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尽精微 致广大
沈左尧
大领结
1942年春,听说徐悲鸿先生要回到重庆中央大学艺术系执教,全系的老师和学生们都异常兴奋,准备了隆重的欢迎会。刚散去浓雾的沙坪坝校舍前,洋溢着节日气氛。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徐先生。当他迈着大步来到时,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他胸前的大黑领结。那时教师们穿西服的也不少,但系那样像围巾似的大黑领结却只有徐先生。世界上有些著名艺术家系这样的领结,这也正是我们学生心目中的大师象征。悲鸿先生还经常在浅色西服外罩一件深色旧长袍,敞襟露出大领结。长袍的纽扣是镀金的,熠熠发光。这亲切的形象深深地刻在我的脑子里,至今记忆犹新。
徐悲鸿先生这种潇洒而随便的装束,西服大领结加中式长袍,恰好象征着大师在艺术上融会古今中外,开创一代画风,建立了震惊中西画坛的丰功伟绩。
背画
悲鸿先生的一个教学方法是要求学生“背画”,就是在完成一幅写生画之后,离开模特儿,凭记忆把这幅画“背出来”,即重画一遍。这是难度较大的。徐先生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锻炼记忆力,促进基本功,为创作做准备。
“画是用脚画的!”
这是悲鸿先生在教课时说的一句话。他让学生在教室里支画架离墙远一些,以便写生时从同一角度随时后退观察。作画不仅要掌握物体的轮廓,还必须掌握物体在光线下的明暗变化。徐先生讲过:在画石膏像时,只有一个点最亮,可以留出空白;只有一个点最暗,可以画成黑色,其他部位都是中间色。其中受光面的最暗部分不能比背光面的最亮部分更深;反之,背光面的最亮部分也不能比受光面的暗部更浅。只有训练出敏锐的观察力才能分辨石膏体各部分明暗的细微差别,画出石膏像的立体感,使物体“结实”。在画维纳斯石膏像时,既要显出石膏体的质感,又要表现原雕像的大理石坚硬感,还要体现石雕所表现的人体的柔软感,是很复杂又很细致的功夫。在画面近处只能看清局部,必须退到一定的距离看整体,与实物对比,方能观察入微。悲鸿师指出:作画要“多看少动笔”,为此,就需要不断地前后来回走动。这就是“画是用脚画的”这句名言的含义。先生经常给人题词:“尽精微,致广大。”就是鼓励学生从精微处入手,首先刻意求工,然后才能收到博大的效果。
竹和马
宣纸铺展在画案上。悲鸿先生用一把大板刷先濡湿清水,再在刷毛的两头蘸上墨,一端多些,一端少些。然后卷袖舒臂,用刷子在纸上横画,一根根粗壮的、富于立体感的毛竹竿出现了。一次我见徐先生连着画了几张竹竿,最后选了一张加竹叶完成,其余的都被扔掉。先生画竹看似轻易,实际上是十分经心的。
多年后,一天我去北京东受禄街看望悲鸿先生,他正在作画。我一眼看到案旁纸篓里塞满了揉皱的宣纸,上面都画着马。我惊讶地问:“先生,这些马怎么都扔了?”他笑笑说:“画坏的,不要了。”原来先生画马也是稍不如意就丢弃。这说明先生在艺术创作中的严肃认真态度,决不任意挥几笔草草了事。后来我与友人谈起此事,友人十分惋惜地说:“如果当时把大师弃于纸簏的画马留下来也是宝贵的艺术品啊!”
“谢谢!”
一次我在悲鸿先生书室里见他坐在画桌旁,叫当时才三四岁的庆平去别屋取来一件东西,先生一边接一边说了声:“谢谢!”这是我有生以来头一次见到对自己的小孩道谢,给我的印象特深。这既是先生的礼貌习惯,又是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悲鸿先生平时待人和蔼温雅,谦虚诚恳,谈吐幽默,从不摆大师架子,以普通人自居,这正是先生人格的伟大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