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认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节 全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与量

量的积累:持续增长的报告数量

“没有量的积累,哪有质的飞跃”,这一哲学辩证法的普遍规律的确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许多方面得到了深刻的体现。事物的发展总是先经历数量上的叠加,然后在不断的扬弃中得以实现质量的提高。所以,回顾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全球发展历史,我们首先关注的是报告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数量变化过程,如果我们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演进视为一场宏大的发展运动,那么我们在本节中将先着重回顾报告数量的“原始积累”这一个侧面。

我们已经知道,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较早地开始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也首先开始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而其中那些经济实力与人力资本雄厚的大型企业更是走在前列。逐渐地,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行列中来。

根据统计,全球范围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在近20年内经历了巨大的增长。在2012年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已超过6500份,而这一数量几乎是2007年的近两倍。[1]从图3-1中我们可以看出,从1992年开始,全球范围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几乎是以每五年翻一番的规律不断增加。

图3-1 1992~2012年全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量

资料来源:Corporate Register,CR Perspectives 2013-Global CR Reporting Trends and Stakeholder Views,London,2013。

如图3-2所示,全球范围内第一次发布报告的企业数量从2000年开始逐年攀升,直到2010年达到顶峰,有超过1200家企业在当年第一次发布报告。随后两年,首次发布报告的企业数量回落。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从全球范围来看发布报告的企业增量正逐年减小,一些企业已多年发布报告,并将发布报告常态化。

图3-2 2000~2012年全球首次发布的报告数量

资料来源:Corporate Register,CR Perspectives 2013-Global CR Reporting Trends and Stakeholder Views,London,2013。

质的飞跃:报告质量不断提高

一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体现在诸多的方面,不仅限于报告所披露信息的质量。报告在编写、测量及展示信息时是否采用有关指南,是否对报告信息进行外部审验以增强可靠性也是报告是否具有高质量的衡量指标。以下将从这两个方面,考察世界范围内报告质量发展情况。

报告编写框架

2000~2012年,全球范围内参照GRI指南编写的报告比例逐年增加(参见图3-3)。2012年,已有超过40%的报告参照该指南编写。而根据Corporate Register同年的一项调查,在被问到包括GRI、ISO26000、AA1000等在内的哪些框架对增加报告的可信度有重要作用时,受访者几乎一致认为GRI是最为重要的指南。[2]

图3-3 2000~2012年全球报告采用GRI指南编写的比例

资料来源:Corporate Register,CR Perspectives 2013-Global CR Reporting Trends and Stakeholder Views,London,2013。

审验比例

企业编制社会责任报告的目的是披露利益相关方关心的信息,并与之进行沟通。而在此基础上引入外部审验机制,其作用在于增强报告中所涉及信息的可靠性。但是,无论是监管机构对于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要求,还是各种报告编制的原则,抑或审验的标准,都没有把对报告的审验作为强制性的要求。也正因为如此,自愿地在报告中加入外部机构的审验,可以被视为报告质量的一种提高。

根据统计,从2000年开始,全球范围内经审验的报告数量同样也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参见图3-4)。在2012年发布的报告中,约1500份是经第三方独立审验的。所以,当“量的累积”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迅速提高时,一些优秀的企业已经又进一步,开始着手提高自身报告的质量。

图3-4 2000~2012年全球独立审验的报告数量

资料来源:Corporate Register,CR Perspectives 2013-Global CR Reporting Trends and Stakeholder Views,London,2013。

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要素

综上所述,从量变到质变是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展的一条必然轨迹。很多国家和地区都见证了这一变迁过程:一开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很少,质量也不高;随着报告数量增长,尽管还有良莠不齐的情况,一些企业的报告质量开始大幅度提升,整个国家和地区的报告综合水平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从历史的视角来分析,我们可以提炼出哪些关键要素以便更快推动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呢?

首先,政府和监管机构要积极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将报告或至少是与报告相关的信息披露作为强制或半强制要求。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验都充分表明了监管角色的重要性。在一些地方,即使是自愿性的披露要求,但因为是官方发出的信号,也会对很多企业产生重要的影响。至少,企业社会责任经理不用大费周章向企业高管游说此事。

其次,企业所在市场要有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成熟的生态体系。这一生态体系至少包括:可供企业参考的标准和指南、可协助企业编制报告的咨询机构、可提供报告审验服务的审验机构、积极引导舆论的媒体等。在刚开始编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时候,很多企业对报告是一无所知的,它们亟须外部力量的支持,尤其是智力支持。等经验丰富了之后,企业再自己“操刀”就可以游刃有余了。

再次,企业所在市场要形成向上角逐的游戏规则。报告数量再多,如果外界对不同质量的报告都是无差异对待,那么是很难形成一种动力机制来促使报告从量变向质变转化的。因此,必须要有一种向上角逐的游戏规则,鼓励或逼迫企业提升报告质量。这样的游戏规则往往是和报告的内在价值紧密相关的,譬如通过评奖的方式提升报告的品牌价值,又或是通过评级的方式,将报告内容与企业估值更加密切地关联在一起。

最后,各方要对企业有一个宽容的心态。常常听到有人提出批评,认为一些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言之无物、空话连篇。这虽是事实,但与任何内容都不披露的企业相比,发布报告本身就是一个进步。对此,外部利益相关方应该营造一个更宽容的环境,鼓励企业进一步做好社会责任报告和信息披露,而不是泼一大盆冷水,将企业的热情浇灭,将企业刚刚打开的与社会对话的一扇窗口关上。试想一下,如果按照如今的报告质量标准去衡量20世纪90年代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那时真正合格的报告又有几份?但正是这些最早期的简单报告引领了当时的潮流。

对企业来说,道理也是一样的,报告可以从简单做起,逐步完善、实现专业化。在这一点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与可持续发展有着共同的理念,即倡导持续改进。首次发布报告的企业不必气馁,因为这只是一个开端;已多次发布报告的企业不应自傲,因为这个旅程没有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