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社会科学之理
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它是人类自身交流、组织、管理和发展的科学。政治学从公共意志、公共权力、公共资源、公共秩序、公共利益的角度,研究阶级、政党、国家、政府等政治组织的思想和行为,为公共治理提供理论根据。经济学从资源配置、利益分配、社会再生产的角度,研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方式和制度,为有限资源约束下实现各方面利益最大化提供理论根据。历史学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史迹中,整合历史资料,理清历史线索,还原历史真相,总结历史经验,为人类文明的继往开来提供理论根据。社会学从人口、婚姻、家庭、民俗、民族、宗教的角度,研究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态,探索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文学以寓理于情、寓理于事的方式揭示人性本质,以形象化的方式展现人性,以塑造典型的方式褒贬事物、引导人类文明走向。
社会科学之理主要是人性之理。人性是多面的,有自然人的一面,有社会人的一面;有理性的一面,有感性的一面;有现实的一面,有理想的一面;有善的一面,有恶的一面;有可爱的一面,有可恨的一面;有主动的一面,有被动的一面。人性是多层次的,每一种社会关系,每一级社会组织,都会在人性中注入关系元素和组织元素,家庭、地区、民族、党派、国家等社会组织的属性都会体现在其成员的人性中。人性是不断变化的,人会随着年龄、知识、阅历的增长不断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追求方向,会随着环境和角色的变化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人格定位和责任、义务。人性的多面、多层次和可变性,决定了社会科学的多学科性。
人性展开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层次,都蕴含着“是什么”和“为什么”的人性之理,这与自然科学中的物性之理在概念和逻辑上的法则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物性之理是人对物性的认识,具有物我之间由我主导的二元同一性;人性之理是人对人性的认识,具有同类之间相互认同的多元同一性。价值观是人类同类之间形成的共识,是人性之理的核心理念,也是社会科学诸多学科的核心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