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与社会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董卓进京的真实背景

董卓进京对于东汉结束和三国史的开启都是一件大事,一般的印象认为董卓进京导致了东汉的大乱,促进战乱爆发,加快王朝灭亡,也有学者认为三国史的开端可以从董卓进京算起,古今都有论何进召董卓进京是没有必要的,是他面对如何除宦官而犹豫不决的错误结果,似乎何进听从并接受袁绍曹操等人的怂恿支持,可以轻易除掉宦官,实现权力独揽。但是历史实际要复杂一些。

首先,何进并非只召董卓进京,而是召数位将领从地方上带兵入京,有的是真的入京,而像上文已经论述到的董卓只是在名义上被何进征召而已。

《资治通鉴》讲袁绍逼迫何进消灭宦官,太后表示不同意之后,袁绍提出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

进乃白太后,请尽罢中常侍以下,以三署郎补其处。太后不听,……进新贵,素敬惮中官,虽外慕大名而内不能断,故事久不决。绍等又为画策,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并引兵向京城,以胁太后;进然之。[47]

何进欲尽罢宦官中常侍以下,而太后及何氏家族其他成员不从,何进“不能断”,等人献策召外兵进京,献策者实为“袁绍因进亲客张津”。[48]但这个主意遭到反对和耻笑,主簿陈琳的理由是:“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此犹鼓洪炉燎毛发耳。但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则天人顺之。而反委释利器,更征外助,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只为乱阶耳!”典军校尉曹操闻而笑曰:“宦者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既治其罪,当诛元恶,一狱吏足矣,何至纷纷召外兵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见其败也。”[49]但他们没体会到何进召外兵的“诚意”不足。

董卓、丁原、鲍信、桥瑁、王匡等人及其部属都代表何进从地方征召的军事力量:

进府掾王匡,骑都尉鲍信,皆泰山人,进使还乡里募兵;并召东郡太守桥瑁屯成皋,使武猛都尉丁原将数千人寇河内,烧孟津,火照城中,皆以诛宦官为言。董卓闻召,即时就道,并上书曰:“中常侍张让等,窃幸承宠,浊乱海内。臣闻扬汤止沸,莫若支薪;溃痈虽痛,胜于内食。昔赵鞅兴晋阳之甲以逐君侧之恶,今臣辄鸣钟鼓如雒阳,请收让等以清奸秽!”[50]

遂西召前将军董卓屯关中上林苑,又使府掾太山王匡东发其郡强弩,并召东郡太守桥瑁屯城皋,使武猛都尉丁原烧孟津,火照城中,皆以诛宦官为言。太后犹不从。[51]

所谓将兵向京师,并非一定是进京,有时只是做个进兵兵谏的姿态施加压力。“以诛中官为言”,是否言行一致仍需观察。即使何进把这些人都召入京城,这些人包括来自泰山郡、东郡、并州、西北的不同武装,如果何进驾驭得当,也不太可能是董卓或某人一家称雄的局面。像王匡和鲍信实际是以大将军府属僚的身份为将军府募兵而已,找来的兵应是加强将军府武力,与董卓、桥瑁各领本部人马还不一样。

董卓本在河东,召往上林苑后,反倒更加远离京师洛阳。董卓实际不是何进召进京的。有趣的是,其他应召将领最终都成为董卓的敌人,而同时应召的诸将有的晚来一步,只有董卓抢先占据机会,是在离洛阳不远的地方得知了事变的发生才私自兼程进兵:“中常侍段珪等劫少帝及陈留王夜走小平津。”“卓远见火起,引兵急进,未明到城西,闻少帝在北芒,因往奉迎。帝见卓将兵卒至,恐怖涕泣。”[52]

董卓因救驾和借当初征召的名义而占据声势,趁机入朝,而他初入京,“步骑不过三千”。[53]结果董卓兼并后来的丁原,而鲍信、王匡最后都返回山东地区,成为袁绍反董阵营的成员:

武猛都尉丁原将河内救何氏,拜执金吾。何进兄弟既死,其部曲无所属,皆归卓。卓使原部曲司马吕布〔杀原而〕尽并其众。京师兵权,惟卓为盛。先是进遣骑都尉太山鲍信募兵,亦适至。信谓绍曰:“卓拥强兵,有异志,今不早图,将为所制。及初至疲劳,袭之可擒也。”绍畏卓,不敢发,信遂还乡里。[54]

其次,何进召董卓进京的真实原因,并非仅仅是何进缺乏意志和兵力,而在于其对自身地位软弱的多重担忧。何进对袁绍为首的士族公卿有所畏惧,在不乐意完全消灭宦官的同时,借助董卓作为政治外援,同时加强自身作为何氏家族唯一政治代表的地位,阻止兄弟何苗的竞争。

从何进杀蹇硕的表现来看,何进也具有消灭宦官首领的实力和决心。即使何进要诛杀所有大宦官,也并不难,而其他宦官并没有因为蹇硕的死和何进火并,甚至向何进求饶,当然这也说明这些宦官和何氏的关系其实并无大的冲突。

按照上节所引《后汉纪》的记载,袁绍称“二府并领劲兵,部曲将吏皆英俊之士,乐尽死力”,指的是何进和兄弟何苗的两个将军府有足够兵力可以依靠,起初并未献策召外兵入京。《资治通鉴》记为:

袁绍复说何进曰:“前窦武欲诛内宠而反为所害者,但坐言语漏泄;五营兵士皆畏服中人,而窦氏反用之,自取祸灭。今将军兄弟并领劲兵,部曲将吏皆英俊名士,乐尽力命,事在掌握,此天赞之时也。将军宜一为天下除患,以垂名后世,不可失也!”[55]

不仅袁绍认为何进兵力充沛,还可举一证据,即何进死后,最后消灭宦官的武力是依靠何进的部属与袁术合作实现:

进部曲将吴匡、张璋,素所亲幸,在外闻进被害,欲将兵入宫,宫合闭。袁术与匡共斫攻之,中黄门持兵守合。会日暮,术因烧南宫九龙门及东西宫,欲以胁出让等。让等入白太后,言大将军兵反,烧宫,攻尚书闼,因将太后、天子及陈留王,又劫省内官属,从复道走北宫。尚书卢植执戈于阁道窗下,仰数段珪。段珪等惧,乃释太后。太后投阁得免。[56]

显然是何进部将与袁术一起来攻打宫廷,要杀张让等宦官,袁术还纵火。这也说明何进不死的话,武力足以消灭剩余的宦官。因此何进不需要召外兵就可成功。何进召外兵除了壮大自身政治声威、加强何氏家族政治代表的地位外,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在于牵制以袁氏为首的世族公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