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讨论网的社会人口特征
(一)讨论网的性别差异
表3-5 讨论网的性别差异
表3-5 讨论网的性别差异-续表
从讨论网的规模来看,男性与女性没有显著区别。
从亲属网与非亲属网的规模来看,女性的亲属网规模(2.313)要大于男性(1.975),而男性的非亲属网规模(1.252)大于女性(1.099)。这说明女性更多地倾向于同亲属讨论自己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而男性更倾向于同非亲属讨论。
从关系密度来看,女性比男性的关系密度要显著地高。女性被访者讨论网中的亲属关系比例与关系强度(分别为0.706与0.758)都要显著地高于男性被访者(分别为0.654与0.735)。
从网络异质性来看,女性被访者讨论网的性别异质性、年龄异质性(分别为0.646与11.105)要显著高于男性被访者(分别为0.616与9.980);而在教育异质性、政治身份异质性、职业异质性方面,男性被访者与女性被访者没有太显著的差异。也就是说,女性被访者的讨论网在生理特征方面,具有比男性被访者更大的异质性;但在网络成员的社会特征方面(包括教育、政治身份、职业等),男性被访者的讨论网与女性被访者的讨论网没有差异。
从网络趋同性来看,男性被访者的网络趋同性与女性被访者的网络趋同性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别特征方面,男性的性别趋同性(0.550)大于女性(0.548),说明男性更倾向于和同性别的人讨论问题,女性则更倾向于和不同性别的人讨论;年龄特征方面,男性更倾向于同相差5岁以内的人讨论(0.537相对于0.516),而女性则更倾向于同比自己大5岁以上的人讨论(0.280相对于0.251);教育特征方面,男性更倾向于同比自己受教育程度低的人讨论(0.352相对于0.304),而女性则更倾向于同比自己受教育程度高的人讨论(0.303相对于0.239);在政治身份特征方面,男性更倾向于同自己相同政治身份的人讨论(0.087相对于0.059)。
(二)讨论网的年龄差异
表3-6 讨论网的年龄差异
在网络规模方面,不同年龄段的被访者其讨论网的规模没有显著差异。
从亲属网规模与非亲属网规模来看,年龄越大,亲属网规模越大,而非亲属网规模越小。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们更倾向于同自己的亲属讨论问题。
从网络密度的两个指数来看,年龄越大,网络密度也越高。
从网络异质性的各个指数来看,不同年龄段被访者讨论网的性别异质性与职业异质性没有明显的差异;年龄异质性和政治身份异质性与年龄呈现非常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年龄越大,讨论网的年龄异质性与政治身份异质性也越大;教育异质性(IQV)与年龄呈U形关系,即随着年龄的增大,教育异质性(IQV)先下降(50岁以前),然后再上升(50岁以后)。
从网络趋同性指数来看,不同年龄段被访者的讨论网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性别特征方面,随着年龄的增大,讨论网的性别趋同性越来越低,即年龄越大越倾向于和不同性别的人讨论。年龄特征方面,随着年龄的增大,讨论网的年龄趋同性越来越低,即年龄越大越倾向于和不同年龄的人讨论;年龄越大,与比自己小5岁以上的人讨论的比例越高,与比自己大5岁以上的人讨论的比例越低。教育特征方面,年龄与教育趋同性之间呈现一个倒U形的关系,即随着年龄的增大,教育趋同性先上升(50岁以前),然后再下降(5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大,与“比自我受教育程度低”的人讨论的比例越来越低,同时与“比自我受教育程度高”的人讨论的比例越来越高。政治身份特征方面,年龄与政治身份趋同性指数显著正相关,即年龄越大,与自己相同政治身份的人讨论问题的比例越高。
(三)讨论网的教育差异
表3-7 讨论网的教育差异
表3-7 讨论网的教育差异-续表
图3-1 网络规模的教育差异
从网络规模来看,不同受教育程度被访者的讨论网规模没有显著差别。
亲属网与非亲属网的规模与受教育程度有关联。受教育程度越高,亲属网络规模越小,而非亲属网络规模越大。说明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城市居民越来越倾向于和非亲属讨论自己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从关系密度的指数来看,关系密度与受教育程度呈现反比关系,受教育程度越高,讨论网中的亲属关系比例与关系强度越低。
从网络异质性指数来看:不同受教育程度的被访者的讨论网在性别异质性和教育异质性两个指标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年龄异质性呈现一个倒U形:在初中之前,讨论网的年龄异质性呈现上升趋势;在初中之后,受教育程度越高,讨论网的年龄异质性越低。讨论网的政治身份异质性与被访者的受教育程度呈现非常明显的正相关,即受教育程度越高,讨论网的政治身份异质性越高,说明受教育程度高的城市居民更喜欢与多元化政治身份的人讨论自己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图3-2 关系密度的教育差异
图3-3 网络异质性的教育差异
图3-4 网络趋同性的教育差异
讨论网的趋同性指标在不同的受教育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别趋同性、年龄趋同性、政治身份趋同性与受教育程度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即受教育水平越高,被访者越多地与自己相同性别、相同年龄群,以及相同政治身份的人讨论自己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职业趋同性的分布情况表明,相比其他受教育水平,大本与初中教育水平的人更多地倾向于和自己相同教育水平的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