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 从太平洋到大西洋
碧云天,黄叶地。烟波绕云逸。
落叶纷纷似花落,回首凝碧,此处是晨曦。
异乡客,在思旅。林间小坐枫叶城。
满眼湖光,远处山色,白云似雪意。
忽而红叶落身畔,不觉便似枫叶雨。
从中国到加拿大,跨越太平洋
2015年10月15日 北京时间
就这样出发了
就这样出发了。这次的行程非常匆忙,定了机票以后,我基本就没有查询关于加拿大的任何资料。前两天去买了一本《走遍全球·加拿大》系列。昨天晚上赶了一堆稿子,今天大清早就出发了。
今年明显地工作量大增。近几年,我一直觉得在路上,就可以保持走走停停的心情。但今年5月之后,工作量骤然增加,有时在路上,也是一个事情接着一个事情。7月在欧洲的时候,甚至还在做PPT。
我倒有些怀念刚出发时候的心情,那时候,闲散得只是走走停停,看看路上的蓝天白云。高兴了就写游记,不高兴了就随意逛逛。心情简单得近乎透明,所以写下了那么多文字。
年初的时候,办了加拿大签证。也没想好什么时候走,潜意识里大概是想看10月的红叶。后来一忙就忘了,一直到上个月,和一位中学时代的好友联系上了。她说看了我的书,非常喜欢,约我有空去加拿大。我后来就看了机票,又觉得自己快要忙到崩溃,那就溜出去转一圈吧。反正今年的主题是和朋友们在一起,7月去欧洲找好友,10月也可以去加拿大看小群。
定了机票以后,又有了很多事情。原本我想退票,但后来想想损失太大。去了就去吧,9月底到10月初事情一件接着一件。一定要出发了,就算到了温哥华发发呆、看看书、逛逛街,也是好的——这是走走停停的心情。
翻了大半本《走遍全球·加拿大》,基本有了一个路线的雏形。可以从西岸到东岸;也可以在温哥华待着,一样也是岁月静好。
于是不紧不慢地,就这样出发了。
此时此刻,飞机又飞在太平洋上空。对着飞行图我又发呆——这才是辽阔的星球,广阔而深远。
2015年10月15日 加拿大时间
从旧金山到温哥华
加拿大机场的墙饰
温哥华的机场公路,路过了一片美丽的草地
今天一天在赶路,从晨曦的旧金山到下午的温哥华。穿越了一片枫树林,到达下榻的地方。
到了下榻之地就累得不想动。和地主小群联系了以后,约好明天见。再也没力气了,昏天昏地倒时差。
醒来已是加拿大时间半夜12点。赶紧补记一篇游记。其实就是两首诗。
之一
飞越太平洋
我又来到旧金山
穿越太平洋的整个夜空
夜空
有一道美丽的弧线
有时候
在地球上空飞行的
某个瞬间
觉得自己那么渺小
我又在飞行
在太平洋东岸飞行
从旧金山到温哥华
是否要过一个洛基山脉?
那里红枫成林
那里绿树成荫
之二
来到枫叶国
我已经到达了枫叶国
加拿大红枫美得炫目
一路开过
一树一树的红叶
一树一树地变幻
地上落叶片片
风吹过的时候
一地金黄
一地暗红
写完诗歌,已是半夜。想起白天的美国人民还有这里的加拿大人民,都是雷锋叔叔或雷锋姑娘。一位加拿大女士,怕我不认识路,拿了纸笔帮我写好一二三四,提醒的都是路线重点。另一位年轻的姑娘干脆在机场帮我带路。这些路途中的故事,感觉非常好,如同这里的枫叶枫树,明净自然而开阔大气。
2015年10月16日
温哥华的街头,与小群见面
早上的温哥华清冷而舒适。在温哥华街头闲逛,路上的行人匆匆。有人穿着短袖,有人穿着厚厚的外套。街头的树木点缀着城市的颜色,几丛小花就显得城市格外美丽。
中午不到就和小群见面。许多年不见,岁月依然美好。我记得第一次见她在高一,那年暑假她穿着一身蓝色衣裙,非常飘逸。
今天叙旧,聊了很多话题。然后我们就在城里逛。温哥华是个很美丽的城市,到处可见的树木和枫叶,有些黄绿,有些深红,配上辽阔的蓝天白云,我觉得非常大气而开阔。
温哥华街头,城市建筑
到了温哥华之后,让人感觉吃惊的是中文在这里的重要性。中文是温哥华的第三官方语言,到哪里都可以看到中文标识。机场直接有中文指示牌,第一天从机场进市区的时候,坐在车里到处可以见到中文广告牌。最有意思的是左边是繁体中文,右边毗邻的就是简体中文。
小群带着我,坐着温哥华的地铁和公交车来到伊丽莎白公园,很安静,满眼的绿意,大片草坪,各种颜色的枫树静立其中。最喜欢的是半山腰上的餐厅,开在绿树繁花间,犹如世外桃源,还可以围炉烤火。
温哥华街头
温哥华山上的烤火之处
温哥华的山顶餐厅:和小群在一起
就这样谈天说地的,从中午到傍晚。说起了小群在这里的移民生活,她女儿在这里读中学。小群很有见地,记得我们今天聊的最有意思一段话,大意如下:在我们这样的年龄,应该不能再看漂亮与否,没有任何意义。现在的我们应该求心安,多一件衣服少一件衣服也没有任何意义。名牌包包也没有任何意义。相反做一些小事情倒很开心:比如小群,能做一盆精致的点心,就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2015年10月17日
现场攻略:订下了去蒙特利尔的机票
今天终于要过完了,非常辛苦的一天。
做攻略的那天通常会死很多脑细胞。看书、看各种网站、价格比较、机票、酒店,一堆杂事。还要看汇率做数学题。
终于把去蒙特利尔的机票定了,根据最优惠的价格定时间。再定最后4天温哥华的房间,蒙特利尔市中心满房,携程没房了,最后在BOOKING上抢到最后一间房间。然后要延续温哥华两天住宿,但现住饭店没房了,明天还要去前台交涉。
就这些任务花了一天时间。到现在刚收工。
温哥华美术馆门前碰到的留学生:他们除了看展览,也给美术馆做义工
还好下午出去逛了一圈,还去了当地的一个博物馆,做了一个现场采访。晚上还赶了两篇文章,一个是北京的活动,一个是南京的专栏。
突然就觉得自己溜出来是对的,工作量太大。
终于可以休息了。已近午夜,虽然离海边很近,我还没看到大海的颜色。
2015年10月18日
在大街小巷看枫叶
今天,在大街小巷看枫叶。
温哥华之美在于秋天的各种枫叶,静到极处,落叶满街而飘。
落叶之静美,就是永恒。就这样走在大街小巷。
温哥华的街头,最喜欢的是这些红色的枫叶
满地的落叶
2015年10月19日
在罗伯特大街闲逛,各种艺术品
温哥华街头的瓷器店
清晨,在罗伯特大街闲逛。这里的枫叶特别美,走在大街上,满街飘叶。枫树夹杂其间,煞是好看。
我闲逛到一家非常卡通的礼品店。这家礼品店的主人是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打扮得非常庄重,一丝不苟。年轻的时候应该是个美人。每天很早就来把门打开,虽然还没有客人,但是非常认真而优雅,好像是店里的国王。她笑起来也非常温暖,眼睛里又藏着岁月的痕迹。
这两天每天我都会到这礼品店逛逛,一来二去的,和这位老太太都有些面熟了,每次来都会笑着聊两句。我并没有买什么,只是和老太太说喜欢她们的瓷器。老太太听了很高兴,欢迎我经常去逛逛。
从礼品店往前走两条马路,有一家画廊,里边多为毕加索、达利等大师的原创作品。画廊的负责姑娘还和我演示了他们的成品过程。不过这些作品多为后现代超现实主义,我比较喜欢古典主义。但价格与国内比实在不能比,每一件画作的平均价格大约加元4位数到5位数,比国内的天价便宜太多。
温哥华街头的画廊
落日之时,枫叶之畔
后天要去蒙特利尔,重新订了两天的房间。安顿完毕就下午了。因为离湖边很近,又出去逛了一圈。
沿着湖边走到了斯坦利公园。突然就有了碧云天黄叶地的意境。今天天气阴阴的,有几滴小雨。湖边很冷,有人跑步,有人穿棉衣。冬天快要来临了吧?
落日之时,枫叶之畔。黄昏渐起,冬日将现。
2015年10月20日
湖边诗歌,烟波绕云逸
早上,在湖边看了一会儿诗歌。养成了在旅途中看书写诗的习惯,身边一池湖水。
在湖边散步。累了,就坐下歇脚。湖水清澈,远山白云环绕。枫叶飘落,各种颜色,像花雨一般。
碧云天,黄叶地。烟波绕云逸。
落叶纷纷似花落,回首凝碧,此处是晨曦。
异乡客,在思旅。林间小坐枫叶城。
满眼湖光,远处山色,白云似雪意。
忽而红叶落身畔,不觉便似枫叶雨。
温哥华的海边:烟波绕云逸
闲逛斯坦利公园
树与光阴
今天的主要任务是逛斯坦利公园。那里风景如画,昨天我只走了外围,来回两小时。后来同学在网上留言,她以前骑自行车花了两小时。我有点发怵,后来决定坐马车。果然决策非常正确,看到的都是最美丽的画面。
一路美景美不胜收,树木参天,而纯净透明,透过树梢可以看到蓝天。
斯坦利公园(Stanley Park),也翻译为史丹利公园,以红杉等针叶树木为主的原始森林是公园最知名的美景。公园里立着原住民所制的图腾柱,手工精细,文化气息浓厚。
今天坐的马车古色古香,据说这里的马车已有100多年历史。我们的马车夫其实是个热情而美丽的姑娘,一路为我们讲解这里的许多故事。斯坦利公园原来居住着这里的第一民族,即原来的印第安土著,所以在园内看到了很多印第安图腾。
一路最美的还是那些参天的古树,常常在阳光下散发光芒。大美无言,可以净化心灵。我常常在大树下发愣,看着阳光穿过树梢而无语。
上亿年的古树,和海边的小屋交相辉映
2015年10月21日
从太平洋到大西洋,从温哥华到蒙特利尔
今天一天在赶路,从温哥华到蒙特利尔。
5点闹钟响起。又是匆匆赶路的一天,从西岸到东岸,再加两三个小时,就赶上回中国的总时间了。
临时采访司机,加拿大的年轻人压力很大,报纸从收费到免费
五六点的温哥华还像在深夜。载我去机场的司机是当地人,他很健谈,问我是哪里来的。还没等我回答,他居然告诉我中国人现在很有钱,目前在富豪榜上的人数要超过美国。我说我不信,他说新闻上就是这么说的。我说这个现象并不好,因为中国两极分化很厉害,这很不公平。他对我这个观点表示赞同。然后聊到了当地的物价,非常昂贵,所以当地年轻人压力很大。许多年轻人还和父母住在一起,因为他们难以独立。这又让我吃了一惊,因为我一直认为西方的年轻人会和父母分开生活。然后我们又聊起当地的报纸,他说当地的报纸现在是免费,因为大家都不买,直接从网上看。许多报纸已经免费了,像咖啡馆那样的场所都免费送。目前的温哥华竞争很激烈,教育费用非常高,物价涨得厉害。这位司机说20年前他的第一份工作是每天早上送报纸,每天早上4点起来。那时候的报纸是收费的。但是现在的变化那么大,他们感到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现在他有3个孩子,2个女儿,1个男孩,虽然生活辛苦,但还是比较开心。
8个小时的飞机,从温哥华到蒙特利尔
温哥华机场的志愿者,帮我解决了机票问题
温哥华的机场很现代,一切登机程序都自助机器上完成,非常方便。我在一位亚裔姑娘的帮助下,顺利换好登机牌。行李也是自动存取的,一位五六十岁的机场工作人员说:我把行李交给他就可以,工作人员会帮我们运送行李,不用等待。几分钟不到就顺利过安检,非常方便。
飞机顺利起飞。特别奇怪的是,中途在科罗纳机场转机,大家都下了飞机。结果只有我一个留在飞机上。我很纳闷,后来乘务人员告诉我,会再有乘客上来的,叫我放心。这是中途转机飞机。
后来让人奇怪的是:这架飞机在第二个城市又降落了,居然还是中转站。我又留在飞机上了。乘务员对我说:你就跟着飞机飞一天吧。以前我觉得电影《小鬼当家》的场景是不可能发生的,怎么可能坐错航班呢?现在我觉得真有可能,这趟航班是横穿加拿大的,如果我贸然下飞机了,很有可能就走错航班了。现在只好继续我的第三站——今天真是一场飞行旅行。
第三站的飞机太奇怪了。我身边坐的是当地白人,除此之外还有各个国家的人,看到有若干印度人,还有若干穆斯林。其他的应该是当地人。有许多孩子,也有哭闹的小孩,我差点怀疑自己来错了地方,一个小小的飞机,居然像个联合国。有顽童吵闹,热闹无比。
加拿大的国内航班路线
飞机上有几位乘务员,几个白人,其中有一位是黑人。我一开始觉得他很神气,因为以前在美国芝加哥碰到一些黑人司机和服务生,一开始戒备心很重,后来觉得他们很友好,所以觉得他们应该比较阳光。但是这趟飞机上的黑人乘务员给我的感觉却与美国相反。开始的时候没感觉,因为我全程跟这趟飞机,所以看出他对这趟乘客的完全不同态度。第一趟航程基本都是温哥华的本地老外,所以他的服务很职业。第二趟也差不多。第三趟因为机上来了不同国家的人们,他的态度有了变化。对于白人乘客他依然彬彬有礼,对于其他国家的人们他开始傲慢或无视。后来有个印度小孩要找妈妈,他干脆很不客气地让小孩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我彻底惊呆,感觉不应该如此。
飞机上不提供午餐,我和隔壁的当地白人各买了一个三明治。对我们的态度也不一样,对白人是恭敬,到我这里比较简单。我问他各种三明治味道有什么不同,他没有回答,显得很不耐烦。我随意挑了一个,结果旁边的老外也挑了一个。后来老外问我好吃不好吃,我说不好吃,如果不是饿了,我真不会去买。这位老外表示同意,他也觉得非常不好吃。就是饿了没办法。结果这位黑人乘务员的服务让我们觉得都不满意。这是不是也有一些种族歧视在里面?但是我觉得飞机上其他乘务员不这样,倒是这位乘务员显得与众不同。
前几天Raven在网上问我,是不是又有人惹我不高兴了?我说没有。今天这个黑人老外确实让我不高兴,惹恼的还不是我一个人。不过我暂时不和他一般见识,因为他已得罪了一群人。但加拿大有种族歧视,这是我以前完全没有料到的。难道这位乘务员想表现自己特别高人一等吗?我倒想不出所以然。
夜晚,终于到蒙特利尔。下了飞机,迎面听到蒙特利尔的第一语言居然是法语。
出了机场,一股清冷的寒风,不禁打了个冷战。这里已是冬天了。
今天
我就像坐了一趟车
从第一班车坐到了末班车
从凌晨到夜晚
从加拿大的西岸到东岸
从太平洋到大西洋
2015年10月22日
蒙特利尔的一天
今天很闲散,刚刚还是早上,逛了方圆5里一圈,晒了一会儿太阳,吃了两顿中国菜,转眼就是晚上了。
中国那边正是早上,大家的一天开始了,我的一天结束了。甚至,下午我还赶了一篇稿子,在对面这座小山之下,在窗前的书桌边,就这么晒着阳光,听着呼呼的北风赶稿子。
蒙特利尔的小街,偶尔可见的红色小门,如在欧洲的小城,岁月静好
一天就这么过去了。黄昏以后,时间过得极快,转眼就天黑了。温度骤降,我围着厚厚的围巾,从头到脖子,包得像个熊一样,只露出两个眼睛。蒙城的晚上很冷,风很大,走在街头,感觉风是可以推着你走路的,一不小心就会跌倒。
但白天,这里美得安静。阳光是透明的,树木和古老的建筑交相辉映,红白相间的小屋,临街而置的花草,黄砖红墙边的阴影,古树参在其中。就这样感觉岁月静好,忘了时间。
从清晨到傍晚
清晨的街道,下着小雨。路上很安静,几乎没有行人。和热闹的温哥华相比,这里果然清冷好多。有时候我就怀疑到了法国,有时偶尔可见牵着小狗的人们,很是悠闲。这里有着浓郁的欧洲风情,街道很窄,清冷而空寂,但是几盆花草就把它变得极为美丽。
光阴,在蒙特利尔的小巷
午后,我在房间休息。窗外大风呼呼,如同当年在欧洲因斯布鲁克的一个小客栈的那个意境:当你老了。
若是老了,这样的岁月和时光,也很好。
冬天,就是这样的意境。
窗外的大风呼啸
窗内的暖意阵阵
在这样的一个午后
并没有出去闲逛
岁月也是可以静好
我在房间里
晒着冬日的阳光
听着窗外呼呼的大风
山上的树木渐渐萧瑟
冬天就在不远的地方
谁知道傍晚的寒风这么凛冽。晚上出去觅食,居然找到一家中国餐馆吃生煎包。真是太有水平了,不禁暗自得意。但回去的时候,这里的温度骤降,我用围巾把自己围成了一个厚厚的熊。
2015年10月23日
冬日的阳光
今天霜降,这里也是大风。
因为风大,一出门就觉得寒风凛冽。所以,这时候会躲在房间里写文章。在房间里因为避开了大风,又有暖气,反而觉得暖和。
午后在房间里,写着文章,晒着太阳就打瞌睡了,远山萧瑟而温暖,和外面的寒风刺骨相比,倒不像冬天。
在冬日的阳光里醒来
在冬日的阳光里发呆
外面已是冰冻如霜
前些日子
这里刚下了第一场雪
山上的枯草已衰
阳光下的那些树木
却安静
似乎严寒与它们无关
我在冬日的阳光下
与它们隔窗而望
在冬日的阳光下发呆
在冬日的阳光下醒来
蒙特利尔公寓的阳台
突然想起了冰岛。这里离冰岛应该并不远吧?查了一下地图,其实还隔着大西洋,但在地图上,冰岛属于北美板块与亚欧板块交接处,所以离蒙特利尔应该不远了。后来查了一下飞机时刻表,果然几个小时就到冰岛了。
2015年10月24日
蒙特利尔到冰岛并不远,总有一天能走到
当我昨天查找地图的时候,异想天开地要查蒙特利尔到冰岛的距离。我记得冰岛属于欧洲板块与北美板块交界处。查了地图,果然近,甚至从冰岛至蒙特利尔,比到欧洲大陆近。地球是圆的,无论往东走还是往西走,总有一天能够走到尽头。去年我在冰岛,以为走到没了路。可我现在在加拿大,走着走着,似乎又要看到冰岛了。甚至理论上来说,冰岛到美洲大陆的格陵兰岛,比欧洲大陆都近。这次一不小心,又快走到北极圈附近。但是冰岛更寒冷,有白夜。这里还好,就是太阳下山很早。但是当我再次查阅这张地图的时候,就觉得,如果我再买张机票去冰岛,从理论上来说,也是可行的。就是没有必要了。不过以后如果有机会写小说,可以写个结尾:冰岛在望,踏着地球走了一圈。隔海相望居然是蒙特利尔。
小说可以有夸张的成分,可以这么写。游记必须真实。其实真实是这样的:去年一个人在冰岛天寒地冻得狼狈,当时觉得自己也挺了不起的。当时也觉得到了冰岛,也许是走到了北半球的尽头。不过现在看来,再飞一段就是蒙特利尔。世界很奇妙,就这样打通了。
下面的计划是:在蒙特利尔再待两天,重返温哥华。然后再从温哥华经旧金山回中国。
餐厅是个小社会
周末的早餐时间可以稍晚些。到了餐厅,已经很热闹了。这里的餐厅是自助式,也不算大,所以通常大家也不浪费地方,有时也会随意坐着。老外重视早餐,我在旅途中也养成了好好吃早餐的好习惯。有时一天就吃两顿,但早餐营养好,通常不会有问题。餐厅就是个小社会,大家都聚在这聊天。又碰到昨天在餐厅认识的那位餐厅服务老太太,她一眼就认出了我,冲我打了招呼,还给我特地端来了咖啡。我连声道谢,聊天的时候,老太太告诉我,她在这里工作,也会被排挤。有可能过几天就会有年轻人来代替她。我只能安慰这位老太太了。坐在我对面的是个20多岁的姑娘,很腼腆地和我笑笑。回过头,就是两位老爷爷,他们聊得正欢。
山麓下的诗歌
清晨在山麓下散步,空气非常清新。我在国外,非常喜欢散步。或许是空气的原因,特别清新。一路可以看这里的风景,随意拍拍,都是绝美的照片。
在山麓下散步
落叶漫天
远方是萧瑟的山林与树木
近处是一地碎叶
在冬天的北极圈附近
有没有漫游的梅花鹿?
在这里写了一首诗:蒙特利尔的小山和梅花鹿
我又异想天开了,有没有一只梅花鹿?
这里的树木深沉而浓郁,往往参天直入云霄。那些树梢就那样不经意地横亘着,透过树叶望上去就是蓝天白云。在这里,常常会在某一棵树下站着,然后就有一种深远的意境。
中世纪般的老城
下午逛老城,继续沉醉在这里蜿蜒的石子路上。远远传来的教堂钟声,中世纪般叮当的马车,常常让我觉得重回欧洲的某个古镇。最美的还是这里的枫树,金黄色的参天而立,像一把巨大的透明的伞,遮住了大半个教堂。然后飘来的是流浪艺人的琴声,那些琴声或悠扬或欢快或悲伤,在这接近北极的地方回荡。
蒙特利尔老城的音乐广场
风很大,还是呼呼地吹过。我很奇怪为什么这里温度并不低,但风一起却让人难以抵挡。有同学网上回答我:纬度高,从河口出去就是格陵兰岛,今年还是当地暖冬,否则早风雪交加了。往年11月,这里早就积雪过半米了。
后来在一家温暖的咖啡店避寒,随意涂鸦两首:
(一)
蒙特利尔老城
一个悠闲的下午
枫叶摇曳着时光
大树底下的蓝色多瑙河
这个流浪的艺人
慢慢地弹着老吉他
一路的花草
一路的小店
还有叮叮咚咚的马蹄声
(二)
老城即景
天
太寒冷了
和布拉格完全不同
风
肆虐地乱舞
四点以后就想逃离
但
这里最美的音乐
坐在路边墙角的姑娘
拉得一首好风琴
任凭
风怎样吹
天色将晚。5点以后的蒙城又狂风肆虐,好不容易打到一辆车,落荒而逃。在这样靠近北极圈的城市,5点以后就最好不要外出活动了,否则气候太寒冷。到了下榻之处,跑回房间,瞬间温暖。我甚至还自己做了一顿晚饭,还有打包回来的小食。但我也觉得很幸福了。
蒙特利尔的公寓厨房
自己在小厨房做的晚餐
2015年10月25日
客栈烤火
此时此刻,一天快结束了。外边北风呼啸,非常寒冷,客栈的大厅有炭火,我就坐在一边烤火。
大厅很安静,偶尔有晚归的客人。前厅接待的小姑娘有空了,也会冲我笑笑。
蒙特利尔的最后一天
今天是在蒙特利尔的最后一天,好像过得也很悠闲,慢慢地逛完了这个城市,甚至还有时间去了超市,买了些食物,做了晚饭。
早上下雨,整个城市都是阴沉沉的,小巷全部打湿了。这样的阴雨天应该待在室内,可还是忍不住逛了一圈。路上行人很少,但花花草草还是很美,只是被风雨打过,有些凋零。在山脚散步,我隐约觉得这里是这个城市最美的地方,安静而无人打扰。
不远的地方有个超市,我去逛了一圈,买了些今天的晚饭和水果。自从发现客栈的小厨房很好用,我就决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旅途中可以自己做饭,其实很容易让人沉静,在一个城市慢慢行走,有时却也自得其乐。
蒙特利尔大巴
回到客栈,在会客区小座。国外的公寓式客栈会有一个会客区,一个半开放的区域,大家都喜欢坐在那里聊天。也有人在那里喝咖啡。有人看书。我一般写点东西,喝点咖啡,对面有一桌人在谈公务,主题居然是中国的某些教育。我在外的时候也会无意中听别人聊天,有时喜欢和当地的老人聊天。老人是城市最有智慧和故事的人群,不是吗?外面还下着雨,我就在室内看看写写听听,是个温暖的早上。
中午随意热了点吃的,加了一些水果和牛奶,倒也对付过去。中午其实不饿,权当完成任务。
晚霞染红了天边
下午的主要任务是把没有逛完的地方都逛一遍。坐着大巴游蒙城,这是我的保留节目。从城市广场开始,唐人街与蒙特利尔老城毗邻而望,一路过去,唐人街一路饭店可见,与蒙特利尔老城一街之隔。老城中马车悠然而过,似乎悠远的时光在马蹄声中穿梭而过。再穿过大学城,一路金黄色的林荫道,长长地走了五六里,似乎时光也停驻在这一路金黄的林荫道上。
城市的最后一站是艺术馆,可惜来不及下车了。走马观花,到此一游。
最美丽的是上山公路,那里有教堂,有一路的风景。教堂、古老的石屋、一路翠黄的树木,蓝天是它们的背景。开到夕阳西下,深蓝色一片,晚霞染红了天边。
一个下午一晃而过,真是一个完美的旅程。
一个完美的旅程
晚上回到公寓,甚至还有空做了一顿晚饭。外边呼呼的寒风,我有温暖的晚饭。非常幸福。
5点多钟的时候,还在城里逛,大部分商店都关门了,只有书店还开门。我看到有许多圣诞卡,圣诞的气氛依旧浓了。
明天我就离开。此时此刻,我在烤火。真是一个完美的旅程。
当地杂志的图片:也许这才是蒙特利尔的冬天
2015年10月26日
蒙特利尔到温哥华
今天一天在路上,从蒙特利尔到温哥华。
护照插曲
出发时有一个小插曲:
蒙特利尔机场。一望无际的天空与云层,顺利过了安检。但是今天又是一场虚惊,在出租车上找不到护照了,当时我的脑袋里有无数个绝望和反应:1.护照忘饭店了。貌似不可能,我每天都检查的。2.护照在别的包里。检查了身边的包都没有。3.护照丢了。不太可能。我对护照一向仔细。4.护照被盗。这条最有可能,但小偷干吗要我的护照?
为此我一阵冷汗,想了几条对策:1.回饭店。找到护照,再返回机场。但基本赶不上这趟航班。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2.回饭店。找不到护照,然后我得找警察。3.后面的行程全部作废。我要到蒙特利尔去找中国大使馆,否则寸步难行。4.温哥华后续住宿和机票全部作废。不知能不能准时回国。想到这里,我就绝望。于是连忙叫司机停车,我再找找,不行就回客栈,反正去机场毫无用处。这位司机非常耐心,他一开始问我确认是不是护照在我的包里,叫我再找找。找了几次找不到,司机就说,那么打电话回饭店,问问前台,让她们帮助找一下。他把手机借给我,我打回去,和前台姑娘说明情况。我们下了高速,在路边等结果。这个时候,司机又问了我好几遍,你确认没放错地方?我说确认无误啊,我有固定放护照的地方。司机说:你确认?你最后一次见到护照在哪里?我说:好像是昨天晚上,也许是昨天下午,我检查了一下,确实无误后才出去玩的,因为害怕丢护照,所以不放在身边。司机说:那你再想想,人们的确认无疑往往是要有误差的。我突然想起来,好像昨天有一个把护照放到别处的细节,但我记忆非常模糊。司机说:你再想想。我突然想起行李箱还没找。后来跑到车子后座,找了边层的一个口袋,果然在那里!一场虚惊,但是这位雷锋叔叔真是太好了!
继续出发,一路聊天,司机告诉我:有时候我们的思维会犯习惯性错误。他一直在提醒我,但我还是没有意识到!在最后10分钟的时间里,这么冷静地处理这件突发事件,而且处理得这么完美。这位司机真的可以为师,他笑笑说:他是一个非常冷静的人,有一次,一位医生乘客把她的钱包落在他的车上,信用卡什么都在。但是他一直等了两小时,那位医生从医院出来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的钱包丢了!
后来司机只多收了我10加元,作为等候和误车的费用。我又给了他10加元,表示我的谢意。我问他可以写下这个故事吗?告诉中国的朋友,他很高兴地笑了。真是个雷锋叔叔!
归程
后来的旅途就比较顺了,一路归程。加拿大西部航空公司总体有些傲慢,大概他们只愿为欧美客人服务。但最后一班飞机上,一个20岁出头的空姐特别活泼开朗,对每个乘客都非常好。有时还很卡通,把大家逗乐了。靠着这个姑娘的个人魅力,我们才扭转了对于加拿大西部航空公司的整体印象。
又是一路风景。连飞八九个小时,到达温哥华已是深夜。
下榻的地方风景如画,但我已经没有力气欣赏了。
2015年10月27日
休闲的一天
今天是比较休闲的一天。
昨天飞了七八个小时,加拿大真是国土辽阔,从东岸飞回西岸,又是那么久。蒙特利尔和温哥华的时差是3小时,不过我已经养成了没有时间差的习惯,看到太阳升起就起来,看到月亮升起就休息。这样反而不受时差所累。
海边的树林,像一把巨大的伞
但今天还是累了。不是为了时差,而是因为飞了七八个小时,加上路上的时间。差不多近12个小时。
《上海壹周》停刊,纸媒式微,全世界都无奈
今天的任务就是休息。早上醒来就很晚,偶然看到几个朋友在转《上海壹周》停刊的消息。非常惊讶,这份报纸曾经是引领沪上时尚小资们的标志性报刊。2005年的时候我有一位朋友告诉我们:某报的主编要请她写文章。这份报纸的风格是都市时尚、明星人物、海派生活方式。当年我觉得远高于真正的生活。但这份报刊的定位就是应该高于生活,引领时尚的一种生活方式。我觉得那个时代的文艺青年们应该比较推崇。
这份报纸在当年应该有一定的影响力。今天看了朋友圈,有若干朋友说:《上海壹周》停刊了。有些惊讶,纸媒式微?同类型的还有《外滩画报》等,但我觉得《外滩画报》要做得更好。不过上周我从温哥华去蒙特利尔,送我去机场的司机告诉我,当地的报纸,从20年前的收费到现在的免费派送,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情。因为互联网时代,内容都可以在网上免费而得。所以,有些报纸平媒式微,落花总被雨打风吹去,有一定的道理。当年的《上海壹周》,传递的生活方式是超越生活的,而互联网的今天,传递的就是生活。这大概也是报刊式微的原因吧。这是一个时代远去的标志,有些可惜。特意记之,希望我真正喜欢的那些纸媒,一定要坚持住。经历风雨才见彩虹。
好吃的早餐,加拿大艺术美术馆
今天早餐很好吃,水果加面包营养早餐。摆盘太漂亮了——阳光又有营养。我和好友在网上开玩笑:需要专业评价一下!她笑嘻嘻地评论:我表示十分想吃!那个盛面包的餐巾折得真漂亮!我还想问她怎么折餐巾呢,可惜她在法国。
下午去美术馆,上次去过,念念不忘那里的瓷器。于是今天专程赶回,为的就是梵高和莫奈的瓷器。买好以后开始犯愁,怎么带呢?实在不行只有背回来了。
这套美丽的碟子我带回来了
温哥华美术馆的艺术书籍
然后心满意足,在美术馆的阶梯上晒太阳:
坐在美术馆外的阶梯上
晒着暖暖的阳光
这里坐着一些无聊的艺术家
有些在发呆
有些在晒太阳
也许他们在想一些人生
也许他们就是无所事事
有些看鸽子
有些在阳光下看书
有些啃着面包
我在阳光下
身旁有着今天的收获
有一个梵高的向日葵
有一个莫奈的睡莲
从下午到晚上,逛了一大圈。做了两个采访:一个是八大洲旅游的专业人士韩国姑娘,一个是日本画家。都是随机采访。我发现可以开始做“格子·在路上”的采访专题。又欣赏美景若干,还发现了一条懒懒的大狗。
流水账
晚上继续逛继续觅食,居然找到海鲜饭。点菜水平越来越长进,点了一个意式海鲜饭,里边有牡蛎和贝壳,味道和咱们的番茄海鲜汤饭的味道很接近。今天吃饭超支了,明天去小超市吃,一则费用平衡一下,二则也须控制饮食。
晚上收到Raven的一篇文章,非常专业。另外云儿的诗集已经出版了。大家都很忙碌,也很有成就感。很奇妙的是,我们隔着万水千山,却依然那么相近。
今天就这样过去了,真是忙碌而又闲散的一天。
适合记流水账。而我确实也记了流水账。
2015年10月28日
雨中的温哥华
雨中游温哥华
今天阴天,时有雨。天气阴冷,我穿上滑雪衫。
今天的主要任务是坐着大巴游温哥华。
没想到,雨中的温哥华更美丽,一切都是透明的。
一路速记,记下了温哥华的历史和景点。回去整理,就是一篇完整的温哥华。
这样的雨天,待在室内才是最好的。
晚上一直淅淅沥沥的,我在房间赶稿子。很安静,其实旅途中的雨天和风雪天都值得珍惜,往往这样的天气,如果看书或写稿,更能感觉安静的意义。
夜已深。明天最后一天,后天就是归程。
天,时有雨。天气阴冷。
2015年10月29日
斯坦利公园的Green Tea,张国荣曾经到过的地方
最后一天,和小群约好在斯坦利公园的Green Tea见面。原来想得很简单,Hop on Hop off的大巴就在饭店门口,坐到斯坦利公园的英吉利海滩下车,再走几分钟的路程即可。后来在相同的时间坐错了大巴,走了另一条线路。幸好司机帮助,又把我带到距离英吉利海滩最近的一站,他告诉我步行过去即可。结果花了一个小时才走到。虽然迷路了,但风景极美,又是意外的收获。谁说意外不是收获呢?我和小群说,以后我要写一篇文章,叫作“迷路的时候,风景也很美”。
走到森林深处,就是一个漂亮的小木屋,在繁花绿草之间。这家餐厅非常漂亮,据说当年张国荣在加拿大的时候,经常会和友人来这里吃饭。
我们一人一份汤,然后两人点了一份海鲜。问服务生可以给我们两个盘子吗?服务生说当然可以。于是吃得尽兴,一点都不浪费。
临行前,小群为我送行,约在了张国荣曾经到过的餐厅
我们的午餐
餐厅菜单
加拿大的消费较之美国高很多。温哥华的消费物价也很高。他们的消费一般要在后面加小费,一般小费在10%—15%之间。有时候如果觉得做数学麻烦,可以直接加小费,人均2—3加元或者再高一点不等。我们这顿午餐并不贵,两人加起来不超过300人民币。我觉得价格很公道。这么美的地方,环境那么好,服务生的服务都是那么具有艺术感。
每一个人都是少年派
其实今天和小群聊得更多的是曾经的一些挫折和困惑。每个人都会把各自精彩的人生呈现给大家看,但是很少会告诉你她们曾经承受了哪些压力和困惑。年轻的时候会认为:有些事情可以通过努力做到,只要努力就可以。到了一定时候就会觉得:有些事情努力也未必会有用,有些事情你一直在努力,到了一定的时候你会觉得,一点没有用。小群她们曾经事业很成功,但是有一天,发现突然失去了很多功名与事业。这些不是简单的落差,而是巨大的反差。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一关,我也曾经有过巨大的落差,但是每个人都是这么过来的。在经历的时候,不会说一个字,因为别人帮不了你什么,只有靠自己才能走出来。走出来的人会更好,一切都会云淡风轻,但身在其中的人会很辛苦。无论如何,我们都会越来越好。只要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金钱论英雄,寻找心灵的安宁,即可。我突然想起了少年派,那个在海上一次次与老虎搏斗的少年派。每个人都是少年派,只是最辛苦的时候,大家都不会说出来。
夜雨正浓
又走了一个小时回到入口处。我又找不到车站了。小群又陪我走了一大段路,中途我们去星巴克找洗手间。然后又在星巴克小坐,聊起她的友人。聊到黄昏时分。夜雨骤降,在雨中等到一辆出租车,然后挥手道别。人在旅途,总有一些让你温暖的人,和一些让你感动的事情。正如这场夜雨。明天凌晨即将归程,离别也是这么自然而又应景。
最后一天,窗外夜雨正浓。
2015年10月30日
从温哥华到旧金山机场,第一缕阳光
凌晨四点多,去机场。出租车内有Wi-Fi。我在出租内又做了一些现场记录。夜雨很大,风雨兼程。飞机6点起飞,4点多钟的时候,我还在路上。
今天过安检的时候不顺,机器居然读不出我的掌印。后来换了一台机器,通过了。我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说:可能机器坏了!可见有时机器也会犯错,只是实在误了太多的登机时间!
美国旧金山机场转机
8点多到达旧金山机场,第一缕阳光洒满了机场。
一路转机。这次运气还不错,不用重新出关再安检。但一路也像走迷宫,从1号航站楼跑到3号航站楼。不过旧金山机场的指示牌做得很好,跟着走就好。累了就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一会儿,休息一会儿再继续。
在旧金山机场我把剩下的60加元换了,就换了不到33美元,顿时不会做数学了。在货币兑换处看了汇率牌价,觉得人民币好像跌了一点。换点美元是为了有些零钱,好歹我到了美国,不能身无分文。
我用换来的美元买了一些小食品,就所剩无几了,好歹算是到此一游。
秋日童话
正在这个时候,远在日本的同学云长发了一首秋天的童话给我,是写给孩子们的,写得真美:
秋日童话
牵着你柔软的小手
走在落叶缤纷的林间
阳光斑驳地轻摇在发际
犹如梦幻公主的皇冠
在你清澈的眼中,
我看到了上帝打翻的调色板
渲染颜色的美丽妙不可言
你欢快地穿梭于树间
捡拾着散落的树栗
那是小松鼠搬家时掉落的果实
要收起等到他们过冬时来找的那一天
你稚气的声音
舞动着想象的翅膀
融入了午后秋阳的温暖
并肩坐在你们身边
仰望夜空繁星满天
我问你是否看得见圆月里的玉兔
你告诉我看到了饼干
月亮的味道应该是香香甜甜
嬉笑追逐于秋樱花间
你们的笑颜与鲜花一样灿烂
日子如天马行空般飞去
沉淀做天空城堡的世外桃源
而我
这一刻
轻抚着百年老树的年轮
感谢生命的收获
多希望时光静止的魔法
能让这个秋天的童话持续永远
在机场上看到了云长的一首小诗
这才是秋天的童话啊。可惜,现在我在旧金山机场,困得快睁不开眼睛了。
还有一个小时飞机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