,不辞曹千里独行。

夏侯惇乡宿大战,有勇士来送文凭。

古城东斩了蔡阳,华容道一失曹公。

尽忠心诚心扶汉,封伏魔造存天尊。

龙凤辇从天降下,总备就酒果香茶。

奏一曲逍遥美乐,密松林关公掠马。

戏台靠后正中摆一张桌子,桌子上放一把椅子。掌竹出场亮相毕,先吟唱开头部分的套词,接着引关公和探神出场。关公坐在椅子上,探神做巡视、参拜、上香等动作。社首端条盘上场,在桌前焚烧《吊掠马文》。掌竹接着吟诵唱词中关公事迹的部分。关公根据唱词内容做相应动作。最后关公从桌上跃下,做和颜昭交锋的动作,把颜昭压在刀下结束。

图2—3 队戏《吊掠马》

《吊掠马》这出戏,相对于《吊黑虎》《吊四值》《吊四尉》《吊绿脸小鬼》而言,篇幅较长,内容较丰富,大体介绍了关羽的生平事迹,叙述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就演剧而言,相对较为成熟。就祭祀性而言,从关公的出场、焚烧表文等细节来看,和其他四剧目差别不大,重点在于祭神。

东通乐赛戏中也有这出队戏,表演内容和过程基本相似,名字叫作《开烈马》:

青铜刀金瓒玉把,但行动神鬼皆怕。

他执掌五道轮回,武安王登坛坐下。

老爷大战黄忠,不能取胜,夜看《春秋》,

看到楚平王翁昏儿妇,父霸子妻,

老爷大怒,将虎胆一激,书案下击出一个顽童。

老爷问道,此子何名?

答曰,汝在白马坡前屈斩吾父,前来报仇。

老爷言道,吾观你嘴上乳黄未退,敢言报仇二字。

将青铜刀举起,望定他连砍几下。

此子身也不动,膀也不摇,老爷封他铜头铁臂。

老爷言道,吾今放你归家,汝母养你三头五载,再来报仇。

那时颜昭回家了,长了十六岁,投在东吴为将,

将老爷困在麦城,老爷升天归位。

恐君不信,有诗为证:

赤兔马从天降下,按挑下供果香茶。

敕封为伏魔大帝,密松林单刀烈马。

比较固义《吊掠马》和东通乐《开烈马》,两剧吟唱词高度相似,叙述内容基本一致,可以看作同一剧目。“吊”和“开”是两地队戏赛戏中常见的术语,意思是“上演”“扮演某某剧”,类似的还有“摆”字,如固义队戏《开八仙》,东通乐赛戏《摆八仙》,固义队戏《点鬼兵》在东通乐赛戏里叫《开三郎》。因此,吊某某等同于开某某,表示表演某某的故事。“掠”字与“烈”字在武安当地方言中同音,吊掠马也可以写作吊烈马。总之,《吊掠马》和《开烈马》属一剧的不同版本。

在固义所有的祭祀戏剧里,队戏与赛戏差别明显,这五个以“吊”字开头的剧属于队戏,和角色演唱、情节完整的赛戏差异十分显著。赛戏更接近现代戏剧,属于相对较为成熟的戏剧形式,而队戏更倾向于祭祀仪式,重于祭神兼娱神。固义队戏中,还有《捉黄鬼》《点鬼兵》《开八仙》等剧目,与这五出队戏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最大的区别在于吊字头队戏更侧重于某神的在场和亮相。

队戏中常用“吊”“开”“摆”“排”等术语表示上演某神某人的故事。考上党古赛的写卷(《周乐星图》《唐乐星图》及其他),八仙戏有“开八仙”“摆八仙”“排八仙”等叫法,尤以“开八仙”最为常见。以“吊”开头的剧目并不多见。“开”和“吊”应当是有所差异的。首先必须明确的是,开也好,吊也好,这类队戏和上党写卷中列出的“正队”“衬队”不太一样,正队和衬队大都上演朝代战争大戏,如《樊哙鸿门会》《五虎锁秦王》《丛台赴会》等[3],在正对大庙的戏台上演,故事完整,角色成熟,风格严肃。而“开”“吊”剧目必须借助掌竹的吟唱,角色有少数或没有唱词,主要以简单动作呈现,有时在戏台上、有时撂地演出。“开”多用于搬演某戏,“吊”多用于祭祀某神。

上党古赛中,有一个祭祀仪式叫“调监斋”:“赛社的第三天,即下请、迎神之后的正赛头场,在立盏供馔宴享诸神之前,即举行‘监斋’仪式,乐户艺人称之为‘调监斋’,又称‘调方相’。监斋神由乐户艺人扮演,戴面具,三头六臂,穿大龙褂,腆肚撅臀,手执板斧,领四名戴面具的神将叫‘机缄神’,踏着‘监斋鼓’的节奏舞之蹈之。”[4]调监斋,又叫调方相、调四角,是迎神赛社中祭祀仪式的构成。固义队戏中“吊”应该就是上党古赛中“调”同音转写,表达的意思一致。

在承担赛社祭祀和献艺的乐户看来,“调”是“表演的意思”:“乐户戏把表演称作‘调’,如‘调队子’、‘调方相’、‘调判’。潞城市崇道乡南舍村,每四年一次仿效乐户戏驱邪辟祟演出,叫‘调家龟’。‘调家龟’以本村贫民为主,邀请乐户临场教练和演出指导。询问乐户老艺人‘调’是什么意思,他们说就是‘表演’。”[5]

把固义队戏《吊绿脸小鬼》《吊四值》《吊四尉》《吊黑虎》《吊掠马》这类吊字头队戏放到晋东南—冀南的赛社祭祀演剧文化中,可以知道它们是“表演绿脸小鬼”“表演四值”“表演四尉”“表演黑虎”“表演掠马”的意思。它们和正队戏、衬队戏等“表演王侯将相”故事不同的是,更像“调监斋”“调方相”这类“表演监斋”“表演方相”。这里的“吊(调)”就不单单有“表演”的意思,实则包含了通过假扮某神来达到祭祀及崇拜某神的目的。“调监斋”“调方相”尽管具有演剧的色彩,但在赛社中属于祭祀仪式,和赛社中演剧泾渭分明。同样地,《吊绿脸小鬼》《吊四值》《吊四尉》《吊黑虎》《吊掠马》更倾向于祭祀仪式,最初可能是专门的祀神礼节,在赛社和社火中属于祭祀的环节,在不断变化和认识模糊后,才被从类似于请神、安神、送神式的仪式归入娱神演剧的队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