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不足、本书的研究意义
据笔者的研究积累和调研得知,目前学界的相关研究还十分薄弱。
在徐宏图等主编的《平阳县、苍南县传统民俗文化研究》[2]中收录有几篇相关成果。如徐兆格《平阳怀溪乡垟溪宫“五显爷庙会”》一文,描写了平阳县怀溪乡坎头村和垟溪村,相隔不到两公里,均建庙供奉“五显爷”。演庙戏时,不仅同时上演,而且还大演“斗台戏”,以吸引观众的多寡决定输赢。该文还指出,一些戏曲种类如傀儡戏,在当时受到统治者的“榜禁”,只能托为“禳斋赛祷”,才能躲过此灾。白洪祉《平阳县腾蛟镇忠训庙庙会》一文,也描写了庙会时演“斗台戏”的情形。张奋《平阳县钱仓城隍庙会》,则主要分析了温州的城隍神信仰与戏曲演出之间的关系。三篇文章不仅说明温州人爱看戏、演戏,而且也说明演戏、戏曲生存与地方神信仰之间的密切关系。
胡雪冈《〈张协状元〉校释前言》[3]指出,南戏之所以产生在温州,与其地域文化的历史积淀和传承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正所谓“瓯俗多敬鬼乐祠”“俚俗以神为戏事”,指出了地方神信仰与戏曲之间的相互关系。
李冬君《南戏里的民间精神》[4]一文,对温州楠溪江流域宗祠古戏台的形制、规模,及在戏台上上演的戏曲所反映的温州民间文化精神等,进行了分析。
温州大学刘水云及其指导的两位硕士研究生(黄义枢、郝慧娜),先后发表过关于张棡日记看戏史料的相关研究成果。刘水云、黄义枢《张棡〈杜隐园日记〉中的地方戏剧史料》[5],黄义枢、刘水云《试论〈杜隐园观剧记〉的戏曲史料价值》[6]。《杜隐园日记》即张棡日记,《杜隐园观剧记》是沈不沉从张棡日记中辑录的戏曲史料集。两文主要从日记内容对时代背景下温州戏曲的繁荣、戏班的变革、剧种的兴衰等记载的角度,阐述日记中戏曲史料的价值。郝慧娜《清末民初温州地方戏曲演出研究——以〈杜隐园日记〉为中心》[7]及《从〈杜隐园日记〉看清代光、宣年间温州戏曲演出之盛》[8],两文以《杜隐园日记》为史料基础,对时代背景下温州戏曲演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沈不沉《张棡日记:半部温州戏剧史》[9],亦是关于张棡日记中看戏史料的研究成果。文章从日记内容对温州戏曲剧目演出、剧种改革等印证的角度,评述其史料价值。
戏台不仅是戏曲演出的场所,而且在形制、朝向、规模、装饰等方面,能够反映出不同地域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特性。通过古戏台等戏曲文物,研究地域社会和文化,已成为一门学科,即戏曲文物学。其中以山西师范大学为代表,不仅较早进行戏曲文物研究,而且成立了戏曲文物研究所。目前国内代表性的戏曲文物研究学者有刘念兹、黄竹三、冯俊杰、廖奔、车文明、曹飞等[10]。但他们的研究中,对于温州古戏台的情况,并未涉及。温州至今留存有数量巨大的古戏台,具有开展相关研究的文物基础和价值。
目前可见关于温州古戏台的成果有:崔卫胜主编《温州古戏台》[11]一书,其是温州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成果。普查时花费了比较大的时间和精力,对温州地域内各县市区的古戏台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普查、登记,包括地域分布、建造年代、主要特征、规模等信息,并配有大量精美图片。该书是本书进行温州古戏台研究的主要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的基础。
薛林平《中国传统剧场建筑》[12]一书,从建筑学的角度,对全国不同地域的传统剧场[13]进行研究,其中包括浙江。至于温州古戏台,仅对永嘉县岩龙村季氏祠堂的规模大小及其中戏台的位置等,进行了简单介绍。
通过上述对学界相关研究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与温州地域悠久的戏曲历史和丰富的戏曲文化资源相比,目前的相关研究成果确实比较薄弱,仅是对其中一些具体问题的简略涉及,没有形成系统化、整体化的研究成果。本书从戏曲学的角度,专题、系统研究明清时期的温州地域社会和文化,是一个可取的有价值的视角。具体研究意义,概括如下。
第一,对于温州戏曲研究来说,拓宽了研究视野和范畴,有利于温州戏曲研究的丰富化、深入化、完整化。
从以往学界单纯的关于戏曲剧本、剧作家、剧目、声腔、戏曲史等戏曲自身的研究,扩展到戏曲与当时地域社会中的地方神信仰、宗族文化、地方士绅、古戏台等的相关研究。拓宽了研究视野,丰富了研究内容,有利于温州戏曲研究的丰富化、深入化、完整化。
第二,对于温州地域社会和文化研究而言,这是一个独特、新颖的视角,丰富了研究材料的选取,推动其研究。
明清时期的温州地域社会和文化,包含、反映在方方面面,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挖掘、探究。而且不同的视角,会带来不同的研究成果。本书从戏曲的角度研究明清时期温州的地域社会与文化,将会丰富、推动其研究。
第三,希望本课题的研究,能够为学界的相关研究和思考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中国地域面积广阔,不同地域的社会、文化,异彩纷呈,具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如温州作为东瓯故地,具有独特的瓯文化色彩。希望本书从戏曲学角度对明清时期温州地域社会和文化的研究,能够给学界同好对我国其他地域社会和文化的相关研究,提供一点启示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