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与社会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曹操与《周礼》

在这里稍微转换一下视角,结合新旧儒教,探讨《周礼》与曹操之间的关系。

据说《周礼》是周公所著,其也被东汉何休看作“六国阴谋之书”。王莽利用《周礼》篡夺西汉政权建立了新的国家。一般认为《周礼》与《尚书》等是被西汉武帝的异母兄弟河间王刘德发现的。因是以秦以前文字所书写,相对于以隶书书写的今文而言,被称作古文。

对《周礼》的评价毁誉参半,从西汉到东汉乃至魏晋大多认为其是伪书。以今文学派的董仲舒为首的汉代旧儒以及春秋公羊学鼻祖的何休都认为《周礼》是伪书,否认其是周公所撰。但以郑玄为核心的新儒教派则以古文《左传》为儒教经典对《周礼》予以承认。在清朝,信奉春秋公羊学的康有为等学者则认为《周礼》是伪书。

《周礼》作为这样一部真伪难辨的儒教经典,在曹魏及西晋却受到了尊崇。在北魏和北周进行汉化之际,也积极地吸取了《周礼》的制度。

《周礼》是记载周公制度的一部行政法典。其中是一套以王为顶端,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组成的金字塔形结构的官僚制度。还有将以明确了方位的王城与畿内为中心的国家划分为若干块方形区划的井田制;刑法方面则有八辟和肉刑等制度;甚至有成均之法的音乐和学校的相关制度等。

如前所述,汉代何休认为《周礼》是“六国阴谋之书”,并非是周公所著。但到东汉末年,《周礼》的地位由于郑玄的出现而被重新评价,并被郑玄定位为礼经第一的经典。曹魏政权也重视郑玄的思想,倚仗儒教。刘振东认为曹魏政权从重视法治转而开始崇敬儒教,转折点正在于曹操。

关于《周礼》和曹操的关系,山田胜芳已有指摘。山田认为曹操的理想是《周礼》中“均的理念”世界。作为实现这一理念的实践之一就是曹操实施了或者打算施行井田制、复活五等爵制、设置九州、在修建邺城时加入六寝理念,乃至制定曹魏时期的九品官人法[60]。笔者认为在复活肉刑的讨论中,也可以看出曹操的这一理想。如果正如山田所说,曹操的理想是“均的理念”的话[61],曹操寻求复活肉刑不也正是在罪与罚之间进行的一种均衡吗?均衡罪与罚的想法自东汉班固开始以后便一直作为一个问题不断引起争论。对于犯罪的人来说,自然要给予相应的处罚。这种均衡在西汉文帝废止肉刑时被打破,这也不断受到复活肉刑论者的抗议。重泽俊郎[62]、西田太一郎[63]、福原启郎[64]等指出复活肉刑的论据是自废止肉刑后,由于缺乏中间刑罚导致刑罚体系混乱,因此为了恢复犯罪和刑罚间的均衡,才有必要复活肉刑。可以说,在肉刑中,罪与罚的均衡不是法家思想,而是源于《周礼》的儒家思想的影响。

当看到关于复活肉刑的讨论时,笔者注意到在上一部分所述,无论是反对者还是支持者,都经常用到“圣王时代之法”这一措辞。肉刑是圣王时代之法,是上古之制。曹操为了复活肉刑,从而让罪与罚达到均衡,据前文山田所指摘的“均的理念”,曹操的这一做法不正是基于《周礼》的理想吗?

如前所述,曹操十分积极地希望回归于上古圣王时代的制度,这也是郑玄认为的礼经第一的《周礼》的政策。曹操正是因重视儒教的世界观而将之作为理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