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曲辕犁初体验
南麓,渗金寺。
寺里的住持圆通大师听闻玄奘从长安而来,不远万里前往天竺求法,顿时肃然起敬。
尽管玄奘推托,但还是架不住圆通大师再三相邀,被迎进渗金寺热情款待。
虽然只是普普通通的一顿斋饭,但圆通大师能言善道,边吃边听他介绍陇右的风土人情,也觉得有滋有味。
饭后,玄奘将罗太岁关于曲辕犁的设想介绍了一下,圆通大师也表现出对农耕的兴趣,立刻差人安排去了。
一天后,所有材料到位,就连铁质的犁铧也找铁匠赶工打造好了。
罗太岁选择和佛门合作自有他的深意,但不得不说,有时候和朝廷比起来,还是佛门的效率高啊。
材料和部件到位,接下来就好办了。
罗太岁开始“闭门造车”,利用麒麟臂对曲辕犁的部件进行加工和调整,最后组装。
前后只花了一炷香的时间,对后世农耕影响可谓深远的曲辕犁,首次出现在大唐王朝的陇右之地。
一群无所事事僧人也不诵经念佛了,都围上来呆看。
“忙活了一整天就弄出了这么个东西?”
渗金寺负责农事这一块的管事僧人圆润,一边打量全新面世的曲辕犁,一边摸着他那圆润的光头道:“不就是挽犁嘛。这种犁的确轻便,但只适合在小块农田上耕种。”
顿了顿后他又道:“我们现在使用的长直辕犁比较实沉,耕地的时候可以省下不少力气。
你这个嘛……”
他掂了掂曲辕犁的分量,呵呵笑道:“太轻了,就怕耕地的时候压不住,费力啊。”
圆润所说的挽犁,其实就是短辕一牛挽犁。
短辕操作灵活,一人一牛就可以完成耕作。
但这种挽犁只适用于小块农田。
如今大唐实施的是均田制,凡年满十八岁的男丁给田一顷,其中八十亩为口分田,二十亩为永业田。
这一顷土地基本上都是划在一起的,方便百姓集中耕种。
这样挽犁的缺点就显现出来了。
所以人们普遍使用的还是两牛抬杠的长辕犁和直辕犁。
听到圆润的话,罗太岁笑了笑:“这可不是挽犁。和尚看这辕身,流线型设计……”
他伸手在辕身上抚过,啧啧赞道:“这曲线,多么圆润。”
圆润听了脸色顿时不对了。
“这叫曲辕犁,可深耕,也可浅耕,可大面积耕种,也可完成精细耕种。”罗太岁真的很想跟他讲讲所谓的力学原理,但也知道这是对牛弹琴,“用曲辕犁耕地,完全不需要靠人力下压,只是在必要的时候向上提,人和牛都省力,明白了吗,和尚?”
“怎么可能?”圆润叫了出来,“种过地的谁不知道用犁耕地要向下压?
你这还要向上提,不是连土都沾不到了吗?
小施主,你这犁好看是好看,但恕贫僧直言,用来耕种就有点异想天开了。”
“是啊,小施主没下过地吧?”
“虽然没下过地,但这东西造的倒是像模像样的。”
“也不算造吧,就是直辕犁改了下形状而已。”
……
一时间众僧都对着曲辕犁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显然他们更相信自己的经验。
唯有玄奘和圆通大师站在一旁,就那么看着。
玄奘若有所思,圆通则笑而不语。
罗太岁看这些僧人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儿,很想一棍将他们全部扫飞……
不过咱一贯以德服人,怎可如此不讲武德?
“和尚若是真不相信……要不咱们比比?”他提议道。
“比比就比比!”
一帮不服气的大胖和尚跃跃欲试。
渗金寺本就拥有大量的田地。
住持圆通大师当即安排用直辕犁和曲辕犁试耕,看看这所谓的曲辕犁是否真如罗太岁说得那么厉害。
其实试耕之前所有人都是持怀疑态度的。
因为这所谓的曲辕犁比长直辕犁轻得不是一点半点,少说得有五斤以上。
这样吃得住泥土吗?
但是半个时辰之后,所有的质疑都被打破了。众僧被曲辕犁的首试结果惊得说不出话来。
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同样的田亩条件下,曲辕犁的耕作效率竟然是直辕犁的三倍有多!
直辕犁不仅笨重,吃土还浅,不易受力,更不灵活,耕种起来相当吃力。
而曲辕犁通过调节犁评和犁建,完全可以适应深耕或浅耕的不同要求,最深甚至可达一尺。
要知道深翻会使土质更加松软,使表层的虫卵和草籽翻到深层,减少病虫害,也有利于谷物的根系深入土中,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和吸收土壤养分。
更重要的是,曲辕犁还节约了人力和牛力。
直辕犁需要两头牛,曲辕犁只需要一头,就算是个傻子都看得出来。
根据亲自下田试验的老农介绍,曲辕犁耕作中的确不需要向下施力,不甚费劲。
而且相当灵巧轻便,方便回转。
见识过曲辕犁的表现,众僧才知道罗太岁所言非虚,都啧啧称奇。
但住持圆通大师眼神却越来越亮,感觉如获至宝。
一群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
罗太岁裂了咧嘴。
这算什么。
若不是受限于唐朝的冶铁技术,他还可以改良得更好。
但就算这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罗太岁带来的曲辕犁都将决定着人们的温饱问题。
接下来,罗太岁将曲辕犁正式交给渗金寺。
而渗金寺则负责将这种犁具普及开来。
渗金寺住持圆通大师比较务实,趁玄奘留下来交流佛法的机会,不厌其烦的和罗太岁讨论曲辕犁的工作原理。
甚至罗太岁脑海中那些还不太成熟农具,如秧马和高转筒车之类的大致设计方案都被他掏得一干二净。
又过了两天,罗太岁催促玄奘赶紧上路。
再待下去,恐怕穿越者的身份都被他给套走了。
恐怖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