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夏桀孤行亡国道 商汤有莘聘伊尹
三 夏桀居斟之都
(一)夏朝末年的奇异天象
《国语·周语》称“伊洛竭而夏亡”。“竭”指干涸、枯竭。其意是,伊水与洛水全部枯竭、无水之时,夏王朝覆灭。唐孔颖达注疏《汤誓》称:“孟子曰,旱干水益,则变置社稷。郑玄乃云,汤伐桀之时大旱……犹旱至七年,故更至社稷。”两处文献记载,同指商汤伐夏桀时的同一天象,所指地点盖为近伊水和洛水的夏桀之都——斟。
关于伊水和洛水的位置与走向,古文献已有明确记载。《尚书·禹贡》称“导洛自熊耳(在宜阳之西),东北会于涧瀍(会于河南城南),又东会于伊(合于洛阳之南),又东北入于河(合于巩之东,巩县属河南郡)”。说明洛水发源于宜阳之西的熊耳山,东北流与涧、瀍汇于河南城南,又东流在洛阳之南同伊水汇合,再东北流,于河南郡的巩县东流入黄河。
毋庸置疑,《国语》中“伊洛竭而夏亡”,当指洛水和伊水流域今河南省洛阳、偃师、巩县地区夏朝末年的大旱天象。
夏桀时的奇异天象在《墨子》书中也有相应记载。《墨子·非攻下》称:“逮至乎夏王桀,天有命,日月不时,寒暑杂至,五谷焦死,鬼呼国,鹤鸣十夕余。天乃命汤于镳宫:‘用受夏之大命,夏德大乱,予既卒其命于天矣,往而诛之,必使汝堪之。’汤焉敢奉率其众,是以乡有夏之境,帝乃使阴暴毁有夏之城。少少有神来告曰:‘夏德大乱,往攻之,予必使汝大堪之。予既受命于天,天命融隆火于夏之城间西北之隅。’汤奉桀众,以克有(夏),属诸侯于薄,荐章天命,通于四方,而天下诸侯莫敢不宾服。则此汤之所以诛桀也。”
这里记述商汤逐夏桀时“寒暑杂至,五谷焦死”,“天命融隆火于夏之城间西北之隅”的天象,说明当时老天确实变化多端,寒暑无常,尤其是长期大旱无雨给人民生活带来严重社会灾难。
《古本竹书纪年》载:“夏桀十年(前1621),五星错位,夜中,星陨如雨。地震。伊、洛竭。夏桀二十九年,商侯汤十五年(前1602),商师取顾,三日并出。商汤十九年(前1598),大旱。氐、羌来宾。商汤二十年(前1597),大旱。夏桀卒于亭山。商汤二十一年(前1596),大旱。商汤二十二年(前1595),大旱。商汤二十三年(前1594),大旱。商汤二十四年(前1593),大旱。王祷于桑林,雨。”
由此可知,自夏桀执政时期至商汤即位后的一段时间,天象连续呈现多年大旱。
《国语·周语》称“伊洛竭而夏亡”的历史记载和《墨子·非攻下》记述完全一致,《古本竹书纪年》又记述了大旱的具体年代。按古人“天人合一”逻辑推理,商汤逐夏桀至汤即天子位后的一段时间,老天出现“五星错位,夜中,星陨如雨。地震。伊、洛竭”等奇异表征,昭示着人间要改朝换代,统治者的政权要更替易位。据此推断,古文献记载的天象应是历史的真实写照。
(二)夏桀失道 德政衰败
夏朝之衰,始于帝孔甲。《史记·夏本纪》载:“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夏王朝自孔甲继位以后,“好方鬼神,事淫乱”,不理朝政,迷信鬼神,专事狩猎玩乐。百姓怨恨,诸侯反叛。及至夏桀,其暴虐无道,残害百姓,侵夺诸侯的恶劣行径,更是有恃无恐。
《古本竹书纪年》曰:“帝发七年,陟。泰山震。帝癸,一名桀(又名履癸)。元年壬辰,帝即位,居斟。”夏桀文武双全,力大无比,但荒淫无度,暴虐无道。他即位时的夏王朝,已是德政衰败,民不聊生,危机四伏,但桀却不是匡正时弊,力挽狂澜,而是不思朝政,骄奢自恣。
《纪年》又云:“夏桀三年(前1628),筑倾宫,毁容台。”这是说,夏桀即位三年时,仍不惜民负财力,生活奢侈豪华。
夏桀攻有施氏,有施进贡美女妺喜。夏桀宠爱妺喜,为她造琼室、象廊、瑶台和玉床。更有甚者,“(帝桀)日夜与妺喜及宫女饮酒,常置妺喜于膝上。妺喜好闻裂缯之声,为发缯裂之,以顺适其意。”(《帝王世纪》)
《竹书纪年》载:“夏桀十四年(前1617),扁帅师伐岷山。癸命扁伐岷,岷女于桀二人,曰婉曰琰。后爱二人,女无子焉,斲其名于苕华之玉。苕是婉,华是琰,而弃其元妃于洛,曰妺喜,于倾宫饰瑶台居之。”史料揭露了夏桀不理朝政,整日沉湎于荒淫腐朽生活的史实。
晋《博物志》云:“夏桀之时,为长夜宫于深谷之中,男女杂处,十旬不出听政。”
夏桀到了晚年,更加荒淫无度,竟命人造一个大池子,称为“夜宫”,他带着一大群男女杂处在池内,几个月不上朝,更听不进臣下忠心劝谏。夏朝臣民指着太阳咒骂夏桀:“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其意说,你几时灭亡,我情愿与你同归于尽。
夏臣关龙逄,听到百姓愤怒声音,便对夏桀进谏说,天子谦恭而讲究信义,节俭又爱护贤才,天下才能安定,王朝才能巩固。今天子奢侈无度,嗜杀成性,弄得百姓都盼望你早些灭亡。天子已失去了民心,只有赶快改正过错,才能挽回人心。夏桀听了又怒骂关龙逄,最后,更下令将其杀死。
《吕氏春秋·先识》篇云:“夏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执而泣之。夏桀迷惑,暴乱愈甚,太史令终古乃出奔如商。汤喜而告诸侯曰:‘夏王无道,暴虐百姓,穷其父兄,耻其功臣,轻其贤良,弃义听谗,众庶咸怨,守法之臣,自归于商。’”史料显示,夏王朝内部已是分崩离析。
为了挽救摇摇欲坠的夏王朝,商汤将德才兼备的贤人伊尹,引荐给夏桀。伊尹以尧舜的美德、仁政来劝说夏桀,希望夏桀体谅百姓痛苦,用心治理天下。夏桀听不进去,说:“天之有日,由我之有民。日亡我乃亡。”出语狂傲,伊尹无奈,只得离去。
《淮南子·汜论训》云:“太史令终古先奔于商,三年而桀乃亡。”夏朝统治中心内部的分崩离析,加速了夏桀王朝灭亡。
《晏子春秋·谏下》第十八篇亦云:“夏之衰也,其王桀背弃德行,为琼室玉门。”是说,夏末,夏桀弃德无道,作“琼室玉门”,挥霍无度,使夏朝更加衰败。
《吕氏春秋·慎大览》载:“桀为无道,暴戾顽贪,天下颤恐而患之。言者不同,纷纷分分,其情难得。干辛任威,凌轹诸侯,以及兆民。贤良郁怨,杀彼龙逄,以服群凶。众庶泯泯,皆有远志,莫敢直言,其生若惊。大臣同患,不周而畔。桀愈自贤,矜过善非,主道重塞,国人大崩。汤乃惕惧,忧天下之不宁,欲令伊尹往视旷夏,恐其不信,汤由亲自射伊尹。伊尹奔夏三年,反报于亳,曰:‘桀迷惑于末嬉,好彼琬琰,不恤其众。众志不堪,上下相疾,民心积怨,皆曰:上天弗恤,夏命其卒。’汤谓伊尹曰:‘若告我旷夏尽如诗。’汤与伊尹盟,以示必灭夏。伊尹又复往视旷夏,听于末嬉。末嬉言曰:‘今昔天子梦西方有日,东方有日,两日相与斗,西方日胜,东方日不胜。’伊尹以告汤。商涸旱,汤犹发师,以信伊尹之盟。故令师从东方出于国,西以进。未接刃而桀走,逐之至大沙。身体离散,为天下戮。不可正谏,虽后悔之,将可奈何?汤立为天子,夏民大说,如得慈亲,朝不易位,农不去畴,商不变肆,亲郼如夏。此之谓至公,此之谓至安,此之谓至信。尽行伊尹之盟,不避旱殃,祖伊尹世世享商。”[1]
这是说,夏桀不行德政,暴虐贪婪,天下人无不惊恐、忧患。人们议论纷纷,混乱不堪,满腹怨恨,天子却很难知道人们的真情。干辛肆意逞威风,欺凌诸侯,连及百姓。贤良之人心中忧郁怨恨,夏桀于是杀死了敢谏的关龙逄,想以此来压服群臣诤谏。人们动乱起来,都有远走的打算,没有谁再敢直言,都不得安生。大臣们怀有共同的忧患,不亲附桀,都想离叛。夏桀以为得计,越发自以为是,炫耀自己的错误,夸饰自己的缺点,为君之道被重重阻塞,国人分崩离析。面对这种情况,汤感到很恐惧,忧虑天下不安宁,想让伊尹到夏国去观察动静,担心夏国不相信伊尹,于是扬言自己亲自射杀伊尹。伊尹逃亡到夏国,过了三年,回到亳,禀报说:“桀被末嬉迷惑住了,又喜欢爱妾琬琰,不怜悯大众。大家都不堪忍受了,在上位的与在下位的互相痛恨,人民心里充满了怨气,都说:‘上天不保佑夏国,夏国的命运就要完了。’”汤对伊尹说:“你告诉我的夏国的情况都像诗里唱的一样。”汤与伊尹订立了盟约,用以表明一定灭夏的决心。伊尹又去观察夏国的动静,很受末嬉信任。末嬉说道:“昨天夜里天子梦见西方有个太阳,东方有个太阳,两个太阳互相争斗,西方的太阳胜利了,东方的太阳没有胜利。”伊尹把这话报告了汤。这时正值商遭遇旱灾,汤没有顾及,还是发兵攻夏,以便信守和伊尹订立的盟约。他命令军队从亳绕到桀的国都之西,然后发起进攻。还没有交战,桀就逃跑了,汤追赶他到大沙。桀身首离散,被天下人耻笑。当初不听劝谏,即使后来懊悔了,又将怎么样呢?汤做了天子,夏的百姓非常高兴,就像得到慈父一般。朝廷不更换官位,农民不离开田亩,商贾不改变商肆,民亲近殷就如同亲近夏一样。这就叫极其公正,这就叫极其安定,这就叫极守信用。汤完全依照和伊尹订立的盟约去做了,不躲避旱灾,获得了成功,因此让伊尹世世代代在商享受祭祀。
《竹书纪年》《晏子春秋》《吕氏春秋》《史记》《帝王世纪》等古文献记载,为我们研究夏商文化及夏桀失道、德政衰败而亡国提供了史证。
《竹书纪年》云:“夏桀作倾宫、瑶台,殚百姓之财。”又载,桀“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挥霍无度。不仅如此,桀还从各地搜寻美女,藏于后宫,日夜同宫女饮酒作乐。而百姓生活十分困苦,每年收成难得温饱。
《帝王世纪》对夏桀的描述更为逼真,曰:“帝桀淫虐有才。力能伸钩索铁,手能博熊虎。多求美女,以充后宫。为琼室瑶台,金柱三千。始以瓦为屋,以望云雨。大进侏儒倡优,为烂漫之乐,设奇伟之戏,纵靡靡之声。为发缯裂之,以顺适其意。以人驾车,为肉山脯林,以酒为池,使可运舟,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余人,醉而溺水。以虎入市,而视其惊。伊尹举觞造桀,谏曰:‘君王不听群臣之言,亡无日矣。’桀闻言,乃哑然叹曰:‘子又袄(妖)言矣。天之有日,由吾之有民。日亡吾乃亡也。’两日逗蚀,鬼呼于国,桀醉不寤。汤来伐桀,以乙卯日战于鸣条之野。桀未战而败绩,汤追之大涉,遂禽桀于焦,放之历山。乃于妺喜及诸嬖妾同舟浮海,奔于南巢之山而死。”这里的“焦”地,当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一带。据《陕县县志》载:“夏商时,陕县属豫州地。西周时,周武王封神农之后于焦,是为焦国。”是其证。“历山”,当指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北之历山。据《山西历史地名录》称,历山“在垣曲县东北九十里,俗称舜王坪,相传舜帝躬耕于此,海拔2321米,为本县最高的山峰。山上树林茂密,盛产药材”。当以此为是。
《史记·殷本纪》载:“帝桀之时,自孔甲以来而诸侯多畔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乃召汤而囚之夏台,已而释之。汤修德,诸侯皆归汤,汤遂率兵以伐夏桀。桀走鸣条,遂放而死。桀谓人曰:‘吾悔不遂杀汤于夏台,使至此。’汤乃践天子位,代夏朝天下。”
夏桀的昏庸无道行径,为夏王朝最终灭亡挖掘了墓穴,更为另一个奴隶主贵族——商汤王朝的建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商汤逐夏桀的战争结束了。“力能伸钩索铁,手能博熊虎”的夏桀,终因荒淫暴虐,失德、失道、失天下,最终被逐出历史舞台。“日无亡”,太阳照样按时升起,夏朝却灭亡了,夏桀这位狂傲“天子”陨落了。留给后世的是耻辱,是失道寡助、腐败亡国的教训!老天留给商汤的是五年连续旱灾,给百姓带来的是沉重灾难和不幸!
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经验告诉世人:世界上无论哪一个国家,不管科学多么发达,军事武力多么强大,如果肆意狂暴、横行霸道、欺凌弱小、不行正道,必将失掉天下民心,激起共愤。其结果是,失德、失道、寡助,同夏桀王朝一样,霸权瓦解,分崩离析,政息人亡!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前车之鉴,后世为政者当觉之!
(三)斟是夏桀亡国之都
《吕氏春秋·音初》云:“夏后氏孔甲田于东阳山。”《太平御览·首阳山》称:“《吕氏春秋》曰:夏后氏孔甲,田于东阳山,遇大风雨。皇甫谧《帝王世纪》以为即东首阳山也。盖是山之殊目矣。”乾隆《偃师县志》云:“首阳山,一曰首山,一曰山,在县西北二十八里。”显见,孔甲田猎的偃师首阳山距其都邑不会太远。
《国语·周语下》云:“昔孔甲乱夏,四世而殒。”孔甲至夏桀共为四世。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曰:“帝孔甲三年,王畋于山。……九年,陟。”“帝昊,三年,陟。帝发,七年,陟。帝癸,一名桀,元年壬辰,帝即位,居斟。”夏桀在斟即位,至夏桀三十一年,夏朝灭亡。《竹书纪年》又云:“太康居斟,羿也居之,桀又居之。”可见,斟为夏桀之居。《帝王世纪》云:“禹自安邑都晋阳,至桀徙都安邑。”显然,桀是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迁徙至斟的。那么,夏桀斟之都在哪里?
《史记·夏本纪》载:“帝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帝相崩,子帝少康立。”索隐:“《汲冢古文》云太康居斟寻,羿亦居之,桀又居之。《尚书》云:‘太康失邦,兄弟五人须于洛汭。’此即太康居之,为近洛也。又吴起对魏武侯曰‘夏桀之居,左河济,右太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又《周书·度邑篇》云武王问太公‘吾将因有夏之居’,即河南是也。《括地志》云:‘故城在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盖桀所居也。’”可见“桀所居”之“城”,就是《汲冢古文》所云“桀又居之”的斟故地。
《山海经》曰:“洛水,成皋西入河是也。谓之洛汭,即什谷也。”《水经注·洛水、伊水、瀍水、涧水》云:“昔夏太康失政,为羿所逐,其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于是地矣。”郦道元亦认为“太康失政”“桀又居之”的斟,在洛汭之洛水。又云:“洛水又北径偃师城东,东北历中,水南谓之南,亦曰上也。径訾城西,司马彪所谓訾聚也。而水注之,水出北山溪……水又东南,于訾城西北东入洛水。故京相璠曰:今巩洛渡北,有谷水东入洛,谓之下,故有上、下之名,亦谓之北,于是有南、北之称矣。又有城,盖周大夫肸之旧邑。”可见,斟之名是由溪而来的;城,是斟故地之别称。所以《括地志》才云:“故城在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盖桀所居也。”
由此看,夏桀所居之都斟,就是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的故城。
雷从云先生《二里头遗址的重要发现》称:“目前,考古发现相当于夏代纪年和夏王朝地理范围之内的城址,主要有……登封王城岗古城、淮阳平粮台古城和新密古城寨城址等,资料证明它们都沿袭了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但是,最为重要的要数河南省偃师二里头发现的宫殿遗址。
“二里头遗址,地处古代文献所记载的夏王朝的中心区域。二里头文化的年代大体在夏王朝的纪年范围内。经过考古工作者四十余年六十余次的考古调查发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弄清了遗址略呈西北—东南向,东西最长约两千四百米,南北最宽约一千九百米,现存面积约三百万平方米;在遗址内,发现了大面积的夯土建筑基址群和宫城城垣,以及纵横交错的道路遗迹;发掘了大型宫殿建筑基址数片,大型青铜冶铸作坊遗址一处,制陶、制骨、制绿松石作坊有关的遗迹若干处,与宗教有关的建筑遗迹若干处,以及中小形墓葬四百余座,包括出土成组青铜礼器和玉器的墓葬。此外,还发现并发掘了大量中小型房址、窖穴、水井、灰坑等遗迹,出土大量陶器、石器、骨器、蚌器、铜器、玉器、漆器和铸铜陶范等。
“二里头遗址,是一座具有中国早期都邑规模的遗址,在这里还发现了比较完整的中国早期宫殿的建筑布局及结构情况。二里头遗址使用了二百至三百年。
“二里头遗址宫城、宫殿区及道路网络系统的初步探明,使我们得以初见一座面积逾十万多平方米的夏代宫城与宫殿之端倪。……二里头都城遗址提供的其他考古学文化方面的资料,对我们了解夏王朝的都城与宫室生活具有重要意义。”[2]
雷先生认为“地处古代文献所记载的夏王朝的中心区域”的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夏代宫城与宫殿”。
1999年10月28日,笔者同相关人员赴河南省偃师考察。在偃师市地方史志办公室获取了有关斟的资料。据偃师古都学会编印的《古都偃师史话》称:“专家普遍认定二里头文化即夏文化,由于其他夏之文化遗址均未发现宫室遗址,又认为二里头遗址即夏代中晚期的都城斟。”
考古发现证实,偃师翟集二里头遗址确在故巩县西南,这里或为夏桀的亡国之都斟。
二里头遗址,位于洛阳市偃师翟集二里头村。1959年,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根据《国语·周语》“伊洛竭而夏亡”的记载,在豫西作考古调查时,在伊水和洛水之间的河南偃师二里头村东,群众正在挖掘的水塘边,发现塘壁上布满陶器碎片,厚厚的堆集层显示这里曾有古人居住生活过。同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开始发掘,并持续至今。一座3850~3550年前的都邑就此发现。其总面积300多万平方米,截至2003年只发掘不足5%。这就是偃师二里头遗址。
2006年1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先秦研究室《学术动态》上曾发表仇士华、蔡莲珍、张雪莲三位专家的文章《关于二里头文化的年代问题》。他们共同认为:“二里头文化是在商代二里岗文化前面的一个阶段。根据年代测定看,二里头早期在年代上应属于夏代,但还没有达到夏代早期。二里头晚期在年代上已进入商代。”专家认定,二里头文化属于夏代中晚期文化,是东亚地区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王国都城遗址,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里头遗址宫殿区,入选“200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1988年,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3]第一册《夏时期全图》中,“斟2”的地名,也标在洛阳偃师二里头位置。这说明多数学者或认为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夏桀居之”的都城——斟。
我国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原二里头工作队队长郑光先生《二里头陶器分期初论》称:“二里头陶器分为五期,一至四期的碳十四年代约在公元前1900年~公元前1500年间。1984~1985年二里头V区的发掘又提供了大量的木炭标本,这些标本大多是五期的。经部分测定,其年代参差不齐,但其主要倾向是继四期年代的,即五期的年代约在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1400年之间,或可晚到公元前1350年左右。”
其又称:“至于偃师商城几个数据的上限达公元前1600余年以上,但也未能超出本队1985年V区所采集的属五期的年代。偃师商城1987年公布的两个碳十四数据的年代范围在公元前1400年前~公元前1100年。二里头五期有个热释光数据为3398±281(前1415),故二者的下限皆在公元前1400年上下或更晚些。而从陶器看,二里头五期的上限比偃师商城还更早些。
“二里头一期至五期每期历时约100年。
“本遗址包括陶器在内的文化遗存以二、三期为盛。我们说二里头遗址的形势完全与帝都相称正是相当此时。一期陶器等文化遗存甚为稀少,应是一般村落遗址(当为一至数个村落。本遗址至今仍有好几个自然村落)。四期开始逐渐衰落,但仍有旧都之概,二号宫殿等建筑犹在。五期则出现萧条、荒凉,难以收拾的景象,无法与当时的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相比。大约在五期后段,若按《尚书·盘庚》《书序》及《水经注》等记载,其附近则有‘新邑’‘亳殷’。二里头遗址作为帝都究属何代?按旧的年代说法(夏商之交的年代在公元前1766年或公元前1751年,大体相当于公元前18世纪末或公元前1800年)和成汤迁都的旧说,此应是成汤之西亳。以新的年代学说(夏商之交在公元前1600年),它自当属夏都。洛阳之东,偃师县附近有夏都者,只有斟,故有以斟当之者。就考古学文化讲,有从二里头一期和二期间、二期和三期间、三期和四期间、四期和五期间划分夏商界限者。若以后两种划分法,早商阶段只有100年或200年。五期之后即应属晚商阶段之殷墟文化,因五期晚段一些陶器已非属一般的二里岗期上层,而接近殷墟早期。”[4]
郑光先生客观地阐述了二里头陶器分期后,指出二里头文化定性问题取决于是“按旧的年代说法”还是“以新的年代学说”的划分上。这里涉及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成果的重大问题。显然,此文发表时,我国夏商周断代工程年表尚未公布。
郑光先生还说:“斟历来的记载,包括明、清和近代的《巩县志》均记在巩县西50多里,当今稍柴西至罗庄、小訾殿一带,无任何在偃师境内的记载和传说,又何其蹊跷?!以二、三期分界,而两期皆是帝都所在时期,则商都是因袭夏都,此于文献为何无证?这些都是历史之谜,尚待大家共同奋斗,共同解决之。”显然,二里头遗址在地理位置上,不是“历来记载”的“在巩县西50多里”的夏桀之都——斟。故此,有部分专家认为,二里头遗址或是商代早期文化。
在偃师市西南伊洛两河之间,1959年起进行大面积考古发掘,证实二里头文化早于郑州二里岗文化,晚于河南龙山文化。二里头遗址共分四期,一、二期属石器、陶作坊、村落文化;三、四期属青铜和宫殿文化。学术界对二里头遗址有两种看法,目前尚无定论:一种认为发现于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的都是夏朝文物,发现的宫城就是夏都;另一种认为,发现于一、二期的是夏朝文物,三、四期的是商朝文物,所以发现的宫城是商都。
无论斟的地理位置在偃师二里头遗址,还是“在巩县西50多里当今稍柴西至罗庄、小訾殿一带”,而夏桀的亡国之都斟,确是古文献记载和专家学者所公认的。
[1] 《吕氏春秋》,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第159~160页。
[2] 雷从云、陈绍棣、林秀贞:《中国宫殿史》(修订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第8~10页。
[3]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1988,第9~10页。
[4] 郑光:《二里头陶器分期初论》,载《中国商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第38~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