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漢伏生墓碑考
漯水又東北逕東朝陽縣故城南。漢高帝七年,封都尉宰寄爲侯國。《地理風俗記》曰:南陽有朝陽縣,故加東。《地理志》曰:王莽之脩治也。漯水又東逕漢徵君伏生墓南,碑碣尚存,以明《經》爲秦博士。秦坑儒士,伏生隱焉。漢興,教于齊、魯之間,撰《五經》、《尚書大傳》,文帝安車徵之。年老不行,乃使掌故歐陽生等受《尚書》于徵君,號曰伏生者也。[23]
此處爲墓碣,石碣早已亡佚,唯碑文賴此注存局部,無拓本傳世。酈道元言此碑立于漯水之西側東朝陽縣故城南漢徵君伏生墓前,時此碣尚存,當爲道元所親見。酈注所言碑碣並稱,故此碑於形制或仍爲碣。酈注未言此碑之立碑之人、年代及緣由,僅轉述其碑文而未載碑之原文。此碑除酈注之外,歐、趙、洪諸家皆未著録,當久已亡佚。
東朝陽縣,酈注言爲漢高帝七年(前200)封都尉宰寄爲侯國於此,《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言爲“朝陽齊侯華寄”,屬濟南郡,因位於朝水之陽而得名,即《漢書·地理志》所言“莽曰厲信”,而酈注以爲“王莽之修治”,或有誤。另據張守節《正義》引《括地志》云:“朝陽故城在鄧州穰縣南八十里。應劭云在朝水之陽也。”[24]則南陽(唐時爲鄧州)亦有朝陽城,即酈注所言“《地理風俗記》曰:南陽有朝陽縣,故加東”。此縣東漢改稱東朝陽縣,屬濟南郡;魏晉屬青州;北魏時屬齊州;北齊時,廢朝陽縣立高唐縣,其故城舊治於今山東濱州鄒平縣。
“漢徵君伏生”者,“徵君”亦稱“徵士”,即隱而不就朝廷徵召之士。《後漢書·黃憲傳》曰:“友人勸其仕,憲亦不拒之,暫到京師而還,竟無所就。年四十八終,天下號曰徵君。”[25]此名當爲其墓碑之題名,碑額當題“漢徵君伏生之碑”。酈注據此碑之文言伏生“以明《經》爲秦博士。秦坑儒士,伏生隱焉。漢興,教於齊、魯之間,撰《五經》、《尚書大傳》,文帝安車徵之。年老不行,乃使掌故歐陽生等受《尚書》於徵君,號曰伏生者也”,據此可知,此伏生爲秦末漢初時人,秦時以明經爲博士[26],秦末歸隱,故稱之爲“徵君”。西漢初,居濟南郡,於齊魯之間授學,所撰《五經》、《尚書大傳》者,皆爲今文經學之典範。後文帝安車徵之而未行,授歐陽生等以《尚書》,其號曰伏生,而無名字。此人之事,亦見《史記·儒林列傳》:“伏生者,濟南人也。故爲秦博士。孝文帝時,欲求能治《尚書》者,天下無有,乃聞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時伏生年九十餘,老,不能行,於是乃詔太常使掌故晁錯往受之。秦時焚書,伏生壁藏之。其後兵大起,流亡。漢定,伏生求其書,亡數十篇,獨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齊魯之間。學者由是頗能言《尚書》,諸山東大師無不涉《尚書》以教矣。伏生教濟南張生及歐陽生,歐陽生教千乘兒寬。兒寬既通《尚書》,以文學應郡舉,詣博士受業,受業孔安國。”[27]《漢書·儒林傳》所載與此同。
《史記》所言與酈注相合,當爲同一人,然亦未言其名字,裴駰《集解》于此引張晏之言曰“伏生名勝,《伏生碑》云……”,張晏爲曹魏時人,則其所言之“伏生碑”,當爲酈注此所言之碑,可知此碑當東漢時所立,至曹魏時碑文較全,其文言伏生名勝,而至道元之世,因部分碑文摩滅不可識,故酈注未言其名。司馬貞《索隱》於此亦曰:“張華云名勝,《漢紀》云字子賤”,則張華之言當據於張晏,而東漢荀悅《漢紀》之言“字子賤”者則未知何據。《史記》言伏勝於晚年受文帝之詔而未就,文帝授詔太常使掌故晁錯往受《尚書》,此事於《史記·袁盎晁錯列傳》所記更爲詳細:“孝文帝時,天下無治《尚書》者,獨聞濟南伏生故秦博士,治《尚書》,年九十餘,老不可徵,乃詔太常使人往受之。太常遣錯受《尚書》伏生所。還,因上便宜事,以《書》稱說。”[28]張守節《正義》引衛宏《詔定古文尚書序》注云:“徵之,老不能行,遣太常掌故晁錯往讀之。年九十餘,不能正言,言不可曉,使其女傳言教錯。齊人語多與潁川異,錯所不知者凡十二三,略以其意屬讀而已也。”[29]
據此則可知時唯晁錯受業於伏勝,其後伏生又教濟南張生及歐陽生,然酈注言時文帝“使掌故歐陽生等受《尚書》”,與《史記》所言不同。歐陽生,字和伯,千乘人,爲伏生之弟子,其事見《漢書·儒林傳》。然《漢書》未言文帝使之詣伏生受《尚書》,可知酈注所載或有誤,文帝所使掌故者爲晁錯而非歐陽生。另司馬貞《索隱》於《太史公自序》案曰:“遷及事伏生,是學誦古文《尚書》。”可知除晁錯、濟南張生及歐陽生外,司馬遷亦曾師從伏生學誦古文《尚書》。《史記》未言伏生有撰著者,然酈注則言“其撰《五經》、《尚書大傳》”,此皆後世無載,唯清陳壽祺有輯本《伏乘·輯伏氏佚書》四卷。
考《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宓不齊字子賤,少孔子三十歲”,張守節《正義》於此引《顏氏家訓》云:“兖州永昌郡城,舊單父縣地也。東門有子賤碑,漢世所立,乃云濟南伏生即子賤之後。是‘虙’之與‘伏’古來通,字誤爲‘宓’,較可明矣。”[30]以此言之,則濟南伏生爲孔子弟子宓不齊之後。《後漢書·伏湛傳》又云:“九世祖勝,字子賤,所謂濟南伏生者也。”[31]則以《顏氏家訓》之言而誤以子賤爲濟南伏生之字。
酈注所言“漢伏生碑”爲伏生之墓碑,當爲東漢後世之人所立;而《顏氏家訓》所言兖州永昌郡東門之“漢立子賤碑”,則當爲東漢時伏生之後裔爲遠祖——孔子弟子宓不齊,所立之碑,故於碑中言及伏生之事。此兩碑,可補《史記》、《漢書》之缺。然此兩碑歐、趙、洪諸家皆未著録,亦未有拓本傳世,唯樂史《太平寰宇記》卷一九“河南道濟州臨濟縣”言“伏生冢,在縣朝陽故城東五里”[32],而未言此碑,可知碑至宋時已不存。孫葆田作《伏生墓考》,主鄒平東北十八里之說[33],未核。晚清陳蜚聲作《伏乘》一書考辨,認爲伏生生於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卒於漢文帝后元三年(前161),卒年百歲,與史書所載相合。
另據鄒安輯[34]《廣倉古石録》載有《漢伏生冢題字》云:“山東濟南之齊東縣故朝楊城東五里有土阜上建碧霞元君廟。同治甲戌以久,雨水漲,阜前陷一穴,如郭門狀。邑人孟秀才往觀,於穴中搜得一碑,已損,其首文曰:‘徵君伏生冢,上有一口字測書字甚筆力蒼原,頗似瘞鶴銘,考《水經注》漯水又東北徑東朝陽縣故城南,又東徑漢徵君伏生墓南,碑碣尚存。’云則次碑殆即酈氏所見,以字跡觀之,殆齊梁人書,此碣出土未久,知者甚少,故爲記之。”依鄒安所言此“漢伏生冢題字”殘碑即酈注所言之“漢徵君伏生碑”,鄒氏於宣統辛亥五月(1911)獲此殘碑之拓本並題跋之,然此殘碑今亦不存,唯殘拓傳世。
今山東濱州鄒平縣韓店鎮蘇家村西原有伏生祠,相傳爲伏生之故居,“文革”時毀壞,今僅剩殘垣。另鄒平縣魏橋鎮冢子村西南有伏生墓,墓前有“徵君伏生墓”、“伏生墓序”石碑殘碑兩通,其碑記清嘉慶乙丑年(1805)齊東縣知縣進士時銘重修伏生墓之事。宣統時修《山東通志》載有“伏生墓”言“在縣東十八里,相傳爲伏生故里,墓前有祠,有元至順二年張起巖重修記”[35],未知是否爲酈注所載之碑,然此碑亦無存。清光緒時當地人於此墓側得兩個瓦質古瓶,其狀相同,高尺餘,腹圍經尺,兩端均弇色,甚蒼老,見者疑爲漢代古物,史稱“伏生古器”。現存於鄒平縣民衆教育館,其一完整,其一兩端微有殘缺,或爲此墓之物。
圖1-2 “漢伏冢题字”原碑拓本一[36]
圖1-3 “漢伏冢题字”原碑拓本二[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