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在内战以后不到40年的时间里,美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历史学家乔治·蒂克纳在1869年指出,这场战争在“此前与此后发生的一切之间”划出了“一道鸿沟”。他觉得自己似乎已不再生活在他当初出生的那个国家。[1]令这个历史学家感到陌生的,实际上就是出现在北美辽阔土地上的现代美国。伴随着这一现代化进程而来的,不仅仅是一个不再担心分裂的统一的民族国家,一个任何人都不得被迫为奴的权利得到法律保障的自由国家,一个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大踏步迈进的充满生气的国家,而且还有这个国家不得不面对的一系列挑战。诸如民主制度与政党政治下的腐败,市场经济中的割喉竞争与垄断,工业发展中的劳资冲突,城市化过程中贫困、疾病与犯罪问题的恶化,大量移民涌入导致的文化冲突,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在部分社会群体中引发的地位之忧,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展开的进步主义改革运动就是对这些挑战作出的回应。投身于这场运动的成千上万的美国人可能信奉的理念不同,怀有的目标不同,诉诸的手段不同,但他们都不是因循守旧之徒,而是奋力前瞻之人,是美国现代化的推动者。在他们为解决现代化所面临的问题而展开的各种各样的改革中,有一项改革可谓这场改革运动的重中之重,那就是现代国家的构建。
现代国家构建的核心就是要走出传统的制度束缚,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使之能应对现代化所面临的严峻挑战。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斯蒂芬·斯科罗内克与斯蒂芬·恩格尔在他们为《进步主义的世纪》一书所写的导论中指出,进步主义改革者批评的制度束缚有三种。一是宪法的分权制衡不利于政府在行动上更加合作、更有目的、更为明确。二是个人权利作为对历史上形成的特权的保护束缚了政府行动,不利于民主的发展。三是政党滋生了地方主义、狭隘利益、政治老板、官员腐败与低能行政等问题,不利于政府应对挑战。为了摆脱这些束缚,改革者们寄希望于专门知识、经济管理和国民共同体。这就是说,政府要依靠有专门知识的专家应对各种挑战,对经济进行管理,并且使国民具有超出地方社区狭隘眼界的美利坚民族精神,也就是杜威所说的“大共同体”(Great Community)的精神。[2]
由此可见,“专家参政”是进步主义改革时期现代国家构建中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关键一环。侯波就此问题写成的专著实乃十年磨一剑的力作。就像古人谈如何学诗的诗句所说的一样:“学诗浑如学参禅,竹榻蒲团不计年。直待自家都了得,等闲拈出便超然。”在这本书中,侯波不仅对“专家参政”作了准确的定义,而且对其与“专家治国”、“学者从政”等概念的区别进行了富有启迪的科学分析。“专家治国”更多的只是一种理念,而“专家参政”则是切实可行且影响深远的国家构建的实践。“学者从政”难免与政客合流,“专家参政”则能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为改革派所珍视的相对独立性。因此,研究“专家参政”从国家构建的角度来看意义更为重大。基于这一认识,此书以丰富的原始资料展现了“专家参政”的历史起源和它在联邦、州、市三级政府的发展,并且对其引发的争论以及“专家参政”在此后近一个世纪的延续与强化作了简要概述。这样一来,进步主义国家构建中的“专家参政”就不只是概念和理论,而且是栩栩如生的历史画卷。我相信,读者开卷定有受益甚丰之感。
韩铁
2019年12月10日
[1] George Ticknor,Life,Letters,and Journals of George Ticknor,2 Vols.,Boston:James R.Osgood and Company,1876,p.485.
[2] Stephen Skowronek,Stephen Engel,and Bruce Ackerman,eds.,Progressive Century:Political Reform,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and the Modern American State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2016,pp.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