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舞雩》
公元前11世纪,商都郊外。
阳光灼热,土地龟裂,就连黄河的河床,也几乎干了底。
禾苗,晒焦了;牛羊,渴死了。遍地的尸骨,蒸发着难闻的臭气。
城外岸边的高地上,垒起了一座方形的祭坛,无数面黄肌瘦的人跪在那里,卧在那里,一条条细弱的手臂,像一根根枯枝干柴,伸向没有一丝云彩的天空,伸向没有一滴清水的河床……
祭坛旁,几百个奴隶忙碌着,把盛满菜肴的簠、簋和注满米酒的彝、尊摆在祭坛前,这是饮酒成风的商朝奴隶主请天上的“神明”享用的祭品。
忽然,人群骚动起来,人们回头望着大开着的城门:一队手持青铜长戈的兵士押着几辆牛车过来了。车上,都是被木枷锁住手脚的奴隶。奴隶们挺着胸,昂着头,愤怒地望着前方。在他们的额角上,刻着污辱的词句;在他们冒着火的眼睛下面,是流着浓血的一个黑森森的深洞!原来,他们都被控为“罪犯”,被残酷的刑法割掉了鼻子。
尘土飞扬的路旁,一个花白胡子的老人,拄着拐杖,流着眼泪,望着牛车上的人们,用喑哑的声音低声哼唱着:
牛车慢慢走啊,牛车慢慢行,
牛儿的两角直挺挺。
车上的人儿啊,面上刺字,受了劓刑。
不知道他们过去的生活怎样,
可他们眼下的命运啊,却被注定。[1]
牛车到了祭坛前,车上的奴隶被推了下来。一声令下,刽子手抡起青铜剑,向他们的项上砍去。残酷的奴隶主,竟然把奴隶们当作祭祀上天的“牺牲”了!
奴隶们的鲜血,喷射到祭坛上,把雪白的草席染得斑斑驳驳。
求雨的盛典开始了。铜钟锵锵,土鼓卜卜,石磬叮叮。神秘可怖的音乐在同样神秘可怖的天地间轰鸣。奴隶主头子——王,率领着大小官员上前三步,依次行礼。一个身穿麻布长袍的巫跪在台前,用柴火烧燎着一片龟的腹甲。一会儿,龟甲裂了,他站起来,端详了许久,用一种奇怪的音调唱起来:
癸卯卜,今日雨……
在他的指挥下,一群人围成个圆圈,一边跳着,一边唱着,圆圈一会儿聚拢,一会儿散开;一条作为舞具的牛尾巴,从这个人的手里,传到下一个人的手里。噢,这就是当时求雨的乐舞《舞雩》了。圆圈越转越快,鼓点越敲越急,歌声也越唱越响:
……其自西来雨?
其自东来雨?
其自北来雨?
其自南来雨?[2]
歌舞者们拼命转着,唱着,向四面八方的神明乞求着甘霖。但是,如火的骄阳依然喷射着毒焰,滋润着茫茫赤野的,只有奴隶们的鲜血……
进入奴隶社会之后,随着“从事单纯体力劳动的群众同管理劳动、经营商业和掌管国事以及后来从事艺术和科学的少数特权分子之间的大分工”[3] ,出现了一种兼管宗教活动和文化的官职,叫作“巫”。我们现在所说的“舞”字,在那个时候和“巫”字就是一个字。巫的日常工作,是求神问卜,沟通人与神的联系,并且是专业的音乐舞蹈家。《礼记·表记》中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崇尚鬼神的殷人,几乎事事都要卜筮,四时都有名目繁多的祭典,祭上帝,祭土地,祭山、川、日、月,祭先考先妣……而在这些繁多的宗教活动中,又几乎离不开音乐。当时的人们认为,音乐的力量是无比神秘的,音乐可以通神、可以娱神,人们通过歌舞,向神祇表示崇拜,祈求护佑。因而,这些宗教活动本身,同时也是一种艺术活动。像刚刚提到的求雨的《舞雩》,以及驱疫的《魌舞》(傩),等等,就是这一类宗教歌舞。
但是,无论多么浓重的宗教色彩,也无法掩盖音乐本身所具有的重要的社会功能——“娱乐性”。在娱神的同时,人们自己也自然地产生了美感,感到了愉悦。宗教的狂热与审美的欲求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动力。这动力,在高度发达的青铜工艺所提供的基础上,促成了奴隶社会青铜文化在音乐上的体现——钟磬音乐的滥觞。
注 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