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灾害社会学新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小结:非营利组织参与实践及理论反思

虽然非营利组织通过选择上述的非正式途径能有效参与到灾后重建进程中来,但人们经常会关注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有的非营利组织能迅速融入灾区,有效彰显组织优势,而有的却迟迟无法融入,最终失败的例子也并不少见。实际上,非营利组织能否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取得成效,除取决于它们选择的参与途径是否适当外,还取决于它们对组织自身的反省程度。无论非营利组织通过哪种非正式途径参与灾后重建过程,都必须重视自身的不足,才能有效弥补组织缺陷,更好地为灾区重建提供服务。

正确认定灾害受创问题和正确确定服务对象及服务范围是非营利组织非正式参与灾后重建过程中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不论是日本还是中国台湾地区,对于“受灾户”一般是以房屋全倒、半倒的方式来认定,以家中有罹难者或因灾致残者为主要对象。这种社会救助观念也被广泛使用在非营利组织重建服务规划中。社会学家埃里克森将创伤分为个人创伤与集体创伤(collective trauma)两种类型。集体创伤被定义为破坏人们彼此的维系而使社会基本生活受到打击,进而破坏社区的共同体感觉。[41]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受灾户”并不仅仅包括“个人创伤”者,还包括“集体创伤”者,整个地区的居民其实都是受创者。因此,如果非营利组织将服务对象仅仅局限于有“个人创伤”的灾民,就会显得过于狭隘,[42]容易造成灾民被污名化(或被标签化)(stigmatized),不但不能有效帮助灾民完成灾后重建,反而会造成新的心理创伤。这是非营利组织在救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由于非营利组织参与灾后重建在我国尚属新现象,不仅在理论上依赖于西方,在实务经验上以前也未曾有过,这对非营利组织提供服务是一大挑战。在灾后重建服务过程中,非营利组织一般都采取“边做边学”“边学边修”的策略,虽然精神可嘉,但有可能导致走在服务质量的边缘,难以满足灾民需求。而且,每个非营利组织进入灾区工作后都会面临服务持续性问题。国外相关研究发现,非政府组织通过非正式途径进入灾区后,大多在进入灾后重建期就无力支撑下去,纷纷解散。[43]在“5·12”汶川地震的紧急救援阶段,有各式各样的非营利组织自发投入其中,但过了紧急救援时期之后,许多组织因完成阶段任务或其他原因而纷纷撤离灾区。这些都是非营利组织需要省思的问题。即便对于那些全程参与灾后重建的非营利组织,政府委托项目完成后或者灾后重建结束后,它们是否还应继续留在灾区提供服务,现在仍不得而知。

非营利组织非正式参与灾后重建,也容易导致与地方文化脉络脱离的现象。根据国内外经验,由于未深入了解灾区既有的社会文化脉络以及灾民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事实,而导致非营利组织所做的重建规划及所提供的服务无法与原住民生活需求及地方文化脉络相契合的情况时有发生。此外,非营利组织投入灾后重建服务固然应该受到肯定,然而,当我们从更为理性的角度去审视时,却发现投入重建工作的非营利组织各有各的动机,一些组织是为了组织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而来,但不排除一些组织是为了“私心”而来,是为了取得组织发展所需资源而来。

总之,非营利组织通过非正式途径参与灾害重建时,必然会面临许多问题与挑战,但无论如何,非营利组织的参与能使受灾社区、受灾居民及民间社会更积极地参与到灾后重建工作中来,齐心协力应对灾后重建所带来的各种挑战,降低灾民所面对问题的严重程度,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对于非营利组织而言,如果其能为灾民提供及时而全面的灾后重建服务,有效彰显组织优势,规避或弥补组织缺陷及不足,不仅可以成为灾民可信赖、可依托的非正式途径,而且可以将灾后重建困境化为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契机及兴起的转机。


[1] 本书将灾后重建界定为公共建设、产业重建、生活重建与社区重建四个部分。

[2] Erickson,K.T. Everything in its Path. New York:Simon & Schuster,1976.

[3] Edelstein,M.R. Contaminated Communities:The Social Andpsychological Impacts of Residential Toxic Exposure. Boulder,CO:Westview Press,1988,p.10.

[4] Peacock,W.C.,Morrow,B.H.,& Gladwin,H. Hurricane Andrew:Ethnicity,Gender and the Sociology of Disasters. New York:Routledge,1997.

[5] Putnam,R. Making Democracy Work: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

[6] Nakagawa,Y. & Shaw,R. “Social Capital:A Missing Link to Disaster Recove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ss Emergencies and Disasters,2004,22(1),pp.5-15.

[7] 本书将非营利组织界定为正式或非正式的组织、团体或个人,它们不以营利为目的,相关人员自动自发参与救灾且以实现灾后重建服务为目的,排除由政府或企业所成立的灾后重建服务组织。

[8] 赵延东:《社会资本与灾后恢复——一项自然灾害的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5期,第164~187页。

[9] 周利敏:《灾害社会工作中“公私协力机制” 的建构及途径》,《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化危机为转机:社工非营利组织的角色实践及组织策略》,《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公私协力:非协调约束下公私救助困境的破解》,《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灾后重建中社工组织多元角色扮演与实务模式的选择》,《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10] 本书将“非正式参与”定义为非营利组织在自发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参与灾后重建的行为或途径,它是一种体制外的参与方式,是一种非正式规划的参与行为。简言之,非正式参与是相对于政府体制内的、自上而下的正式规划行为或途径而言的。

[11] Kreps,G. “Sociological Inquiry And Disaste Research,”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84,10,pp.309-330.

[12] Edelstein,M.R. Contaminated Communities:The Social Andpsychological Impacts of Residential Toxic Exposure. Boulder,CO:Westview Press,1988,p.10.

[13] Edelstein,M.R. Contaminated Communities:The Social Andpsychological Impacts of Residential Toxic Exposure. Boulder,CO:Westview Press,1988,p.10.

[14] 吴淑贞:《九二一受灾户大专在学青年返乡工读服务学习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海大学社会工作学系,2002,第14页。

[15] Edelstein,M.R. Contaminated Communities:The Social Andpsychological Impacts of Residential Toxic Exposure. Boulder,CO:Westview Press,1988,p.10.

[16] Drabek,T. & Key,W. Conquering Disaster:Family Recovery and Long-Term Consequences. New York:Irvington,1984.

[17] Ibanez,G.,Khatchikian,N.,Buck,C.,Weisshaar,D.,Abush-Kirsh,T.,Lavizzo,E.,& Norris,F. “Qualitative Analysis Social support and Conflict among Mexican and Mexican-American Disaster Survivors,”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2003,31(1).

[18] 陈介中:《期待一场没有NG的社会福利演出——南投县生活重建服务中心终止问题及因应对策之探讨》,硕士学位论文,暨南国际大学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学系,2004。

[19] Kaniasty,K. & Norris,F. “Mobilization and Deterioration of Social Support Following Natural Disasters,in Current Directions,” Psychological Science,1995,4(3),pp.94-98.

[20] 王增勇:《从社会工作的观点看南投县社区家庭支持中心经验》,载《灾后生活重建研讨会——南投县社区家庭支持中心经验的回顾与展望》,内部资料,2001。

[21] Kreps,G. “Sociological Inquiry And Disaste Research,”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84,10,pp.309-330.

[22] 陈秀静:《九二一震灾灾后生活重建工作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海大学社会工作学系,2001,第81页。

[23] Kreps,G. “Sociological Inquiry And Disaste Research,”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84,10,pp.309-330.

[24] 周利敏:《化危机为转机:社工非营利组织的角色实践及组织策略》,《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第 114~117页。

[25] Dynes,R.Community Social Capitalas the Primary Basis for Resilience,University of Delaware,Disaster Research Center,Preliminary Paper,2005,p.344.

[26] 周利敏:《公私协力:非协调约束下公私救助困境的破解》,《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78~82页。

[27] Nakagawa,Y. & Shaw,R. “Social Capital:A Missing Link to Disaster Recove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ss Emergencies and Disasters,2004,22(1),pp.5-15.

[28] Drabek,T. & Key,W. Conquering Disaster:Family Recovery and Long-Term Consequences. New York:Irvington,1984.

[29] 王增勇:《从社会工作的观点看南投县社区家庭支持中心经验》,载《灾后生活重建研讨会——南投县社区家庭支持中心经验的回顾与展望》,内部资料,2001。

[30] 陈秀静:《九二一震灾灾后生活重建工作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海大学社会工作学系,2001,第85页。

[31] 赵延东:《社会资本与灾后恢复——一项自然灾害的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5期,第164~187页。

[32] 陈俐蓉:《蜕变与新生——台北县新庄龙阁社区灾后重建历程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台湾辅仁大学社会工作学系,2003,第31页。

[33] Nakagawa,Y. & Shaw,R. “Social Capital:A Missing Link to Disaster Recove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ss Emergencies and Disasters,2004,22(1),pp.5-15.

[34] 陈俐蓉:《蜕变与新生——台北县新庄龙阁社区灾后重建历程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台湾辅仁大学社会工作学系,2003,第32页。

[35] 陈秀静:《九二一震灾灾后生活重建工作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海大学社会工作学系,2001,第25页。

[36] 周利敏:《公私协力:非协调约束下公私救助困境的破解》,《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78~82页。

[37] 陈淑妃:《灾变社会工作重建模式之研究——大安溪部落工作站的案例分析》,硕士学位论文,东吴大学社会工作学系,2006,第64页。

[38] Nakagawa,Y. & Shaw,R,“Social Capital:A Missing Link to Disaster Recove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ss Emergencies and Disasters,2004,22(1),pp.5-15.

[39] Zakour,Michael,“Geographic and Social Distance during Emergencies:A Path Model of Interorganizational Links,” Social Work Research,1996,20(1),pp.19-30.

[40] 陈秀静:《九二一震灾灾后生活重建工作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海大学社会工作学系,2001,第77页。

[41] Erickson,K.T. Everything in its Path. New York:Simon & Schuster,1976.

[42] 陈秀静:《九二一震灾灾后生活重建工作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海大学社会工作学系,2001,第67页。

[43] Wisner,B.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in Megacities:Making the Most of Human and Social Capital,” in Kremier,A.,Arnold,M.,& Carlin,A.(eds.),Building Safer Cities:The Future of Disaster Risk,Washington D.C.:The World Bank,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