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宗教学研究(1949-2019)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2009—2019年宗教学理论发展概况

近十年中国宗教学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成果,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创办的宗教学研究系列论坛和辑刊,包括2010年创办的“宗教人类学论坛”和《宗教人类学》辑刊(金泽、陈进国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已出版7辑)、2011年创办的“宗教哲学论坛”和《宗教与哲学》辑刊(金泽、赵广明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已出版7辑)、2013年创办的“宗教社会学论坛”和《宗教社会学》辑刊(金泽、李华伟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已出版5辑)、2013年创办的“宗教心理学论坛”和《宗教心理学》辑刊(金泽、梁恒豪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已出版4辑),几年来,这些论坛和辑刊已经成为各自领域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学术平台,对我国的宗教学理论研究产生了积极而重大的影响。

一 工具书和宗教通史研究

工具书的主要成果包括卓新平主编的《20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宗教学卷》(2009年),金泽、邱永辉主编的《中国宗教报告》(2009、2010、2011、2012、2013年),邱永辉主编的《中国宗教报告》(2015、2016、2017年),曹中建主编的《中国宗教研究年鉴》(2009—2010、2011、2011—2012、2013、2013、2015、2014、2016、2015、2017年),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研究中心编的《中国五大宗教论和谐》(2010年),史仲文、胡晓林、张岱年等编的《中国全史·宗教卷》(2011年),方立天编的《宗教研究》(2009、2012、2013、2014年),张风雷编的《宗教研究》(2016年),国家宗教事务局政策法规司编的《宗教团体教规制度汇编》(2012年),夏征农、陈至立主编,王作安著的《大辞海·宗教卷》(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编的《1964—2014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五十年发展历程》(2014年)和《1964—2014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建所五十周年纪念文集》(2014年),郑筱筠的《东南亚宗教研究报告——东南亚宗教的复兴与变革》(2014年),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务院宗教事务局编的《新时期宗教工作文献选编》(2014年),黄陵渝、邱永辉、色音著,何其敏编的《外国民族宗教》(2015年),濮文起编的《新编中国民间宗教辞典》(2015年),姚平主编的《当代西方汉学研究集萃·宗教史卷》(2016年),何勤华等著的《法律文明史(第5卷)·宗教法》(2017年),晏可佳主编的《宗教理论前沿》(2017年),任继愈主编的《中华大典·宗教典·伊斯兰基督与诸教分典》(2017年)等。

宗教史的重要著述包括葛兆光的《中国宗教、学术与思想散论》(2010年),詹石窗的《中国宗教思想通论》(2011年),武立波的《世界宗教十三讲》(2011年),李申的《宗教简史》(2012年),陈怀宇的《动物与中古政治宗教秩序》(2012年),麻田祥的《中国宗教史》(2012年),方立天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宗教》(2012年),余欣主编的《中古时代的礼仪宗教与制度》(2012年),郑建业的《宗教演化史》(2013年),段德智的《新中国宗教工作史》(2013年),郑筱筠的《东南亚宗教研究报告——东南亚宗教的复兴与变革》(2014年),刘成有、张宏斌著的《宗法性传统宗教》(2015年),刘义主编的《世界史视野下的宗教》(2016年),马西沙、韩秉方合著的《中国民间宗教史》(2017年)等。

译著则有让·德吕谟和萨比娜·梅尔基奥尔—博内合著的《宗教大历史》(2009年),麦克斯·缪勒的《宗教的起源与发展》(2010年),赫尔德的《反纯粹理性——论宗教、语言和历史文选》(2010年),阿姆斯特朗的《轴心时代:人类伟大宗教传统的开端》(2010年),伊利亚德的《宗教思想史》(2011年),休斯顿·史密斯的《人的宗教》(2013年),休谟的《宗教的自然史》(2014年),汤因比的《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2014年),阿利斯特·麦格拉思的《宗教改革运动思潮》(2015年),加藤玄智的《世界宗教史》(2016年),杨庆堃的《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2016年),赫丽生的《古代艺术与仪式》(2016年),菲利普·威尔金森和道格拉斯·查令合著的《DK宗教百科全书》(2017年),韦德的《信仰的本能:人类宗教进化史》(2017年),高延的《中国的宗教系统及其古代形式、变迁、历史及现状》(2018年)等。

二 概论性著作

概论性著述的主要成果包括何光沪的《信仰之问》(2009年),牟钟鉴主编的《民族宗教学导论》(2009年),金泽的《宗教人类学学说史纲要》(2009年),韩秉芳、李维建、唐晓峰合著的《宗教之和·和之宗教:中国宗教之和谐刍议》(2009年),杨明的《宗教与伦理》(2010年),顾肃的《宗教与政治》(2010年),吾敬东、张志平主编的《对话:哲学与宗教》(2010年),段德智的《宗教学》(2010年),吕大吉的《宗教学通论新编》(2010年),沈骊天、陈红、赖永海合著的《生死轮回的永恒灵魂:宗教生命文化精要》(2010年),丁培仁的《世界主要宗教系统纲要》(2010年),李进新的《宗教研究》(2010年),张志刚等著的《当代宗教冲突与对话研究》(2011年),王晓朝、李磊著的《宗教学导论》(修订第2版)(2011年),龚学增主编的《宗教问题概论》(2011年),王志成、安伦编的《全球化时代宗教的发展与未来》(2011年),周伯琦的《中外宗教概览》(2012年),许序雅的《中外主要宗教文化概论》(2012年),何星亮、郭宏珍编的《文化多样性背景下的宗教和谐》(2012年),陶飞亚、刘义著的《宗教慈善与中国社会公益》(2012年),徐以骅等著的《宗教与当代国际关系》(2012年),张志刚的《宗教研究指要(修订版)》(2013年),任继愈的《宗教学讲义》(2013年),苏发祥主编的《中国宗教多元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2013年),雷雨田、万兆元主编的《宗教经典汉译研究》(2013年),王志成的《全球化与宗教对话》(2013年),卓新平主编的《宗教与当代中国社会》(2013年),王志成的《当代宗教多元论》(2013年),楼宇烈的《宗教研究方法讲记》(2013年),梁燕城的《儒、道、易与基督信仰》(2013年),卓新平的《渤海视野:宗教与文化战略》(2014年),卓新平、邱永辉主编的《宗教与可持续社区研究》(2014年),卢国龙的《宗教在文化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2014年),叶小文的《中国破解宗教问题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2014年),印顺的《宗教与现代社会》(2014年),何光沪的《全球对话时代的宗教学》(2014年),卓新平的《中国人的宗教信仰》(2015年),陈建明编的《和而不同:宗教对话与不同文明之间的和谐之道》(2015年),新玉言编的《新时期宗教工作与管理》(2015年),魏德东的《世界宗教万里行》、《为宗教脱敏》和《宗教的文化自觉》(2015年),习五一编的《科学无神论》(2015年),卓新平、蒋坚永主编的《“一带一路”战略与宗教对外交流》(2016年),马建钊、夏志前主编的《科学、宗教与人文传统》(2016年),张志刚的《宗教学是什么(第2版)》(2016年),朱东华的《宗教学学术史问题研究》(2016年),段德智的《境外宗教渗透论》(2016年),汤一介的《儒释道耶与中国文化》(2016年),王志成的《全球化时代的宗教与世俗社会》(2016年),钱雪松的《张力中的朝圣者:宗教多样性问题之知识论研究》(2016年),叶小文的《多元和谐的中国宗教》(2018年)等。

译著主要有谢·亚·托卡列夫的《人类与宗教》(2009年),傅有德、梅尔·斯图尔特主编的《科学与宗教:当前对话》(2010年),罗素的《宗教与科学》(2010年),费尔巴哈的《宗教的本质》(2010年),罗伯特·C.蒙克、沃尔特·C.霍夫海因茨、肯尼斯·T.劳伦斯等著的《宗教意义探索》(2011年),施莱尔马赫的《论宗教》(2011年),阿兰·律波顿的《写给无神论者》(2012年),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的《宗教的形成·符号的意义及效果》(2012年),威廉·詹姆斯的《宗教经验种种》(2012年),米歇尔·艾伦·吉莱斯皮的《现代性的神学起源》(2012年),萨缪尔·普芬道夫的《就公民社会论宗教的本质与特性》(2013年),柏克莱等著,谢扶雅等编译的《近代理想主义》(2013年),尤尔根·哈贝马斯的《在自然主义与宗教之间》(2013年),唐·库比特的《信仰之海》(2015年),彼得·哈里森的《科学与宗教的领地》(2016年),卢卡启夫斯基的《无神论》(2017年),瓦尔特·H.凯普斯的《宗教学:学科的构成》(2017年),泽井义次的《宗教学的省思》(2017年),巴吉尼的《无神论》(2018年)等。

三 宗教哲学

近年来我国宗教哲学研究方面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进展,主要表现在康德宗教哲学的研究、对宗教性问题的研究以及借助西方宗教哲学研究成果对中国传统宗教哲学的反思方面。康德宗教哲学的研究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对康德上帝隐喻的深入而全面的体察,以及对审美问题特别是对情感自由的把握和阐释上,而这种情感理解以及对苏格兰启蒙中道德情感的理解,一起构成对汉语传统重新阐释的契机,自由儒学的提出是其重要成果。与此相关,结合西美尔和舍勒对“宗教性”的理解,如何在汉语传统宗教的理解中凸显其宗教性,成为推进中国传统宗教研究的重要突破口。相关主要成果包括:李秋零的《道德并不必然导致宗教——康德宗教哲学辩难》《“因行称义”“因信称义”与“因德称义”》《康德论幸福》,田薇《“宗教性”的问题缘起与意义阐释——以宗教疑义为语境、以舍勒信仰现象学和施莱尔马赫宗教情感论为视镜》,李明辉的《康德论同情》,傅永军的《绝对视域中的康德宗教哲学:从伦理神学到道德宗教》,邓安庆的《康德意义上的伦理共同体为何不能达成》,赵广明的《康德的信仰——康德的自由、自然和上帝理念批判》《论康德批判哲学的根基与归宿》《神圣与世俗的先验根基——试论先秦性情思想》《康德的“至善”与〈判断力批判〉的宗教哲学含义》《论“无”的先验性》《自由儒学》《情感的道德意义与孟子“四端”说重释》《自由儒学:儒家道德根基批判》,舒远招的《康德道德神学中的正义问题》,尚文华的《希望与绝对——康德宗教哲学研究的思想史意义》,张志刚的《宗教哲学的中国意义》《“宗教概念”的观念史考察——以利玛窦的中西方宗教观为例》《钱穆再论“中国无宗教”》《中国民间信仰与宗教概念问题》《中西宗教哲学比较的一个新切入点》《重新认识“宗教与中国文化传统”》等。

宗教哲学其他著译还有:《宗教与哲学》辑刊(第1辑到第7辑,金泽、赵广明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克尔凯郭尔文集》(10卷陆续出版中,王齐、京不特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理念与上帝——柏拉图的理念思想及其神学意义》(赵广明,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人类与宗教》(谢·亚·托卡列夫著,魏庆征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1450—1900科学与宗教——从哥白尼到达尔文》[理查德·奥尔森(Richard G.Olson)著,徐彬、吴林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神圣的欢爱:性、神话与女性肉体的政治学》[理安·艾斯勒(Riane Eisler)著,黄觉、黄棣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启蒙、批判诠释与宗教伦理》(傅永军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陈来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陈来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中国社会的宗教传统:巫术与伦理的对立和共存》(吾淳著,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宗教大历史》(让·德吕莫、萨比娜·梅尔基奥尔—博内著,余磊译,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宗教与哲学:精神—文化生活图式的两重解读》(张禹东、杨楹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神人之际:索洛维约夫宗教哲学研究》(孙雄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宗教的科学研究》(J.M.英格著,金泽等译,刘澎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宗教与哲学》(李承贵著,译林出版社,2009年),《多元化的上帝观:20世纪西方宗教哲学概览(增订版)》(何光沪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宗教与伦理》(杨明著,译林出版社,2010年),《宗教与政治》(顾肃著,译林出版社,2010年),《反纯粹理性——论宗教、语言和历史文选》(赫尔德著、张晓梅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中国人的宗教信仰》[葛兰言(Marcel Granet)著,程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年],《科学与宗教:当前对话》[傅有德、梅尔·斯图尔特(Melville Y.Stewart)编,黄福武、韩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对话:哲学与宗教》(吾敬东、张志平主编,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轴心时代:人类伟大宗教传统的开端》(姆斯特朗著,孙艳燕、白彦兵译,海南出版社,2010年),《中国宗教与宗教学》(晏可佳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信仰的考古:中国宗教思想史纲要》(张荣明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启蒙时代的宗教哲学》(单纯著,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中国宗教、学术与思想散论》(葛兆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分析的宗教哲学》(张力锋、张建军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康德的上帝观》(李艳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巴布宗教思想研究》(许宏著,人民出版社,2010年),《莫特曼神学研究》(林鸿信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商代宗教祭祀》(常玉芝、宋镇豪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神迹六辩(1727—1730)》[托马斯·伍尔斯顿(Thomas Woolston)著,张云涛、王志勇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当代宗教哲学导论》[凯斯·E.严德尔(Keith E.Yandell)著,谢晓健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中国与欧洲宗教哲学交流研究》(张西平著,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年),《论宗教》(施莱尔马赫著,邓安庆译,人民出版社,2011年),《中国人关于神与灵的观念》,《魂灵:死后生命的科学探索》(玛丽·罗奇著,谭琪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年),《信仰与秩序:法律与宗教的复合》(伯尔曼著,姚剑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四川人民出版社,2011年),《中国宗教思想通论》(詹石窗主撰,人民出版社,2011年),《宗教学讲义》(任继愈著,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年),《就公民社会论宗教的本质与特性》(萨缪尔·普芬道夫著,俞沂暄译,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历史与信仰:个人的探询》(科林·布朗著,查常平译,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人的宗教》(休斯顿·史密斯著,刘安云译,海南出版社,2013年),《在自然主义与宗教之间》(尤尔根·哈贝马斯著,郁喆隽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当代宗教多元论》(王志成著,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年),《论美国政治一体化的宗教文化基础》(宁玲玲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佛教哲学》(方立天著,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年),《意识的神学——施莱尔马赫神学方法研究》(黄毅著,人民出版社,2013年),《近代理想主义》(柏克莱等著,谢扶雅等编译,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年),《宗教情感》(爱德华兹著,杨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神学大全第一集》(托马斯·阿奎那著,段德智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徐梵澄精神哲学入蹊》(孙波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宗教的形成符号的意义及效果》(修订版)(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著,周邦宪译,译林出版社,2014年),《哲学的宗教维度》(段德智著,商务印书馆,2014年),《中国社会中的宗教与仪式》(武雅士著,彭泽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科学与宗教:当前争论》(斯图尔特著,王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宗教的自然史》(休谟著,曾晓平译,商务印书馆,2014年),《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汤因比著,晏可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宗教哲学是什么(哲学课)》(波伊曼著,黄瑞成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21世纪是智慧的时代——希腊哲学的智慧与佛陀的智慧》(桐山靖雄著,王善涛译,宗教文化出版社,2014年),《全球对话时代的宗教学》(何光沪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14年),《青年黑格尔派宗教批判的逻辑演进》(叔贵峰著,人民出版社,2014年),《后现代神学》(范胡泽、高喆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中国佛教哲学要义》(方立天著,宗教文化出版社,2014年),《当代哲学经典·宗教哲学卷》(俞吾金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神迹”概念的哲学探究——以休谟的“论神迹”为中心》(刘金山著,人民出版社,2015年),《复魅何须超自然主义:过程宗教哲学》(大卫·雷·格里芬著,周邦宪译,译林出版社,2015年),《为宗教脱敏:魏德东的宗教评论2》(魏德东编,民族出版社,2015年),《黑格尔著作集(第16、17卷)宗教哲学讲演录Ⅰ、Ⅱ》(黑格尔著,燕宏远等译,人民出版社,2015年),《哲学与宗教的永恒同盟:谢林〈哲学与宗教〉释义》(先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中世纪哲学:历史与哲学导论》(马仁邦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由巫到礼释礼归仁》(李泽厚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犹太神秘主义概论》(刘精忠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复活概念的由来及其演变》(凯文·J.麦迪甘、乔恩·D.列文森著,傅晓微等译,四川文艺出版社,2015年),《科学与宗教的领地》(彼得·哈里森著,张卜天译,商务印书馆,2016年),《哲学与宗教学研究》(吕大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康德宗教哲学文集(注释版)》(康德著,李秋零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宗教学学术史问题研究》(朱东华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宗教哲学读本》(姜宗强著,金城出版社,2016年),《迈蒙尼德宗教哲学思想研究》(赵同生著,上海三联书店,2016年),《中国传统文化与儒道佛》(徐小跃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年),《世界史视野下的宗教》(刘义、陶飞亚编,上海大学出版社,2016年),《中观学概论》(弘学著,四川巴蜀书社有限公司,2016年),《唐君毅佛教哲学思想研究》(张云江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中观思想》(梶山雄一著,李世杰译,贵州大学出版社,2016年),《原始佛教的实践哲学》(和辻哲郎著,原始佛教的实践哲学编委会译,贵州大学出版社,2016年),《中观哲学导论》(胡伟希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佛教与印度哲学研究》(姚卫群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6年),《潘雨廷著作集》(潘雨廷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自由精神哲学:基督教难题及其辩护》(尼古拉·别尔嘉耶夫著,上海三联书店,2016年),《无执之道:埃克哈特神学思想研究》(文森著,郑淑红译,华夏出版社,2016年),《剩余的时间:解读〈罗马书〉》(吉奥乔·阿甘本著,钱立卿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智慧珍宝〉翻译、注释与研究》(王希、王俊荣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不朽·我的宗教:胡适论人生》(胡适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儒释道三教关系研究论文选粹》(张广保、杨浩主编,华夏出版社,2016年),《神与兽的纹样学:中国古代诸神》(林巳奈夫著,常耀华、王平、刘晓燕、李环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天神与天地之道:巫觋信仰与传统思想渊源》(郭静云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印度诸神的世界——印度教图像学手册》(施勒伯格著,范晶晶译,中西书局,2016年),《近代哲学史》(谢林著,先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宗教学学术史问题研究》(朱东华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亚洲的精神性——印度与中国的灵性和世俗》(范笔德著,金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世俗时代》(查尔斯·泰勒著,张容南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16年),《情感与理性:康德宗教哲学内在张力及调和》(贺方刚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信仰之问》(何光沪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上帝之善:神学、教会与社会秩序》(史蒂芬·朗著,段素革、李晨旭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西学东渐浪潮激荡下的思想脉动:论汉语神学对中国个体主义哲学的影响》(李跃红著,人民出版社,2017年),《信仰的本能:人类宗教进化史》[尼古拉斯·韦德(Nicholas Wade)著,陈华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年],《近代科学与宗教思想》(霍登著,应远涛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7年),《生活宗教:唐·库比特的宗教哲学》(朱彩红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神之由来》[薛曼尔(E.Simmel)著,郑绍文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7年],《宗教哲学》(Royce著,谢扶雅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7年),《身体、不死与神秘主义:道教信仰的观念史视角》(程乐松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段正元文集》(段正元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中国人关于神与灵的观念》(理雅各著,齐英豪译,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年)

四 宗教心理学

在宗教学所有的分支学科中,因为研究难度大等原因,宗教心理学的发展无疑是相对滞后的。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在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推动下,该学科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鉴于西方宗教心理学的发展较早,学科体系相对比较完整,中国学者持续翻译西方宗教心理学中的经典著作,为中国宗教心理学学科建设做好奠基工作。译著主要有弗洛伊德的《图腾与禁忌》(1986、2005、2009年)、《摩西与一神教》(1988、1989、1992年)、《一个幻觉的未来》(1989、1998、1999年)、《论宗教》(2007年),荣格的《寻求灵魂的现代人》(1987、2007年)、《荣格文集:让我们重返精神家园》(1997年)、《东洋冥想的心理学:从易经到禅》(2000年)、《荣格心理学与西藏佛教》(1994、1999年)、《人的形象和神的形象》(2006年)、《荣格文集》(九卷本)(2011年),弗洛姆的《精神分析与宗教》(1988、1995、2006年),乌格里诺维奇的《宗教心理学》(1989年),梅多与卡霍的《宗教心理学:个人生活中的宗教》(1990年),布朗的《宗教心理学》(1992年),波波娃的《精神分析学派的宗教观》(1992年),阿拉普拉《作为焦虑和平静的宗教》(2001年),凯特·洛文塔尔的《宗教心理学简论》(2002年),麦克·阿盖尔的《宗教心理学导论》(2005年),惟海的《五蕴心理学》(2006年),冯特的《民族宗教心理学纲要——人类心理发展简史》(2008年),詹姆斯《宗教经验之种种》(2002、2008、2009年),帕格门特的《宗教与应对的心理学:理论、研究与实践》(2013年),沃伦·布朗的《神经科学、心理学与宗教:人性的迷幻与现实》(2014年),维特根斯坦的《1938—1946美学、心理学和宗教信仰的演讲与对话集》(2015年),杜艾文、凯文·赖默的《和平心理学》(2016年),铃木大拙的《禅与心理分析》(2017年)等。

第二,基于宗教心理学发展和中国本土实践考量,学者从不同主题和视角切入的研究专著逐渐增多。例如,世瑾的《宗教心理学》(1989年),夔德义的《宗教心理学》(1990年),余理等编的《崇拜心理学》(1997年),祥贵的《崇拜心理学》(2001年),黄国胜的《佛教与心理治疗》(2002年),陈昌文主编的《宗教与社会心理》(2003年),梁丽萍的《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2004年),《荣格宗教心理学与圣三灵修》(2004年),徐光兴的《东方人的心理疗法》(2004年),释淳法的《佛教与心理健康》(2005年),王惠君编著的《 崇拜与精神控制》,徐仪明的《易经心理学》(2007年),徐光兴的《心理禅》(2007年),曹剑波的《道教心理健康指要》(2007年),陈兵的《佛教心理学》(2007、2013、2015年),赵文的《宗教行为与心理治疗》(2008年),诺布旺典的《图解西藏医心术》(2009年),陈永胜的《现代西方宗教心理学理论流派》(2010年),陆丽青的《弗洛伊德的宗教思想》(2011年),鸿逸的《佛说心理学》(2011年),朱瑞玲、瞿海源、张苙云主编的《台湾的社会变迁1985—2005——心理、价值与宗教》(2012年),张雅惠、陈莉榛的《宗教心理学概论》(2013年),梁恒豪的《信仰的精神性进路:荣格的宗教心理观》(2014年),余德慧的《宗教疗愈与生命超越经验》(2014年),刘佳佑的《荣格心理类型理论在宗教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2015年),葛鲁嘉的《宗教形态的心理学——宗教传统和研究的心理学智慧》(2016年),陈青萍、周济全的《膜拜危害的心理学预警思考》(2017年),刘欢的《道教仪式音乐及其心理影响机制探析》(2017年)等。

第三,关注宗教心理学研究的学者逐渐增多,部分高校相继开设相关课程,着手培养人才。尤为可贵的是,这一学科目前已经出现了一批相当有实力和潜力的学者,研究成果逐年增多,在CNKI搜“宗教”“心理学”关键词,显示相关论文已近5000篇。而且“宗教心理学”作为宗教学的一门分支学科逐渐深入人心,一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已经开始开设相关课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广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山西医科大学等高校的宗教所(系)和心理所(系)都有学者和教授进行宗教心理学相关的研究及开设相关课程。近年来,有些医院和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机构也参与到这一学科的研究中来,例如成都华西医院和南京直面心理咨询研究所等。

第四,宗教心理学学科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社科基金审批的项目也越来越多。近年来的项目主要有:陈永胜的《西方宗教心理学的理论流派》(2004年),梁恒豪的《西方宗教心理学的最新进展》(2011年),陈永胜的《中国特色个体宗教心理发展研究》(2012年),彭鹏的《心文化与心理学视域中的精神家园问题研究》(2012年),何其敏的《宗教认同研究》(2013年),陆丽青的《精神分析学派的宗教思想研究》(2013年),谭颖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宗教信仰的心理实证研究》(2013年)。

第五,宗教心理学的学科平台建设初见成效,其社会影响力也不断提升。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在持续推进中国宗教心理学的学科建设,为此宗教学理论研究室克服种种困难,做出了持续不懈的努力,致力于每年举办一次“宗教心理学论坛”和出版《宗教心理学》辑刊,为中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学者提供学术交流搭建平台,并为其研究成果的出版提供一定的支持。2014年至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主办的宗教心理学论坛已经举办5届,讨论的主题包括宗教心理学发展史和思想史、核心概念和理论、研究方法探新、实践应用以及学科中国化等相关问题。2013年6月,金泽、梁恒豪主编的《宗教心理学》(第一辑)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目前已经出版4辑。该辑刊是国内唯一的宗教心理学辑刊,其内容结构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历史展望、域外视野、理论前沿、思想交谈、学术述评和实证研究,旨在整合学科力量,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为学科发展助力,它的出版发行具有重要的学科建设意义。

总之,宗教心理学学科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发展相对滞后。虽其修远兮,但已在路上,大有可为,未来可期。

五 宗教社会学

宗教社会学这门学科是在1978年以后由国外引进的新兴学科,经历了从无到有、由萧条到繁荣的发展历程。2000年至2008年的宗教社会学为扎根时期,2008年至今的十年为宗教社会学的繁荣期。

1.国外宗教社会学专业教材的翻译出版

近十年来,有一些国外的宗教社会学教材或入门读物被译介过来,主要有库尔茨的《地球村里的诸神:宗教社会学入门》(2010年)与菲尔·朱克曼的《宗教社会学的邀请》(2012年)。这两本读物为国内年轻人了解宗教社会学的要旨提供了生动的入门教材,也为国内的宗教社会学教材建设树立了样板。

2.对宗教社会学理论的译介加快、研究进一步深入

J.M.英格的《宗教的科学研究》也在2009年问世。石丽的《帕森斯宗教社会学理论述评》(2011年)一文、李峰的《罗伯特·贝拉的宗教社会学思想述评》(2011年)一文、黄海波的《公民社会中的宗教:罗伯特·伍斯诺的多维分析模式述评》(2011年)一文,对帕森斯、贝拉、伍斯诺等理论家进行了研究,这属于李向平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当代美国宗教社会学理论研究》(2015年)的成果。对经典理论的研究仍在继续,对西美尔的研究,由邵铁峰以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的形式完成。

对在西方具有范式地位的理论,如世俗化理论、新世俗化理论、宗教市场论的系统研究则刚刚展开。汲喆的《如何超越经典世俗化理论?——评宗教社会学的三种后世俗化论述》(2008年)与孙尚扬的《世俗化与去世俗化的对立与并存》(2008年)等文章是探索世俗化与新世俗化理论的代表作。此外,卢云峰的《从类型学到动态研究:兼论信仰的流动》(2013年)及李峰的《回到社会:对当前宗教社会学研究范式之反思》(2013年)基于对中国本土宗教概念及宗教与中国社会关系的认识,尝试反思当前的宗教社会学研究,并尽力匡正或拓展宗教社会学理论的视野。

提到中国的宗教社会学,就不得不提著名美籍华人学者杨庆堃的《中国社会中的宗教》(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1961)一书。该书富有创造性地提出制度性宗教与分散性宗教的概念,至今仍对国内外研究中国宗教的学者有着深刻影响。该书的中文本由范丽珠等于2007年翻译出版,并于2016年出版了中文修订版。

3.对当代中国宗教的经验研究:定性与量化研究的并行发展

就宗教社会学领域内所发表的相关论文来看,有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趋势: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并重;定性研究仍居于优势,量化研究有所深入;基于对中国宗教与西方理论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对西方理论的批评与反思愈来愈多。

2008年10月,“中国宗教与社会高峰论坛”暨第五届宗教社会科学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该论坛汇集了国内外一流的学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是宗教社会学界标志性的事件。

对中国宗教的经验研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人文学研究进路走向社会科学研究进路的历程。近十年来,成果不断涌现;科班出身的研究者增多,在高校学科建制中逐渐取得地位;所研究问题也越来越深入。

(1)定性研究

李向平的《信仰但不认同:当代中国信仰的社会学诠释》(2010年)讨论了在鲜活、丰富的中国宗教生活的现实中套用西方宗教社会学理论而有的尴尬和困难。李峰的《国际社会中的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对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进行了研究,为国内学界提供了新视野。总体而言,关于佛教、道教与民间宗教的社会学研究依然相对比较缺乏,而对基督教的研究异常火爆。

(2)量化研究

近年来宗教社会学量化研究的一个热点是对中国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的调查。上海社会科学院的学者在2008年10—12月对上海市松江大学城7所高校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进行了比例整群抽样调查,发表了《上海市松江大学城7所高校学生宗教信仰状况》(2009年)一文。

宗教社会学量化研究于这两年的崛起,既是宗教社会学界转型的结果,又与外专业的加盟具有极大的关系。夏昌奇、王存同的《当代中国超常信仰的经验研究——兼论中国宗教的内容与格局》(2011年)一文,从对超常信仰的量化分析入手,论及中国宗教的特质,是大陆以量化方式研究此类问题的有效尝试。

提到近年来宗教社会学的量化研究,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课题组于2010年8月发布的《中国基督教入户问卷调查报告》(2010年)。该调查报告公布了2008—2009年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基督教新教进行大规模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现有基督徒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8%,总体估值2305万人。

4.学科建设

宗教社会学的发展,最为重要的是学科的制度化,包括课程设置、学位点等的制度化与规范化。当前,有越来越多的大学或科研院所的社会学系或哲学、宗教学系开设宗教社会学课程,或进行相关的教学、研究。宗教社会学及宗教社会科学,近来在学术机构和学术团队以及研究基金的支持下获得较快发展,这是学科近年来出现的新情况,值得关注。

宗教社会学学科建设得到进一步强化,其重要平台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宗教学理论研究室主办的《宗教社会学》辑刊和宗教社会学论坛。该论坛已经举办六届、辑刊已出版五辑(2013、2014、2015、2016、2018年)。此外,2017年中国社会学会宗教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这是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与此同时,国家社科基金也加大了对宗教社会学类课题的资助力度。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宗教学类共有10个,其中两项为宗教社会学类课题,占1/5。

近十年来,宗教社会学在中国取得了丰厚的成果。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经验研究方面,无论在引介西方理论方面还是在反思、批评西方理论、建构中国话语方面,都有所拓展。

六 宗教人类学

近十年来,中国宗教人类学在承继前三十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了长足的发展。

首先,在学科理论方面,自2009年开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金泽、陈进国等主编的《宗教人类学》辑刊每年一期以书代刊形式发行。《宗教人类学》汇聚了宗教人类学研究领域的各类成果,成为国内宗教人类学研究领域的领头羊。另外有关学科建设方面的重要著作是金泽的《宗教人类学学说史纲要》(2010年)的出版,该书凝聚了作者几十年来在宗教人类学研究领域的心血,是国内首部对世界宗教人类学的学科理论与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的经典著作。

其次,在各分支学科研究方面,伊斯兰人类学、基督教人类学、道教人类学、佛教人类学等都形成了自身的研究特色与研究力量。在基督教人类学方面,有曹南来的《建设中国的耶路撒冷》(2014年),黄剑波、艾菊红主编的《人类学基督教研究导读》(2014年),黄剑波的《地方文化与信仰共同体的生成》(2013年),李鹏的《上帝与祖先:东北汉人社会的基督教与亲属制度》(2015年)。在佛教人类学方面,龚锐的《圣俗之间:西双版纳傣族赕佛世俗化的人类学研究》(2008年),黄凌飞的《中国南传佛教音乐的人类学研究》(2015年),章立明等的《民族地区宗教信仰与社会秩序的民族志研究:以南传佛教文化区为例》(2016年),罗杨的《他邦的文明:柬埔寨吴哥的知识、王权和宗教生活》(2016年)。伊斯兰人类学方面,马强的《流动的精神社区》(2006年),张国云的《传统、仪式与精神守望:一个维吾尔村庄的人类学个案》(2016年)。在其他宗教方面,有郭淑云的《中国北方民族萨满出神现象研究》(2008年),王静的《消弥与重构中的“查玛”:一项宗教仪式的人类学研究》(2011年),路芳的《火的祭礼:阿细人密祭摩仪式的人类学研究》(2012年),乌云格日勒的《信仰的薪火相传——成吉思汗祭奠的人类学研究》(2013年),杨文法的《热贡赛姆耘宗教信仰多样性的民族学研究:类型、功能及其发展趋势》(2013年),吴凤玲的《萨米人萨满文化变迁研究》(2014年),宋小飞的《萨满教美术的艺术民俗学解析:以吉林省乌拉街满族镇萨满教为个案》(2014年),卢成仁的《道中生活:怒江傈僳人的日常生活与信仰研究》(2014年),秦红增等的《“侬峒”天琴:金龙布傣壮族群的信仰与生活》(2015年),覃延佳的《仪式传统与地方文化建构》(2015年),孟慧英、吴凤玲的《人类学视野中的萨满医疗研究》(2015年),金梦瑶的《人类学角度——殷墟卜辞中祖先崇拜研究》(2016年)。

此外,译著方面还有罗伊·A.拉帕波特著,赵玉燕翻译的《献给祖先的猪》(2016年);拉基亚·艾拉汝伊·科奈尔著,马仲荣翻译的《初期女性苏菲研究》(2017);A.A.张著,丁宏翻译的《东干人的习俗、礼仪与信仰》(2017年);奥德丽·理查兹著,张举文翻译的《祈颂姑:赞比亚本巴女孩的一次成人仪式》(2017年)。

除了相关著作的出版,近十年来国内也出现了众多的宗教人类学方面的论文,在此不一一列出。

宗教人类学学科的发展还体现在相关学术会议与活动的开展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等举办的首届中国宗教人类学论坛2010年在中山大学召开,其后2012年在北京召开了第二届,2013年在兰州召开第三届,2015年第四届在湖南吉首召开。与此同时,以修行为主题的宗教人类学工作坊也连续召开了四届,在宗教人类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全国范围内相关的会议与讨论也比较多,诸如2013年由中国农业大学举办的“中国农村发展与宗教问题研讨会”,会聚了海内外宗教人类学界的同仁,同样有着广泛的影响。2014年由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族群与宗教多样性研究所主办、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多样性研究中心合办的“民族与文化多样性”暑期班,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举行。2016年“人类学视野中的民族与宗教”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行。

此外,2014年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宗教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是中国宗教人类学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2014年9月,“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宗教人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之江校区举行。同时,除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此类的研究中心开展宗教人类学研究之外,诸如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人类学研究机构也开始形成宗教人类学研究聚集地,相关的讲座、工作坊等学术活动得到了持续性的开展。


[1] 吕大吉:《中国现代宗教学术研究的百年回顾与展望》,载尹章义主编《当代中国学术发展史》,台北中华综合发展研究院2000年版。

[2] 卓新平与何光沪的文章,载任继愈主编、卓新平执行主编《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宗教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 金泽与黄奎的文章,载卓新平主编《中国宗教学30年(1978—200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4] 参见冯今源《求真务实,继续深入开展中国当代宗教研究》,载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编《宗教研究四十年》,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第46页;吕大吉《中国现代宗教学术研究的百年回顾与展望》,载尹章义主编《当代中国学术发展史》,台北中华综合发展研究院2000年版。

[5] 列宁:《论工人政党对宗教的态度》(1909年5月13日),《列宁选集》第2版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75页。列宁对宗教的鸦片作用还有更详细的阐明:对于工作一生而贫困一生的人,宗教教导他们在人间要顺从和忍耐,劝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天国的恩赐上。对于依靠他人劳动而过活的人,宗教教导他们要在人间行善,廉价地为他们的整个剥削生活辩护,廉价地售给他们享受天国幸福的门票。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宗教是一种精神上的劣质酒,资本的奴隶饮了这种酒就毁伤了自己做人的形象,忘记要求稍微过一点人所应当过的生活。——列宁:《社会主义和宗教》(1905年12月3日),《列宁全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62—63页。

[6] 列宁:《社会主义和宗教》(1905年12月3日),《列宁全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63—64页。

[7] 在我们看来,被压迫阶级为创立人间天堂而进行的这种真正革命斗争的一致,要比无产者关于天堂的意见的一致更为重要。——列宁:《社会主义和宗教》(1905年12月3日),《列宁全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65页。

[8]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74—575页。

[9]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9—31页。这也就是恩格斯在《英国状况》中曾经指出的:不应当到虚幻的彼岸,到时间空间以外,到似乎置身于世界的深处或与世界对立的“神”那里去找真理,而应当到近在咫尺的人的胸膛里去找真理。人所固有的本质比臆想出来的各种各样的“神”的本质,要伟大得多,高尚得多,因为“神”只是人本身的相当模糊和歪曲了的反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51页。)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83页。

[11]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页。

[12]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25页。

[13]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页。

[14] 恩格斯:《英国状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47—648页。

[15]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页。

[16] 恩格斯:《论早期基督教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25页。

[17]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