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跨境民族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中国壮族—越南山斋族中的高栏人

高栏人是中国壮族的一个支系,现在中国的高栏人主要分布在广西防城港市沿中越边境的东兴镇、那良镇、滩散镇、那垌镇、板八镇、峒中镇,大约有数万人。1977年冬,笔者到板八公社(今称镇)细坑大队(今称村)高栏人的村屯调查得知,这里离中越边界的界碑约1公里。1949年以前,有120多户高栏人,其中50多户已迁入越南,其余的70来户仍留居原地。他们的语言与当地壮族语言相通,与越南高栏人的语言相同,也有亲戚关系。现在居住在中越边境两侧的高栏人,还跨过中越边界经常走亲访友。当时,这里有个奇特现象,就是中国边境一侧的高栏人跨过边界到越南耕作劳动,收割后把收获物挑回边界中国这边。原来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地主买了越南的田地,土改时,把地主的田地分给中国的贫雇农,就出现了这种现象。

山子人是中国瑶族的一个支系,这两支人进入越南后,越南经过民族识别,确定为一个民族,叫山斋族,也可以称高栏-山子族,有164410人(2009年统计),主要分布在越南的宣光、太原、河江、北、广宁、安沛、高平等省。

高栏人这个称呼在19世纪初已经出现。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年)编修的《廉州府志》舆地志第四卷已有记载:“其三都七峒,多住高栏人。人居其上,牛居其下,炎蒸腥秽,习而安之。”高栏人是他称,后来他们也自称高栏人,因他们住的是高栏屋而得名。高栏又称干栏,有人又叫高脚屋,即上层住人,下层饲养家禽家畜的楼房。其实居住干栏房的群体很多,古今中国南方很多地方的住宅都是干栏房,现在在中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各国都还沿袭。由于历史上和中越两国已把这一小群人称为高栏人,成了专有名词。

由于各群体所居地方不同,发音有差异,山子人自称有好几个,越南文分别是San Choi,San Chay,San Chi,San Chay,San Chi(与前者是声调的不同)。1980年和1985年越南国家民族委员会分别在太原和河内召开会议,讨论统一族称问题,高栏人的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同意用高栏这个名词。上述“山子”的各种读音,是方言土语的不同。高栏人自称“很楼”。黎贵惇写的《见闻小录》卷6中也提到“山庄、山子、高蘭三族”,可惜没有更多的敘述。

山子是山里人的意思。高栏人讲的话,在中国与壮族语言相同,在越南与岱族语言近似。山子人讲的话是广东话(白话)中的一种土话。奇怪的是,平日高栏人讲高栏话,但唱《兴歌》(山歌)和祭祀时用的是山子话,写的是汉字。在山子人集聚的广宁省平辽县和先安县,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岁数大一些的人讲的是高栏话,到了1972年,还有少数老年人讲高栏话。北省山洞县的山子人在婚礼、祭祀、丧葬时仍然用高栏话,但不知其意,是世世代代相传背诵下来的。西方语言学家波尼法西说:“这个民族……接受了所在地的壮语方言,然后使用一种广东方言作为书面语言,成为双语民族,之后放弃了其中的一种语言,到了新居住地又与岱-侬语接触。”

明清时期的高栏人迁入越南有两条路,一条是陆路,另一条是水路。

高栏人的祖先原来居住在中国广东、广西、湖南三省区交界的地方,慢慢向南迁移,经过广东的雷州半岛,转入白云山、十万大山,再过钦州、廉州、灵山、雷州、上思、宁明等地,在明末清初时,即17世纪从广西迁徙进入越南。高栏人唱的《兴歌》中有一段唱词:

入山斩竹条条落,无庇登王十万山。

广东买藕广西栽,返藕经成何处去?

天星浪浪到天游,花开月亮到雷州。

行过双关关双雪,雪水油油过去山。[1]

另外一首“兴歌”唱的是为何迁移的原因:

走过雪山漫漫路,

山高雪盖云缭绕;

虫子成群冻僵死,

无法耕种叹天愁。

高栏人迁入越南后,不断搬迁,深入内地。

越南安沛省安平县新香社(即乡)20世纪初出生的赵文珍的家谱记载,他的祖先从前住在“大明国广东省北海道钦州府浪都笔符白村那邪”地方。祖先在故乡有田地,代代相传,耕种谋生。到了明朝末年时,世道混乱,强人横行,洗劫村寨,村民生活艰难,迁徙入越南,开辟新家园。

越南富寿省端雄县的高栏人相传,他们祖上的原籍是广西钦州和廉州的白云山脉,到了明末清初,为了逃避战乱,先从中国移居越南广安省(即今广宁省)横湖地方,居住了一段时间,迁往谅山省,再搬到太原省,最后定居在端雄。高栏人到横湖时,与山子人同行,并在首领宁文炳的带领下,来到谅山。宁文炳去世后,由李文亲继任首领,带领一部分人搬迁到太原,然后又带领一部分高栏人到端雄。

另外一部分高栏人逆红河而上,到了白鹤河三条河流汇合的叉口,移居富寿省的越池,再逆沱江前行,到了以前属兴化省的巴维山,在此居住在一个叫“王卫”的盆地,可能是现在富寿省青山县金街金屯,建村立寨,开荒造田,大概在此居住比较长的时间,与京人、芒人生活在一起。据高栏人的老人讲,当地人欺压高栏人,高栏人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与当地人发生矛盾和冲突,甚至斗殴、械斗,致使高栏人死伤很多。高栏人人数少,居住地又狭窄,生活贫困,处于劣势,于是被迫再次迁徙,向西北方向走,到了旧兴化省端雄府溪谷地区(今富寿省端雄县),这时大概是19世纪90年代,其中的一部分高栏人一直住在这里直至21世纪初。[2]

在现今越南永福省立石县光安社(即乡)林姓的家谱记载,他们在中国的祖籍是“大明国广西省左江道南宁府上思州西楼乡村”。上思州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上思县。陈姓、黄姓、宁姓的家谱记载,他们的祖籍是广东省的钦州、廉州,这两个州现属广西壮族自治区管辖。据他们的家谱和老人回忆,他们的祖先曾经参加过阮光碧(1832~1890年)领导的1883~1890年抗法斗争,表明这个时候有一部分高栏人已迁移到立石县居住了。

17世纪末18世纪初,有几批次的高栏人从海路迁移到越南。从钦州到越南的广宁省、海防、太平省,从钦州到广宁大约有100多公里的海路,顺风的话,四五个小时可抵达。从钦州到海防、太平省大约400公里。这条海路在南宋时已经存在,钦州是中越边境贸易的重要交易市场。他们的“兴歌”乘船渡海篇第一夜中唱道:

船队直向南山国,

六船到达六船空;

六船来到唉南国,

六船不到要回空。

另一首“兴歌”唱道:

想起多日过远途,

唉南地宽易行路;

此南国有十三省,

人心宽容迎远人。

歌中的“唉南”,即安南的变音,越南旧称安南。

从海路来的一支登陆越南广宁省,再步行到其他地方。

高栏人的先民刀耕火种,农业生产粗放,把树砍伐后晒干,再把树烧掉,灰烬作为肥料,用木棍点播,种植旱禾、玉米等山地作物,四五年后,土地没有肥力了,又转换到另一个地方,如果周围没有可耕的山林,又转回原地耕种。后来,他们要迁移到更远更理想的地方,族长或有威信的巫师与村民共同商议,决定之后,头人带上几个身强力壮的人,装扮成买卖盐、灯油、布、牛的人,四处寻找可居住、可生产、可发展的地方,他们不像苗族、瑶族选择高山,而是选择山脚下,有溪水流过,或在河畔,有土岭可种旱地作物,有平地可造田种水稻的地方。

高栏人女子还保持本民族服装,朴素大方。穿蓝靛色的长袖长衣,下摆略微宽大,远看有点像裙子,衣领两侧有花纹装饰,一边有八角星,另一边在白色衣领上有红色花纹,腰间系三条或丝或绉纱带,两肩有狗脚印装饰。传说,有一次,一只老虎突然扑向生育高栏人的母亲,准备吃掉她。一只公狗见状,敏捷地两只脚爪护在母亲的两肩上,两只火红的眼睛像燃烧的火炭,张口吐出火龙般的舌头,老虎害怕了,赶快溜走,母亲得救。为感谢狗的救命之恩,高栏人的妇女服装双肩上装饰狗脚印。

平时高栏人的饮食简单,吃大米或玉米饭,自己种的或野生的菜做的汤,豆汤,芝麻盐,花生,偶尔有荤菜,如鱼、野味、鸡、猪肉。他们饮酒很特别,吃饭时,主人独自一人走到一个角落狂饮酒之后,才回到饭桌吃饭菜。

他们到山林里找到一株酒树,用刀挖出一个小洞,越深越好,然后放入酒饼,把洞口严严实实封好。过了五六天返回来,就有醇香扑鼻的美酒,用在山林里捕捉来的鸟、松鼠、山鼠等野味下酒,他们认为是天下第一美味。

青黄不接的时候,他们用早熟玉米来充饥。还有就是到山林里找高栏话叫“美邦”的淀粉树,选有几十年树龄又高又大的,先在树根部砍几块看看淀粉是否多,如果理想,就砍下来,剥去硬皮,把软体部分扛回家,切成片,放入碓中舂细,倒入容器内,泡水,释出淀粉,粗状的喂猪,粉状的继续浸泡一夜,换过水,置于锅里,边煮边搅拌,煮熟冷却后,就成糕。除去青黄不接时用来做食物,这种糕也是高栏人的饮食特色之一。

扁米也是他们的另一个饮食特色,往往在八月十五,当糯稻已有八九成熟的时候,就托请几位姑娘到稻田里摘取一些糯稻谷回来,用竹子把谷穗捋下来,放到锅里炒熟,倒入槽里,十来对未婚男女青年相对站立,每人拿两个杵上下左右舂糯谷,谷壳脱粒后,糯米呈扁平状,碧绿色,一股稻米芬芳香味扑鼻而来,使人垂涎三尺。扁米柔软又有韧性,口感很好。往往会舂到半夜,边吃边舂,有酒有肉,非常欢乐,舂扁米的男女青年借此机会谈情说爱,有的会成为连理枝。他们称为扁米节,或新米节。

唐代广东南海县人刘恂(837?~921?年)撰的《岭表录异》中有记载:“舂堂,广南有舂堂,以浑木刳为槽,一槽两边约十杵。男女间立,以舂稻粮。敲磕槽舷,皆有遍拍。槽声若鼓,闻于数里,虽思妇之巧弄秋砧,不能比其浏亮也。”[3]对照高栏人的舂扁米,极为相似。过去瑶族有杵乐。看来扁米已有至少1000多年的历史,高栏人在中国时已有,这种吃法随着他们的迁移而带到越南。现在中国的壮族还有吃扁米的饮食文化。艺术家把舂扁米的动作加工提炼成舂堂舞,搬上舞台表演,成为壮族的传统文艺节目。

吃蚂蚁蛋也是高栏人的饮食特色之一。农历三月的时候,黑蚂蚁蛋成熟,他们叫作死蛋。把有蚂蚁巢的树枝砍下来,剖开巢,用棍子捅蚂蚁网,使蛋漏下来,然后把蚂蚁扫走,取蛋回家,用洗米水把蚂蚁蛋洗干净,与糯米饭混合在一起吃,是清明节的一道别有风味的食品,也是供祭祖先的祭品。中国壮族在大新县、靖西县一带现在还有吃蚂蚁蛋的。《岭表录异》记载:“交广溪洞间,酋长多收蚁卵,淘泽令净,卤以为酱。或云,其味酷似肉酱。非官客亲友,不可得也。”由此观之,吃蚂蚁蛋的饮食文化至少已有1200年以上的悠久历史。

越南富寿省端雄县玉冠社(即乡)玉新村的高栏人吃彩色糯米饭,除糯米的本色是白色外,用植物叶子作染料,染成红、黑、绿色,但不是糯米染色煮熟后混合在一起吃,而是在不同的节日,吃某种颜色,如前文说的农历三月初三吃黑色糯米饭;婚礼上吃红色糯米饭,表示幸福美满;农历十一月初九,吃绿色糯米饭,先祭祖,人后吃。

高栏人也吃竹筒饭,按竹节砍成若干段,把洗干净的米从无节的一端放入,用树叶封口,在火堆上烧烤熟,剖开竹,溢出米饭和树叶香味,米饭清甜可口。中国壮族也盛行吃竹筒饭,可携带到远处的山林田间劳动时食用。

高栏人认为,万物有灵。世界有三界:天界,人界,阴界。人断气,不是死,而是人的灵魂升天,肢体下地。要做纸屋、纸车冥器烧了给死者。人死后,用香叶煮水洗身,如是女性穿婚服,如是男子穿新衣。在地上铺白色布,尸体躺其上,从头到脚用其他颜色的布严严密密地盖上,如死者是男性覆盖的布块要双数,女性则要单数。尸体上方挂蚊帐,避免猫跳过尸体。先撒一些灰到棺材里,才能入殓。头不能歪斜。

高栏人认为,神有三等。

上等神有:太清上帝,上清上帝,玉清上帝,元天上帝,玉皇上帝。

中等神有:雷神,彪佐神,神农,南花神,本命神,婆妇神,大地神,东大神,西大神,南大神,北大神。

下等神有:土地神,山神,河神,庙神,城隍神。

高栏人的节日有:

正月初一的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三月初三清明节,扫墓祭祖,寒食节。

五月初五端午节,杀虫,把死虫晒在晒坪上,表示虫子已被杀死,当年庄稼不会有虫害,会得到丰收。

七月十四的中元节,祭祖。

高栏人的节日有正月初一的春节,是一年最盛大的节日,不可少的食物是阉鸡、粽子、糍粑等。

寒食节是纪念中国的历史人物介子推,春秋时期,晋国的大臣介子推忠心耿耿护佑晋文公重耳,后来重耳成为晋国国王,为感谢他,委以重任,四处寻找,介子推与母亲躲在山里不肯出来,于是放火烧山林,逼介子推出山,不料介子推宁死不愿出山,母子双双被烧死。后人为纪念他,在这一天不能生火,吃冷食,故名寒食节。介子推母子被烧死后的骨灰变成黑色,高栏人为纪念他,这天要做黑色糯米饭吃,用一种植物叶浸泡水成为黑色染料,把白糯米染成黑色。中国的寒食节是在三月初二,越南是三月初三。高栏人迁入越南后,入乡随俗,也改变了,与清明节相重。

高栏人的神谱与中国壮族的神谱基本相同,节日完全一样。

高栏人虽然从中国迁入越南很长时间,已会讲越南话,会越南文了,但他们的经书、唱本,还是用汉字写的,或流传下来的。现在在越南富寿省端雄县玉冠社玉新村的高栏人的庙宇里还保留有用汉文繁体字写的对联,其一,横额是:“王大靈威(由右向左读)”,对联竖写,右联:“威靈普济蒦國祐安民”左联:“口傑实屹上等神尊神”其中有两个字是简体字,護字没有言字边。

高栏人叫他们的住房为“牛神”,房屋中间的四根主柱象征牛的四条腿,椽子象征腰骨,屋顶象征脊背,柱子上挂着的东西象征心、肺、肝,门象征胃。高栏人贫富的标志是看某家有牛多少,牛多者为富,无牛者为贫。户外有按宗族设立的供祭玉皇、南花佛或灶君的一间小房,平日门是紧紧关闭的,严禁外人和妇女入内,主人也只能在供祭的日子进去。

高栏人的每个村都有村老,由该村德高望重的长者自然形成,监督、督促村民遵守风俗习惯、礼节,维护社会秩序。此外还有给人治病、算命,处理婚姻丧葬事务,择地盖房,定墓穴,是民间义务的神职人员,如同“天”婆、风水先生等。村外建有土地庙,正月初二、五月初五、七月十四都要向土地神献祭。

他们的婚姻,对姑娘来说,有某些自由,表现在择偶开始的槟榔礼中。当男方决定向女方求婚时,将八瓣槟榔置于女方祖先的神台处,七天之后,如果姑娘喜欢这小伙子,便将槟榔收下,表示同意这门婚事;反之,槟榔仍放置原处,意思是不同意嫁给此人。父母可以劝导,如果女儿执意不嫁,父母也不强求。若出现不愿嫁的情况,女方得向男方赔偿一点钱,叫名誉赔偿费,就算了结此事。一般女儿会遵从双亲的意愿,拒绝的很少。

他们的婚礼别具一格,新郎家先组成一支迎新娘的队伍,出发迎亲时,新郎首先走出屋,在屋檐下把伞打开,迎新娘的人逐个走过新郎的手臂下方,迎新队伍的全部人员通过后,新郎收起伞,夹在手臂下,直至新娘家。他们认为经过这个仪式后,这些人的魂魄都已收入伞中,在路上不怕妖魔鬼怪来危害。次日,新郎接新娘回夫家时,在新娘家也照样做一次。新娘赤足走到夫家,从娘家住房到村外,要碎步慢走,留下足印。途中过桥时要把一枚硬币置于桥上,涉溪水时投几粒米到水中。迎新娘的队伍中,在一位男子的主持下,由一位姑娘手拿平日生产劳动用的刀,为新娘开路,用刀砍向拦在路上的大石头、木头、树枝,迎新娘的队伍走到新郎家旁,要停留一段时间。媒人向新房大声问三次:“家里火红吗?”新郎家里回答:“家里的火不红。”媒人接着问:“今天我在路上抓到一位金星玉女,能不能送到你家住上千年万代?”接着回答:“可以。”迎新队伍才能进屋。新郎家举行祭祖仪式,为新娘送上一桌饭菜,叫家饭。新郎村中的一位姑娘给新娘戴上银手镯。在开路姑娘的引导下,新娘到井边或溪边挑满两竹筒水到夫家,到树林里扛回一捆柴火,寓意今后勤俭持家。

他们有“不落夫家”的习俗,婚礼结束之后,新郎与新娘不能同房,新娘要返回娘家居住,每年回夫家若干次,头三次是在新娘母亲的陪同下到夫家,以后由夫家的母亲、小姑去接回来,直至临分娩时才回夫家定居。中国壮族也有“不落夫家”的婚俗。

他们有十多个姓,其中黄、陈、罗、李、宁是大姓,拥有的人口最多,其中的宁姓,唐代在中国钦州已是大姓,现在钦州还有很多宁姓人。各姓之下又分宗支。同一祖先的十代人为一宗支。各宗支有不同的禁忌,如黄姓,这个宗支严禁猎虎,也忌吃虎肉。另一黄姓宗支则忌吃鹅肉。各宗支的祭祖仪式也不完全相同。同一宗支范围内的子孙后代不能通婚,即同姓同宗不通婚,同姓不同宗可以通婚。

由于他们迁入越南的时间已很久,在文化上,尤其是语言上受到越南主体民族京族的影响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