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
杭州市国内招商引资成效评估与对策研究[1]
◎课题组
提要:杭州市国内招商引资为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究竟成效如何、贡献多大,一直缺乏全面精确的考量。面对资源要素日渐紧缺和招商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国内招商如何进一步助推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答的课题。本文结合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对杭城七区10余年来国内招商引进的16000余家企业进行多视角定量、定性分析,分析杭州内资招商的成效,并运用分析的成果,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杭州市内资招商比较系统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内资招商 成效评估 招商对策 杭州经济
课题单位为杭州市国内合作交流办公室、杭州市统计局、浙江大学中国组织发展与绩效评估研究中心。
课题组组长董祖德,杭州市外事办公室主任。副组长范柏乃,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成员何志三,杭州市经合办信息调研处处长;周俊昌,杭州市经合办经济合作处处长;卞晓龙,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邮政编码 310006)。
招商引资活动是我国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被证明的行之有效的经济发展活动,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聚集、聚合、聚变,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获取经济发展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招商引资因其机制灵活以及规模、速度和效益显著而成为振兴地方经济的重要形式。改革开放以来,各地掀起了招商引资的热潮,招商引资促进了生产力的科学布局,加大了地区开放度,引导着资金、技术不断流动,促进了市场体系发育逐步走向完善。招商引资为各地充分发挥地方优势、打造经济特色优势、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提高地方人民的生活水平起到了十分巨大的作用。实践证明,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开放度越高、招商引资越多,地方的经济发展就越快、竞争力就越强。
国内招商引资无疑在过去为杭州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也必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国内招商引资究竟对杭州发展有多大的贡献、其成效如何,一直都缺乏全面精确的考量。杭州在国内招商引资工作中存在哪些不足、有哪些独特的经验,也未曾系统地进行归纳总结。当前,杭州市国内招商引资在量上已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随着资源要素日渐紧缺和招商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引资难度日益显现。面对下一步的招商形势,制定下一阶段适合杭州发展的招商规划,以更好地为杭州的经济建设服务,必须对杭州国内招商引资工作展开评估,分析利弊得失,总结经验,弥补不足。
基于这一背景,杭州市经合办与杭州市统计局会同浙江大学中国组织发展与绩效评估中心,对杭州市的国内招商引资工作进行评估。鉴于数据采集原因,本文仅对杭州本级财政所辖的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及经济开发区7个区进行重点分析评估。研究中所采用的经济数据来自《杭州市统计局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浙江统计年鉴》《杭州统计年鉴》《政府工作报告》等,招商引资数据则由杭州市经合办提供。
2008~2013年,杭城七区均超额完成当年的国内招商引资目标,并保持招商引资额的快速增长态势。2013年,杭城七区的到位资金总额占杭州市国内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总额的69.66%。在这7个区中,有5个区保持年均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分别为经济开发区18.02%、江干区15.20%、西湖区13.84%、上城区13.49%、拱墅区12.28%。其余各区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萧山区12.47%、余杭区12.17%、富阳市8.65%、临安市10.24%、桐庐县8.28%、建德市12.05%、淳安县11.21%、钱江新城9.06%、钱江开发区13.04%。整体而言,主城区外各区县的年均增长率略高于主城区。各区国内招商引资的快速增长保障了杭州市招商引资工作的顺利推进。
杭州市在国内招商引资过程中经历了由抓数量向抓质量的转变。2000~2013年,各区招商引资项目数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尤其是近年来下降趋势明显,但到位资金数始终保持较快增长。2000年杭州市共引进国内招商引资项目717个,2013年共引进1711个,平均到位资金数由2000年的0.035亿元上升至2013年的0.503亿元,13年间增长超过13倍。这表明招商引资对项目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大项目数量逐渐增多,重点企业和领先企业比重不断扩大。
一 杭州市国内招商引资现状
2002~2013年,杭城七区共引进国内招商引资企业33525家,存活数为19866家,存活率为59.26%。其中,处于正常营业状态[2]的企业有16316家,占企业存活数的比重为82.13%。本文所述的国内招商引资情况都是基于正常营业状态的16136家企业所做的分析。在16136家企业中,35.11%位于拱墅区,19.61%位于下城区,17.14%位于西湖区,10.74%位于江干区,8.80%位于上城区,6.79%位于滨江区,1.81%位于经济开发区。
(一)实收资本分布情况
本文将企业实收资本划分为1000万元及以下、1000万~5000万元、5000万元及以上三个等级。从理论上分析,按照实收资本,可以将各地区招商引资企业分布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金字塔”型、“倒T”型和“倒金字塔”型。“金字塔”型结构是指该地区的大、中、小企业所占比重依次扩大,即实收资本在1000万元及以下的企业最多,5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最少。“倒T”型结构是指该地区实收资本在1000万元及以下的企业最多,1000万~5000万元与5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比重基本相同。“倒金字塔”型结构是指该地区实收资本在5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最多,1000万元及以下的企业最少。这一结构意味着招商引资工作以引入大中型企业为主,重点吸引大型企业来杭落户,是招商引资中最高级的一种结构。
根据普查数据,给出了7个区的实收资本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实收资本总数分布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全市[3]招商引资企业中,实收资本在1000万元及以下的企业实收资本总额为2014247万元,占比为6.24%;实收资本在1000万~5000万元的企业实收资本总额为4241298万元,占比为13.14%;实收资本在5000万元及以上的大型企业实收资本总额为26016087万元,占比为80.62%。从实收资本总额的分布情况来看,杭州市国内招商引资已属于“倒金字塔”型结构。从各区的实收资本结构来看,7个区也都属于“倒金字塔”型结构。
(二)行业分布情况分析
根据统计口径,将杭州市16316家处于正常营业状态的招商引资企业划分为九大行业,从实收资本总额所占份额来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比最高,为24.76%;其次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21.35%;居第三位的为房地产业,占16.43%;居第四位的是贸易业,占14.87%。各区行业分布情况见表2。
表2 行业分布情况(按实收资本总额分)
房地产业、贸易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是各区招商引资的三大主要行业,这三大行业在全市实收资本总额中的占比分别为16.43%、14.87%和21.35%。7个区中,除上城区外,其余各区房地产业所占比重均超过10%,其中所占比重最高的是西湖区(31.05%),最低的是滨江区(12.47%);除江干区外,其余各区贸易业所占比重均超过10%,其中所占比重最高的是拱墅区(28.86%),最低的是滨江区(10.29%);除江干区和经济开发区外,其余各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所占比重均超过10%,其中所占比重最高的是上城区(59.68%),最低的是滨江区(12.38%)。
除了三大行业外,部分区域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业。例如,滨江区和经济开发区的工业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各区,分别为36.07%和49.38%;滨江区的信息软件业同样一枝独秀,占比达18.86%;江干区和拱墅区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比远高于其他各区,分别为67.55%和10.31%。
(三)企业营业收入分析
2013年,杭州市国内招商引资企业创造的总营业收入为6692.68亿元,企业平均营业收入为4148万元。总营业收入中30.39%由拱墅区创造,14.17%由西湖区创造,13.95%由滨江区创造,13.70%由下城区创造,12.30%由上城区创造,11.30%由江干区创造,4.16%由经济开发区创造。上城区、江干区、滨江区、经济开发区的营业收入所占份额均高于本区企业数量所占份额,尤其是滨江区和经济开发区的营业收入份额超过企业数量份额一倍以上。
根据普查数据,可以得到各行业的营业收入总额以及平均营业收入(见表3)。
表3 招商引资企业营业收入
贸易业营业收入总额占所有行业营业收入总额的比重为52.99%,占据绝对优势,居第一位。工业和建筑业分列第二、第三位,比重分别为14.73%和12.65%。房地产业的平均营业收入为19683.850万元,为所有行业最高。工业、建筑业、贸易业的平均营业收入分别处于第二至第四位。各行业平均营业收入的地区排序如下[4]。
房地产业:西湖区、滨江区、上城区、江干区、拱墅区、经济开发区、下城区。
工业:滨江区、经济开发区、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江干区、下城区。
建筑业:滨江区、江干区、经济开发区、西湖区、拱墅区、上城区、下城区。
贸易业:上城区、经济开发区、滨江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下城区。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滨江区、西湖区、经济开发区、拱墅区、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滨江区、下城区、西湖区、经济开发区、上城区、江干区、拱墅区。
信息软件业:滨江区、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西湖区、经济开发区、拱墅区。
为使结果更加直观简洁,根据排序制作了雷达图(见图1)。各区雷达图中黑色部分的面积越大、图形越接近正七边形,该区企业发展情况就越好。从图1可以看出,滨江区无疑是在各区中发展情况最好的,七项产业中有五项排序第一,另外两项排序分别为第二和第三。经济开发区、上城区和西湖区情况类似,区内有部分行业排序领先,但也有部分行业排名靠后。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情况相似,基本上区内没有排序靠前的行业。
图1 各区营业收入情况分布
各区在引入同一行业的企业时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审核,可以说在引入时同一行业在各区的差异并不大,但为什么在当地发展了一段时间后造成了平均营业收入的巨大差异呢?我们认为这是当地经济社会环境是否适合该产业发展的表现。如果某区某一行业的平均营业收入在各区排序中列前两位,那么我们就认为该区适宜发展该行业;如果某区某一行业的平均营业收入在各区排序中列后两位,那么我们就认为该地区不适宜发展该行业。据此原则,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上城区适宜发展贸易业和信息软件业,可重点关注。
下城区适宜发展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可重点关注。
江干区适宜发展建筑业,可重点关注。
拱墅区随着近年来“退二进三”工作的展开,拓展了发展空间,可重点关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信息软件业。
西湖区适宜发展房地产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可重点关注。
滨江区除贸易业外其余各行业都适宜发展,没有不适宜发展的行业。
经济开发区适宜发展工业和贸易业,可重点关注。
二 杭州市国内招商引资成效分析
杭州市国内招商引资总量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2000~2013年,杭州市国内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数由25.27亿元增长到860.60亿元。13年间到位资金数年均增长31.18%,对杭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招商引资对GDP的杠杆作用显著,有效刺激GDP增长
GDP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探究杭州市国内招商引资对本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招商引资对GDP的贡献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依据杭城七区2008~2013年的国内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数以及GDP的年度数据,使用回归分析探究二者关系,回归方程为:
GDP=exp(0.958ln fud)
根据回归结果,到位资金数对GDP起促进作用,即国内招商引资到位资金额的增长会显著刺激GDP的增长。
如图2所示,杭州市国内招商引资带动本市GDP增长作用显著。2001~2013年,杭州市国内招商引资分别拉动GDP增长了33.26亿元、22.54亿元、66.01亿元、73.00亿元、41.76亿元、54.82亿元、64.03亿元、79.80亿元、84.73亿元、86.94亿元、68.24亿元、56.49亿元、79.42亿元;国内招商引资带动的GDP增长贡献率(GDP增长率)分别为2.41%(13.4%)、1.44%(13.6%)、3.70%(17.8%)、3.48%(21.1%)、1.64%(15.8%)、1.86%(17.0%)、1.86%(19.2%)、1.94%(16.7%)、1.77%(6.2%)、1.71%(16.9%)、1.15%(18.0%)、0.80%(11.2%)、1.02%(6.9%)[5]。
图2 国内招商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
GDP增长率和GDP增长贡献率这两条曲线距离越近,说明招商引资对当年GDP发展的贡献作用就越强。从图2不难看出,这两条曲线逐渐靠近,说明招商引资拉动GDP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二)招商引资助推产业升级,带动第三产业比重提高
三次产业的结构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杭州市国内招商引资企业集中于第二、第三产业,其结构比例普遍优于当年本地区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心是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因此,我们以第三产业所占比重(IS)为因变量,以国内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数(fud)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构建回归方程如下:
IS=0.0001305 fud+0.4078323
根据输出的回归结果可以发现,到位资金数的增加能够显著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根据回归方程,测定2001~2013年杭州市国内招商引资对第三产业发展的贡献(见图3)。
图3 国内招商引资对第三产业发展的贡献
从图3可以看出,2001~2013年,杭州市国内招商引资分别带动第三产业比重增加0.44个百分点、0.30个百分点、0.89个百分点、0.98个百分点、0.56个百分点、0.74个百分点、0.86个百分点、1.07个百分点、1.14个百分点、1.17个百分点、0.92个百分点、0.76个百分点、1.07个百分点。
(三)招商引资税收贡献突出,显著推动财政增收
根据普查数据,2013年杭州市国内招商引资企业共缴纳营业税金及附加904353万元,每个企业平均缴纳56.05万元。
在7个区中,滨江区每个企业平均缴纳160.89万元,江干区平均缴纳103.58万元,西湖区平均缴纳67.75万元,上城区平均缴纳51.48万元,经济开发区平均缴纳50.95万元,拱墅区平均缴纳34.11万元,下城区平均缴纳22.13万元。
在九大行业中,房地产业缴纳的营业税金及附加占总量的44.60%,建筑业占27.35%,贸易业占8.22%,工业占6.3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4.2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2.76%,信息软件业占1.98%,居民服务业占0.07%,农业占比几乎为0,其他行业占比为4.38%。
(四)招商工作吸引投资明显,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份额逾两成
2013年,杭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共计4068.756亿元(不含钱江新城和钱江经济开发区),其中国内招商引资引进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为942.24亿元,占全市的比重为23.16%。
各区国内招商引资引进的固定资产投资占本区的比重分别为上城区29.31%、下城区20.07%、江干区32.30%、拱墅区51.27%、西湖区34.94%、滨江区21.84%、萧山区6.80%、余杭区7.73%、经济开发区18.45%、桐庐县20.82%、淳安县36.23%、建德市62.52%、富阳市28.32%、临安市21.38%。
(五)招商引资显著带动就业,创造大量就业岗位
杭州市国内招商引资就业人数分布情况见表4。
表4 杭州市国内招商引资就业人数分布情况
根据普查数据,截至2013年末,杭州市国内招商引资企业共有从业人员702394人,每个企业平均吸纳从业人员43.0人。
各区招商引资企业从业人员平均数分别为上城区34.6人、下城区20.6人、江干区93.5人、拱墅区33.8人、西湖区37.8人、滨江区83.0人、经济开发区107.7人。从业人员中,45.74%分布在建筑业,15.72%分布在贸易业,15.37%分布在工业,5.40%分布在信息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数占总数的3.6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从业人员数占总数的3.58%,其余行业从业人员数占比均不足1%。
三 杭州市国内招商引资对策建议
杭州市国内招商引资对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环境承载力等已成为制约杭州市国内招商引资发展的重要因素。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为下一阶段国内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杭州市国内招商引资提供了有益借鉴。结合杭州现状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今后一个时期杭州应主要抓好以下“五个结合”,以此助推杭州经济健康发展。一是存量与增量相结合,进一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局部与整体相结合,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三是近期与远期相结合,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四是条与块相结合,进一步强化招商资源整合;五是软环境与硬环境相结合,进一步优化政府公共服务。
(一)存量与增量相结合,进一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杭州市应紧紧围绕中央赋予的“一基地四中心”功能定位,构建和培育产业体系。在国内招商工作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强化剂”和“催化剂”的作用,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催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当前形势下,杭州可通过招商引资重点培育“信息经济”和“养老经济”,同时稳定房地产业的发展。
1.对接“一号工程”,培育“信息经济”
中共杭州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发展信息经济的若干意见》,杭州市政府将发展信息经济定义为“一号工程”,提出杭州将以智慧产业化和产业智慧化为重点,加快发展信息经济、智慧应用,全面推动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的“美丽杭州”建设,努力建成美丽中国先行区。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经济力量。在中国千亿美元市值俱乐部的九家企业中,腾讯、阿里巴巴作为互联网“新贵”异军突起。方兴未艾的信息产业浪潮,催生了蓬勃发展的互联网经济。网络购物、搜索市场、网络广告、网络游戏、第三方支付等互联网细分行业保持强劲增长,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社交网络、大数据云计算模式等互联网应用高速扩张。
目前,在杭州市国内招商引资企业中,信息软件业企业数量占所有企业数量的比重仅次于贸易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第三位。问卷调查中,共有75家企业利润总额超过500万元,其中信息软件业占有5席,比重为6.67%,说明信息软件业已呈现蓬勃发展之势。杭州市国内招商引资应当乘机而上,在现有信息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壮大智慧经济。在招商工作中,应当加强企业发展评估,引入一批涉及智慧产业化、产业智慧化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成长企业,大力培育和发展信息经济和智慧经济。
2.加快市场开发,发展“养老经济”
“养老经济”将成为未来一项重要的经济产业模式。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达到8.87%。按照惯例,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的人口结构即可称作老龄化社会。据联合国预测,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020年将提高到13.6%,2050年则高达30.8%。老龄化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现象,浙江省仅次于上海,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两大省份之一。截至2013年底,浙江省60岁以上人口达901.4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8.68%。杭州市老龄化程度较浙江省平均水平要高,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19.3%。老龄化既对劳动力市场形成压力,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机遇。在人口老龄化的形势下,老年消费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尚未得到满足。老年用品种类单调,养老医疗个性化服务空缺,老年导向的教育旅游市场几乎空白,亟须开发的老年服务市场、老年产品市场昭示杭州新的发展增长点。
依托招商引资工作,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实现产业集聚,打造形成粗具规模的老年经济产业。在国内招商引资工作中,应当加强对银发经济和银色产业的科学研究,尽早出台杭州养老产业的招商引资规划,着力引入面向老年人的医疗、服务、教育、电子产品、玩具、食品、美容等行业,开拓商机。
3.以支撑产业发展为导向,保持房地产业稳定增长
从本次调查情况来看,全市国内招商企业营业收入总额中,7.24%由房地产业创造,平均营业收入列第一位,高于第二位1亿多元;九大产业中,房地产业缴纳的营业税金及附加占总量的44.60%。从实收资本总额来看,房地产业实收资本占全市实收资本总额的16.43%,居第三位。从中可以看出,保持房地产业稳定增长,对保持杭州市经济和国内招商引资总量稳定增长具有重要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杭州已迈入“后工业化”时代,服务业和都市型工业将成为主导,而房地产业在打造楼宇经济、园区经济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为此,杭州市应继续加大房地产业的招商工作,保持房地产业稳定增长,为产业发展提供配套支撑。
(二)局部与整体相结合,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杭州招商引资工作的最大优势在于整体环境。杭州要围绕“一基地四中心”的整体定位,进一步明确市域范围内各区块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通过政策倾斜和产业配套,引导各区块错位发展,并形成产业集聚,发挥规模效应。
1.明确区域产业功能定位,引导各区错位发展
从调查情况来看,目前杭城七区国内招商产业分布同质化严重。除滨江区和经济开发区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产业外,其余各区产业分布大同小异。产业分布雷同造成各区招商竞争无序,拼资源、拼政策,内耗严重。建议组建专家组开展更加深入的调研,根据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研究确定各区重点招商引资产业目录,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形成区域产业特色。
2.科学规划产业园区,实现产业发展的集约效应
调查显示,杭州市国内招商引资企业对配套设施的满意度不高。但目前招商引资企业分布较为分散,一对一地满足企业的配套设施要求,显然是不现实的。建议根据产业发展规划,设立相应的产业园区,引导招商引资企业入驻对应的产业园区。一是可以产生规模效应;二是可以确保配套设施实现最大化利用,产生集约效应。
3.系统评估既有产业,逐步推行退出机制
随着资源能源的日渐短缺,“好钢用在刀刃上”就显得尤为重要。应当系统评估既有招商引资企业,淘汰一批不符合生态环境要求、不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为优质项目让路。同时,逐步建立退出机制,在引进企业和项目时,要求入驻企业签订合同,结合企业自身的状况,在谈判协商的基础上约定一定期限内所要完成的发展指标(效益、能耗水平等),以及完成指标情况下的奖励(税费优惠、配套资金等)和未完成指标时的后续措施(退出或改造)。以“有进有出”的竞争压力机制推动企业争先创优。
(三)近期与远期相结合,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5年经济工作要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其关键是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保持平衡。这意味着不能再盲目要求数量扩张,要在保持经济目前增速的情况下促进产业转型提质。为此,在修订完善招商引资考核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招商引资项目短期内对有效投资的拉动效应,更要考虑招商引资项目在税收产出、人员就业、产业带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长远影响。
1.摆脱数量扩张,缓解环境承载压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2000~2013年,杭州市国内招商引资保持年均31.18%的高速增长,但是目前杭州市土地、水源、市场等资源空间日趋饱和,如果继续要求国内招商引资数量快速增长,很可能溢出杭州市的环境承载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损害。为此,在招商引资考核体系中,应考虑到承载压力,在稳量的同时,更加注重质的提升。
2.提升国内招商质量,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依靠数量扩张取得增长的方式已经面临淘汰,提升招商质量成为保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提升国内招商质量,就是要求国内招商应着力引进一批规模大、效益好、技术优的一类企业以及具有重大潜力的小微企业。调整国内招商产业结构,就是要求国内招商引资工作重心应逐渐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提高其在招商引资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以招商引资为抓手,推动全市经济结构调整。为此,在考核评价体系中,首先要清晰地界定何为优质的大中型企业以及具有重大潜力的小微企业;其次要提高招商引资项目质量的考核权重;最后要依靠考评体系来制定招商目标企业列表,根据列表有目的地招引企业。
3.建立延迟考评机制,更加注重项目的成长性
目前,国内招商引资考评的指标主要基于当年引进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对往年引进项目的成长情况和绩效缺乏有效的评估。建议建立一套延迟考评机制,即不仅仅以当年引入项目数和资金数为考评依据,可以研究几年前引入企业的存活情况、发展现状等。如果引入的企业在杭州实现了快速发展,在考评的时候要有额外加分和奖励;如果引入的企业存活情况较差,则考评时要相应减分。
(四)条与块相结合,进一步强化招商资源整合
为应对严峻的招商竞争形势和日益凸显的招商资源瓶颈问题,杭州要实行条与块相结合、专职招商与专业招商相结合,整合全市招商资源,以杭州整体优势招大商、招好商,实现高端引进。
1.成立产业招商组
为充分发挥和调动市级各行业主管部门的积极性,建议成立若干个产业招商组,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相关服务部门和产业落地平台配合,围绕目标招商企业开展专题招商,增强招商的针对性和专业性。
2.统筹招商政策
根据杭州的产业定位,明确杭州重点发展的产业,并由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各产业扶持的指导性意见。全市各地根据指导性意见,进一步梳理和规范现有招商优惠政策,并报市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备案。同时,为强化大项目的招商政策统筹,各地承诺的“一企一策”也应报市招商主管部门审核、备案,防止市域内的无序竞争。
3.统筹招商资源
在重大招商项目的招商引资过程中,市招商主管部门应提前介入,打破现有行政区划限制,集全市招商资源,使招商项目尽可能落户杭州。
(五)软环境与硬环境相结合,进一步优化政府公共服务
杭州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解放思想和创新思路,提供更多具有特色和与市场接轨的公共服务产品,不断优化投资软环境与硬环境。
1.打造信息平台,实现政企对接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建议打造杭州市统一的招商引资信息平台,在此平台上,政府可以发布当地招商政策、招商产业需求等信息,招商引资企业可以发布在本地落户后的发展情况,提出自身的发展需求。鼓励已落户企业将此平台介绍给伙伴企业和同行,扩大信息辐射面,实现政企信息对接,使有投资意愿的企业主动来杭落户。
2.激活民间资本,降低企业融资难度
调查问卷显示,杭州市国内招商引资企业对企业融资的满意度不足40%。融资困难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当前,应着力激活民间资本,积极引导民间资本为经济发展服务。政府以一定的财政资金为引导,吸引大量民间资本组建相关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贷款贴息、优惠贷款以及信用担保。同时,也可设立引导基金,投入与风险投资公司投资成比例的配套资金,扶持具有成长空间的中小企业发展。
3.改善投资硬环境,打造招商引资支撑点
基础设施的强弱直接影响企业的落户意向,并决定落户企业建设的速度。据我们对321家国内引进企业的问卷调查[6],这些企业对杭州市交通、产业配套设施的满意度分别为46.9%和50.7%,未达到合格线,这将对杭州市国内招商引资造成不利的影响。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应当改革基础设施建设决策机制,广泛吸纳企业代表参与民主决策。长期以来,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以政府自主决策为主,这容易导致基础设施建设与实际需求相偏离的情况。广泛吸纳企业代表参与民主决策,可以了解企业对本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评价与需求,保障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有效地为企业发展服务。其次,应当开展调研,科学规划企业发展交通线网。建议由交通、城市建设等相关部门共同合作,在科学考察企业交通需求的基础上,规划新的交通要道,满足企业的物流需求。
生态环境问题也已成为提升杭州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在此次调查中,杭州市企业对空气质量、用水质量的满意度分别为24.0%和35.4%,其中对空气质量的满意度是14项指标中得分最低的。生态环境恶化很可能致使招商引资企业望而却步。建议以环境治理领导小组为中心,加强协调整合。环境治理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建议邀请大气、生态、地理等学科的专家担任科技顾问,成立环境防治专家队伍。充分发挥建设、城市规划、土地、农业、水利等部门的作用,形成环境治理防治的主体和重要力量,明确这些部门的具体职责和任务。
(责任编辑 方晨光)
[1] 领导批示:龚正书记圈阅。张鸿铭市长批示:该课题研究系统、数据翔实、分析有据,具有说服力和可操作性,请立毅、双成、张耕同志阅。佟桂莉常委批示:此研究很有价值,“五个结合”的对策建议很有建设性,希望经合办很好地利用研究成果,不断提升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为杭州适应新常态、加快转型升级做出更大更实的贡献。
[2] 正常营业状态的企业是指营业执照在工商网站查询显示存续或在营(开业)的企业,若该企业未参加上一年度的年检,则处于吊销状态。
[3] 为表述方便,此处“全市”特指杭城七区,下文中若非特别说明,则与此相同。
[4] 因某些地区招商引资企业中不涉及农业和居民服务业,而且这两个行业的平均营业收入列后两位,因此未将这两个行业列入排序。
[5] 括号中数值为当年GDP增长率,根据《杭州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6] 课题组对7个区引入的321家企业开展“杭州市国内招商引资环境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交通、资讯、治安、市容、空气质量、用水质量、企业用地(房租)成本、劳动力成本、政府效率、市场经济秩序、产业配套、企业融资、员工生活成本、住房购置(租赁)价格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