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结语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一代帝都长安、洛阳遭受毁灭性的打击,曹操在迎汉献帝都许,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同时,积极创立自己的根据地,最终在建安九年攻下邺城,在此建立自己的霸府统治。邺城霸府在汉魏嬗代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汉献帝都许,曹操都邺,形成东汉末年的“许都—邺都”格局。但不可否认,这一时期许都只是名义上的首都而已,实际的政治中心是在曹操霸府所在地邺城。从曹操于建安九年开始长期居邺至曹丕汉魏嬗代、迁都洛阳为止,邺城作为当时北部中国实际的政治、军事中心长达17年。
黄初元年,曹丕在邺城代汉称帝,定都洛阳,因邺为王业之本基,与长安、洛阳、许、谯并称五都,正式开启了我国都城史上的多都时代。在曹魏五都中,长安为西京之旧迹,谯为先人故居,许昌为献帝都城,这三个城市立为陪都主要是出于尊崇的需要,真正在曹魏历史上发挥作用的陪都主要是邺城,其作为陪都时间长达44年。因此,曹魏政权虽有五都之名,但从其本质上来说,依然遵循着西周以来两都制的格局,只是随着当时政治局势的变化,两都格局从传统的“长安—洛阳”转变为“洛阳—邺城”格局。
曹魏末年,司马氏父子秉政,邺城在魏晋嬗代的过程中同样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司马氏父子以邺城为基地,将曹魏宗室几乎全部禁锢于此,邺城从原来“王业所基”的陪都转变为司马氏禁锢曹魏诸王公的囹圄。西晋建立后,邺城地位一度有所下降,但随着“八王之乱”战火的蜂起,邺城再度成为当时的政治中心,成都王司马颖不仅将西晋皇室乘舆服御都迁到邺,进而在邺城属置百官、立庙,甚至一度将晋惠帝俘获至邺城一个月,原本是屏藩西晋首都洛阳的邺城此时转变为分裂割据的渊薮,成为西晋王朝实际的政治中心,开启了西晋历史上的“洛阳—邺城”格局。
在西晋八王之乱的战火中,北方各少数民族趁西晋政局板荡之际,纷纷挥戈河北,逐鹿中原,五胡乱华序幕自此拉开。位居冲要、人口殷阜的冀州重地邺城遂成为各少数民族政权竞相争夺的主要战场,先后纳入后赵、前燕、前秦、后燕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控制之下,他们或以邺为首都,或以邺为军事重镇,转而控制中原,建立霸业。皇始三年(398年),鲜卑拓跋大军彻底击败后燕政权,攻破邺城、中山等河北重镇。自此,北方地区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割据混战的局面,历史进入了南北朝对峙时期。
要之,纵观魏晋十六国历史,邺城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成为北中国长期以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关系。魏晋时期,各割据政权为了在战争中壮大自己,消灭敌人,纷纷选择军事上易守难攻且又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作为都城,这样“据河北之襟喉,为天下之腰膂”的邺城,就因其“自关以东当为弁冕”[11]的绝佳地理位置成为定都的首选之地。
但另一方面,我国历史上存在许多名都,如两汉、隋唐之长安、洛阳,都是地势形胜的险要之地,这些传统名都,在魏晋时期反而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重要性有所下降,唯独邺城,却从两汉时期县治、郡治所在地,逐渐上升为州治、诸侯王国都、陪都乃至国都所在。究其实质,实与当时的政治形势有直接的关系。这一时期,统一的中央政权不复存在,各割据政权自立为王。曹操放弃两汉以来的长安、洛阳,一方面是由于其久经战乱、残破不堪,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恐怕是与当时关中地区尚有韩遂、马腾等异己势力的威胁有很大的关系。之后随着北方的逐渐统一,到曹操晚年,已经逐渐将政治中心向洛阳转移。曹丕汉魏嬗代后,为更好地控制关中、陇西,进而消灭吴蜀、统一全国,遂将都城迁往洛阳,邺城地位一度下降。西晋短暂的统一很快消亡于八王之乱的战火中,晋室南渡,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北方再度沦为分裂割据之中,这一时期,邺城地位再次上升,其兴衰成为十六国时期北方历史发展的主线。这一事实有力地说明:邺城地位的升降,是同当时封建割据的政治形势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诚如高敏先生所言,邺城之所以能够在魏晋、十六国北朝时期地位急剧上升,除去它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较为发达的经济以外,封建割据势力的存在与其政治、军事上的需要,实为决定性因素之一,因而邺城地位的升降,几乎与魏晋南北朝分裂割据局面相始终也就不足为奇了。
[1] 《三国志》卷六《袁绍传》注引《献帝传》,中华书局1959年标点本,第195页。
[2] 《后汉书》卷一〇下《献帝伏后传》,中华书局1965年标点本,第453页。
[3] 《三国志》卷一四《刘晔传》,中华书局1959年标点本,第448页。
[4] 《资治通鉴》卷六八《汉纪六十》“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条,中华书局1956年标点本,第2174页。
[5] 卫广来:《求才令与汉魏嬗代》,《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6] 《三国志》卷一《武帝纪》注引《魏氏春秋》,中华书局1959年标点本,第53页。
[7] 《晋书》卷一《高祖宣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标点本,第19页。
[8] 《晋书》卷五九《成都王颖传》,中华书局1974年标点本,第1617页。
[9] 郦道元:《水经注》卷一〇《浊漳水》,陈桥驿校正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59页。
[10] 《晋书》卷一二三《慕容垂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标点本,第3081页。
[11]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四九《河南四》,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315—23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