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诗序
君虞①长始八岁②,燕戎③乱华④。出身⑤二十年,三受末秩⑥;从事⑦十八载,五在兵间,故其为文咸多军旅之思。自建中初,故府司空⑧巡行朔野⑨,迨贞元初,又忝今尚书⑩之命,从此出上郡⑾、五原⑿四五年,荏苒⒀从役其中,虽流落南北,亦多在军戎。凡所作边塞诸文及书奏⒁馀事,同时幕府⒂选辟,多出词人。或因军中酒酣,时因塞上兵寝⒃,相与拔剑秉笔,散怀⒄于斯文⒅,率皆出于慷慨意气,武毅⒆犷厉⒇。本其凉国(21),则世将之后(22),乃西州(23)之遗民欤?亦其坎(24)当世,发愤之所致也。时左补阙(25)卢景亮(26)见知于文者,令予辑录,遂成五十首赠之。
【校勘】
[乱华],《全唐诗录》卷四十五作“作乱”。
[二十年],《全唐诗录》卷四十五作“年二十”。
[及书奏馀事],《全唐诗录》卷四十五作“皆书奏馀事”。
[时因],《全唐诗录》卷四十五作“或时”。
[拔剑秉笔],《唐诗纪事》卷三十、《全唐诗录》卷四十五作“投剑秉笔”。
[犷厉],《唐诗纪事》卷三十作“果厉”。
[坎],《唐诗纪事》卷三十作“坎轲”。
[发愤之所致],《全唐诗录》卷四十五作“发之所致”。
【注释】
①君虞:李益字。李益字君虞,不见《先友记》、《唐国史补》、《因话录》及两《唐书》本传等,传世文献中,最早出《从军诗序》。北宋贺铸有《读李益诗》:“君虞兴圣孙,诗律早专美。乐府度新声,宫酺奉天子。……颇闻竹窗句,流落绮纨耳。吏曹久失调,幕府感恩起。从军五十篇,王粲惭率尔。胡沙动霜草,开卷得千里。骞翔大蓬拜,转顾触排毁。晚升八座崇,谢事知所止。高文茂支庶,埋灭长已矣。斯人今不亡,正赖数番纸。咄嗟齿逾壮,日就无闻耻。勉哉课谣吟,请自田居始。”其《序》云:“甲子夏,与彭城诗社诸君,分阅唐诸家诗,采其平生,人赋一章,以姓为韵。君虞,益字也,见《从军诗序》。”
②长始八岁:指李益年方八岁。闻一多等据此推定李益生于天宝七载(748),八岁即天宝十四载(755),是年安禄山反。但据崔郾《李益墓志铭》,此说有误,详见下文“辨析”。
③燕戎:即幽燕戎王简称,指安禄山。
④乱华:指安禄山叛唐事。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禄山自范阳起兵,以讨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攻陷洛阳。次年正月在洛阳称帝,同年六月,陷长安。从此,唐室半壁江山陷于长期战乱之中。正如唐人舒元舆在《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读唐历天宝已来追怆故事》一诗中所描绘的:“杨李盗吏权,贪残日狼藉。燕戎伺其便,百万奋长戟。两河连烟尘,二京成瓦砾。生人死欲尽,揳业犹不息。”
⑤出身:科举时代为考中录选者所规定的身份、资格。唐代举子中礼部试称及第,中吏部试称出身。《文献通考》:“唐士之及第者,未能使释褐入仕,尚有吏部一关。韩愈三试于吏部无成,则十年犹布衣,且有出身二十年不获禄者。”
⑥末秩:指低级官职。张籍《祭退之》:“念此委末秩,不能力自扬。特状为博士,始获升朝行。”
⑦从事:官名,即从事史,亦称从事掾,汉代刺史佐吏。武帝初设刺史时,刺史于秋季查察郡国,郡国遣吏至界上迎接,“自言受命移郡国,与刺史从事”(《汉官旧仪》卷上)。后以“从事”为刺史属吏之称,分为别驾从事史、治中从事史等。又有部郡国从事史,一般刺史辖几郡,即设几人,每人主管一郡文书,察举非法。《从军诗序》所云“出身二十年,三受末秩”,指自中进士第取得做官资格后,到《从军诗序》写作的这二十年间,仅任过三个小官职。“从事十八载,五在兵间”,则是说从开始做官,到《从军诗序》写作时的十八年间,曾五次佐藩镇幕,但据《李益墓志铭》,此两说亦有问题,详见下文“辨析”。
⑧司空:官名,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金文皆作司工,其职掌,《荀子·王制第九》云:“修堤梁,通沟浍,行水潦,安水藏,以时决塞;岁虽凶败水旱,使民有所耘艾,司空之事也。”即掌水利、营建之事。后世常以大司空之衔尊称工部尚书。
⑨朔野:北方荒野之地,此处应指朔方节度使辖区。
⑩尚书:官名,战国时亦作掌书,齐、秦均置。秦属少府,为低级官员,在殿中主发布文书。秦及汉初与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合称“六尚”。武帝时,因系近臣,地位渐高,和御史、史书令史等都由太史选拔。隋以后尚书为六部长官,隋、唐时皆为正三品。
⑾上郡:地名,秦置,后汉废。今陕西省北部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左翼之地,治肤施(在今陕西省绥德县东南五十里)。《元和郡县图志·关内道四》:“绥州,上郡。下。……《禹贡》雍州之域。春秋时其地为白翟所居。七国时属魏,《史记》曰:魏有西河、上郡。秦并天下,始皇置三十六郡,为上郡。汉高帝元年,项羽立董翳为翟王,后废,复为上郡。汉武帝征六郡良家子为羽林郎,上郡即其一也。按秦上郡城在今州理东南五十里,上郡故城是也。”
⑿五原:地名,今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中南部。《新唐书·地理志》:“盐州,五原郡,下都督府。本盐川郡,唐初没梁师都。武德元年侨治灵州,贞观元年州省,以县隶灵州,二年,师都平,复置州。天宝元年更郡曰五原。贞元三年没吐蕃,九年复城之。”
⒀荏苒:犹“渐冉”,时光渐渐过去。潘岳《悼亡诗》:“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⒁书奏:指书简、奏章等。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书奏箴铭,生于《春秋》者也。”王利器集解:“《文心雕龙·书记》篇:‘书者,舒也,舒布其言,陈之简牍,取象于《夬》,贵在明决而已。’又《奏启》篇:‘奏者,进也,言敷于下,情进于上也。’”
⒂幕府:古代军队主将的府署设在帐幕内,故称幕府,后也称军政大官僚的府署。
⒃兵寝:战事停息。班固《汉书·刑法志第三》:“三代之盛,至于刑错兵寝者。”颜师古注云:“刑错兵寝,皆谓置而弗用也。”杨素《出塞》:“兵寝星芒落,战解月轮空。”
⒄散怀:抒发情怀。孙绰《游天台山赋序》:“方解缨络,永托兹岭,不任吟想之至,聊奋藻以散怀。”
⒅斯文:本指礼乐教化、典章制度,特指文学创作。
⒆武毅:勇武刚毅。陆机《辩亡论上》:“施绩、范慎以威重显,丁奉、锺离斐以武毅称。”韩愈《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奋其武毅,张我皇威。”
⒇犷厉:粗豪凌厉。
(21)凉国:指西凉,李暠所建,都酒泉(一说敦煌),盛时有今甘肃省西部武威、酒泉、敦煌一带,西抵葱岭。历三主,共二十二年。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李益为凉王李暠十二世孙。“李暠,字玄盛,小字长生,陇西狄道人,汉前将军广之后。”“天兴中暠私署大都督、大将军、护羌校尉、秦凉二州牧、凉公,年号庚子,居敦煌,遣使朝贡。天赐中,改年建初,迁于酒泉,岁修职贡。暠死,子歆统任。”(《魏书·李暠传》)李暠死后,谥曰武昭王,庙号高祖,唐时又追赠为“兴圣皇帝”,故贺铸《读李益诗》云:“君虞兴圣孙,诗律早专美。”
(22)世将之后:李益祖上军功显赫,多出武将。据《北史·列传·序传》、《魏书·李暠传》、《魏书·李宝传》、《旧唐书·李玄道传》、《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其远祖为汉前将军李广,十二世祖暠官大都督、大将军、凉公,谥武昭王。十一世祖翻官车骑将军,祁连、酒泉、晋昌太守。十世祖宝官侍中、大都督、镇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领护西戎校尉、沙州牧、敦煌公。九世祖承为龙骧将军、荥阳太守,封姑臧侯。八世祖韶官肆州大中正、安东将军、兖州刺史。七世祖玙官征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东徐州刺史。六世祖行之官北魏都水使者、齐郡太守,隋开皇初封固始县男爵。五世祖玄道为秦府学士、常州刺史。四世祖正基为太子舍人,三世祖亨官淄州刺史,祖成式官淮南道采访使。
(23)西州:地名,唐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所置三州之一。贞观始置,天宝、至德时改名交河郡,领高昌、柳中、交河、蒲昌、天山五县,治高昌(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东南高昌故城,即哈拉和卓古城)。宝应元年(762)后改高昌为前庭。因李益十二世祖李暠所建西凉国疆域盛时曾西抵葱岭,故称其为“西州之遗民”。
(24)坎:困顿,不得志。李翰《蒙求》:“赵壹坎,颜驷蹇剥。”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缠其身。”
(25)左补阙:门下省属官。据《新唐书·百官志》,左补阙六人,从七品上。左拾遗六人,从八品上。左补阙“掌供奉讽谏,大事廷议,小则上封事”。
(26)卢景亮:字长晦,范阳人。少孤,力学,善属文。德宗时,历右补阙,鲠毅无所回,贬斥二十年。至元和初,召还,再迁中书舍人。元和初卒,赠礼部侍郎。《新唐书》卷一百六十四有传。
【辨析】
《从军诗序》一向被视为李益自序,长期以来,一直用作研究李益生平和仕历的一手资料。但因其仅见于《李君虞诗集》版别系统,而不录于同样有宋本渊源的明铜活字本《唐五十家诗集·李益集》及由明铜活字本《唐五十家诗集·李益集》而来的《全唐诗·李益集》,故其真实性同样为不少研究者所怀疑。如谭优学先生《李益行年考》便认为:“李益的《从军诗并序》,世甚罕见。既不见于《全唐文》,又不见于收罗甚富之陆心源辑《唐文拾遗》及《唐文续拾》。仅见于张澍道光元年辑刻之《二酉堂丛书·李尚书诗集》。……文意若断若续,语气亦不全似君虞自序,似有拼凑痕迹。”(《唐诗人行年考》,第236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针对谭先生的质疑,赵伯陶先生在《李益及其边塞诗略论》(《文学遗产》1987年第4期)一文中经过细密考证,认为有无《从军诗序》只是版本问题,而与《从军诗序》本身的真实性无涉,凡名以《李君虞诗》、《李君虞诗集》者,或直接由《李君虞诗(集)》编订而来的版本中皆录《从军诗序》,如国家图书馆藏明抄本《唐四十七家诗·李君虞诗集》、《唐四十四家诗·李君虞诗集》,清人钱谦贞竹深堂抄本《李君虞诗集》等,而名《李益集》者皆不录此序,如国家图书馆藏的明刊本《唐人诗·李益集》、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的明朱警刊《唐百家诗·李益集》、明黄贯曾嘉靖甲寅刊本《唐二十六家诗·李益集》等,肯定了《从军诗序》为李益所作的事实。
但随着崔郾所撰《唐故银青光禄大夫守礼部尚书致仕上轻车都尉安城县开国伯食邑七百户赠太子少师陇西李府君墓志铭并序》,我们有必要重新考虑《从军诗序》是否李益本人所作的问题。
从《李益墓志铭》提供的信息,再结合序文本身所反映的问题,这篇收录于李益诗集中的《从军诗序》极有可能不是李益本人所作,而是他人所撰,原因如下。
首先,《从军诗序》云:“君虞长始八岁,燕戎乱华。”君虞,李益字。燕戎,即幽燕戎王简称,指安禄山。燕戎乱华,指安禄山叛唐事。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禄山自范阳起兵,以讨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攻陷洛阳,次年正月,在洛阳称帝。综合这两句的信息,可知《从军诗序》以为天宝十四载安禄山起兵反唐时,李益方才八岁。从天宝十四载逆推七年,则李益当生于天宝七载(748)。而《李益墓志铭》则云:“星岁再换,光音遂沉,以大和三年八月廿一日全归于东都宣教里之私宅,享寿八十四。”由卒年大和三年(829)逆推八十四年,则李益生于天宝五载(746),天宝十四载安禄山反唐时,年已十岁而非八岁,“君虞长始八岁,燕戎乱华”之说无法成立。
其次,《从军诗序》云:“出身二十年,三受末秩;从事十八载,五在兵间,故其为文咸多军旅之思。”出身,是科举时代为中举者所规定的身份和资格。据《李益墓志铭》、《郡斋读书志》、《唐才子传》、《李益年谱稿》、《唐诗人行年考》等可知,李益中举获进士出身在大历四年(769),从大历四年下推二十年为贞元四年(788),也就是说《从军诗序》的写作也应在贞元四年。具体来看,“出身二十年,三受末秩”,指李益自从大历四年中进士第取得做官资格后,到《从军诗序》写作的贞元四年,这二十年间,仅任过三个小官职。“从事十八载,五在兵间”,则是说,李益自从大历六年(771)开始做官,到贞元四年这十八年间,曾有五次佐藩镇幕府的经历。但《李益墓志铭》则云:“大历四年,年始弱冠,进士登第。其年,联中超绝科。间岁,天子坐明庭策贤俊,临轩试问,以‘主文谲谏’为目。公词藻清丽,入第三等,授河南府参军。”“转华州郑县主簿,郡守器仰,延于宾阶。秩满赴调,判入等第,为渭南县尉。”“首为卢龙军观察支使,假霜棱,锡朱绂,以地非乐土,辞不就命。后山南东道洎鄜畤邠郊皆以管记之任请焉,由监察殿中历侍御史,自书记参谋为节度判官。四擅郄诜之美,三领元瑜之任。”“德宗皇帝统临万方……复为幽州营田副使,检校吏部员外郎,迁检校考功郎中,加御史中丞,以金印紫绶副焉。”综合《李益墓志铭》中的这几条材料可以看出:
其一,从目前的资料看,李益大历六年(771)“授河南府参军”开始,到《从军诗序》写作的贞元初,按唐代“凡居官必四考”制度,李益应于大历十一年(776)或稍早转“郑县主簿”。其后,建中元年(780)赴坊州入崔宁幕;建中三年(782)赴幽州朱滔军幕,未至,朱滔反,还归;建中四年(783)中拔萃科,授“渭南县尉”;贞元二年(786)前后入振武节度使唐朝臣幕。期间至少任过六到七个官职,“出身二十年,三受末秩”之说不太准确。
其二,“从事十八载,五在兵间”也有问题。李益及第及幕府从军生活,《李益墓志铭》说得非常清楚:“四擅郄诜之美,三领元瑜之任。”“郄诜之美”指科举及第,获得功名。《晋书·郄诜传》云:“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晋书》,第1443页,中华书局,1974)后人以“指诜丹桂”指科举及第;以“郄诜高第”指科举荣登榜首。“元瑜之任”指文人从军,任书记判官之职。元瑜是“建安七子”之一陈留阮瑀字,以章表之文名于世。曹丕《典论·论文》云:“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文选》卷五十二,第720页,中华书局,1977)又《与吴质书》云:“元瑜书记翩翩。”(《文选》卷四十二,第591页,中华书局,1977)《李益墓志铭》的这两句是指其曾四中高第,三次从军幕府。四中高第暂且不去考证,三次从军幕府当指在其佐幽州刘济幕之前“山南东道洎鄜畤邠郊皆以管记之任请焉,由监察殿中历侍御史,自书记参谋为节度判官”,即在山南东道、鄜坊节度使、邠宁节度使幕府任书记参谋或节度判官。尽管此前也曾被委任为卢龙军观察支使,但“以地非乐土,辞不就命”,没有赴任,所以其从军幕府,还是三次,“五在兵间”之说又有问题。
其三,《从军诗序》云:“迨贞元初,又忝今尚书之命,从此出上郡五原四五年,荏苒从役其中,虽流落南北,亦多在军戎。”是说李益在德宗贞元初,曾应“今尚书之命”参幕,从军至上郡、五原之地四五年。“上郡”、“五原”皆边塞地名,据《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关内道四》:“绥州,上郡。……《史记》曰:魏有西河、上郡。秦并天下,始皇置三十六郡,为上郡。”《新唐书·地理志》也云:“绥州,上郡,下。……天宝元年更郡名。”“盐州,五原郡,下都督府。本盐川郡。……武德元年侨治灵州……天宝元年更郡曰五原。”据《旧唐书·德宗纪》:贞元二年七月,“戊午,以鄜坊节度唐朝臣为单于大都护、振武绥银节度使。”《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二陆贽《唐朝臣振武节度使制》云:“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兵部尚书,兼鄜州刺史、御史大夫,充鄜、坊、丹,延等州节度观察等使,平乐郡王唐朝臣……可依前检校兵部尚书、单于都护、御史大夫,充振武绥银麟胜等州节度营田观察处置押蕃落等使。”《旧唐书·德宗纪》又云:贞元六年,五月壬午,“以宁州刺史范希朝为单于大都护、麟胜节度使(代唐朝臣)。”则唐朝臣贞元二年七月至六年四月“检校兵部尚书”,任振武、绥、银、麟、胜等州节度使,管辖“上郡”、“五原”,也就是说,贞元初李益在振武、绥、银节度使唐朝臣幕中从军。但《李益墓志铭》则根本没有提及这一重要经历,而只是强调在德宗即位后,李益任幽州营田副使,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使心有不臣之意的幽州节度使再次归顺朝廷的功绩:“德宗皇帝统临万方……复为幽州营田副使,检校吏部员外郎,迁检校考功郎中,加御史中丞,以金印紫绶副焉。始以幽燕气雄,虵豕作固,虽大君有命,尚守正不行。后密旨敦谕,往践乃职,卒使逆流再顺,寒谷生和。”
《从军诗序》又说李益在贞元初参幕唐朝臣期间,虽然曾流落南方和北方,但多数时间还是在军中。但由前文所引《李益墓志铭》可知,李益“三领元瑜之任”中,只有一次是在南方,那就是在山南东道军中任书记或参谋,而此事又在德宗即位前,而非贞元之间事,故其“贞元初流落南北,亦多在军戎”诸事与事实不符。
综合上述几点,可知《从军诗序》并非李益本人所作,否则,也不至于将其生年和出仕时间、官职等非常重要的人生经历搞错。
此外,《从军诗序》中的人称问题,也说明此序非李益本人所作。
首先,开篇的“君虞长始八岁”乃称李益字,而非其名,便清楚表明序文为他人所作而非李益自序。对于称名或称字,古人不是随意而为,而有着严格规定。称呼他人,基本是“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谥,周道也”(《礼记注疏》卷七,第1286页,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74),即成年前称“名”,冠礼后称“字”,五十后称“行第”,死后称“谥号”,从周代开始就是这样做的。称呼自己,基本原则是“父前子名,君前臣名”(《礼记注疏》卷二,第1241页,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74),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周天子策命晋文公重耳为伯,重耳从命后曰:“重耳敢再拜稽首,奉扬天子之丕显休命。”便自称其名。对于诸侯而言,“诸侯见天子,曰臣某侯某,其与民言,自称曰寡人”(《礼记注疏》卷五,第1266页,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74)。对普通人来说,凡下级面对上级,晚辈面对长辈,皆自称名;同辈之间,甚至长辈面对晚辈,出于谦虚和礼貌的缘故,也自称名。如《论语》中,孔子为显示自己谦让有礼,在学生面前常自称“丘”。基于上述原因,如果此序为李益自己所作,则肯定应自称其名:“益长始八岁”或“某长始八岁”之类,绝不可用“君虞长始八岁”之语。
其次,全文称呼前后不一。如“忝今尚书之命,从此出上郡五原四五年”,“令予辑录,遂成五十首赠之”两处,使用第一人称,似为李益自序口气。但其他地方则使用第三人称,如“君虞长始八岁,燕戎乱华”,“故其为文咸多军旅之思”,“幕府选辟,多出词人”,“本其凉国”,“亦其坎当世”等五处,是他人指称李益,而非李益自称。试想,如果此文真是李益自序,则应该是使用“余”、“予”、“吾”、“某”、“益”等第一人称语词自称,而非大量使用第三人称,以他人口吻指称自己。
最后,序文探究了李益“为文咸多军旅之思”的原因,认为其喜好在“军中酒酣,时因塞上兵寝,相与拔剑秉笔,散怀于斯文”,主要有三个原因:其一是个人气质和性格使然:“出于慷慨意气,武毅犷厉。”其二是故国之思和将门意识使然:“本其凉国,则世将之后,乃西州之遗民欤?”其三是个人身世和经历使然:“其坎当世,发愤之所致也。”这种认识无疑是颇有见地的。但问题是,作者在探究原因时,对李益身世和经历似乎并不十分了解和肯定,而颇多疑惑和揣测之意,甚至使用强烈表达疑问之词“欤”,个中原因,也只能归结为一点,那就是《从军诗序》的作者非李益本人。
但此文也应非后人伪作,至少是唐人所撰。因为从诸多迹象看,《从军诗序》早在宋代就已出现,理由有三:其一,宋哲宗时,著名词人贺铸便在《读李益诗》序文中明言曾见过《从军诗序》,他说:“甲子夏,与彭城诗社诸君,分阅唐诸家诗,采其平生,人赋一章,以姓为韵。君虞,益字也,见《从军诗序》。”(《庆湖遗老诗集》卷二,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其后,《唐诗纪事·李益门》所节录的《从军诗序》,其实在以颠倒原文次序、省略虚词之法转述原序内容,说明其作者也见过此序,否则便无法创作出与原文大同小异的李益背景说明文字。
其二,最早著录李益诗集者为南宋晁公武、陈振孙与尤袤,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别集类》著录《李益诗》一卷,解题曰:“右唐李益,君虞也,姑臧人。大历四年进士,调郑县尉,幽州刘济辟为从事……”尤袤《遂初堂书目·别集类》同时录《李益集》和《李君虞集》。可知南宋时已有《李益集》与《李君虞诗集》之别。但南宋以前,《先君石表阴先友记》、《唐国史补》、《因话录》、两《唐书》本传等皆称其名,而不提其字。迄今为止,除了新近在河南洛阳出土、此前不见于所有文献的《李益墓志铭》之外,其字君虞仅见于《从军诗序》。以此推定,晁公武“李益,君虞也,姑臧人”之说,必据《从军诗序》而来,其所见《李益诗》即此后《李君虞诗集》,与陈振孙、尤袤所见的《李益集》不同,而《李君虞诗集》亦当据《从军诗序》得来。
其三,从收录含有《从军诗序》之《李君虞诗集》的《唐诗百名家全集》的编纂原则来看,全书皆用宋本。席启寓为编纂此集可谓呕心沥血:“凡阅三十馀年而百家之制始成,可谓难矣!”(《唐诗百名家全集序》,见《唐诗百名家全集》,琴川书屋本,康熙四十一年)其原因就在于版本的搜求,席氏希望所录全部为宋本:“辄以有唐一代之诗未有以全集汇成全书者,诿怂惥,心窃识之而未敢力任。于是持宋椠本见遗者亦日至,乃募良工为之锓版。甫及数种,即有远役浮沉京师者数年,此事几废。然所携张司业、韩翰林诸集谬为名公卿所亟赏,《百家唐诗》之名遂流传人口,实为未成之书。迨虞衡差竣,请养南旋,闲居之暇复为访求购辑,次第受梓。”(《唐诗百名家全集序》,见《唐诗百名家全集》,琴川书屋本,康熙四十一年)最终成书时,“得百馀家,皆系宋人原本”(叶燮《唐诗百名家全集序》,见《唐诗百名家全集》,琴川书屋本,康熙四十一年)。“摘中晚百家全集,依宋椠本刻之。”(宋荦《唐诗百名家全集序》,见《唐诗百名家全集》,琴川书屋本,康熙四十一年)“悉照宋雕善本模勒付梓,不复轻改,遵旧制也。”(席素威《唐诗百名家全集·小传凡例》,见《唐诗百名家全集》,扫叶山房本,民国九年)也就是说,《李君虞诗集》中《从军诗序》是宋本中原有的,非后人所加。
那《从军诗序》究竟是何人所作?答案应该就在这句话中:“或因军中酒酣,时因塞上兵寝,相与拔剑秉笔,散怀于斯文,率皆出于慷慨意气,武毅犷厉。”这段文字中,除李益之外,还隐藏了一位曾与李益一起从军,彼此相熟又不完全了解的友人,他们意气相投,性格相近,“率皆出于慷慨意气,武毅犷厉”,每当军中战事消停,宴饮酒酣之时,便与李益“相与拔剑秉笔,散怀于斯文”。这位友人与卢景亮有文字之交,所以按其要求,辑录李益五十首从军诗,并作序,赠予卢景亮。
【编年】
从序文所述李益信息直接便可推定此序的写作时间,序文称诗序写作时李益“出身二十年”和“从事十八载”,即中进士二十年,做官十八年。按《李益墓志铭》:“大历四年,年始弱冠,进士登第。其年,联中超绝科。间岁,天子坐明庭策贤俊,临轩试问,以‘主文谲谏’为目。公词藻清丽,入第三等,授河南府参军。”则大历四年(769)中进士,大历六年(771)授河南府参军,开始踏上仕途,以此为基点顺推二十年和十八年,即为贞元四年,此即《从军诗序》的写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