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灾害社会学新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灾害社会学中的集体行动研究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重大灾害不时发生,灾害中的集体行动日益明显,影响也越来越深远,其已成为政府、社会和学界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其中,政府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治理灾区内与灾区外两股集体行动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形。事实上,灾害集体行动相当令人困惑,组织性、利他性或“天灾”情境定义的集体行动带给灾区巨大希望,而非组织性、利己性或“人祸”情境定义的集体行动却给灾区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威胁。如果缺乏对灾害集体行动的有效治理,那些低烈度、小规模的反社会集体行动就可能发展成为高烈度、大规模的社会运动甚至暴力冲突,从而使原本就蒙受重大损失的灾区雪上加霜。

灾害社会学(sociology of disaster)是当前西方主流社会学的重要研究议题,[1]尽管表面上灾害社会学有多种视角,但是仔细梳理可以看到两个贯穿其中的基本学派,即“经典灾害社会学”和“社会脆弱性”[2]学派。“经典灾害社会学”首先厘清了“灾害”(disaster)的概念或定义,对灾害情境或灾害组织进行了分类。[3]此外,灾害后果、灾后重建的社会过程与灾害风险等也都是其核心议题。研究发展中国家的人类学家基于田野调查形成了“灾害人类学”研究。[4]还有一些学者提出了“灾害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设想,[5]认为灾害也是统治精英维持政治经济制度的危机。这些都可以算是经典灾害社会学的分支。经典灾害社会学最大的贡献是破除了所谓“灾害迷思”(mythology of disaster),并且着重分析了“灾害管理循环”,使得灾害的社会性研究获得学术界一致的重视,蒂尔尼(Tierney)因此将其称为“经典的”(classic)灾害社会学研究。[6]灾害社会学另一个主要分支是“社会脆弱性”学派,脆弱性研究原本来自人类学和社会生态学领域。从灾害外部来看,社会脆弱性主要是探讨人类社会或社区受灾害影响的结构性因素,强调脆弱性是灾害发生前即存在的状态。当灾害来临时,某些社会群体总是容易遇到灾害风险。影响受害机会的特质包括阶级、职业、族群、性别、失能状况、健康、年龄、移民身份及社会网络等,其中贫穷、不公平、健康、取得资源的途径、社会地位被视为是影响社会脆弱性的“一般性”决定因素。此外,社会脆弱性也指对灾后生活的冲击程度。[7]

可以看出,虽然西方对灾害研究的兴趣已经建立起来了,但所关注的范围比较狭窄,还没有深入探讨灾区内、外两股集体行动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治理情境。蒂尔尼因此评论道,“当前研究的一个重要缺憾就是面对烦琐复杂的灾害表象时,不知如何运用适当的理论框架进行系统分析和归纳,不知如何与主流社会理论对话……”[8]由于汶川“5·12”特大地震灾害的发生,灾害也日益成为中国内地社会学研究的新兴领域。在已有的文献中,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种主要视角:社会资本、社会网络、社会救助、风险社会、社会组织、社会动员和社会心理等。然而,灾害与集体行动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中国知网上还没有发现相关的研究专文,有鉴于此,本章尝试对这一薄弱领域做一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