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中亚留学生的汉语国际教育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中亚留学生汉语自主学习调查分析

(一)中亚留学生汉语自主学习总体状况分析

根据前文的理论构建,中亚留学生汉语自主学习应该由5个因子构成,即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学生学习目标的确立及制定学习计划(元认知知识)、学生学习策略使用、学生学习监控和评估学习过程、学生自我调节能力。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采用简单的描述性统计,对中亚留学生在汉语自主学习中的5个因子进行检验,具体情况见表3。

1.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的情况调查

表3 中亚留学生汉语自主学习各因子统计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项任务,是个体的能力以及自信心在某些活动中的体现,是影响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高自我效能感的学习者,其自主学习倾向性更强,低自我效能感的学习者则相反。据笔者访谈和课堂观察得出:中亚人的民族性格开朗、外向、大胆,因此他们的自信心普遍较强,在学习汉语方面有不同于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大部分人在课堂上表现活跃,并且认为自己有信心学好汉语,还有许多人认为自己的汉语学得不错。

表4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情况

从表4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第1项“我学习汉语是因为家长、老师让我学”(M=2.12,SD=1.33),说明中亚留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不太赞成“学习汉语是因为家长、老师让我学”,但有一部分人仍然在家长、老师的要求下被动地学习汉语。第2项“我了解老师的教学目的,在课堂上能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和节奏”(M=3.79,SD=1.03),说明大多数中亚留学生在课堂上能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但不是太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访谈时,初级班的几名中亚留学生这样说:“在课堂上老师说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我们没有想过要了解老师让我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高级班的一名中亚留学生说:“有的时候我明白老师为什么要我们这么做,有的时候不明白,我从来没想过要主动去了解老师的教学目的。”项目3“我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老师应该负主要责任”(M=2.40,SD=1.16)和项目4“我认为学习者本人应该对自己的成绩负主要责任”(M=4.25,SD=1.09),说明有绝大多数的中亚留学生认为自己的汉语成绩不好自己应该负主要责任,但是少数人也强调自己学得不好,教师也有责任。项目5“与班里的其他同学相比,我更有信心把汉语学好”(M=3.75,SD=1.11),说明大多数中亚留学生有信心学好汉语,在访谈过程中笔者了解到,在班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有较强的自信心,但个别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信心不足。

通过分析,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主动把教师的教学目的转化为自己的学习目的。只有学生有了自己的学习目的和需要时,他们才能为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2.学生学习目标的确立及制定学习计划的情况调查

自主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主动选择、调节、控制、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目标与学习计划是进行调节和维持的参考点,具有导向、调节与维持的功能。学习者能否为自己设置合适的学习目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对其自主学习会产生重要影响。

表5 学生学习目标的确定及制定学习计划情况

从表5中的第6、7、8项来看,学生学习汉语有一定的目标,也能根据汉语学习进展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但值得关注的是第9项(M=2.67,SD=1.09),他们虽然认为制定学习计划很有必要,并且也制定了相应的学习计划,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留学生学习汉语仅仅是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并没有自己的一套汉语学习计划。另外,从部分学生的访谈结果可发现,这些问题在他们中间依然很明显:

(1)学生虽然制定了学习计划,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比如贪玩、身体不适或者学习兴趣降低等,经常不能按时执行。

(2)他们中的很多人没有制定学习计划的意识,他们认为只要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就算完成了今天的汉语学习任务。

(3)还有一部分中亚留学生说,他们没有其他的学习计划,是因为除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外,没有时间再完成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了。

3.学生学习策略使用的情况调查

表6 学生学习策略使用情况

表6中的第10项(M=2.63,SD=0.94)和第12项(M=2.33,SD=0.81)说明中亚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很少使用学习策略,在学习时目的性也不强,有些中亚留学生甚至对“学习策略”这个词语很陌生。第11项(M=3.50,SD=1.16)说明中亚留学生基本能够做到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第13项(M=2.67,SD=1.21)和第15项(M=2.45,SD=0.78),这两项的平均值较低,说明中亚留学生的学习途径很单一,基本只完成教材上的学习任务,不会多渠道地进行汉语学习。尤其是第15项平均数低于3,说明很少有人通过网络进行汉语学习。第14项(M=3.90,SD=1.01),说明大部分中亚留学生能够在上课时专心听讲。在访谈中我们也了解到,绝大多数中亚留学生不了解学习策略,对学习策略的概念也知之甚少。除此之外,很多中亚留学生没有想过要利用互联网学习汉语,很多中级阶段和初级阶段的中亚留学生表示,目前没有阅读课外书的计划。

4.学生学习监控和评估学习过程的情况调查

自我评估是学习者自己评估学习情况的一项重要技能,它能使学生在课程或单元结束后自己评估自己的表现。只有了解自己的表现,才能根据自己的水平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笔者在问卷中设置此内容,目的是让中亚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及时反思,从而改变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

表7中的第16项(M=3.43,SD=1.12)和第17项(M=3.46,SD=1.16)的平均值,说明学生虽然有一定的发现错误、总结错误的能力,但还远远不够。第18项(M=4.08,SD=1.07)的平均值明显高于其他几项,说明大多数中亚留学生都希望教师对他们在学习上的进步及时做出评价。研究发现,中亚留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无论回答对错,都希望教师做出评价,有时教师没有及时做出评价,他们甚至会向教师发问:“我的回答怎么样?”教师的正面评价会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树立他们的信心。如果教师做出负面评价或未做评价,会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这与中亚国家的历史文化有很大的关系,中亚五国均为伊斯兰国家,绝大多数国民信仰伊斯兰教,在真主安拉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可以跟真主交流沟通,中亚留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十分积极主动,课堂气氛很活跃,他们对问题有不同看法时,会及时说出来,与老师沟通。

表7 学生学习监控和评估学习过程的情况

第19项(M=3.50,SD=1.20),说明超过半数的中亚留学生会在考试之后找一找自己与别人的差距。第20项(M=2.35,SD=0.71),说明中亚留学生的汉语水平达到什么程度,有自己的想法,他们有一定的自主意识。通过访谈笔者了解到,高级阶段中亚留学生对学习的监控能力普遍高于初级阶段的中亚留学生。

5.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的情况调查

表8 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的情况

表8中的第21项(M=3.48,SD=1.13),说明半数以上中亚留学生会在学习成绩下降时分析原因,但根据访谈结果来看,能分析原因的人不少,但是能找出原因并及时调整的人并不多。第22项(M=3.57,SD=1.16),说明还是有少部分中亚留学生不能做到经常检查自己汉语学习计划完成的情况,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学习计划。第23项(M=3.60,SD=1.07)的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中亚留学生会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情况下向老师或者同学寻求帮助。第24项(M=3.40,SD=1.24)的平均数为3.40,表明虽然有大部分中亚留学生会及时调整学习方法,但仍有少部分中亚留学生在这方面不能积极应对。第25项(M=2.55,SD=1.26),说明仍有相当一部分中亚留学生会因为懒惰或者其他原因放弃原来的学习计划。访谈过程中笔者了解到,有些中亚留学生会因为一些外部因素放弃自己原来的学习计划,比如宿舍不够安静,或者朋友聚会,等等。他们认为这些原因是使他们学习计划搁浅的主要因素。

(二)高、中、低各阶段中亚留学生汉语自主学习差异分析

根据学生学习汉语时间的长短,把被试分为高、中、低三个阶段,对各阶段的中亚留学生汉语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分析,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中的“单因素ANOVA”对各阶段中亚留学生汉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差异进行检验,结果见表9。

表9 高、中、低三个阶段留学生汉语自主学习差异分析

续表

表9中的数据显示,在“学生学习策略使用”这一因子中,高级班和中级班显著性达到0.033(P<0.05),说明差异显著。在“学生学习监控和评估学习过程”这一因子中,初级班和高级班的显著性达到0.000(P<0.05),中级班和高级班的显著性达到0.001,说明在学生学习监控和评估学习过程方面三个班均有显著性差异。在其他几个因子中,各阶段中亚留学生没有显著性差异。

由于高级班学生学习汉语时间长,在长时间接触汉语过程中,他们摸索了汉语学习方法,使用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在对自己的学习监控和评估学习过程方面,三个班都有明显差异,初级班的学生学习汉语时间较短,有些学生刚刚来到中国,可能在以往的学习中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监控和评价习惯;来到中国后,在系统地学习汉语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汉语学习方法,对自己的学习也有了一定的监控和评价能力,因此,高级班的学生在这个方面与中、初级班的学生存在较大差异。

(三)中亚留学生汉语自主学习性别差异分析

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中的独立样本t检验,对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性别差异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0。

表10 中亚留学生汉语自主学习性别差异分析

从表10中可以看出:男女生在“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学生学习策略使用”、“学生学习目标的确立及制定学习计划”这3个因子中差异很小,在“学生学习监控和评估学习过程”、“学生自我调节能力”这2个因子中,男生的得分都略高于女生,说明男生对学习监控和评价的能力以及自我调节能力上略强于女生。

检验结果表明,虽然男女生之间在汉语自主学习的5个因子中都有些差异,但Sig值均大于0.05,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意义,这说明男女生在汉语自主学习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为了获得中亚留学生汉语自主学习的具体情况,本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处理,从中亚留学生汉语自主学习总体情况、各阶段中亚留学生汉语自主学习差异、性别差异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四)汉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1.中亚留学生汉语自主学习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笔者认为中亚留学生的汉语自主学习能力还很欠缺。

第一,自我效能感较强,但学习动机不强。

许多中亚留学生认为自己的汉语水平较高,他们对自己很有信心,这一点虽然对他们学习语言有一定的帮助,但是更多的时候,不能认清自己的实际水平,不便于找出差距。在学习动机方面,有相当一部分中亚留学生是在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下学习汉语的,只有个别人学习意识强,在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的同时,能主动安排自学时间;但大多数中亚留学生对于学习的目的、方法及时间的安排似乎没有过多的思考,只是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第二,普遍缺乏汉语学习的监控能力。

调查发现,大部分中亚留学生认为有必要制定学习计划。虽然,有一部分人制定了学习计划,但由于懒惰、贪玩等各种原因绝大多数中亚留学生不能够按时执行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说明他们普遍缺乏对学习的监控能力。这说明他们的元认知策略应用不足或者根本没有应用。

第三,使用学习策略的频率较低。

绝大多数中亚留学生对学习策略这个概念非常陌生,也很少有人主动地使用学习策略。调查中发现中亚留学生除了使用记忆策略和少数的社交策略,其他策略很少使用。大多数中亚留学生不会有意识地运用学习策略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在今后的汉语教学中,培养中亚留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将作为一项任务渗透到汉语课堂教学中。

第四,学习汉语的途径单一。

大多数中亚留学生学习汉语只满足于对教材的认知,或者依靠老师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也有少部分中亚留学生会在日常生活中与中国人进行交流,或者通过结识中国朋友、请中国人当家教来提高汉语水平。但很少有中亚留学生借助网络、多媒体、课外汉语书等途径来提高汉语水平。这是目前中亚留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2.激发学生的汉语自主学习动机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教学是认识与情感相互促进的过程,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因素,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求知兴趣,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教学活动中,主体性教学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思想早已被广大教师认同,其核心就是把教学活动组织成一个在教师激励和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的互动过程,其中教师是施教的主体,主要起激励和指导学习方法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即在一定的动机驱动下,自主构建认知结构,发挥个性特长、丰富情趣体验。课堂上教师给出的教学任务是否合理,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中亚留学生认为,如果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他们感兴趣,就会增加其学习动机。传统的汉语课程体系注重对汉语言知识的讲授,某些语言知识比较生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但语言课程决定了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所以教师应该思索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提高学生的汉语自主学习能力。

(1)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和现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知识的欲望。学生是否愿意自主学习,要看教师是否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呢?布鲁纳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的最初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是一种内在动机,而不是诸如等级、奖赏、竞争之类的外来目标。因此教师要善于在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求知欲之间创设问题情境。汉语课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对母语为非汉语的人来说有枯燥、晦涩的语法和难以掌握的汉字,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利用实物、图画等把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起来,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汉语自主学习能力。

(2)开展课前5分钟演讲,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学生们都有被认可和被承认的需要,笔者在课堂上发现,中亚留学生在学习语言上有中国学生所欠缺的优点,他们更善于表达和交流,无论汉语水平高或低,他们都有一定的自信心,能把所学到的汉语知识及时表达出来。所以,开展课前5分钟演讲很适合中亚留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限定内容,初、中级阶段的学生可以限定在日常生活方面,高级阶段的学生可以涉及中国的文化、地理、社会现实等方面。这样一来,既督促学生在课后为准备演讲内容而查阅资料,又满足了中亚留学生喜欢表达、交流的语言学习特点。

(3)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在汉语课上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在有限的空间(教室)、时间(课时)内打破环境条件的制约去认识教材中的事物,达成知识领域和情感领域的目标,从而缩短认知进程,从而提高教学的容量和质量。教师、学生、教材、媒体是课堂教学的四要素。教学媒体是一种知识载体,它既是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又是学生的认知工具。多媒体技术能把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直观、形象、逼真地展现出来,能把学生的非注意力因素集中起来,能使学生从听觉、视觉上感受汉语教学的内容,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能动的思维,广泛的思维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途径。因此,若课堂上能充分挖掘和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积极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则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得到不断地提高。例如,在学习《时间表示法》一课时,用多媒体来演示时间,让学生根据指针用汉语说出几点几分,学生通过直观的声音、图像掌握汉语中的时间表示方法,同时期待下一次上课讲授的内容依然可以用多媒体直观地表现出来,让他们有了探求知识的欲望。再如,介绍中国文化时,因为有限的条件,很多学生没有接触过,用多媒体的形式授课,通过照片、短片了解中国的文化,可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内动力。

3.培养学生确定汉语学习目标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设立适合自己水平、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因为有了目标,就会有极强的求知欲。学习目标也是高质量自我评价活动的重要导向,是学生自我评价取得成功的关键,只有明确学习目标才能使学生对自我评价活动有清晰的认识,并把这种认识转化成自我评价活动中的具体行为,老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关键的或阶段性的学习目标,以确保学生用切实可行的目标经常评价自己。

(1)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汉语的总目标。各学期各阶段,每节课以及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都有不同的目标,在上课前强调目标,在其后要重视目标,这可以通过教师提出,学生也可以从学习资料中获得。许多中亚留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只满足于完成教师上课时布置的作业,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制定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并指导他们根据自己的汉语水平不断调整学习目标。

(2)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汉语学习目标的同时,兼顾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汉语基础和学习习惯都不同,要针对个人的实际情况,制定目标,不能高不可攀,时间一长,学生达不到目标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当然,也不能太简单,唾手可得。学生制定的目标,应该是看得见,感受得到,通过自己艰苦努力能够达到,对于学习成绩好、进步较快的同学,教师可及时给予鼓励,提示他们制定更高的评价标准,尽量找出自己的不足,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成绩落后、问题较多的学生,教师要指导他们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近期目标,比如就一节课应该掌握什么,先指导他们实现容易掌握的目标,及时鼓励表扬会激发他们实现下一个目标的信心,使他们对自己充满希望并逐渐会自己设立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否则,一大堆问题摆在面前,并且难以解决,他们就会失去努力的信心、前进的动力,认为自己什么都不会。

学习者应学会根据学习任务要求,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所确定的学习目标责任制最好是近期的、具体明确的、能够完成的,以便于目标的实现,而且学习者应确定恰当的自我期望值。

4.帮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汉语

研究发现,各阶段中亚汉语学习的途径比较单一,大多数中亚留学生都是通过课堂学习,少部分中亚留学生还通过交中国朋友、请中国家教练习汉语口语和听说能力。

其实,学习汉语的途径有很多种,调查发现,很多中亚留学生尤其是中、低级阶段的中亚留学生中几乎没有通过网络学习汉语的经历,而高级阶段的中亚留学生也很少有通过互联网进行汉语学习的。

(1)有关中国文化的书籍,无疑是他们掌握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的必备资料。调查中发现,许多学生反映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没有自己再花时间学习汉语,对外汉语教师在教授语言的同时应该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文化,通过学习中国文化提高汉语水平。建议每个班级有一些公共的汉语课外书,学生可以传看或者互相交流其中的知识。

(2)通过网络学习汉语,这个建议主要针对高级阶段的中亚留学生,他们学习汉语的时间较长,汉语水平较高,通过汉语学习网站,查找资料或者学习汉语,都是不错的汉语学习途径。除了在互联网上学习汉语,电视、广播都是练习听力的渠道,电视、广播里播放的节目接近生活,对于中亚留学生提高汉语听力、了解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和风俗文化,以及民族性格都有很大帮助。

5.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增强对自己学习的监控

了解和反思自己学习中的进步与不足是个体对自身心理世界加以认识和监控的过程,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完成一项学习任务时,能有意识总结自己的学习特点,制定出相应学习计划,选择有效的学习策略方法及时检查学习效果,不断进行自我反馈和评价,并采取必要的补救和调整措施,不断提高自己的汉语学习水平。

自我评价能力是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体现,学生通过参与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学会怎样学习,明确“自己所知道的”和“自己所不知道的”,自我评价可培养学生对学习负责的态度,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应该怎样听课、复习和做作业,怎样思考、发言和讨论,随时看到自己的成绩和不足,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如下的“自我评价本”,让学生在课上、课后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及时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自我评价能力。

“自我评价本”包括的大致内容有:每节课的自我评价,单元阶段的自我评价,期末整体性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本”根据每一部分的特点,设置了不同的自我评价题目(见表11)。

表11 课堂自我评价表

教师在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中亚留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及时认清自己的汉语程度,这是由他们的民族性格决定的,许多学生盲目自信,认为自己学得很好。对外汉语教师需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建议教师经常做测试,通过各种测验、考试或者口语表达,让他们认清自己的汉语程度到底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上,引导他们据此制定适合自己的汉语学习计划。

(2)帮助学生实事求是的对自己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不要过高或过低评价自己,正确对待已取得的成绩,不要自我陶醉,停滞不前。“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应从内心里接纳自己,鼓励自己,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确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3)教师通过自我评价的结果,定期与学生交谈,通过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并把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进步与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最后将本学期的每节课的自我评价、单元阶段的自我评价和期末整体性的自我评价进行整理,装入个人成长记录袋中。通过“学生汉语学习自我评价表”,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评价变成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手段。学生不断进行自我总结,并逐步养成反思的习惯,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教师通过自我评价结果,定期与学生交谈,并把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进步与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通过自我评价,来监控评判自己的学习表现,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

6.信息反馈、计划、策略的及时调整

信息反馈是指将自我评价的相关信息或结果反馈给评价对象,从而影响评价对象,使之发生变化的过程。也有评价研究者认为,信息反馈是根据设定的目标,对评价对象“做了什么”和“没有做什么”的描述。在学生自我评价的整个流程中,信息反馈是贯穿始终的,所以,学生的自我评价过程也是一个信息反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及时、可靠的信息和畅通的反馈渠道是最重要的。在实践过程中,有效的信息来源是多方面、多渠道的,学生本人、教师、同伴以及参与评价的其他主体都成为信息的“源泉”,而这些信息是通过多种方式反馈的,有时是口头的,有时是书面的,有时也是电子化的。建立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自我评价的流程中,学生正是通过这一反馈机制,进行有效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并及时、不断地通过交互性的反思活动,调节自身现状和标准之间的距离。

评价是老师对学生反馈的重要途径,它的作用不应仅限于让学生了解自己与目标要求的距离,还应该通过评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坚定学习的自信心,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容和谐的学习氛围。研究结果显示,中亚留学生非常渴望教师对自己的进步做出评价,如果教师没有及时做出评价或者做出负面评价时,他们会很沮丧,并且会降低学习汉语的兴趣,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当以肯定、赞赏为主,适当时应予以物质奖励。

另外,在课堂上培养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能力也至关重要,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提问。由于中亚留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活跃积极,那么多提问作为一种常规办法,既实用又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可以就一个问题反复提问,也可以以比赛竞争的形式,激励他们说出问题的最佳答案。

(2)观察。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观察来了解学生学习情绪的变化,从学生的情绪变化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兴趣所在,从而调整教学方法。

(3)质疑。这是中亚留学生的学习特点之一,他们有不同的看法时会及时说出来,教师可以依据此特点安排一些讨论,让他们在讨论中总结出问题,从而收获知识。

(4)训练。若想达到教学目标,让学生把学到的新知识迅速转化为能力,必须加强当堂训练。教师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当堂反馈学习情况,当堂予以矫正。在训练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在鼓励中使他们提高自我效能感。

学习策略是语言学习者为有效地掌握语言规则系统,提高言语技能和语言交际能力,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而采取的各种计划、途径、步骤、方法、技巧。[2]通过调查发现,中亚留学生学习汉语时,使用学习策略的频率较低。笔者根据中亚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学习策略的自我评价表,具体内容如表12所示。

表12 学习策略的自我评价表

7.汉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对汉语自主学习的理解有失偏颇。很多学生认为汉语自主学习就是自由学习,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想什么时候学就什么时候学,甚至有些教师也不能科学理解语言自主学习的概念,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缺乏科学认识,操作过程中具有盲目性,并且操之过急。

第二,汉语自主学习注重知识的认知过程,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导致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教师操作困难。这时就需要教师循序渐进,慢慢地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第三,加强教师对自主学习有关理论的学习,使教师认识到自主学习并不是对学生的放任自流,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主动获取知识的活动;认识到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足够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第四,他主学习和自主学习有各自的位置与比重,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第五,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应走到学生中间,对学生面临的困难适当给予指导,关注学生讨论状态,避免学生之间与问题无关的谈论,以确保讨论交流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初级阶段和中级阶段学生学习已步入半独立状态,但还有一定的依赖性,即使这样老师也绝不能包办代替,尽可能让他们自主学习,以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为过渡到独立学习铺路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