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动画契合了佛教义理的意象思维
佛教寺庙有诸多的佛像、菩萨像、罗汉像等壁画、雕塑,居世界诸大宗教之冠。因此,佛教又有“像教”的称谓。而且,历史上,佛教除了佛教经文的翻译与传播外,还通过塑像、壁画、绘画及经变画等方式进行大众传播。“像”对于文化水平不高的信众而言,更有利于直观与通俗化的理解和认知。因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很多民众不识字,“解放初期文盲占全国6亿人口的80%,而农村的文盲率高达95%以上,有的地方甚至十里八村也找不出一个识文断字的人。而早在1945年,毛泽东就明确地指出,在80%的人口中扫除文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重要工作。因为政治上翻身、但因为不识字不能在文化上翻身的中国人民,就不是彻底的翻身”[11]。
不识字,自然就无法研读语言、义理都深奥的佛教经卷,相形之下,“像”是普通信众感受佛祖威仪、庄严净土,体悟经文隽永、助力修行的形象媒介。在以文字传播、人际传播为主的时代,佛教绘画和雕塑对于佛教的大众化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然,即使汉传佛教,也由于各地的地域和流派不同等,同一个菩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形象与造型也有些微的不同。但诸佛与菩萨的形象约定俗成,已经印刻在了民俗文化中。而动画的基础就是美术设计,不论是手绘还是三维,在造型设计阶段,就可借助佛教经典或绘本的诸佛、菩萨的形象或者雕塑,描绘出动画片的角色造型。同样,动画片的环境设计,也可参照寺庙建筑等予以设定。可见,角色造型与寺庙设计,都可以达到高度的拟真性,以适应僧俗两众的心理预期。这是动画与佛教内在融通、转换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