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教育工作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代序)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
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副会长
任启亮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通过改革开放政策不仅迅速地发展了国民经济,也极大提升了中国的国家地位。世界范围内的“中国热”“汉语热”和“中华文化热”,又为当代海外华文教育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生态环境”,华文教育获得了全方位的发展。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及以文化教育为主要形态的华文教育,以新移民和工作于域外的众多华侨子弟为教学对象的新型侨民教育,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华文教育迎来了又一个大发展的春天。
在华文教育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大批的华侨华人亲力亲为,或捐钱捐物,或多方组织,或据理抗争,或毕生从教,无私奉献,可歌可泣。从情感上讲,他们投身华文教育事业,要么是出自培养后人的朴素情怀,要么是对故国热土的深深眷恋,要么是民族情感的自我驱使,要么是文化传承的内在自觉,这种情感纯洁而又高尚,真诚而又宝贵。倾心华文教育,传承中华文化,已成为海外华人社会的一种传统、一种风尚,也成为海外华族积淀民族精神的核心要素。正是一代又一代华侨华人的不懈努力,海外华族的民族精神才得以生生不息,优秀的中华文化才得以薪火相传。我们应对这些华文教育的先驱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并承接起他们的事业,承担起我们的使命,把华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华文教育从来就是海外华族的应尽之事,也是祖(籍)国不可推卸的责任。“无论是从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角度考虑,还是从我们骨肉同胞的亲情考虑,我们都应在海外华文教育问题上给予帮助,给予支持。”[1]海内外中华儿女,同宗同根,血浓于水,兄弟同心,互帮互助,携手前进,共创辉煌,自是应有之义;传承传播中华文化,建设国家软实力,提升民族自豪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筑梦、追梦、圆梦,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时代理想。今天,动员一切力量,整合社会各方资源,解决华文教育各个环节存在的实际问题,推进华文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实现中国梦这一民族伟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海外华文教育工作,21世纪以来,更是将这一工作提升到国家层面,2004年,在胡锦涛总书记的倡议下,“国家海外华文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和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成立,开创了华文教育事业新的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更是亲自参加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开营仪式,并提出了“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2]的著名论断。作为主管部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在华文教育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创新性的工作,设立国内华文教育基地,建设海外华文教育示范学校,组织编写适应海外需求的《中文》教材,连续举办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华寻根之旅活动,“走出去”举办中华文化大乐园,“请进来”举办中华文化大赛,设立华文教育奖学金,开展海外华文教育师资的系列培训,扶持海外华文学校,拓展海外办学,加大华文教育科学研究……这些工作对海外华文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成效显著。
然而,毋庸讳言,海外华文教育事业还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华文教育师资缺乏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教材的本土化、国别化工作尚未系统开展,远程教育系统并不完善,海外华文学校基础设施普遍较为落后,华文教育学科建设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华文教育社会资源积聚及整合的成效不明显,新生代华侨华人精英人士投身华文教育事业的主动性不强,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海内外华人社会团结起来,群策群力,互帮互助,逐步克服或改善。
华侨大学发起编纂《世界华文教育年鉴》,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年鉴》综览世界华文教育发展的概况,提供华文教育全面而又详细的信息,记录华文教育年度发展的足迹,评述不同国家教育政策对华文教育的影响,介绍海内外各个学校或机构开展华文教育的成功经验,搭建业界交流平台,促进华文教育科学研究。2013年出版的第一部华文教育年鉴已经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受到了业界各方面的高度肯定。值此2014年度年鉴即将付梓之际,我们祝愿《世界华文教育年鉴》越办越好!
是为序。
2014年12月18日
[1] 转引自李海峰《充分发挥侨务工作在弘扬中华文化中的积极作用》,《求是》2012年第8期。
[2] 引自刘维涛、王尧《共同的根共同的魂共同的梦 共同书写中华民族发展新篇章》,《人民日报》2014年6月7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