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注释
垓(gāi)下:古地名,现为安徽省灵璧县南沱河北。
兮:语气助词,相当于“呀”或“啊”。
骓:宝马,诗中为项羽的名驹。
奈何:怎么办,如何。
虞:虞姬,项羽宠爱的美人。
若:你,诗中指虞姬。
简析
这首慷慨悲凉的诀别诗高度概括了西楚霸王项羽所向披靡、豪情壮志的一生,在最后败亡之际,抒发了作者面对重围却无能为力的无奈与怨恨,以及对身边美人、名驹的惋惜之情。
“力拔山兮气盖世”起句即气势磅礴,总结了项羽叱咤风云的一生。“气盖世”彰显了一代英雄的豪迈不羁与无人能及。项羽出自将门,年轻时就才气过人,力能扛鼎。二十三岁起兵反秦;巨鹿之战以少胜多消灭秦军主力;后一举进军咸阳。项羽用一生诠释了“西楚霸王”的威名,诠释了什么是顶天立地的英雄。然而,“时不利兮骓不逝”,面临汉军追击,如今却被迫撤至垓下。作战时机不利,困难重重,连乌骓马都不肯前行。“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陷入汉军重重包围,又众叛亲离,面对此情此景,一代西楚霸王陷入了绝望无法自拔,夜不能寐,寝食难安。面对帐内心爱的美人虞姬,借酒消愁,他担忧美人虞姬的命运,只好发出无奈的悲叹。四面楚歌,项羽明白自己已到穷途末路,王位、天下尽失,连自己心爱的女人和战马都保不住。诗歌结尾,流淌着英雄末路时不尽忧伤的情思,面对未了的宏图大业和自己悲剧的命运,只有无限悲伤和无奈。
全诗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节奏舒缓,诗意悲壮,短短四句诗却容纳了如此丰富的感情和内容,成为千古传诵的绝唱。
背景
据《史记·项羽本纪》载,汉五年(前202)项羽被刘邦大军围困于垓下,身处绝境,夜间闻汉军四面楚歌,以为汉军已尽得楚地,遂慷慨悲歌,自刎前与战马、爱姬作别。
名家点评
〔南宋〕朱熹:羽固楚人,而其词慷慨激烈,有千载不平之余愤,是以著之。(《楚辞集注》)
〔清〕沈德潜:“可奈何”“奈若何”呜咽缠绵。从古真英雄必非无情者。(《古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