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左翼文学编年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钱杏邨《革命的故事》:初期普罗文学的典型特征

1928年1月12日

钱杏邨短篇小说集《革命的故事》,上海春野书局1928年1月12日,初版。为太阳社编《太阳小丛书》第一种。印数2000册。每册实价大洋三角半。小32开,方型,横排,页码不连,共132页,约5万字。

内收小说7篇:《秘书长》《飞机场》《胡桃壳》《老军务》《涅暑大诺夫》《当代英雄》《革命家的一群》。正文前有迅雷作黑白木刻一幅:《艺术在死神前的挣扎》。这些小说揭露国民党新军阀投机革命、屠杀民众的事实,但多为政治概念的演绎。

这些作品写于1927年9月至12月,写的都是在大革命时期国民党新军阀的劣迹,尤其是他们的脸谱的变幻。是揭露,更是讽刺。

《秘书长》揭露政客们投机革命,根据环境和形势,不断变换自己的身份,以达到捞权和捞钱的目的。作品说:“目前在政治上活跃的人物,已没有真的革命家了,都是些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地痞流氓,买办阶级。……真革命的都牺牲了,或仍在牺牲的途中,只有这些假革命,反革命,机会主义者才能不革命而有代价。”(《秘书长》第4页)

书中的这位秘书长就现身说法:“我看目前的这个局面不能支持长久。现在做事,顶好没有色彩,不必倾向哪一派。那样,路就太窄了。我们做官,本来是要钱。乌龟来了,我们也不必得罪他,王八来了,我们也欢迎他一下。不然,是做不下去的。”“还有,无论什么公文,你做好了交给科长,我们现在做事,能不负责任时顶好让人去负责,这是一个秘诀,一个秘诀。”(《秘书长》第6、7页)

作品中有这样的句子:“怎能不庆祝他妈的一下子呢?”(第2页)“他妈妈的……”(第8页)

《飞机场》打着为T将军修机场的名义,任意圈占农民的耕地。还美其名曰:“现在是军事时代,还没有到训政时代,你们这种痛苦是要忍受的!T将军,很多的武装同志,他们连性命都不要,为你们来争自由,你们这一点都不能牺牲吗?”(《飞机场》第13页)占地遭到农民的自发反抗。“便在这时,忽然不知从什么地方来了几百个农民,有的掮着锄头,有的拿着木棍,有的拿着钉耙,有的拿着菜刀……都向他们猛扑过来,恶斗便这样的开始了!”当然是被镇压,其尸体当然是“投到江里,水葬了!”(《飞机场》第17~18页)

《胡桃壳》:一个朝秦暮楚,眨眼就变的政客的变戏法,煞是好看。

《老军务》:以革命为幌子,吹牛行骗。又在众人面前,被揭穿假面,当众丢丑。

《涅暑大诺夫》里有不少口号和教义。如,“他最后说,主义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主义就是生活!主义事小,饿死事大!这边不给他痛快,他就开倒车!只要有饭吃,管他妈的主义不主义,哪种主义使他有钱,使他增高地位,他就信仰哪种主义”。“这堕落的涅暑大诺夫!这无耻的涅暑大诺夫!这没有人格的涅暑大诺夫!……这狗!这猪!这无耻的东西……!”“这样的人真该杀!他们革什么命!他们所谓革命就是吃饭!谁有饭给他们吃,谁就是他们的娘!他们哪里有什么主义!这样的假革命的份子不杀完,革命的前途是没有希望的!像这样的狗男女多着呢,多着呢……”(《涅暑大诺夫》第20、22页)

这篇小说里有这样一句话值得玩味:“记得托落斯基有一句话说:初期的无产阶级文艺,是免不了口号似的,但将来的成功就孕育在这里面。”从作品中不太看得出作者是肯定这句话还是否定这句话,但作者在稍后的“革命文学”论争中,是坚持这种观点的。认为无产阶级文学需要标语口号,标语口号是无产阶级文学的特点之一。

关键词:钱杏邨短篇小说集《革命的故事》 初期无产阶级文艺是免不了口号的

1928年1月13日

胡也频短篇小说《活珠子》,分4期,载北京《晨报副刊》1月13日至17日第2176~2180号。

一群泥水匠中的两人听信道士的胡说八道,杀死同伴,以取脑中的“活珠子”。谋财害命,却并不利己。愚昧导致凶残地杀人,谋财不择手段。活活地将自己的老乡杀死,却什么也没有得到,“九尾蛇和陈老三也依然上上下下的用刷灰刀慢慢地涂抹着墙壁”。(1月17日第22页)可怕的冷漠!

关键词:胡也频小说《活珠子》 人际关系的冷漠,愚昧,麻木

1928年1月14日

《现代评论》周刊第7卷第162期在上海出版。

除刊载“时事短评”类文章外,还有胡也频的小说《诗稿》。另有叶元龙的《经济学的一个新释义》(下期续完)。

胡也频的小说写的是24岁的刘可均抱着自己的诗稿《为了梦里的恋爱》死去。友人经过种种努力,仍然不能将其发表或出版。别人认为:“我觉得太缠绵,因为有许多地方像宋词,思想未免陈旧”,“我以为,这诗的意思太难懂,像未来派似的”。(第16页)

关键词:《现代评论》 胡也频小说《诗稿》

1928年1月14日

鲁迅杂文《文学和出汗》,载《语丝》第4卷第5期。

这是继上期《卢梭与胃口》之后,鲁迅写的又一篇不同意梁实秋观点的文章。文章以“弱不禁风”的小姐出的是香汗,“蠢笨如牛”的工人出的是臭汗的比喻,反驳梁实秋关于文学当描写永远不变的人性的理论,说明文学是有阶级性的。

关键词:鲁迅 梁实秋 文学的阶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