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溢出、城市集聚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关于城市与区域发展的早期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对城市发展问题给予了充分关注和研究论述,形成了科学的城市发展观。他们虽然没有专门的城市理论专著,但在许多著作中都有不少关于城市问题的论述,留下了丰富的城市经济思想遗产。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城市经济问题的论述中,最具特色的内容集中反映在“城市是经济中心”论、“城乡融合”论两大方面。

一 城市的经济中心地位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分析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城市的特点、功能和作用问题,论述了城市是生产力的空间组织形式,是经济中心的观点,其理论观点主要表现如下。

1.城市是工业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集中地点

马克思在《意识形态的现实基础》中指出:“城市已经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这个事实。”[1]这一论述不仅揭示出了城市经济集中的特点,而且深刻论述了城市经济集中的客观必然性。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认为,城市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资本主义城市是资本主义大工业的伴生物。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对近代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有如下一段精辟的描述:“大工业企业要求许多工人在一个建筑物里共同劳动;他们必须住得集中,甚至一个中等规模的工厂附近也会形成一个村镇。他们有种种需求,为了满足这些需求,还需要其他人,于是手工业者、裁缝、鞋匠、面包师、泥瓦匠、木匠都搬到这里来了。村镇的居民,特别是年轻一代,逐渐习惯于工厂劳动,逐渐熟悉这种劳动;当第一个工厂很自然地已经不能保证所有的人就业时,工资就下降,结果就是新的厂主搬到这里来。于是村镇变成小城市,小城市变成大城市。城市越大,定居到这里就越有利,因为这里有铁路、运河和公路;挑选熟练工人的机会越来越多;由于附近的建筑业主和机器制造厂主之间的竞争,在这种地方开办新企业就比偏远地区花费要少,因为在偏远地区,建筑材料和机器以及建筑工人和工厂工人都必须先从别处运来;这里有顾客云集的市场和交易所,这里同提供原料的市场和销售成品的市场有直接的联系。这样一来,大工厂城市的数量就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起来。”[2]

这样看来,西方区域与贸易理论方面的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Stigliz)、克鲁格曼等无疑只是将恩格斯的上述精彩论述的经济学思想模型化而已。恩格斯不仅揭示了城市的集聚,并且揭示了集聚的力量是工资的下降、市场的集中扩大以及交易成本与运输成本的降低,并且描述了小城市如何在上述聚集力量的作用下变成大城市。

2.城市使专业化分工成为可能

城市最早的功能是防御功能,能够保护城市里的人的安全。毫无疑问,城市首先是一个人口聚集的场所。经济学家给其的定义为:城市是一个坐落在有限空间地区内的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络系统。即城市的两个根本要素是人口聚集和网络。马克思、恩格斯早先的论述不仅从人口的集聚,而且从聚集带来的区位变化探讨了生产力提高的缘由:分工与协作,即我们现在所说的专业化。

马克思、恩格斯曾专门对城市形成带动生产方式变革的作用作过如下论述:“在再生产的行为本身中,不但客观条件改变着,例如乡村变为城市……而且生产者也改变着,他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3]

城市使专业化分工成为可能。马克思分析道:“城市彼此建立了联系,新的劳动工具从一个城市运往另一个城市,生产和交往之间的分工随即引起了各城市之间在生产上的新的分工,不久每一个城市都设立一个占优势的工业部门。最初的地域局限性开始逐渐消失。”[4]此论述已初步涉及城市密集区概念的内涵。

(1)人口的聚集使得城市成为分工与协作的场所。城市是人口聚集的结果,而人口聚集与人口增长又是分工的基础。不仅如此,马克思还深刻地看到随着知识的增加和分工的精细化,生产中劳动力的使用人数将会减少。于是,他指出:“随着工人人数的增长,社会生产力由于分工和知识的增加而同工人人数的增长成复比例地增长。”[5]

关于分工与集聚,马克思曾经说过:“分工的基本前提同扩大资本的基本前提一样,是协作,是工人在同一地方的密集,而这种密集一般来说只有在人口密度达到一定程度的地方才有可能。”[6]

(2)分工与协作是一种制度创新,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马克思、恩格斯首先定义了分工:“分工是一种特殊的、有专业划分的、进一步发展的协作形式,是提高劳动生产力,在较短的劳动时间内完成同样的工作,从而缩短再生产劳动能力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有力手段。”[7]分工可以分为两类:“在第一种情况下,各种不同的劳动通过商品交换互相补充。在第二种情况下,各种特殊劳动直接在资本指挥下协作生产同一种使用价值,无须通过商品交换。”“在第二类分工中,他们表现为不独立的工人,因为他们只有通过协作才能生产出一个完整的商品,即一般商品,其中每一个人不是代表一种特殊劳动,而只代表联合、汇集在一种特殊劳动中的个别操作,而整个商品的所有者即生产者,作为资本家与他们——不独立的工人——相对立。”[8]他们还描述了进行分工的前提:“1)工人的集结。为此必须有一定的人口密度,在这里,交通工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这种密度…… 2)劳动工具的集中。分工导致作为劳动资料使用的工具的分化,从而导致它的简单化…… 3)原材料的增加。用在原材料上的资本部分同用在工资上的资本部分相比绝对增长了,因为同量原材料吸收的劳动时间量减少,或者说,同量劳动时间会物化在较大量的原材料上。”[9]

“简单协作是完成同一工作的许多工人的联合劳动。分工是生产同一种商品的各个不同部分的许多工人在一个资本的指挥下的协作,其中商品的每一个特殊部分要求一种特殊的劳动,即特殊的操作,每一个工人或每一组工人,只是完成某种特殊的操作。”[10]马克思不仅说明了资本的投入使合理分工成为可能,也说明了更精细化的分工依赖于更大的资本投入。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大城市的发展其实是资本推动的产物,没有大资本的推动就没有更精细化的分工,没有更精细化的专业分工就没有更多的产业集聚,没有更多的产业集聚就无法形成更大的城市,因为城市是人口集聚和产业集聚的结果,且人口和人口的增长是分工的主要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分工与城市关系的论述大体上遵循了以上这样一个逻辑程序。以此为基础,他们说明了分工与资本的关系:“任何部门的企业主只有追加资本,才能在自己的工人之间……进行更合理的分工。当要完成的工作分成许多操作时,要使每个工人只是完成其中一种操作,就要比每一个人从一种操作转到另一种操作时增加多得多的资本。”[11]

分工与协作是一种制度创新,同时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分工与协作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观点看就是制度创新。下文我们所要讲到的知识溢出其实也是在分工专业化基础上发生的。在一个多世纪前马克思就已经看到分工使得劳动生产率提高,能使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也即现代西方经济学里所讲的利润。“分工——或者更确切地说,以分工为基础的工厂——会增加落入资本家手中的剩余价值(至少是直接增加,而这是这里所要谈到的唯一结果),换句话说,劳动生产力的这种提高之所以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只是因为它被应用于生产那些进入工人的消费从而会缩短再生产劳动能力所必要的劳动时间的使用价值。”[12]分工使得在“在同一时间内不仅可以生产更多的完整的商品,完成更多的商品,而且还会提供更多的已经完成的商品”[13]

此外,在其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很好地阐述了协作以及在协作的情况下,资本怎样显示它无穷的作用和魅力——即资本的生产力。“协作,也就是资本家即货币所有者或商品所有者要利用协作,自然必须把劳动资料和生活资料(与劳动相交换的那部分资本)集中在自己手中。雇用一个工人一年干360天所需的资本,只是同一天内雇用360个工人所需的资本的360分之一。”[14]

同时,马克思还引用了霍吉斯金在其《通俗政治经济学》所提到的一段话:“‘改进的运输方法,如铁路、轮船、运河以及一切方便遥远国家之间的交往的工具,对于分工所起的作用同实际增加人口的作用一样;它们会使更多的工人互相交往’等等。”[15]这里其实说明了便捷的交通能起到增加人口集聚的作用。

二 城市的区位理论

马克思主义在考察资本主义城市问题时,分析了城市的区位性质、结构和过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力求使一切事物服从尽量少损耗时间这道无上的命令,从而导致了城市区位结构不断被突破,克服自己存在的现有空间界限。城市发展由内向外扩张、延伸,已是资本和雇佣劳动发展的空间表现。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分析了当时大城市的区位结构:市中心是一个广阔的商业区,周围环绕着带状的工业区和贫民窟,外面住着中等的资产阶级,郊外则住着高等资产阶级。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揭示了当时这种分区性结构的阶级对立状况,即富人区总是城市环境最好、最雅致的地区,穷人区则是环境最糟糕的地区。这是贫富两极分化和贫民“迁徙”的结果。并且,资本越是集中,工人也越要相应地聚集在同一个空间,居住状况就越困难。随着财富的增长而实行的城市“改良”,形成了资本主义城市的基本区位,即地价随着工业的发展而上涨,而地价越上涨,资本家就越疯狂地在每一小块土地上乱盖房子,造成城市建筑的混乱、拥挤,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劳动人民的居住条件不断恶化。同时,资本家为了建造供银行及其他机关用的高楼大厦,同时为了交易往来等,也改善了部分城市的交通和服务设施。马克思主义关于城市区位的描述和分析,不但比20世纪初美国的古典区位学理论早80多年,而且在揭示其社会根源方面也比古典区位学深刻得多。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在一个国家内,货币市场集中在一个主要地方,而其余的市场大多按照分工分散在各地”[16],这些大城市“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17]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对地理不均衡的研究,大都证实了“核心—边缘”模式是内生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发展的,而这一关系也是导致区域不发达的基本原因。因此,许多学者利用这一方法对区域不均衡发展进行了研究。

从以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分工与城市,以及城市区位的理论,可以看出人口的集聚与人口的增长是分工的基础,是城市形成的基础,使城市中的分工协作成为可能,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而且城市便利的交通设施也是人口集聚的条件,便利的交通设施有利于人口的聚集,会加大城市分工的基础。在马克思、恩格斯时代,聚集是分工的基础,是专业化的基础。而在当代,西方经济学家已经多次证明知识溢出才是引起产业聚集、人口聚集的关键因素。这也许就是不同时代,同一具体事物的不同的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