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古代民族与疆域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古朝鲜源流考述[1]

关于古朝鲜源流,根据中国古籍记载,主要有箕氏朝鲜和卫满朝鲜两说。后来国外学者中以朝鲜学者为代表提出了檀君朝鲜这一观点,认为檀君是朝鲜的始祖。笔者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及文物考古材料的整理,就有关古朝鲜源流问题作探讨性研究,供方家参考。

一 古朝鲜的由来

古朝鲜冠以古字,不是古代朝鲜的缩称,与后来在朝鲜半岛建立的李氏朝鲜及今天的朝鲜更有本质的区别。古朝鲜是历史特定称谓,既不是国名,也不是族名,而是古地名,后来因为有了箕子东封朝鲜一说,才赋予朝鲜一词新的内容,史称箕氏朝鲜。箕氏朝鲜出现以后,为了与后来的李氏朝鲜相区别,才冠以古宇,称“古朝鲜”。就是说,古朝鲜与李氏朝鲜既没有地域上的联系,也没有血缘关系的继承。古朝鲜即箕氏朝鲜是商周时期出现于我国东北的特定的历史产物。在没有阐明箕氏朝鲜政治属性及其与周王朝的关系之前,有必要对朝鲜一名的来源做个交代。因为历史上先有朝鲜其名,后有箕氏朝鲜之说,朝鲜与箕氏两者联系在一起,才有古朝鲜问题的提出。

那么,朝鲜是以什么身份出现于史籍中的呢?据《战国策·燕策》记载苏秦对燕文侯曰:“燕东有朝鲜、辽东。”《史记·苏秦列传》亦载:“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滹沱、易水,地方二千余里。”朝鲜和辽东一样是具有双重概念的地名,其名称的来历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即自然地理概念和行政地理概念。例如,“辽东”在没有划定为行政建置(如辽东郡、辽东国)以前与“河东”、“岭南”一样,是以自然地理概念作为地名出现在史籍中的。就是说辽东郡没有正式设置以前,已有辽东之名的存往,并作为战国时期燕的代称常被史家所使用,如《史记·蒙恬列传》中“……起临洮至辽东”,《史记·货殖列传》中“上谷至辽东,地踔远,人民希”、“(秦)大兴兵,使王贲攻辽东,虏燕王喜”等。同理,箕子东走朝鲜之前,朝鲜与辽东一样都是以自然地理称谓作为地名出现于史籍中的。那么,朝鲜作为自然地理名称其来源何处?按照《史记·朝鲜列传》注释“朝鲜音潮仙”,即境内有一条汕水而得名。前辈朝鲜学者李肯翊说:“我东朝鲜之称,古人以为地近旸谷,故曰朝,出日先明故曰鲜。”朝鲜之名似与其地近太阳有关。可见,朝鲜其名之来源有多种解释,然而,不论哪种解释,正确与否,朝鲜作为地名是客观存在的。朝鲜与辽东并列,同是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的属地。不同的是辽东在“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地千余里……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之后,已经成为燕国重要的郡制行政单位,朝鲜则因先期为箕子所封,有着特殊的政治内涵,故没有新的变化。

二 箕氏朝鲜的出现及与中原的关系

据《尚书大传》记载:“武王胜殷,释箕子之囚,箕子不忍周之释,走之朝鲜,武王闻之,因以朝鲜封之。箕子既受周之封不得无臣礼,故于十三祀来朝。”又《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武王既克殷,访问箕子。……于是武王乃封箕子于朝鲜。”又《汉书·地理志》记载:“殷道衰,箕子去之朝鲜,教其民以礼义,田蚕织作,乐浪朝鲜民犯禁八条……”。

综上所记,基本阐明了箕氏朝鲜的来历。箕子殷人,是殷商末期纣王的大臣,其名始见于《易》及《左传》。据《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箕子是纣王的亲戚,经后人考证,箕子名胥余,一说是纣王的诸父,一说是纣王的庶兄。箕子德才兼备,与微子、比干,同被称为“殷代三贤”。殷纣王为政残暴、荒淫,箕子作为朝臣经常劝谏纣王,纣王不听。箕子很苦恼,有人劝箕子远去,箕子说:“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说于民,吾不忍为也。”于是,箕子佯疯而为奴,并作《箕子操》以自解。比干因谏被纣王杀害后,箕子被囚。周武王灭商后两年,曾访问来朝的箕子,问箕子殷为什么会灭亡?“箕子不忍言殷恶,以存亡国宜告。”于是武王以此为题问天道,箕子作《洪范》九类以告。主要内容是阐明为君之道,劝诫武王要吸取纣王失败的教训。“殷代三贤”比干被杀;微子被武王释,并复其位,做了周朝的臣子;而箕子被周武王封之朝鲜,而不臣,其意是不在周朝做臣子。

箕子被封朝鲜其地后,其政治属性应视为周朝的一个地方政治实体。其理由有两个:首先,箕子封于朝鲜,授权于周武王,根据周礼,箕氏朝鲜每十三祀来朝一次。据《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其后箕子朝周,过故殷虚,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其次,朝鲜为殷地,箕子东适朝鲜带去了很多殷之遗民,据朝鲜史料《朝鲜史略》记载“周武王克商,箕子率中国人五千,入朝鲜。”又《海东绎史》记载:“箕子率五千人入朝鲜,其诗书礼乐,医药卜筮,皆从而往,教以诗书,使知中国礼乐之制,衙门官制衣服,悉随中国。”中国史料记载尤为具体,《汉书·地理志》载:“殷道衰,箕子去之朝鲜,教其民以礼义,田蚕织作,乐浪朝鲜民犯禁八条……”。综上所记,诚如前辈学者金毓黻先生所言:“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以开拓东北之疆土,一如太公之封于齐,召公封之于燕,盖当时之一蕃国也。”由此,可以将箕氏朝鲜视为西周一个侯国。古籍中虽然没有记箕子为朝鲜侯,但却记有“箕子之后朝鲜侯”。鱼豢《魏略》更为详细记述了这一史实,“昔箕子之后朝鲜侯,见周衰。燕自尊为王,欲东略地。朝鲜亦自称为王,欲兴兵逆击燕,以尊周室”。此记述说明,朝鲜侯与燕侯一样,一直作为周朝的侯国与其相始终。

三 箕氏朝鲜与卫满朝鲜的关系

自殷末周初,箕子东封朝鲜成为西周一个侯国始,至“燕乃遣将秦开攻其西方,取地二千余里,至满番汗为界,朝鲜遂弱”,以及《三国志》引鱼豢《魏略》的记载为止,箕氏朝鲜经历了西周、春秋战国大约700余年的历史。秦始皇并天下,使蒙恬筑长城到辽东,箕氏朝鲜已传40余世,其王名丕,因畏秦袭之,臣服属秦。箕丕死后,其子准立,为箕氏朝鲜第四十一代王。箕准在位20余年,正值秦末汉兴,刘项逐鹿于中原,史称“楚汉相争”时期。中原齐、赵及燕地之民因避战乱而亡命准(箕氏朝鲜),准辟其西地予以安置。汉高祖十二年,因燕王卢绾反汉,汉以樊哙、周勃伐燕,燕王卢绾亡命匈奴。时有燕人卫满,因国破家亡,聚党千余人,东渡浿水投奔箕氏朝鲜。箕准采纳了卫满的建议,并拜卫满为博士,封地百里,命守西界。后来,卫满谎称汉兵十道来伐,求入宿卫。卫满诱亡命余党反准,准败入海,居韩地,自号韩王。箕氏朝鲜亡。

卫满占据箕氏朝鲜后,燕、赵、齐亡者举卫满为王,都王险城,史称卫满朝鲜。汉定天下后,辽东太守即约满为外臣,负责保塞外蛮夷之职。从卫满灭亡箕氏朝鲜,逐箕准亡命韩地及组建卫满朝鲜的过程看,卫满本人为燕人,即汉人,而因避中原战乱而逃归卫满之赵、齐等中原居民自然也都是汉人。卫满朝鲜的前身箕氏朝鲜为殷人,殷人亦汉人。所以说,卫满朝鲜和箕氏朝鲜一样都是以汉族为主体建立的多民族的与中原王朝结为蕃属关系的政治实体。如果说卫满朝鲜与箕氏朝鲜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卫满朝鲜因中原王朝——汉朝的强大,其存世较短,被汉武帝东征朝鲜而辟为乐浪、真番、临屯、玄菟等郡。汉武帝东征朝鲜而开四郡,是东北史中汉族开发东北的辉煌时期!

最后,谈谈檀君朝鲜问题。檀君其人在中国先秦史籍中无记载,最早记录檀君活动的是成书于十三世纪的朝鲜史书。该书以神话形式记述了檀君作为朝鲜开国者的情况。相传有神人降于太白山之檀树下,称檀君,名“王俭”(王俭即王险,实为地名——卫满朝鲜都城),都平壤,后徒白岳,国号朝鲜,即“檀君朝鲜”,治国千五百年,入山成神。显而易见,檀君王俭者,实为虚构人物,所谓檀君朝鲜不可信。


[1] 原载于《辽宁社会科学通讯》2000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