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摘要

本书从现代服务业和城市化的形成理论及发展理论出发,在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化关系的理论基础上,结合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阶段的对应关系,提出了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问题。通过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1个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和城市化水平进行测度,并通过变系数模型实证分析二者间的作用关系和程度。通过梳理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典型国家的现代服务业和城市化发展历程,总结二者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中国现代服务业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提供借鉴,并在此基础上回顾中国现代服务业和城市化协调发展历程,分析其协调发展的问题。最后在理论分析、借鉴国外经验以及中国存在问题的综合考虑下,提出促进现代服务业和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本书对31个地区现代服务业和城市化的测度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区,其现代服务业水平也相对较高;地区间现代服务业和城市化均存在较大的发展差异,北京和上海的发展优势明显,拉高了全国平均水平,天津、广东、浙江等沿海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和城市化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化进程落后,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低;现代服务业的地区差异程度大于城市化的地区差异程度。现代服务业和城市化的相关分析表明:二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发展关系;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城市化对其作用程度也不同,发达地区城市化对现代服务业的作用程度最高,不发达地区城市化对现代服务业的作用程度次之,欠发达地区城市化对现代服务业的作用程度最低。

通过对中国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关系的分析,本书归纳出二者的协调发展关系受以下因素影响:户籍制度和经济体制等制度因素阻碍城市化和服务业的协调发展;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低、地区发展不平衡、城市规划缺少科学性等问题制约了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服务业水平低、内部结构升级缓慢、现代服务业比重不足等阻碍了对城市化进程的推动。针对上述问题,本书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完善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为城市化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加强市场化改革和技术创新,为城市化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为城市化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加快城市经济及产业集群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为城市化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后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