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文化,是观察一个地区发展态势的最佳对象。兴盛的文化,不仅在无形中提升着对外部世界的整体影响力,同时也以醒目的姿态充当着这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标杆。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人类生命繁衍、财富创造的物质文明发展史,更是人类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发展史。在漫长的岁月中,人们逐渐形成和积淀了只属于某个民族的行为习惯和社会心理。藏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在西藏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勤劳智慧的藏民族的确孕育了流金溢彩的文化,也繁衍了多姿多彩的藏族文化产业。
一
20世纪下半叶,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推动下,发达国家和地区面临前所未有的经济结构和产业调整:一般制造业加速向后发国家地区迁徙,城市功能由生产型为主向服务型为主转型,各种资源的全球流动速度加快,新兴国家和城市不断崛起,几百年来西方国家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开始动摇,一些发达国家和城市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寻找新的发展途径,为国家和城市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是一些发达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文化和文化产业对城市乃至国家整体发展的带动作用受到特别关注和重视。文化产业既是现代服务的核心内容之一,也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动力。特别是在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高新技术尤其是数字化、网络化的运用,使文化产品的生产效率越来越高,文化的传播力度越来越大,文化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文化不仅仅是一种“软实力”,同时也是一种“硬实力”。[1]因此,发展文化和文化产业被认为是国家和城市复兴的必不可少的路径。发达国家政府和学术界所论及的文化和文化产业,其核心理论是创新(创造性),是以国家和城市的振兴为目标,在创新这种核心理念的统领下,激发个人创造、发展新型服务业(主要指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服务业)、提供完善的服务、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吸引力和集聚能力等,同时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大力发展新媒体产业,以推动产业升级。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打破了各种文化行业之间的界限,图像、文字、影像、声乐被整合,文化艺术的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得到极大的丰富,新兴文化行业层出不穷,新媒体产业显示出令人鼓舞的发展前景,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一些西方学者甚至认为,通过发展文化和文化产业来振兴城市,其重要性与欧洲文艺复兴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当前,全球经济结构正进入一个大调整期,未来生产向着品质化、趣味化、环保化、精神化、经验化等方面发展,文化成为一个最强大的产业形态。文化产业的崛起,将为世界带来全新的面貌和体验,文化在经济的舞台上已不只是配角,更要担当日趋活跃的主角。从世界范围来观察,美国文化产业的视听产品出口额仅次于航空业和食品业,英国的文化产业年产值只排在汽车工业之后,日本的文化产业更是超过汽车工业占据首位。
在我国,文化是宣传、文化等行政部门的事情,如果说与经济有某些关联,也不过是经济的一个小小附庸,诸如“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之类。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文化作为一种产业功能也逐步从行政体制中分离出来,并运用市场机制,实现文化的社会化大生产,被纳入产业发展的轨道。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中国文化产业主要以事业单位的形式出现,因此文化产业半个世纪以来发展缓慢。20世纪后期世界各国迅猛发展的文化产业浪潮也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走过了两个阶段。[2]
第一阶段是从1978年到20世纪末,为文化产业发展的自发阶段。其基本特点是,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文化领域逐步打破计划经济的束缚,放开搞活。基本倾向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改变计划经济时期由国家“包办”文化生产的局面到允许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产品生产。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新媒体的出现,以及政府在新媒体管理方面相对宽松的政策,为社会力量介入这一新的领域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社会力量参与文化生产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创造力,使人们看到了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其二,改革国有文化单位机制,激发国有文化单位活力。在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文化生产的同时,国有企业单位的改革也在谨慎地进行。起初是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文化单位的改革也在不断推进,商品经济规律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国有文化单位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
第二阶段大致是从1995年到现在,为文化产业发展的自觉阶段。其基本特点是人们由关注文化产品转到关注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性作用受到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大的召开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里程碑。文化部在2012年发布的《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和《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都旨在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保障,全面创造有利于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良好环境,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我国也进入了黄金时代。当然,促使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转型,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明显表现:一是以消耗物质资源为基本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无法为继,迫切需要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二是居民消费由物质消费为主逐步向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并重转变;三是文化与科技相结合,文化与产业相结合,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的升级;四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开始由主要关注“硬实力”向“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并重转变。这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转型为我国文化产业的进入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和环境。同时,面对国际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态势,我国文化产业亟须与国际接轨。
文化与经济的结合已成为21世纪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各国的实践表明: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因素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藏族文化产业在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中独树一帜,音乐、影视率先出击,深得国内外听众和观众的喜爱,一些有实力的藏族歌舞家踊跃参与各种大赛,西藏及青海、四川、云南、甘肃藏区都推出了一批藏族原创音乐制作人,深受群众欢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百家涉藏网成为推介藏族文化的重要窗口。西藏还多次组织文化企业参加各种博览会。事实证明,藏族文化产品深受欢迎,藏族文化产业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成为当代西藏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
西藏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极其丰富,经济发展也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然而,人们对西藏经济发展特别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真正了解是十分有限的。本课题旨在从西藏文化产业发展层面,进行一些初步探索,并总结、归纳出西藏文化产业现实的状况和特点,探索西藏是否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条件与潜力,以及西藏文化未来发展的趋势。
在西藏及其他藏区,有一点是与发达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有相似之处的,就是文化产业是西藏乃至整个青藏高原在今天经济发展中的最优选择之一。不同的是,发达国家和地区选择文化产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是在经历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后,一般是后工业化和发达的第三产业推动的产物和选择。西藏的文化产业则是在经济结构经历了“一、三、二”向“三、一、二”转变的产物和选择。这种选择与发达国家有着很大的不同,最主要的是体现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不同,西藏文化产业的发展没有强大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作后盾。第一产业是西藏的主体产业,也是西藏国计民生的重要依托,由于西藏生态的决定性地位,第二产业并不是西藏的最优产业,而西藏的第三产业也并不是建立在发达的第一、第二产业基础之上,是由于西藏自然条件的超常规要求,造成了运输、邮电、商业甚至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相对其他产业的超前发展。因而,西藏文化产业的选择与发展从总体上是在经济基础相对落后,自然环境又极其严峻的条件下进行的,必定有其自身独特的条件和因素,不可与一般地区相比,更不可与发达国家相比,当然,更不可拿发达国家或一般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来要求西藏。在国际上,文化产业的概念至今还未得到十分严格和统一的界定,各国官方和学者也都认同这一概念具有多重含义,并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和不同的意义上理解、使用着这一概念。西藏必须有自己的路径和渠道发展属于西藏自身的文化产业。
另外,众所周知,西藏文化独具魅力,但人们对西藏文化,特别是西藏文化产业的了解实际上非常有限。
其一是因为藏民族所世居的被誉为“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生存环境最严酷的极地板块,其独特的自然地域单元、地理位置、地势结构、气候特征及独特的资源都使人类面临严峻的考验。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哪一个地方可以像青藏高原那样带给世人如此莫名的诱惑。“一位哲学家在漫游西藏后感慨万千,认为一个人只要能够站在这冰峰雪岭上沉思默想一分钟,哪怕是历尽世间所有的苦难也是值得的;一位歌唱家感受着西藏高原风神的亲吻和雨神的拥抱,以她那风靡海内外的声音,把西藏唱作‘没有阴影的家园’,喃喃诉说着:‘我为诱惑而来’,‘我为您感召而来’。然而,没有人能够说得清,那诱惑的具体所在、具体所言……或许,西藏的诱惑首先是大自然的奇迹。”[3]的确,这里曾是一片在第三纪著名的喜马拉雅山运动中从古海里崛起的高地;曾经是波涛汹涌的海洋,后成为举世瞩目的万山之源、有众山之王美称的珠穆朗玛峰,身处地球之巅。许多证据表明,青藏高原至今仍在继续长高。到这里旅游的人们,时常可以发现古海生物的化石,看到板块撞击的地层曲线,形象地感受着我们这个星球沧海桑田的变迁,感受着另一种更为辽远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而由于西藏特殊的地理因素,以及绝佳的生态环境,生长着数量惊人的野生动植物。西藏被称为“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而在这块广袤的大地上,鸟在蓝天中翱翔,兽在草原上奔跑,鱼在河湖里畅游,动物遍布山川河谷,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构成了一副极其丰富多彩而又神奇奥妙的大型立体画卷,被称为“世界上最高的天然动植物园”。高原的主人——藏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在利用野生动植物方面积累了极其丰富和宝贵的经验,这些都成了藏族人民对人类世界的巨大贡献。
其二,西藏的魅力在于其神秘的文明和文化。千百年来,以藏族为主体的高原各族人民在开发高原、发展高原历程中,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创立了不朽的业绩,更为重要的是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藏族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应该是一个整体,涵盖了关于藏民族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行旅在青藏高原,会被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藏族人民而深深地感染和震撼。雅鲁藏布江是藏族人民的母亲河,它哺育出最早的藏族儿女。他们在河谷耕耘,在草原游牧,在丛林狩猎,在大地迁徙,写下了一部既与大自然相适应,又与大自然相抗争的民族文明发展史。正是从他们对天空的瞩望、对山野的亲情中,发展出了富有高原特色的天文历法、民族医学,发展出了自己的戏剧和绘画、歌舞艺术。金顶闪烁的寺庙,是青藏高原随处可见、不可或缺的另一道风景。一千多年来,佛教一直是多数藏族群众的信仰,充满形式感的各种宗教活动,包含了高原人民对生活的哲思、热望和祈盼。今天,在西藏人民迈向现代化进程中,漫长的宗教历史的影响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深深潜入普通人民的生活和心灵的宗教感情和让人崇敬又有些生畏的西藏文化,正以其壮美、深邃和神秘感召着世人。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西藏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弘扬,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西藏的文化产业也是独具魅力的,西藏因为文化资源丰富多彩,文化产品形态各异、文化内涵不可替代,西藏发展文化产业具有无与伦比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藏民族在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的认知、适应、改造和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在与内地各民族文化和外来文明的交流融合以及相互借鉴的过程中,创造了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形态多样的民族文化,其中包括语言文字、哲学宗教、藏医藏药、藏香、藏纸、天文历算、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建筑美学、雕塑绘画、工艺美术等,这些既是藏民族千百年来执守高原的生存之本,也是今天西藏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依据和载体。
近年来,随着外界想了解西藏的愿望的提升,西藏自治区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西藏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文化发展路子,文化产业有了一定发展,西藏自治区的文化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繁荣壮大,呈现出多渠道、多元化投资、多种所有制齐头并进、相互促进、蓬勃发展的态势,初步形成了多门类、多体系、多层次的发展格局。截至2011年7月,全区从事文化产业发展的企业和单位已发展到30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门类近20种。[4]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西藏自治区文化产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缺少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整体实力不强,但发展速度迅猛,发展潜力巨大。特别是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后,在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带动下,旅游干线周边的县、乡、村,积极创办旅游度假村、文化大院、“农家乐”、“藏家乐”、休闲林卡等,将民族民间文化推向市场,有效拓宽了农牧民群众增收和脱贫致富的渠道,也使藏族文化产业初步产生了一些影响。
近10多年来,西藏不少藏民族的企业精英们,也注意到了西藏发展文化产业的特殊性与比较优势,并用自己的行为捍卫着自己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他们认为,西藏由于地处世界屋脊,与其他产业相比,发展文化产业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文化产业可以减少对脆弱生态环境的破坏;二是西藏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传统文化产业基础;三是藏族人民本身非常热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产业,甚至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有着强烈的使命感。特别是在“将西藏建设成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的倡导下,藏族人民发展文化及文化产业的动力更是十足,加之国家和西藏地区较好地注意到保护和发展藏族文化产业的重要性,使西藏的文化产业以其自身的特殊性和特色迅速在西藏及其他藏区发展起来,带“藏”字的文化产品甚至风靡全球。
但我们深知,就西藏文化产业的发展来说,目前的确还只能是初具规模,没有形成整体规模优势,并且市场化程度低,在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方面,西藏还有较多羁绊,从根本上制约着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很低,难以成为市场平等竞争的主体力量,与发达国家之间和国内一般文化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相比,文化产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是作为一种“朝阳产业”和高端产业,影响整个产业的生态和效益,是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它不仅是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能创造巨大的价值,同时还是传统产业各分散产业链的黏合剂和润滑剂,现代新兴产业的助推器,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西藏将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但当前目标定位还比较低,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也仅为3%,因此,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还任重而道远。
三
西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全国当之无愧的文化大省区,也是世界旅游资源富集地之一。2010年,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把西藏建设成为“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要大力推进经济建设,从西藏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国家战略需要出发,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着重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战略支撑产业,做大做强做精特色旅游业,支持发展民族手工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新兴媒体建设,推进基本文化设施建设,提高精神文化产品供给能力”。这是党中央赋予的重大历史使命,在全国上下致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大好形势下,西藏的文化发展得到国家如此的重视,无疑是获得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有利时机。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形象还没有得到国内外的普遍认识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许多人虽然对西藏充满向往,但了解甚少,特别是对西藏传统文化产业的认识还很有限,甚至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二:一是关于西藏文化及其文化产业的宣传甚少,一提起西藏,人们除了知道布达拉宫,了解一点西藏音乐、影视、绘画、饮食、旅游等带有一定创意元素的现代文化产业,对于唐卡、藏纸、藏香、藏毯、藏药、建筑、服饰、装饰、雕塑等一系列传统文化产业了解很少,甚至根本没有听说过。这也与各种各类学校或科研机构的人员更多地探讨西藏专门的文化现象,如历史、宗教、政治、文学、艺术等,而忽略从经济或产业的角度进行探讨和宣传是分不开的。二是许多研究民族经济问题的学者,大多很难专门关注西藏文化因素而对其文化产业进行研究,虽然伴随着西藏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催生了学者们研究西藏文化产业的浓厚兴趣,但是从西藏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情况进行研究的尚十分有限。
从总体上说,西藏文化的影响以及人们对此的认知与其作为享誉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璀璨明珠以及世界文化之瑰宝不相匹配。西藏这个地方的文化及其文化资源和产业都太需要人们去真正了解和关注,因为,在今天我们大打文化品牌、努力增强“文化软实力”之机,西藏的文化及其文化产业是非常值得重视与发展的,它是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文化“软实力”在我国具有特殊意义,一是体现中华文化安全,高度可以进一步提升到国家利益的安全;二是体现世界意义上的生态安全,毕竟“世界屋脊”仅此一个,也正因为如此,西藏文化也应该是世界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部分。认识到这种特殊性,我们对西藏文化的认识以及以此为载体的文化产业的认识,应该放大到对“使西藏成为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的高度。因此,本课题强调,西藏文化产业的发展实际上应该被当成一个系统工程来看待,即以富有深刻内涵的“藏文化”(宗教因素在一定程度占重要地位)为中心,但又要体现“藏”文化元素,如唐卡中的“绘”元素、藏药中的“药”元素、藏纸中的“纸”元素、藏餐中的“餐”元素、藏毯中的“织”元素、音乐中的“歌”元素、舞蹈中的“舞蹈”元素等为延伸或分支的元素文化为内容,共同打造藏族文化产业,它们是整个藏族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可独立打造成体系,共同促进整个藏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真正体现“中华特色保护地”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重视西藏文化产业的概念界定和正面宣传西藏文化及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国内人士真正了解西藏,了解藏族人民的文化形态,也可使国际人士正确看待西藏文化及西藏问题,消除人们在未知中产生的困惑与疑虑。本书通过对西藏文化产业的实地考证,并以系统论的理念和方法概括出西藏文化产业发展整体概况,以期填补学术研究的不足,同时,让更多人真正了解西藏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发展特点、发展模式及发展趋势。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承担编制的《西藏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将成为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着眼于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目标,真正形成指导西藏未来10年文化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该纲要提出,将建设“特色文化经济实验区”作为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目标,积极打造以“幸福西藏”为主题的世界级文化经济示范区,未来10年将是西藏面临现代化模式重大抉择的关键期。据悉,“十二五”期间,根据西藏自治区“十二五”规划,西藏自治区将加强专业艺术人才和群众文化人才的培养,挖掘传统和民间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创意、影视动漫制作、演艺娱乐、出版发行、民族工艺品制作、高原极限运动等特色文化产业,打造西藏文化品牌,促进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产业优势转变,并加快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文化创新能力和较强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团。
我们相信,西藏文化产业将迎来最好的发展机遇!
[1] 关群:《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作用》,《中国第三产业》2004年第9期。
[2] 祁述裕主编《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第003页。
[3] 龚威健、吴雨初:《旅游在中国·西藏》,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4] 熊裕华:《西藏将把文化产业建设成为特色支柱产业》,http://tibet.news.cn/gdbb/2011-10/14/content_23890617_1.htm,最后访问日期:2011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