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
经济学原理在中国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30多年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究竟是否能够实现软着陆,会给过热的经济降温并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增长率吗?许多西方的政客尚无法割舍十年前看上去无懈可击的论断:①中国已经加入了世界经济;②中国的劳动力工资只有0.5美元/小时;③中国有13亿人口;④工资永远都不会高到教科书中经济学原理所标榜的那样,故此中国的出口将无限制增长下去。由于人民币被低估,中国的贸易盈余也相当巨大。
不过,目前这一情形正在改变。调整的力量正在对中国经济发挥作用,2008年中国的贸易盈余达到3 000亿美元的高峰,此后一直在下降。2012年2月的数据显示中国出现了310亿美元的赤字,这是自1998年以来最大的贸易赤字。原因很清楚,自30年前中国加入全球经济以来,因为中国的低工资带来的竞争优势,使得贸易伙伴们一直在抢购中国制造的出口商品。然而,近几年来相对价格已经调整了。这一变化可用(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来估量。实际汇率升值一方面来自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升值,另一方面来自中国的通货膨胀。
人民币最终对美元升值,2005—2008年和2010—2011年两次累积升值达25%。更重要的是,劳动力短缺开始出现,由此引致工人工资开始快速上升。北京、深圳和上海的最低工资2010年和2011年平均提高了22%,地价也跟着加速上涨。
随着中国沿海省份成本的上升,一些制造业开始迁往工资和地价仍相对较低的内地,同时,一些出口业务开始转向成本较低的越南等国家。与此同时,中国的企业也开始紧随日本、韩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模式走向自动化,用资本替代劳动生产更高端的产品。美国等高工资国家的跨国公司也开始将一些业务从中国撤回。
事实证明,经济学基本原理最终都应验了。我们同样可以看看30年前的日本。30年前,日本巨额贸易盈余是大家担心的问题。1980年日本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到总人口的9%;现今这一比例已超过23%,是世界上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因此,30年前进行退休储蓄的日本人现在开始消费,一如经济学理论所预言的。由于国民储蓄率已经下降,因此有经常项目账户盈余减少。
中国面临着与日本相似的人口趋势,并且面临着在未来通过释放家庭消费的做法来维持GDP的增长。中国储蓄率的下降趋势将会在经常项目中显现。我们将再次看到,经济学定律对任何国家都会发生效力。
讨论题
1. 有一些什么样的经济学原理在作用于我国的经济运行?
2. 我国将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