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的妇女发展与社会稳定问题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概念界定、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一)概念界定

1.西南地区

中国的西南地区有着双重概念,其一为地理分区,与西北、东北、华北、华东、华南、中南等区域并立,区域范围经多次调整后逐步确定,包括今天的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西藏自治区,1997年后增设重庆直辖市;其二为气候分区,泛指青藏高原西部的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等地理单元,除覆盖云贵川三省外,还包括了陕西省南部、湖北和湖南两省的西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地区。两种分类各有侧重,关注不同。本项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为西南边境的三个省区,因此在参考地理范畴的基础上结合西南陆地边境线的实际分布确定研究区域。按照这一划分方式,本研究所指的西南地区在广义上为西藏自治区、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狭义上则专指藏滇桂三省区与邻国接壤的边境县市,尤其集中讨论接壤国家较多的云南边境县市区域。

2.妇女发展

妇女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社会性别分析视角,其前提和基础是妇女解放。妇女发展研究具有深厚的国际背景,源于主流社会发展的路径和全球妇女运动。曾先后出现了三种理论与政策模式:20世纪70年代的“妇女参与发展”(Women in Development,WID)、80年代后期的“妇女与发展”(Women and Development,WAD)及90年代以来的“社会性别与发展”(Gender and Development,GAD)。在我国,对妇女发展的认识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连。很多学者都对此进行了解读和阐释。本文援引学者李静之的观点,认为妇女发展是“在人的发展框架下,来确定促进妇女发展需要做的事情,并对与此有关的理论问题进行讨论,使之在逻辑上和内涵上更加清晰”[134]

3.社会稳定

社会稳定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社会稳定的实质是社会整合程度高低和社会运行是否有序。有学者认为,“是指一定地理区域内的社会共同体内部及其与外部关系的正常有序状态”[135],是“社会秩序和社会生活的安定、协调、和谐和有序,是通过人们的自觉干预、控制和调解而达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生活的动态平衡状态”[136]。社会稳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有学者认为“广义的含义将社会稳定理解为社会或其中特定群体为达到维持社会秩序而采取的手段;狭义的理解则将其理解为社会或其特殊群体对偏离社会规范的越轨行为所采取的限制措施及限制过程”[137],也有研究认为“广义的社会稳定包括政治局势、经济形势、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四类;狭义的社会稳定专指社会生活、社会心理和社会关系的稳定”[138]。本书的研究主要聚焦狭义的社会稳定范畴。

(二)理论视角

1.妇女发展理论

20世纪60年代的妇女解放运动和女性主义思潮催生了作为专门领域的“女性研究”,也为妇女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石。20世纪70年代以后,学界逐渐产生了一批探讨妇女发展的成果,孕育了在国际上影响深远的“妇女参与发展”(WID)运动。博斯鲁普的《妇女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这一领域的奠基之作,研究首次运用量化分析的方式呈现了在西方女权主义和现代化影响下的妇女发展成就。其他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还包括玛丽·沃尔斯通克莱夫特的《妇女权力的辩护》,约翰·斯图尔特#穆勒的《妇女的屈从低位》、《承认妇女的选举权》和《妇女的参政权》,贝蒂·弗里丹的《女性的奥秘》和《第二阶段》等。“参与发展理论”强调妇女对现行社会结构的适应和对更加公平的发展机会的获取,提高妇女社会生产劳动参与度是其关注的重点领域,但由于倡导者的思想阐发于西方中产阶级,因此在解决发展中国家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80年代以后,第三世界和原殖民地国家的女性主义者开始发声,有效提升了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在妇女发展领域的参与水平,“妇女与发展理论”(WAD)由此逐渐崛起。1984年,总部设在印度的新时代妇女发展替代选择组织(DAWN)召开第一届会议,与会者对以西方思潮为主的妇女主流发展模式和理论展开讨论和批判。此次会议成为国际妇女发展理论的一次重要转向,至此,发展中国家的妇女问题研究者开始尝试在西方思想影响之外的领域对妇女发展理论提出新的思考与实践。此外,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对“妇女与发展理论”贡献良多。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强调妇女在资本主义和阶级社会中受到的压迫,并关注妇女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批判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长期索取与控制。“妇女与发展理论”同样对现行社会结构采取默认与接受的态度,认为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性别制度难以改变,妇女发展必须另辟蹊径,因此大多采取通过NGO组织开展的小型项目帮助妇女获得工作机会,增加经济收入,以此获取相应的权利和地位。这类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动员了妇女参与社会活动,提高了妇女的经济参与度和社会地位,但从整个社会层面来看仍然收效甚微。

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性别研究”的兴起,“妇女发展理论”也逐渐转变为“社会性别与发展”(GAD)。学界对妇女受压迫的根源理解更加深入和透彻,女性开始逐渐成为与男性平等的性别群体。妇女发展的解决路径逐渐从先前的政治、法律等层面逐渐被引入到国家发展规划进程中,性别视角开始出现在国家政策和发展规划内容中。由于有了国家的有效参与,妇女地位和妇女发展获得了更多的政策保障。同时,社会性别开始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社会问题,与之有关的著作大量问世,社会性别作为专门性课程进入了大学课堂。与之前的“妇女参与发展”和“妇女与发展”两个发展阶段相比,“社会性别与发展”不仅吸纳了发展中国家的妇女群体自主发声,同时将妇女发展置身于纷繁复杂的国际格局中,强调妇女的阶级处境,关注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制度所造成的性别不平等。

回顾妇女发展理论的历史,不难看出,前期的理论深受西方思潮的影响,忽略了深受资本主义压迫和殖民主义影响的发展中国家的妇女群体,将妇女视为一个孤立的群体,解决妇女发展的路径也相对单一。得益于社会性别理论的发展,妇女发展问题的社会关注度显著提高,妇女群体与社会结构之间的紧密联系受到认可,妇女的主观能动性和知识谱系受到重视。可以说,“回望过往几十年,女权主义理论家与实践者不单致力于抨击主流的‘第三世界’发展模式,她们还建构起异彩纷呈的关于‘第三世界’妇女的知识体系”[139]。随着妇女发展进入国家政策与规划领域,妇女发展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与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稳定理论

马克思认为,社会稳定是人的稳定,“人们之所以有历史,是因为他们必须生产自己的生活,而且必须用一定的方式来进行;这是受他们的肉体组织制约的,人们的意识也是这样受制约的”。[140]社会稳定的基本原理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稳定的措施包括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两大类。社会稳定是关于社会运动过程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稳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科技是社会稳定发展的主要动力,社会改革是其发展的修复动力,社会革命是其发展的变革动力,阶级斗争则是其变革的直接动力。

1949年以后,马克思主义社会稳定理论在我国得到了很好的继承与发展,被运用于社会稳定实践,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社会主义稳定论。“对于社会稳定来说,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新情况,解决社会改革中的新问题,以实现社会稳定。事实就是指从社会稳定现实出发,探求社会稳定各子系统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社会主义稳定的本质。”[141]之后,科学发展观稳定理论与和谐稳定论为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解决社会稳定问题提供了重要指导。对于社会稳定的分析维度,从宏观层面,可分为国内社会的稳定和国际环境的稳定两个方面;聚焦国内,又可分为政治局势稳定、经济形势稳定、思想情绪稳定和社会秩序稳定四个方面。[142]

从整体上看,西方学者对社会稳定的研究大多在“社会运动理论”的视角下展开,早期的研究大多基于“群体心理学”的研究范式。20世纪70年代以后,这种理论的弊端不断凸显,饱受批评,对社会稳定的认识、理解与探究不断得到推进。可见,研究社会稳定,必须重新审视“社会冲突”这一概念。西方社会冲突论认为,现代社会的冲突是人们对社会的一种情绪表达,具有“安全阀”和“出气孔”功能,对社会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3.社会学与人类学的身体研究

身体研究起源于古典哲学,柏拉图、笛卡尔等哲学家都曾经对人的身体有过讨论。但在他们眼中,身体都是一种低于灵魂的存在状态。因为这种偏见的主导思想,身体遭到了学术界长期的忽视。直到20世纪70年代前后,身体“缺席在场”的状态才开始逐渐改观,转而成为新的学术话题受到关注。玛丽·道格拉斯的《洁净与危险》(1966)和《自然象征》(1970)两部著作的出版不仅成为象征人类学的重要代表作,同时也开启了人类学身体研究的历史。早期的研究将身体视为人类学交往和互动的媒介,如罗伯特·罗维(1924)对宗教经历中个人身体可变性的研究,保罗·雷丁(1927)在《人的个性和自我》中对毛利原住民身体哲学的研究,罗伯特·赫兹对右手优越性的象征研究以及莫斯对身体机能的研究等。

中期的研究则将身体视为人类将交往和互动的媒介,如梅洛·庞蒂亚关于直觉和涉身性的研究,布迪厄的实践与惯习研究,福柯对身体规训机构的研究。一系列的重要身体理论也相继推出,如休斯和洛克的“三重身体”概念,特纳的“身体秩序”理论,奥尼尔的“五种身体”理论,戈夫曼的“互动秩序”理论,弗兰克的“行动问题”研究,哈拉维的身体边界研究,布莱金为身体人类学研究提供的分析框架等。此外,随着女性主义的涉入,身体研究也带有了社会性别批判的色彩。巴特勒基于表演性的社会性别分析即为其中的代表。在这一时期,身体逐渐成为研究的主题,并形成了身体人类学的“社会—文化”研究范式。

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后,分析身体的视角逐渐多元化,尤其是女性主义思潮的兴起使得学界对身体与政治和社会性的反思变得更加深入,并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分析视角。如波伏娃的《第二性》、米利特的《性的政治》等社会性别研究成果的面世,社会学和人类学对身体的研究逐步拓展到消费文化(身体装饰、减肥、整容、舞蹈等)、医学人类学(生育、疾病、医疗技术等)和暴力人类学(难民、暴力、犯罪)等纵深领域。

可见,人类对自身身体的理解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特纳从权力的视角提出了话语性和物质性的身体,奥尼尔提出了生理态、沟通态、消费态、医学态的身体,克里斯·希林认为,“要梳理身体这个概念,最富裨益的方式就是把身体概括为一种兼具生物性与社会性的未完成现象,因其进入并参与社会,而在特定的限制之下发生转化。正是这种生物性兼社会性的特征,使身体这种现象既显白无奇,又难以捉摸”[143]。基于上述理论,本书所指的“身体”为社会学和人类学“身体研究”(body studies)领域的研究对象,重点关注身体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与医学、生理学和其他学科所关注的“物理性”相区别。

综上,本书的研究可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从身体研究的视角看,本书的研究不同于以往对身体话语和身体文化的研究,而是集中讨论身体政治和身体表达,研究内容既涉及医学人类学对妇女身体的疾病、性感知等问题的探讨,也与暴力人类学中政治、暴力对身体的影响,以及身体在暴力中的角色有关。从社会稳定研究的视角看,研究从社会动员的理论着手,重点分析妇女群体在社会稳定中的角色和影响机制;从妇女发展的角度看,研究着重从社会发展与稳定维护的视角分析影响妇女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改善妇女发展的有效路径。

因此,本书将妇女的身体作为一个特殊的对象,分析其在西南边境地区特殊的空间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社会功能,同时也是身体范式在民族研究中的一次尝试性运用,探讨了“疾病、老龄化、婚姻等在民族研究中较少被关注的身体社会学问题”[144]。三个视角的叠加构建了本书的分析框架,即从群体视角分析妇女发展的现状与问题,从身体研究的视角分析妇女群体在地区发展和社会稳定维护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而后从妇女发展和社会稳定维护的视角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文献资料是开展系统、科学研究的必要前提。课题组通过大量查阅,试图全面掌握国内外对西南边境地区研究的各类相关文献,了解研究对象的整体情况,搭建研究的基本分析框架,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同时,在开展实地调研的各市、州、县图书馆、档案馆及各相关政府部门获取了部分资料。同时,课题组还从美国、中国香港等地的大学获取了部分相关的英文文献。为方便阅读,文后所列出的参考文献先按照出版物属性进行分类,而后以作者姓名的首字母为序,在同一出版物有多版本时优先选择较近出版的版本,对外文出版物优先选择中译本引用。

2.定量研究法。为有效弥补质性研究的不足,提高对研究对象分析、判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研究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采集权威统计数据,通过对人口、经济、劳动、教育、卫生等各类统计资料数据的筛选,参照国内外行业标准,结合研究对象实际情况,建立评估指标体系,选择恰当分析工具,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对西南三省区的妇女发展状况做出计量评估,为影响因素的筛选和影响机制的研判奠定必要基础。

3.田野调查法。田野调查法是人类学研究必不可少的经典研究方法。在女性研究领域中,这种方法的运用还有三个重要的目的,一是纪实性地描述妇女的生活和劳动;二是从这些妇女自身的角度来理解她们;三是在社会的背景中认识妇女[145]。结合以往研究成果,课题组通过前期调查和甄选,将少数民族人口的集中程度和总量,边境线的分布和长度,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状况,地理位置和交通状况,当地政府对调查研究开展的接纳程度,研究开展的时间和经费限制等作为选择标准,选择了中缅边境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中老边境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中越边境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等地开展实地调研。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民族妇女发展与当地的社会稳定状态,研究西南地区社会稳定问题的成因与特征,深化对妇女发展和社会稳定问题的认识。

4.个案分析法。个案研究能够充分展现研究对象的现实状态,并有效勾连研究对象及其所处社会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课题组在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除展现实地调查的个案资料外,还涵盖了近年来各地司法机关公开审理结案的一批大案、要案。通过筛选丰富的典型个案,基于事实描述、特征提炼与类型归纳,对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和群体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帮助探究当地妇女发展与社会稳定问题的特点、相互关系与形成过程,了解妇女对社会稳定问题的影响机制。除各级司法机关公开审理结案的审判对象外,课题组对实地调查所得个案中的报道人真实姓名进行了适当处理,以保护调查对象的个人隐私。

5.跨文化研究。尽管妇女问题研究在人类学领域受到欢迎和关注,但已有文献资料中存在的男性主义偏见却大量存在。为克服此类材料可能存在的误导,运用跨文化的实证调查方法研究不同社会背景中妇女的生活经验十分必要。[146]课题组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选择不同文化背景的田野点开展研究,通过跨文化的类比和分析,为科学和合理地解释研究对象奠定必要的基础。


[1] 庄天慧、张海霞、杨锦秀:《自然灾害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影响研究——基于21个国家级民族贫困县67个村的分析》,《农村经济》2010年第7期。

[2] 杨栋会:《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收入差距和贫困研究——以云南布朗山乡住户调查数据为例》,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3] 杨小柳:《参与式扶贫的中国实践和学术反思——基于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调查》,《思想战线》2010年第3期。

[4] 李培林、陈光金、张翼、李炜:《中国社会和谐稳定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5] 李培林、陈光金、张翼、李炜:《中国社会和谐稳定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6] 人民日报评论员:《维护稳定 促进发展》,《人民日报》2005年7月28日第1版。

[7] 胡联合、胡鞍钢、王磊:《影响社会稳定的社会矛盾变化态势的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4期。

[8] 李培林、陈光金、张翼、李炜:《中国社会和谐稳定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344—345页。

[9] 如1911年,英国侵占云南西部片马等地领土,并企图将西藏分裂出去;1975年,中越在边界地区发生的军事冲突和战争;2015年3月,缅甸交战双方多次发生流弹和军机投掷的炸弹落入中国云南境内,造成边民伤亡;2017年6月,印度边防人员在中印边界锡金段越过边界线进入中国境内,阻挠中国边防部队在洞朗地区的正常活动等。

[10] 独龙族简史编写组:《独龙族简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3页。

[11] 李开义、殷晓俊:《彼岸的目光——晚清法国外交官方苏雅在云南》,云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36页。

[12] 赵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与社会为稳定对策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13] 刘建华:《舆情消长与边疆社会稳定》,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年版。

[14] 邢广程:《关于中国边疆研究的几个问题》,周平、李大龙主编:《中国的边疆治理:挑战与创新》,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版,第1—22页。

[15] 以往研究成果显示,影响西藏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发展、公共产品供给、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法制建设、大众舆论等。参见贾秀兰等《维护藏区社会和谐发展研究》,民族出版社2014年版;孙勇《维护西藏地区社会稳定对策研究》,西藏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16] 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研究”课题组《民族团结云南经验——“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调研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1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1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71页。

[19] Cockburn.,C.,The Space Between Us:Negotiating Gender and National Identities in Conflict.London:Zed Books,1998.

[2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页。

[21] [德]奥古斯特·倍倍尔:《妇女与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7页。

[22] 方范九:《青海玉树二十五族之过去与现在》,《新青海》1935年第1卷第3期。

[23] 王端玉:《喇嘛教与藏族人口》,《民族研究》1982年第2期。

[24] R.Saksena,Social Economy of a Polyandrous People,London:Asia Publishing House,1962,p.28.

[25] 汤大宾修:(乾隆)《开化府志》卷九,转引自云南省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云南方志民族民俗资料琐编》,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96页。

[26] 刘锡番:《岭表纪蛮》,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27] (清)杜昌丁:《藏行记程》,载吴丰培辑《川藏游踪汇编》,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42—46页。

[28] (清)余庆远:《维西见闻录》,于希贤、沙露茵选注:《云南古代游记选》,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23页。

[29] 滕星:《族群、文化与教育》,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30] Chodorow,N.,1974.Family Structure and Feminine Personality.Rosaldo,M.z.,Lamphere,L,.eds,Women,Culture,and Society.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4,pp.43-66.

[31] [美]大卫·诺克斯、卡洛琳·沙赫特:《情爱关系中的选择——婚姻家庭社会学入门》第9版,金梓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0—251页。

[32] [英]W.H.R.里弗斯:《社会的组织》,胡贻彀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35页。

[33] [英]马林诺夫斯基:《原始的性爱》上,英文版第三版前言,王启龙、邓小咏译,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34] [法]米歇尔·福柯:《性史》第一、二卷,张廷琛、林莉、范千红等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101页。

[35] 蔡应明:《社会稳定学》,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134页。

[36] 方盛举、吕朝辉:《论中国陆地边疆的硬治理模式》,周平、李大龙主编:《中国的边疆治理:挑战与创新》,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版,第86—101页。

[37] 刘建华:《舆情消长与边疆社会稳定》,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年版,第16页。

[38] 何明、王越平:《全球化背景下边疆社会稳定研究的几个问题》,《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39] 房学嘉:《关于女性在传统社会中地位的思考——以梅县客家妇女为例》,《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4期。

[40] 按发表时间先后顺序可参见陈伯霖《定居前鄂伦春族妇女作用和地位问题初探》,《黑龙江民族丛刊》1988年第3期;杨德芳《试从水族妇女的地位探索水族的社会历史》,《贵州民族研究》1991年第3期;南文渊《西宁市回族妇女社会考察》,《宁夏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王冬芳《早期满族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5期;雷伟红《从婚姻家庭看畲族妇女的社会地位》,《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等。

[41] 王承权:《中国少数民族妇女自我意识和地位的提高述论》,《民族研究》1995年第4期。

[42] 参见周泓《妇女人类学的社会性别与女性地位、权力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刘世风《女性人类学发展及其中国本土化尝试》,《妇女研究论丛》2007年第1期;金少萍、沈鹏《中国女性人类学研究文献综述》,《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

[43] 参见[加]朱爱岚《中国北方村落的社会性别与权力》,胡玉坤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加]宝森《中国妇女与农村发展——云南禄村六十年的变迁》,胡玉坤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澳]杰华《都市里的农家女:性别、流动与社会变迁》,吴小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美]罗丽莎《另类的现代性: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性别化的渴望》,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等。

[44] 诸如弗里德曼(M.Freedman)有关中国宗族与宗教信仰的研究,科恩(M.LCohen)台湾美农镇调查及其关于家庭分化与联合的研究,贝克(H.D.R.Baker)香港新界上水调查及其关于中国宗族与民间社会的研究,布雷克(F.Blake)香港新界西贡调查及其关于族群关系和社会变迁的研究等。

[45] Margery Wolf,Women and the Family in Rural Taiwan,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2.

[46] Potter,Sulamith Heins,Birth Planning in Rural China:A Cultural Account,Working Paper 103,Women i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1985.

[47] 覃德清:《波特夫妇华南茶山调查的追踪研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48] [加]朱爱岚:《中国北方村落的社会性别与权力》,胡玉坤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49] [加]宝森:《中国妇女与农村发展——云南禄村六十年的变迁》,胡玉坤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50] [澳]杰华:《都市里的农家女——性别、流动与社会变迁》,吴小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1] 韩敏:《回应革命与改革:皖北李村的社会变迁与延续》,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2] 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龚小夏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

[53] Gail Herchatter,Women in China's Long Twentieth Century,(Global,Area,and International Archive)Berkeley,Los Angeles,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7.

[54] 此部分的部分内容曾发表于《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西方人类学的社会性别与权力研究述评》一文中。

[55] RalphLinton.,The Study of Man:An Introduction,New York:D. Appleton-Century Crofts,1936,p.114.

[56] [美]玛格丽特·米德:《萨摩亚人的成年》,周晓红、李姚军、刘婧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57] [美]玛格丽特·米德:《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宋践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58] Naomi Quinn,.Anthropology Studies on Women's Status,Annual Review Anthropology,1977,Vol.6,pp.181-225.

[59] Rosaldo,M.Z.,Lamphere,L.,eds,Women,Culture,and Society,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4,pp.19-22.

[60] Rosaldo,M.Z.,Lamphere,L.,eds,Women,Culture,and Society,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4,pp.19-22.

[61] Ortner,S.B.1974.Is Female to male as nature is to culture?Rosaldo,M.Z.,Lamphere,L,.eds,Women,Culture,and Society.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4,pp.67-78.后来奥特纳本人也承认了这种理论的不足之处。

[62] Naomi Quinn,Anthropology Studies on Women's Status,Annual Review Anthropology,1977,Vol.6,pp.181-225.

[63] Lucinda Joy Peach edited,Women in Culture:A Women's Studies Anthpology,Introduction.Malden:Blackwell Publishers Inc,1998.

[64] 谭琳、陈卫民:《女性与家庭:社会性别视角的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65] 胡玉坤:《社会性别、族群与差异:妇女研究的新取向》,《中国学术》2005年第1期。

[66] 此部分的部分内容曾发表于《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藏族女性的角色与地位:文献回顾与研究展望》一文中。

[67] 参见马建钊、乔健、杜瑞乐主编《华南婚姻制度与妇女地位》,广西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李泳集《性别与文化:客家妇女研究的新视角》,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谢重光《客家文化与妇女生活:12—20世纪客家妇女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等。

[68] 参见宋兆麟《共夫制与共妻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年版;严汝娴、宋兆麟《永宁纳西族的母系制》,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翁乃群《女源男流:从象征意义论川滇边境纳西文化中社会性别的结构体系》,《民族研究》1996年第4期;和钟华《生存和文化的选择——摩梭母系制及其现代变迁》,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9] 参见荆世杰《全球化的社会性别学与中国社会性别研究的区域趋向》,《社会科学家》2007年第3期。

[70] 王小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西藏妇女的解放》,《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其他相关参考资料包括《西藏自治区妇女境况》,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行,1995年;黄颢、刘洪记《西藏妇女工作的成就》,《西藏50年·历史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余振、郭正林主编《中国藏区现代化——理论、实践、政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拉毛措、丹珍卓玛《西藏自治区妇女的法律保障及其社会经济地位》,《中国藏学》(汉文版)2005年第3期;文华《迪庆藏族妇女性别角色和社会地位的变迁》,《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71] 相关的其他文献还包括于乃昌《巾帼风采耀高原——记西藏妇女历史命运的变迁》,《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仓决卓玛《西藏妇女权利今昔谈》,《西藏研究》(汉文版)1998年第3期;叶晓楠《西藏妇女地位空前提高》,《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9月1日第4版。

[72] 赵俊臣等:《云南农村妇女地位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73] 参见依拉罕《西双版纳傣族农村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张云《论藏族妇女的地位》,《西藏研究》1992年第2期;赵瑛《从婚姻家庭看布朗族妇女的社会地位》,《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李晓莉《彝族妇女家庭地位的变迁——以云南省直苴村彝族为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陈庆德《现代语境中的妇女地位与菁口哈尼族村寨中的角色》,《思想战线》2008年第4期。

[74] 如王承权《少数民族妇女的婚姻家庭及其地位变化》,《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赵玲《云南妇女生活方式:嬗变·问题·策略》,《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4期等。

[75]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联编:《广西少数民族妇女》,广西民族出版1995年版。

[76] 陆明珠、韦峥芳:《壮族妇女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趋势》,《广西民族研究》1994年第4期。

[77] 刘小治等:《云南省勐海县布朗族妇女的婚姻、生育和节育状况调查分析》,《中国人口科学》1988年第4期。

[78] 罗淳:《云南景洪县曼噶俭乡傣族妇女生育状况的调查》,《人口学刊》1990年第1期;罗淳:《云南各民族妇女生育状况析论》,《人口学刊》1996年第8期;罗淳、严乃贵:《云南各民族妇女生育水平与生育模式比较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79] 冯明玲、胡守敬:《云南省妇女生育卫生与发展项目评析》,《中国妇幼保健》1999年第1期;冯明玲等:《云南省农村妇女健康模式教育研究》,《中国妇幼保健》1999年第7期;冯明玲等:《云南省农村妇女社区健康教育监管评估方法剖析》,《中国初级卫生保健》1999年第8期。

[80] 金新政、陈先波:《少数民族地区老年妇女健康保健服务需求》,《中国妇幼保健》2011年第2期;金新政、陈先波:《少数民族地区老年妇女健康状况调查》,《中国妇幼保健》2011年第5期;陈先波、舒占坤等:《少数民族地区老年妇女经济与健康状况调查》,《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1年第2期。

[81] 赵捷:《关于农村妇女素质与发展的思考》,《妇女研究论丛》1999年第1期;赵捷:《妇女健康:10年推进过程中的喜悦与担忧》,《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第5期。

[82] 倪光华:《广西地区妇女1000例骨盆外测量及1000例足月新生儿身长体重和儿头各径线的调查》,《广西医学院学报》1979年第2期;倪光华、赖玲玲、廖兰英:《广西妇女正常分娩产程的研究》1980年第3期。

[83] 卢奕新:《1981年广西主要民族育龄妇女生育状况》,《人口与经济》1985年第2期。

[84] 莫龙、王春林:《广西少数民族妇女生育状况浅析》,《广西民族研究》1988年第2期。

[85] Bell,Charles,Sir,KCIE,CMG,The Tibetan Countryside.Royal Society of Arts,Journal,75:3890(1927:June 10)p.712.

[86] 孙继虎、刘军奎:《藏族妇女政治参与现状及其制约因素分析——一项来自甘南藏区卓尼县的实地调查》,《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87] 廖林燕:《村民自治视野下云南城郊农村白族妇女的政治参与——以昆明市西山区碧鸡镇观音山白族村为例》,《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88] 王丽华:《论村民自治与少数民族妇女的社会政治化》,《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89] 陆海霞:《论新农村建设中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基于广西11地市女村官的数据》,《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90] Matthias Hermanns,The Status of Woman in Tibet.Anthropological Auarterly,1953,p.26.

[91] 拉毛措:《青海藏族妇女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92] 和钟华:《论少数民族妇女的经济参与》,《云南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

[93] 章立明:《温洛克(Winrock)“妇女能力建设与农村发展项目”培训个案研究》,《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第5期。

[94] 刘宝芬:《浅析广西少数民族妇女就业现状与特点》,《广西民族研究》1995年第2期。

[95] 韦莉芳:《广西边贸经济发展中的特殊现象——妇女的地位和作用》,《广西商专学报》1998年第3期。

[96] 拉毛措:《藏族妇女教育历史回顾》,《攀登》2007年第4期。

[97] 李子华:《藏族妇女教育现状及政策转向》,《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

[98] 杨国才:《云南少数民族女性的教育和发展》,《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99] 罗阳:《西双版纳傣、哈尼、布朗族妇女的教育比较》,《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100] 王海燕:《普及农村妇女职业教育的几点探讨——以广西为例》,《社会科学家》2012年第5期。

[101] 黄约、江燕娟:《基于性别平等的少数民族农村留守妇女教育救助——以广西上林县农村留守妇女教育救助调查为例》,《浙江学刊》2009年第1期。

[102] 孙宏:《黑龙江省中俄边境地区流动妇女艾滋病干预研究》,《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2年第6期。

[103] 袁娥、杨镇宇:《当前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拐卖妇女犯罪活动分析研究》,《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2期。

[104] 程曦:《中越边境贩卖越南妇女问题研究》,《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105] 沈海梅:《在跨国移民理论框架下认识中国的 “外籍新娘”》,《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李雪岩、龙耀:《中越边境跨国婚姻问题研究(妇女篇)——以广西大新县德天村为例》,《世界民族》2008年第4期;李雪岩、龙耀:《中越边境跨国婚姻问题研究(子女篇)——以广西大新县德天村为例》,《世界民族》2008年第5期。

[106] 全国妇女联合会:《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妇女》,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107] 全国妇联干部学院:《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基础理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08] 雷洁琼:《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发挥妇女的积极性》,《法学杂志》1985年第2期。

[109] 程昭星:《重视少数民族妇女的作用发展民族地区经济》,《黑龙江民族丛刊》1989年第4期。

[110] 陈金定:《妇女发展与适应问题:理论与实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11] 彭珮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112] 李小江:《女性/性别的学术问题》,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3] 杜芳琴:《妇女学和妇女史的本土探索——社会性别和跨学科视野》,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4] 邓伟志主编:《变革社会中的社会稳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15] 陶德麟主编:《社会稳定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16] 黄建刚等:《社会稳定问题研究》,红旗出版社2005年版。

[117] 胡联合等:《当代中国社会稳定问题报告》,红旗出版社2009年版。

[118]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19]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120] 关小燕:《妇女心理与社会稳定》,《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121] 胡锦涛:《团结动员亿万妇女为实现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宏伟目标多做贡献——在全国妇联七届三次执委会上的讲话》,《中国妇运》1995年第12期。

[122] 参见陈羽《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妇女十大精神 努力开创内蒙古妇女儿童工作新局面》,《中国妇运》2009年第1期;王春霞《西藏妇女要为维护社会稳定实现跨越发展发挥“半边天”作用》,《中国妇女报》2011年4月25日A1版;邹才仁、蒋巧莲《扎实做好妇女群众工作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国妇女报》2012年7月12日A1版。

[123] 何明、王越平:《全球化背景下边疆社会稳定研究的几个问题》,《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124] 李育全:《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对策分析》,《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李育全:《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基本对策》,《学理论》2011年第2期。

[125] 徐祗朋:《关于边疆地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7期。

[126] 李育全等:《论邪教的界定及边疆民族地区邪教的特点》,《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127] 高静文、赵璇:《民族心理与边疆社会稳定》,《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高静文:《边疆民族心理、文化特征与社会稳定调查研究》,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

[128] 李育全、马雁:《农村社会稳定机制的构建——以土地使用所蕴含的社会公共资源为视角》,《农村经济》2009年第12期。

[129] 钱素华:《创新社会管理,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130] 王晓艳:《从民族内婚到跨国婚姻:中缅边境少数民族通婚圈的变迁》,《思想战线》2014年第6期。

[131] 杨文英、张吟梅:《中缅跨国婚姻与边疆社会稳定》,云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132] 鲁刚等:《社会和谐与边疆稳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133] 张金鹏、保跃平:《跨境民族乡村社会安全问题和转变维稳方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134] 李静之:《论妇女解放、妇女发展和妇女运动》,《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第6期。

[135] 丁水木:《社会稳定的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社会稳定机制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136] 陶德麟:《社会稳定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137] 蔡应明:《社会稳定学》,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20页。

[138] 丁水木:《社会稳定的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社会稳定机制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7页。

[139] 胡玉坤、郭未、董丹:《知识谱系、话语权力与妇女发展——国际发展中的社会性别理论与实践》,《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14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141] 蔡应明:《社会稳定学》,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134页。

[142] 汪信砚:《邓小平的社会稳定思想及其在新时期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年第4期。

[143] [英]克里斯·希林:《身体与社会理论》第2版,李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页。

[144] 伍小涛:《试论身体社会学在民族研究中的运用》,《广西民族研究》2017年第4期。

[145] 刘霓:《西方女性学:起源、内涵与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66—67页。

[146] Reinharz,Shulamit:《女性主义跨文化研究》,陈瑶、龙灿译,孙中欣、张莉莉主编:《女性主义研究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78—3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