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北师兴南】
老人看见那个年轻人的行径身影,对他满是希望,他又笑了,满意地走了。老人知道,这个年轻人很有志气,一定大有出息,像流水一样,前途无量。五天后的这里,便可见一斑。
流水不可归,时间不可回,五天又飞快地过去了。这一次,张良连觉都没敢睡,深夜就飞到了那个既令他开心又使他担心的老地方。他身上的汗水,如同流水一般,不断流淌。借着淡淡的月光,张良四下一望,没有任何人影,他才美美喘了几口粗气。
其实老人早已到了,他正藏在附近。张良正想坐下歇一会儿,身后却传来了脚步声。他急忙转身一看,是老人来了。张良十分快乐,赶忙迎了上去,扶住了老人。
老人也特别高兴,夸扬道:“小子接受教诲,就该这样。”
紧接着,老人从衣袖里取出一本书,交给张良。他一边递,一边郑重嘱咐:“你好好读这本书,读人生那本书,将来可以帮助别人取得天下,成为帝王的老师。”
张良接了书,好欢喜好惊奇。他有好多问题想要问老人,可是没有等到张嘴,就被早已看出来的老人制止了。一切不用问,一切不用答,流水自然会告诉你所有。老人走了,张良也依依不舍地回去了。
来到住处,天还没有亮。虽然夜色很暗,但是张良的心中却有一盏灯,一盏挺亮挺亮的明灯,足以照亮他的整个人生。张良兴奋不已,没有一丝疲倦的样子。为了尽快知道书的名字,张良点亮了油灯。当他看到太公兵法四个字时,一下跳了起来。太公不就是姜子牙吗?他精通韬略,曾经辅佐周文王和周武王,为周朝的建立立下了巨大的功劳。慢慢地,张良静了下来。他接着往里翻,发现有好多老人的批注。这本书本来深奥,现在看起来容易多了,明白多了。
老人的心血付诸在这儿,他的希望也在这儿。他给了张良这本书,也给了他人生那本书,既有读书看书的知识,又有做人做事的学问,更给了他前进的方向和动力。他希望他像流水一样,不断向前,充实自己,壮大自己,滋润干渴的大地。
张良最明白老人的用心,他仔细地看着那本书,认真地读着人生这本书,。渐渐地,他像流水一样,越来越大,越来越深。有了丰厚的知识学问的张良,变得沉稳多了。他不但将那些书看精了,而且后来还把它们用神了。若干年后,张良帮助刘邦,推翻了暴秦的统治,建立了汉朝,被封为留侯。
这些事,像流水一样流传到了北宋,一代大文豪苏东坡,写下了著名的《留侯论》:“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张良和老人的相遇,是偶然,也是必然。他们的心相通,他们的路相融。这就像桥下的流水,自然走在了一起。他们之间那美好的传承,也如同流水一般,一波接一波,一浪连一浪。张良的前后,也和流水差不多。开始为金沙江,急躁而不挠,最终成扬子江,雄稳且浩荡。张良的智谋,也很像流水,千变万化,使人莫测......最重要的是,老人和张良的心同流水极相吻合,滋润人间,绽放鲜艳。桥下的流水很长很长,它流进了长江,一直流到现在。
家财万贯任水漂,有志英雄正年少。
一锤冲暴热血骄,三卷开花慧心茂。
桥下小鞋弯曲腰,帐中高略坦直道。
男儿今日且丰翼,明朝展翅万里霄。
秦朝北边的匈奴,是游牧民族,凶狠强悍,有时骚扰边境,连凶悍的秦始皇都感到头疼。在求仙时,秦始皇得到了一本伪造的仙书,里面有“亡秦者胡也”这句话。匈奴在北方,又被称作胡,这让秦始皇越发头痛。为了先发制人,消灭匈奴,秦始皇让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伐。结果只夺得对方的河套地区,匈奴依旧逍遥塞外。
匈奴如同牛身上的蚊虫一般,赶它它就跑,但是想要灭他确实很难。以前的秦国、赵国、燕国都领教了对方的厉害,各自修起了城墙来防御。秦始皇通过具体的大动作,也知道匈奴不好消灭。他也只好退其次,想用城墙来阻挡对方,要将三国的旧长城修做一朝的新长城。这个工程很大很大,从临洮到辽东,共有一万多里。秦始皇下令,在全国各地强行征集千千万万的民众,修建万里长城。可悲乎,尘沙在纵恶,冰雪在肆虐,刀剑在逞凶;可伤乎,红了多少身不知道,黑了多少尸不清楚,白了多少骨不明白;可笑乎,百里筑成了,千里修好了,万里建完了。
孟姜女哭长城的千古动人传说,足以看出其中的惨与难。他是一个南方的普通农家妇女,丈夫万喜良被迫去修建长城。由于北边天寒地冻,孟姜女千针万线做了棉衣,又千脚万步前去送衣送暖。可她不知道,这时的万喜良早已受伤而死,被埋在了城墙之下。当她赶到时,才得知这一噩耗。孟姜女万分悲痛,霎时泪如泉涌。突然,天也昏了,地也暗了,轰隆一声巨响,长城倒了,里面露出了许多白骨。孟姜女止住了哭声,通过滴血的方法,找出了丈夫的骨头。他无比伤心地用棉衣包好它,紧紧地搂在怀里。棉衣本来是给活人穿的,现在却裹在了......孟姜女又大哭起来。她一边落泪,一边将它带回了家。当时被逼去修长城的,和万喜良一样遭遇的,有许多许多。孟姜女哭长城这个感天动地的民间故事,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一个代表而已。她哭倒长城,也是代表人民在反抗秦始皇的暴政,是大众心声的真实展现。
还有一个传说讲到,秦始皇担心修好的长城不够结实,害怕雨水去淋它,想用人皮去遮盖。他又下令,要将好多活人杀死,剥掉他们的皮。有一位官吏于心不忍,想阻止这件事。可他不能硬行阻拦,这样一点用处都没有,只会多一条人命。那位官吏思考了一会儿,突然有了好办法。他一边让人煮了好大几锅的稀粥,一边将那些要受刑的人押过来。看着那热气腾腾的锅,“犯人”们都有些惊奇。自己都要被砍头了,难道这是最后的晚餐吗?可现在是大白天啊,自己也不是耶稣。他们正在莫名其妙的时候,那位官吏发话了,让他们去吃那很烫的粥,还说谁吃得越起劲,谁就可以免死。他们都想活命,蜂拥而上,盛起了粥,争先恐后地吃了起来。由于太热,好多眼泪珠子都给烫得滚了出来。不一会儿,众人都脱了上衣,汗水不断地流了出来。那名官吏一见时机已到,便让人去请秦始皇出来瞧一瞧。秦始皇赶来时,那名官吏指着那些大汗淋漓的“罪犯”,对他说道,他们的人皮都在冒汗,肯定不严实,这怎么能用来遮雨呢?秦始皇一听有理,取消了自己先前残酷的命令。这个传说虽然听起来虚,但是它看出来的精神却不假。如果秦始皇不残暴,人们又何须将他传得那么凶,说的那么恶?古代是要为尊者讳的,是要唱赞歌的。
修了长城,也没能阻挡住匈奴的马蹄,他们时而越过长城,边境仍然不得安宁。古语说得好,天子有道,守在四夷。君王无道,把长城修成兆里、亿里又能怎样?秦始皇没有善待人民,没有把他们作为自己的长城,那土石做成的长城再坚固,哪怕换成钢铁的,又有何用?这座万里长城,前前后修了好多年,差不多耗尽了秦朝的国力,为它的灭亡敲响了警钟。
警钟的声音再大,也太小,秦始皇听不到。他一边得意洋洋地修长城,还一边洋洋得意修直道。这直道的难度也不小,它所处的位置,在西北多山多谷的地方。要想在那修建一条长长的、宽宽的直道,艰险可想而知。老百姓的鲜血快把峻岭溶化了,腐尸快把深谷填满了,也没能将它修完。这直道偏偏是秦始皇的歪道,那长城恰恰做了秦朝的短城——短命之城。
秦始皇在塞北耀武,又去岭南扬威。岭南是南越一带,蛮人居住的的地方,也处于未开化状态。对方没有骚扰内地,不像匈奴。秦始皇还是不放过他们,要去开发,要去开拓。
岭南不仅地形复杂,多山多树,毒蛇会要了人的命,而且气候恶劣,潮湿炎热,浓雾密布,容易生病。外地人水土不服,很难适应。秦始皇虽然不是地理学家、气候专家,但他也知道这些自然因素对人的巨大危害。他是战争学家、打仗专家,要同那些自然因素比一比、赛一赛,看谁伤人厉害。秦始皇一声令下,又发动了战争,开始南征。
兵力已经不多不够,秦始皇就将以前逃跑的犯人,还有上门女婿,,以及下海商人,强行拿来充数,一下就有了一二十万人。他们地位低下,要为高上的人服务。为了夸耀自己的武力,秦始皇连这些人都用上了,可谓京龙智足——黔驴技穷!
犯人犯了法,不去也得去。上门女婿和下海商人,又没有惹事,凭什么呢?那时有个规定,他们连平民都不如,同贱奴一般,也和犯人差不到哪里去了。人太多了,送别的时候,咸阳桥上,哭声飙声腾做了雷声,咸阳桥下,泪水雨水流成了河水。这一幕幕人间悲剧,便是一幅幅天下惨景。
到了岭南,他们同蛮人杀得乌烟滚滚,打得黑雾腾腾。不知又流了多少血,又死了多少人,最后总算将这儿暂时征服了,设置了桂林、南海、象郡三个郡。为了奖励那些人,秦始皇命令他们留在那里,不再回去。这比充军发配还要严重,他们苦不堪言。留下的人手不够,秦始皇又从中原调去几十万人,还是那些女婿商人犯人。数字庞大,灾难广大。制造这些灾难的罪犯,却没有受到制裁,才是真正的逃犯。
没过多久,爆发了起义,随着秦宫秦殿的摇晃,南越又脱离了秦朝,成了一个独立王国。紧接着,残暴腐朽的秦朝,也在众人的反抗下,灭亡了。在这之前两三年,秦始皇已经归天。他在地下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苦心经营的大秦帝国,会如此飞快地结束,这是为什么呢?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这道语文题,它的暴毙和他的暴力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