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捡筛时光
想必70年代出生的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筛炉灰、拾牛粪。年纪小时干不了重活,于是筛炉灰和拾牛粪就成了孩子们冬天里的功课。那可能是童年记忆中最重要的劳动场景。
在那个年龄段,肩不能挑担,手却可以提篮;那时劳动最光荣,人人都必须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于是,冬天的早晨,小伙伴们起床后就要顶着朝阳出发了。
筛炉灰不仅仅是个累活,还特脏。从前,我宁可去干更累的活儿,比如搬砖、提水等等,也不情愿去筛炉灰。因为筛炉灰太脏了,即便是头上帽子口罩都戴好,围得严严实实,仍然会有灰尘粘满了眉毛和睫毛,洗不干净。伙伴们都特勤快,这活儿可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能干成的。必须每天坚持,才能有成果。
小伙伴们都很敬业,就连平时娇滴滴的女孩儿们,也从来不怕脏、不怕累。这筛炉灰其实就是捡漏,普通人家的炉灰哪有灰渣?早用筛子自己筛拣了,重复利用做到了极致,绝不浪费。但有些企业、单位,就不会那么认真。炉灰里满是燃烧不全剩下的灰渣,通过筛选,这些灰渣拿回家可以再用,是晚上封炉子的最好材料。一是透气儿。不像面儿煤,中间杂着土,不透气。那样会产生煤烟,容易引起一氧化碳中毒。那时常听说因为煤气中毒而死人,最惨有灭门的,无一幸免。二是耐燃不灭火。块煤往往会着过,炉子灭了晚上遭罪,第二天早上还得重新再点着。而灰渣再掺些碎煤,就成了无敌组合,晚上再不会熄灭了。
我们都是干这活儿的高手,不出几个月,已经摸清哪个灰堆的渣多,往往会直奔主题。有些单位出灰晚,经常需要等,而且还有余温。我们不管三七二十一,冲上前去,常常会因此烫了手。不过,也得到了修炼;两只小手上下翻飞,是类似于铁砂掌的真功夫。然后,把没有利用价值的灰烬挑完,剩下的就是黑黑的灰渣了。捡完了,把灰渣倒进筐里,马上就来下一筛……回家时,拣多拣少,面子很重要。我们的常用方法就是:把几只小筐搁在一起,分匀了,才说:“好吧,咱们回吧。”
捡炉渣也有快乐,灰渣里有时候会有玻璃球,是煤里混进了玻璃,在高温下熔化形成的。我们发现了这个秘密后,经常会在自家的炉灶里扔上几块五颜六色的碎玻璃,等第二天,就会见到各种形状的玻璃熔体,大部分都是球形,像天然形成的玛瑙,非常有收藏“价值”。这种“价值”当然不是玻璃本身,而是童年的美好回忆。
拾牛粪是我们更不愿意干的活儿,因为要去郊外,一趟要走十几里。和长辈去时,心里一百个不乐意。但年龄稍大点儿,拾牛粪也变得有意思起来。喊上几个小伙伴,路上连玩带耍,专挑牛粪多的地方去,专捡那些干透了的。拾起来轻松,回家又好使,每次都很快完成任务。还要顺便挑些野菜,捡点儿蘑菇,回家凉拌、熬汤,别提有多好吃!在玩耍和聊天中,不知不觉就到家了。因为有了赠人灰渣手有余温的情谊,我们往往会互相帮着提筐。大家一齐蹦蹦跳跳地走,都那么开心。
这样的“阶级情谊”只能在那个年代产生,伙伴们在劳动中加深了亲情。现在家家都有暖气,哪里还需用灰渣和牛粪?孩子们也因此失去了加深情谊的机会。
现在,孩子们已经逐渐失去了各种各样的锻炼机会,甚至于身强力壮之后,也从来不曾劳动;成为了“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篮”的一代代人。我们总在要求他们爱岗敬业,要他们孝顺懂事,可又何尝给予过他们学习的机会?我们的童年,确如金子般的闪燿过;如今社会进步了,孩子却似乎不曾有过童年!这就是严酷的现实!
其实,生活不就像是一部巨大的筛子么?它终究会将红尘筛尽,只留下忘不了的铅华。而我们只要尚存一息,就仍将会在光阴里拾捡,那怕只是一点点取暖的可能,都会是一种高贵的存在,证明我们还活着!如此,捡到什么,捡多捡少,其实都没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