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国学系列:读故事赏古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山水田园

敕勒[1]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2],阴山[3]下。

天似穹庐[4],笼盖四野。

天苍苍[5],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6]牛羊。

【注释】

[1]敕勒:古代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

[2]川:平川、平原。

[3]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的一条山脉。

[4]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5]天苍苍:苍,青色。天苍苍,天蓝蓝的。

[6]见(xiàn):同“现”,出现,显露。

【导读赏析】宽广辽阔的草原图画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著名歌唱家胡松华曾经用悠扬的歌声给我们展示了美丽的草原,在一千多年前,草原地区的少数民族也给我们留下了他们眼中壮观美丽的草原景象。

《敕勒歌》是古代敕勒人歌唱自己美丽家乡和美好生活的民歌,最初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虽然我们现在已经无法听到当时的人唱这首歌的曲调,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保存下来的歌词里感受到大草原的壮美景色。

“敕勒川,阴山下”,开头两句就以高亢的气势表明了自己家乡的位置,我们生活的敕勒川在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那真是一片好地方,平川广阔,山脉高耸。我们那里的天和地都一望无际,分外广阔。“天似穹庐,笼盖四野”,那天空就像我们平时居住的圆顶帐篷一样,将茫茫草原的四面八方都笼罩在其下。这两句里,敕勒人用自己日常生活的帐篷作比喻,形象而又生动地给我们展现了辽阔的天空覆盖宽广的草原,天地相接的壮阔景象,使人感到分外亲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敕勒人对自己幸福生活的歌颂,天空是那样辽阔,草原是那样宽广,风儿一吹,吹弯了牧草,还可以看见我们放牧的成群的牛羊。寥寥数语,向我们描绘出了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牧民生活景象,显示出了天空的辽远、原野的无垠,也显示出牧民博大的胸襟和豪放的性格。

《敕勒歌》这首民歌,语言平白,风格质朴,浑然天成,就好像是从敕勒人心底自然流泻出来的歌,从歌声中,我们仿佛可以感受到北国草原牧民的豪爽,感受到他们对大草原壮丽风景的赞美,对敕勒川草美羊肥的歌颂,对草原生活的热爱,以及他们内心的喜悦和幸福。

【趣闻轶事】玉璧之战

南北朝时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西魏之间不停地发生战争。公元546年,发生了玉璧之战,这是东西魏之间的第五次大战。

这一年冬天,50多岁的东魏大臣高欢率领十万大军攻打西魏的重要基地玉璧,想要打开一条西进的道路。西魏的韦孝宽率军防守,与东魏的大军形成对峙。

高欢好几次发动部队攻城,但是都没有成功。细思之后觉得,既然强攻不下,那就只能智取了。于是命令部下在城南面修起一座土丘,想要居高临下,顺势发起进攻,破城而入。没想到韦孝宽派人在城内的高楼上建造了一个瞭望台,严密侦察、防守。高欢修土丘攻城的方法未能奏效。他又另外派人在城南挖地道,在城北修土山。不料韦孝宽又洞悉了高欢的想法,也派人在城内挖战壕,在里面储备大量的柴草,只要敌兵一到就立即将他们烧死。高欢又想出了另一个计策,他命令部下打造了一些无坚不摧的尖锐的战车。可是韦孝宽又派人缝制了一些巨大的布幅,让战车不能顺利前进。高欢见战车的战斗力瞬间下降了,于是他又让人在战车上绑了一些木杆,往上面浇油,想把韦孝宽安排的巨大的布烧掉。韦孝宽则又派人做了一些铁钩,并在上面安上锋利的砍刀,等高欢的战车一过来,远远地就将有火的杆子砍断。高欢的计策又一次失败了。

高欢每想出一个计策来攻城,韦孝宽就会有一个办法来破解。这样经过了十来个回合,高欢苦战了60天,士兵死伤将近7万人,但还是没有攻下玉璧城,反而让敌军占领了土山。高欢一气之下就病倒了。这时,地方军中传出了高欢中箭阵亡的谣言,高欢为了稳定军心,振奋士气,勉强打起精神,让军中的斛律金唱起家乡的民歌《敕勒歌》,高欢也领头高唱。军队中剩下的战士听着歌唱自己家乡的歌曲,想起自己美丽宽广的大草原,现在打了败仗,家乡可能再也回不去了,纷纷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高欢因为这次战斗损失惨重,郁郁寡欢,两个月后,就离开了人世。

观沧海[1]

[三国]曹操

东临[2]碣石[3],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4],山岛竦峙[5]。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6],洪波[7]涌起。

日月之行,若[8]出其中;

星汉[9]灿烂,若出其里。

幸[10]甚至[11]哉,歌[12]以咏志[13]。

【注释】

[1]沧海:我国古代对东海的称呼。

[2]临:登上,游览。

[3]碣(jié)石:山名,在河北省昌黎县北,后沉入海中。

[4]澹澹(dàn):水波动荡的样子。

[5]竦(sǒng)峙:耸立,挺立。

[6]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7]洪波:波涛,大波浪。

[8]若:好像。

[9]星汉:天河,银河。

[10]幸:庆幸。

[11]至:极点。

[12]歌:作歌,作诗。

[13]志:志向。

【导读赏析】豪迈壮美的海山秋色

大海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模样,在不同的人眼里,它也呈现出不一样的风貌。曹操这首《观沧海》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他眼中的豪迈壮美的海山秋色图。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向东登上碣石山,以便观赏东海。登高一望,只见水波浩淼,层层荡漾,周围山和岛屿层层叠叠,挺拔耸立。这几句诗总揽大海全貌,为我们勾勒出了大海壮阔、山岛高峻的图景。“何”是赞叹之词,表现出诗人对于这种壮观景象的赞美。

接着,诗人细细描绘了所见的大海景色。“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几句一静一动,有山有水。山岛之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虽然是草木凋零的秋天,这里却仍然一片生意盎然的景象。秋风一起,吹得树叶沙沙作响,大海中更是波浪奔腾,拍打着沿岸。风声、树声、浪涛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震天的气势,让人叹为观止!

诗人不仅看到波澜壮阔的大海,还联想到了广阔无限的宇宙。宇宙之大,无所不包。然而在诗人笔下,“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太阳和月亮的运行,仿佛都是从这片大海开始的,那天上的银河,好像也是出自大海,大海的气势仿佛能够吞吐宇宙。可见,在诗人眼中,大海是无比的壮丽,无比的雄奇。

看到如此壮阔的海景,诗人的心中也不禁汹涌澎湃,充满了昂扬向上的精神。诗中写的虽然都是自然景物,但都是诗人内心远大志向的写照,豪迈壮美的海山秋色图映照出的正是诗人积极昂扬的精神和宽广博大的胸怀。

【趣闻轶事】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

东汉末年,各地纷纷起义,形成了群雄割据的局面,袁绍和曹操是北方非常强大的两股势力。

公元200年,袁绍挑选了十万精兵,上万匹战马,想要南下消灭曹操。袁绍南下的消息传来,曹操的许多部下都认为袁绍的军队太强大,根本无法抵挡,但是曹操根据自己对袁绍的了解,做出了精密的部署,派兵在黄河的官渡等重要渡口把守,抵挡袁绍的大军。

袁绍修建了一种高塔,士兵们在上面可以向曹操的军营射箭。曹操的谋士则发明了一种投石车,把在高塔上射箭的人都打了下来。不论袁绍想出什么方法,曹操的谋士都有新的办法对付他。双方坚持了三个月,袁绍还是没有攻下官渡。

曹操当时只有几万人马,坚持了这么久,已经很疲惫,粮食也快吃尽了,有点儿想退兵。但是他的谋士劝他:“袁绍那么强大,您坚持这么久了,已经是很大的胜利。现在是最好的时机,只要再坚持,胜利一定是您的。”曹操听了他的话,一方面鼓励战士继续战斗,一方面竭力捕捉有利的战机。袁绍军中有位谋士名叫许攸,他看出曹操后方空虚,于是建议袁绍绕过官渡,攻打许都,但是袁绍不听,还说:“你曾经是曹操的朋友,难道想来欺骗我?”于是把许攸赶了出去。许攸特别生气,连夜逃到了曹操的军营中。曹操当时正在睡觉,听到许攸来了,高兴得鞋都没穿,就跑出去迎接,并热情地招待。许攸很感动,他告诉曹操,只要派人劫走袁绍的粮食,袁绍必败。

曹操听了特别高兴,第二天晚上,就派了一支军队,打着袁绍的旗号,偷偷来到袁绍存放粮食的地方,一把火把他们的粮食烧得干干净净。袁绍没有了粮食,士兵们开始惊慌起来。曹操趁机向袁绍发起进攻,袁绍抵挡不住,只带了七百骑兵逃走了。

官渡之战后,曹操又用了几年的时间,彻底消灭了袁绍在北方的势力,统一了北方。

归园田居·其三

[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1]下,草盛豆苗稀[2]。

晨兴[3]理荒秽[4],带月荷锄[5]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6]惜,但[7]使愿无违!

【注释】

[1]南山:指庐山。

[2]稀:稀少。

[3]兴:起床。

[4]荒秽:荒芜,指田园中的杂草。

[5]荷锄:扛着锄头。

[6]不足:不值得。

[7]但:只。

【导读赏析】宁静的田园牧歌

俄罗斯画家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的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描绘了一群饱经风霜的劳动者,充分表现了俄罗斯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使人对劳动人民产生巨大的同情心。但是在中国诗人的眼里,田间的劳作却是充满了安宁和诗意的,诗人陶渊明就用平淡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田园牧歌式的劳作图。

这首诗像是日常生活的一个片段。“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句就像是一个老农的闲谈,用最平淡的语言告诉我们,诗人在南山下种豆,并且因为对农务不熟悉,以至于杂草茂盛豆苗稀少。然而诗人对于这种情况并不在意,仍然在田间乐此不疲,“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是诗人乐于农活的真实写照。清晨便起床清理豆苗间的杂草,晚上才归来,一天的劳作本是辛苦的,但是诗人的心情却很愉快。月光洒满田野,扛着锄头,沿着田间小路往家走,这是多么优美的画面!“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这是田园生活十分常见的事情,道路狭隘,但是草木却长得高,天色已晚,草上凝结了点点露水,沾湿了诗人的衣裳。虽是小小一笔,却为最后两句做好了铺垫。“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是全诗的主旨。衣裳沾湿并不值得可惜,只要使我坚守自己的意愿,不违背内心的想法。诗人借此抒发自己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理想,为了达到这个愿望,一切的艰难都是微不足道的。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诗人用最平淡的语言、最常见的景象,表现出了田园生活的优美和诗意,传达出了内心的果断和坚定,让人回味无穷。

【趣闻轶事】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县令

东晋后期的著名诗人陶渊明,是名门之后。他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赫赫有名的大司马。陶渊明从小就聪颖博学,能写一手好文章,并且怀有高远的志向。

为了生存,陶渊明做过小官,但是因为看不惯官场上的黑暗,不久便辞官回家了。后来他又陆续做过一些地位并不很高的官职,过着时而隐居、时而为官的生活。

公元405年,为了养家糊口,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也是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陶渊明清正廉洁,兢兢业业。这年冬天,郡里派督邮来检查公务,这位督邮平时贪婪成性,远近闻名,总是趁着巡视的时候向地方官员索要贿赂,不向他进献的人则会遭到陷害。他一到彭泽县的行馆,就差县吏去叫县令见他。陶渊明平时生活简单,向往清净,从不肯趋炎附势,对粗俗傲慢的人很瞧不起,但是督邮叫他又不得不去见,于是只好起身出门。这时,县吏拦住了他,并告诉他:“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好大带,不然督邮会认为大人您不尊重他,从而对您不利。”陶渊明心里本就对督邮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做法很不满意,听到县吏的话以后再也无法忍受了。他长叹一声,道:“我岂能为了五斗米的俸禄而向小人折腰?要我低声下气向这些小人献殷勤,我做不到!”说完,他取出了自己的官印,并写了一封辞职信,就离开了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陶渊明辞官后,一面耕种田园养活自己,一面读书作文消遣生活,过得逍遥自在,十分自由。他这种不同流合污、坚持内心纯净的品质和气节也不断受到后世的赞扬。

终南[1]望余雪[2]

[唐]祖咏

终南阴岭[3]秀,

积雪浮云端。

林表[4]明霁[5]色,

城中增暮寒。

【注释】

[1]终南:山名,指终南山,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南面。

[2]余雪:还没有融化的雪。

[3]阴岭:北面的山岭,山的北面背向太阳,因此称为阴。

[4]林表:树林表面,即林梢。

[5]霁(jì):雨后或雪后初晴。

【导读赏析】阔大清新的终南雪景

你印象中下雪是什么样子的呢?在古代,有许多诗人写诗吟咏雪,但是每首写出来的景象都各不一样,现在我们就跟着唐代诗人祖咏去欣赏一下终南山的壮丽雪景吧!

诗人首句一起,气势就很开阔。从长安城中放眼远望,终南山北面的山色显得多么秀美!“秀”字总结了终南山岭的总体景色。接着,诗人呈现给了我们具体的美景,终南山高耸入云,山上的积雪好像在云端浮动一般。雪、云、山组合在一起,自然图景美妙绝伦,“浮”字又通过动态的手法,使静态的自然景观充满了动感和生气,于是,我们仿佛看到,高大秀丽的终南山高耸入云,山顶还满布着没有融化的积雪,白云在山间穿过,衬得积雪如同浮在飘渺的云端。这种壮丽的景观,同时也映衬着诗人宽广的心胸和凌云的志向。

诗的后两句,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在描写美妙景色的同时,又抒发了自己的感慨。雪后初晴,阳光普照,整个山林的树梢都洒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树林表面一片明亮,“霁色”为壮丽的终南山雪景添加了一抹清新,使得景色更加可人。末句,诗人想到,虽然景色如此之美,但是阳光照耀积雪,寒光闪耀,却给长安城中的人增加了日暮之下的寒冷。这种美与不完美的对照,不仅显示出了诗人开阔的心胸和凌云的志向,同时也隐含着关心城中百姓的可贵精神。

【趣闻轶事】祖咏的情怀

古人写诗,很喜欢写山山水水,这种题材,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以后,写起来是不难的,但是要写出格调和境界,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旦有人写出有境界的山水诗,那就一定会流传千古,祖咏就是其中之一。

一年冬天,祖咏进京参加进士考试,考试的题目叫《终南望余雪》。按照规定,参加考试的人都要写一首五言律诗。祖咏平常写诗的时候,常常下很大的工夫琢磨,但是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却思如泉涌,片刻之间就写下四句: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当大家都还在思索立意结构的时候,祖咏就把自己的考卷交了上去。考官一看,见只有区区四句,连考试最基本的要求都没有达到,正要责备他轻率,祖咏礼貌地说道:“小生觉得已经将要表达的诗意都说尽了,不必再多写。”考官听后,仔细品味祖咏的诗,发现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描绘了终南山的胜景,而且还包含着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确实是一首好诗。结果,祖咏就凭着这首诗考中了进士。

后来,祖咏的这首短诗被广为传唱,清代著名诗人王士禛就说,祖咏的这首《终南望余雪》和陶渊明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等并列,为咏雪的“最佳”作。

然而,片刻之间写下清新脱俗的咏雪诗的祖咏,后来的生活却不是很顺利。他生活非常清贫,他的好朋友王维甚至写诗说,他和祖咏相交二十年,几乎没见祖咏过过一天安闲的日子,到了晚年甚至要靠捕鱼砍柴为生。不过,正是因为祖咏平时生活清贫,懂得穷苦人的生活不容易,所以才会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写出来的诗才分外感人。

题破山寺[1]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2]照高林[3]。

曲径通幽处,禅房[4]花木深。

山光悦[5]鸟性,潭影空[6]人心。

万籁[7]此都寂,但余钟磬[8]音。

【注释】

[1]破山寺:又名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南朝齐人倪德光(曾任郴州刺史)舍宅而建。

[2]初日:早晨刚升起的太阳。

[3]高林:树林。

[4]禅房:僧人修行礼佛的地方。

[5]悦:使动用法,使欢悦、使高兴。

[6]空:使动用法,使空明。

[7]万籁:各种声音。

[8]钟磬(qìng):佛教法器,用来召集众僧人。

【导读赏析】幽静的佛家禅院

美好的景色总会让人陶醉其中,王维陶醉于描写幽静的山林,在他的笔下,山林总是充满了空明纯净的美感。常建的这首《题破山寺后禅院》,与王维的山水诗一样,用简练的笔法,描绘了寺院幽静的环境,传达出一种宁静平和的美。

这是诗人游览寺院时写下的。“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点明了游览的时间。清晨进入古寺,初升的旭日照射着寺院参天的大树。清晨,万物刚刚苏醒,充满了生机,游人稀少,古寺和高林传达出历史悠久、环境幽深的感受,清晨、古寺、高林,组合在一起,创造出清幽的氛围。“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进一步描写古寺幽静的环境。古寺往里,只见蜿蜒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地方,修行礼佛的禅院掩映在幽深的花草树木中。诗人这两句描绘了小路、禅房的景致,通过“幽”和“深”进一步表现出了寺院的静谧。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对仗工整,通过环境对别的事物的影响来衬托寺院环境的幽深美妙。初日照耀青山,隐隐透出明净的光,这古寺中明净的山光让鸟儿欢悦,深潭平静的倒影让人忘掉俗念,使人内心纯净。“悦”和“空”两字,十分巧妙地让原本静止的山和水充满了灵性。此情此景,仿佛让诗人悟到了佛门的真谛,那就是摆脱尘世烦恼,心中不存一丝杂念。“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既通过声音烘托环境,又总结了诗人悟道后的升华。大自然和人世间的一切声音都寂灭了,只有钟磬悠扬的声音,从远处缓慢地传来。古寺宁静的钟磬之音,仿佛纯净的佛音,引出诗人对纯净境界的向往,也透露出诗人对幽静的隐逸生活的渴望。

这首诗构思和意境精致优美,诗人描写环境层层深入,在描绘幽静的寺院环境时让人体会宁谧纯净的美感,意在言外,耐人寻味。

【趣闻轶事】常建山谷采药的传说

常建是唐代有名的诗人,他和王昌龄一起考中进士,但是做官做得不是很顺利,就干脆辞官隐居去了。

常建隐居期间,经常去一些幽深的山谷中采药。传说,有一次他去仙谷中采药,遇到了一个神奇的女子,这个女子浑身都长满了绿色的毛。常建一看,吓了一大跳,他本来还幻想着能遇到神仙,但是却遇到了一个像妖怪一样的人。于是他什么也不顾,拔腿就跑,这个时候,女子开口说道:“公子不要惊慌,我不是妖怪。”常建听到声音,才不那么惊慌,转过身来慢慢地问道:“姑娘你是什么人?为什么是这样?”那个女子微笑着说道:“我本来是秦代时皇宫里的宫女,因为战争才逃到这个山谷里来的。当时我很饿,就采了一些松叶吃,没想到吃完就不饿了,也不会觉得冷了。我已经在这山谷里住了很多很多年了,没想到今天遇到了公子。”常建听了,感到十分惊讶,秦代到唐代已有近千年,这个女子居然还这么年轻,一定是有什么神奇的方法,于是和这个女子攀谈起来。这个女子见常建很好奇,人也很好,就传授给了他很多养生的方法。常建回去以后,就按这个女子说的做,果然也保养得很好。

这个虽然是传说,但是我们却可以感受到常建渴望隐居山林的想法,他写的诗也经常传达出这种清静幽深的意境。

过[1]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2]鸡黍[3],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4],青山郭[5]外斜[6]。

开轩[7]面场圃[8],把酒[9]话桑麻[10]。

待到重阳日[11],还[12]来就菊花[13]。

【注释】

[1]过:访问。

[2]具:备办。

[3]鸡黍:鸡和黄米饭,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

[4]合:环绕。

[5]郭:外城。古代城墙,常常有内外两重。

[6]斜(xiá):挺拔耸立的意思。

[7]轩:指窗户。

[8]场圃:场,打谷场;圃,菜园。

[9]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把:拿起,端起。

[10]话桑麻:闲谈农事。桑麻:桑和麻,这里泛指庄稼。

[11]重阳日:农历的九月初九重阳节,古人有登高饮酒赏菊花的风俗。

[12]还(huán):仍然,依旧。

[13]就菊花:指赏菊和饮酒。就,接近。

【导读赏析】恬淡秀美的田园生活

法国著名的雕塑家罗丹曾经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在普通人眼里,农村故人的招待可能是简朴而又常见的。然而,在诗人孟浩然眼里,与故人在田庄的一次相聚却轻松愉快,充满了诗情画意。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这一开头是极其平常的记叙,没有一点文字上的渲染。故人准备好田家风味的饭食邀我去相聚,这种简朴的形式让人看出招待者的朴实,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随意的心情。“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是诗人在赴约路上见到的景色,由于心情轻松,诗人看到的景色也是清新愉悦的。上句落笔近景,村边绿树环绕,村庄别有天地;下句着笔远景,郭外青山相伴,显示出开阔的场景,远近景的结合,给我们描绘出一个清新美丽的村庄。在这样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主人和客人相聚应该会十分畅快。“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景色让人心旷神怡。轩窗打开,谷场、菜圃映入眼帘,主人和客人饮酒交谈,聊聊桑麻,仿佛将一切忧愁都忘记了。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融合在一处,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而主客之间的饮酒交谈、欢声笑语更是让人忘却烦恼,沉醉其中。这便是田庄相聚之美,也是诗人笔下虽然平淡却充满诗意的田园生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诗人被这种农庄聚谈的氛围深深吸引,临走时还向主人表示,到了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和主人一起饮酒赏菊。只是短短的两句,故人的热情、诗人作客的愉快、田园的恬淡却都跃然纸上了。

善于发现美的人,生活处处充满美。本诗正是用普通的生活场景、轻松的口头语言为我们展现出恬静秀美的农村风光和淳朴诚挚的朋友情谊,虽然“平淡”,却让人回味无穷。

【趣闻轶事】不才明主弃

孟浩然年轻的时候一直隐居在鹿门山读书,直到40岁的时候,才游学去京师。有一次,他在太学赋诗,座上的人都对他的才气感到十分佩服,以至于没有人敢和他比诗。张九龄、王维等著名的诗人也都特别欣赏他,孟浩然也对自己的诗才颇有些自负。

有一次,王维私自邀请孟浩然去他的办公处谈诗论画,二人正谈得兴起时,书童匆匆报告:“皇上就要驾临了。”王维一听,心里不由得慌张起来,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先让孟浩然躲在床底下。唐玄宗驾到之后,王维不敢隐瞒孟浩然藏在床底下的事情,因为他怕皇上万一知道之后,自己担当不起“欺君”之罪。不料唐玄宗一听,竟十分高兴:“我只听说过他的名字,却还没有见过其真人,何必害怕藏起来呢?”于是下令让孟浩然出来。唐玄宗见这么有名气的诗人站在自己面前,便迫不及待地询问他是否带有自己的作品。孟浩然情急之中并没有准备诗作,于是只能背诵自己不久前作的一首诗:“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听到“不才明主弃”的时候,唐玄宗很不耐烦地打断了孟浩然,说道:“我并没有抛弃卿呀,是卿没有来向我求官,卿怎么能在诗中诬赖我没有任用你呢?”说完,就让孟浩然回去了。

自负的孟浩然碰了一鼻子灰,就这样失意地离开了京师。但是由于他在诗歌方面的天赋,依旧成为后人心目中不可替代的诗人。

望岳

[唐]杜甫

岱宗[1]夫[2]如何?齐鲁[3]青未了[4]。

造化[5]钟神秀[6],阴阳割昏晓[7]。

荡胸[8]生层[9]云,决眦[10]入归鸟[11]。

会当[12]凌绝顶[13],一览众山小[14]。

【注释】

[1]岱宗:泰山,五岳之首。

[2]夫(fú):句首发语词。

[3]齐鲁:齐国、鲁国是春秋时期两个诸侯国,分别处在泰山的北、南两边。

[4]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未了:不尽,不断。

[5]造化:指大自然。

[6]钟神秀:聚集成神奇秀美的泰山景色。

[7]阴阳割昏晓: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南北。

[8]荡胸:心胸摇荡。

[9]层:重叠。

[10]决眦(zì):眼角(几乎)要裂开。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眦:眼角。决:裂开。

[11]入归鸟:目光追随归鸟。入:看到。

[12]会当:终当,定要。

[13]凌绝顶:登上泰山最高峰。

[14]小:“以……为小”,“认为……小”。

【导读赏析】雄伟磅礴的泰山美景

泰山是我国五岳之尊,它雄伟磅礴的气势吸引了古往今来的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望岳》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就是我国伟大诗人杜甫青年时登临泰山写下的。它描绘了泰山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的景色,流露出诗人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意境开阔,格调高昂。

诗人远望泰山,景象是什么样的呢?“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只见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遍布齐鲁大地,“青未了”给读者展示了泰山延绵的苍翠和广袤。“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是说泰山神奇秀美的景色,仿佛大自然钟爱而聚集起天地的灵气,泰山高大,耸入云霄,使得山的南北两面迥然不同,仿佛清晓与黄昏两个不同的世界。诗人用“割”字展现泰山广阔奇险的景象,不得不让人惊叹,泰山的气势也在作者的笔下扑面而来了。“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诗人凝神细看泰山景色。只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也不禁为之荡漾;山气的宽广,令归巢的鸟儿显得小巧,以至于久久地观望归鸟,眼眶似乎也要迸裂。夸张的诗句中,给读者呈现的是一个云浪翻滚的壮丽景象,而归鸟则是一种衬托,山的壮阔衬托出归鸟小巧,归鸟小巧则显出泰山雄奇。在这种雄伟的景色面前,诗人不禁生发出雄迈之心:“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定要登上顶峰,将周围的群山一览无余,表达出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雄伟的泰山面前,周围的群山都显得矮小,诗人登上泰山顶峰,就站在了一个特殊的高度,可以将周围群山甚至天下尽收眼底。这种豪情壮志,和泰山相得益彰!

反复品读这首诗,我们会为诗人所描绘的泰山雄奇之景所震撼,也会被诗人对山河的热爱之情和俯视一切的豪情壮志深深感染。

【趣闻轶事】李白和杜甫的友谊

李白比杜甫大11岁,但他们是非常好的朋友。

杜甫24岁的时候第一次去洛阳参加科举考试,没有考中,于是准备去山东看望自己的父亲。这一次去山东,杜甫游览了雄伟的泰山,并写下了著名的《望岳》。

几年之后,杜甫重新回到洛阳,准备过段时间后再去长安。正巧,李白刚从长安出来,漫游到洛阳。于是,两大诗人在洛阳相遇了。李白比杜甫大11岁,早就声名在外,但是两个人都很欣赏对方的诗文,很快就成为好朋友。这个时候,著名诗人高适也在洛阳,于是三个人凑到了一起,他们狩猎游玩,饮酒论诗,过得十分痛快。三位大诗人觉得光在洛阳游玩还不够,于是一起去了梁(州治在今陕西汉中)、宋(州治在今河南商丘)游览,还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文。

游过梁、宋后不久,杜甫又到了山东济南。古人通信不发达,再次相会是很难的,可是4年后,李白和杜甫又一次在山东相会了。这一次,两个人一起寻神仙访道士,谈论诗文,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秋末,李白和杜甫握手告别。后来,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杜甫经常怀念李白,写了很多怀念李白的诗。

鸟鸣涧[1]

[唐]王维

人闲[2]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3]鸣春涧中。

【注释】

[1]涧:两山之间的小溪。

[2]闲:安静,悠闲。

[3]时:时而,偶尔。

【导读赏析】空灵的月夜春山图

你听过贝多芬的钢琴曲名作《月光曲》吗?那首曲子清澄明澈,令人心醉,打动了全世界的人。我国诗人王维,则用文字描画了一幅空灵的月夜春山图。

诗人笔法灵动,寥寥数句,便为读者勾画出一幅寂静悠远的月夜春山图,山谷之中,万籁俱寂,一轮明月,静静地将清辉洒到人间,鸟儿沉睡,唯有桂花,在山中自在地飘落,充满了诗情画意。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为我们营造出万籁俱寂的空明境界。你想,人的内心安闲平静,置身于静谧的山中,看到桂花缓慢地飘落,是不是觉得很美呢?其实,山中花开花落是不容易察觉的,但是由于诗人的内心平静安闲,所以大自然中的点滴变化都能够感知到。静静的夜晚,万物沉睡,万籁俱寂,春山仿佛空无所有。其实并不是山中空荡,而是因为山中寂静,才显得山很空阔,也正是因为人的内心空,才能感觉到山的空。桂花飘落的动态情景正好映衬出人“闲”和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人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巧妙地表现出山中的幽静。一轮月亮升起,月光静静地倾泻而下,不知不觉间惊醒了沉睡的鸟儿,不时地鸣叫几声,继而又沉沉睡去。鸟鸣看似了打破山谷的宁静,实际上是用声音衬托出谷中的幽静。你想,月光无声无息,却惊扰了山中沉睡的鸟儿,不正说明山中幽静么?在这山谷中,唯独鸟儿的几声鸣叫,不是更让人感到山谷的安静吗?诗人正是通过这种反衬,向我们传达出了山谷中静谧的环境,也展示出山谷中的生机。

【趣闻轶事】王维的奇石

王维不仅精于写诗,还善于绘画。传说,有一次,王维给岐王画了一幅画,画的是一幅巨石,这幅巨石图看起来就像是名山上的奇石一样具有神采。岐王把这幅画像宝贝一样珍藏,一有空闲就拿出来观赏,并因此产生游览名山大川,观赏奇珍异石的想法。

有一天,岐王正从外面回来,这时候忽然刮起了大风,雷电交加。岐王远远地看见府里有大石穿过屋顶飞了出去,不知飞去了哪里。回到家的时候发现,珍藏的巨石图只剩下了一幅画轴,画作却不见了踪影,这才明白,刚刚看到的大石正是王维画里的巨石。

过了六七十年,到了唐宪宗时期,高丽(朝鲜半岛古代王朝)国王派遣使者来到中国。使臣觐见皇上的时候说道:某年某月某日,风雨交加,从高丽国的神嵩山上飞下一块奇石,大家争相观看,发现奇石上有王维的字印。国王知道这块奇石一定是中国的宝物,不敢私自留下,于是就派遣使者来中国奉献。宪宗听后,感到特别惊奇,于是命人拿出王维的作品比较石头上的字迹及印章,发现竟然分毫不差,这才深信不疑。

由此,宪宗发现王维的画作竟然可以“通神”,于是派人在各地专门搜集王维的画作,并把它们收藏在宫中。为了防止画上的景物飞走,还要在藏画的宫殿的地面上洒上鸡血,以拘押这些通神的景物。

虽然这只是传说,不可能真有此事,但是王维的画技却是实实在在的高超神妙。王维诗画双绝,由于精通绘画,所以他在写诗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将绘画中的构图、色彩等技巧融入诗里面,这样一来,他的诗就有了画的美感,所以后人评价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早春呈[1]水部张十八员外[2]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唐]韩愈

天街[3]小雨润如酥[4],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5]烟柳满皇都。

【注释】

[1]呈:呈送,送给。

[2]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唐代诗人张籍,他是韩愈的朋友。

[3]天街:京城的街道。

[4]酥:乳酪,奶油。

[5]绝胜:遥胜,远远胜过。

【导读赏析】雨后早春图

中国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国家,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特点。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那么在你的心中,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呢?在韩愈的这首诗中,他就为你描绘了皇城长安(今西安)在春季的样子。

说起来,春雨可是春天的使者,它能给大地以滋润。这首诗的开篇写道“天街小雨润如酥”,这场春雨那么美好,它像细软的牛毛一般洒在大地上,温润如酥。古人将柔软香甜的奶油称作“酥”,此时诗人觉得这场小雨就像酥油一样,滋润着这片土地。这小雨轻轻地落在青草上,将小草的颜色洗刷得更为翠绿,远远看去泛着惹人喜爱的颜色。可是诗人却说“草色遥看近却无”。那是因为当诗人靠近再看的时候,成片的草色变成稀疏的嫩芽,色彩就不像刚才那么夺人眼目了。这种由远到近的细微变化被诗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这一句写得是多么清新,多么传神啊!看到这样的早春美景,诗人不禁感叹“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他觉得这沁人心脾的早春风景比如烟如雾的绿柳映满全城时还要美丽,还要可爱!

其实,春天的景色一直都是历代诗人喜爱歌咏的热门题材。春天百花盛开,诗人们多偏爱通过描绘春花的灿烂来表现春日的灵动。而这首诗描写的是早春时节,诗人便从雨后的春草着眼,用一抹朦胧而清新的绿色为读者带来一种全新的感受。绿色代表生命,绿色代表希望。当腊月寒冬终于结束,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时候,就连地上的小草都是那么美好与惹人喜爱。

【趣闻轶事】勤政爱民的韩愈

韩愈小时候是个孤儿,他在父母去世之后,跟随兄嫂生活。小韩愈聪明懂事,每天都会自觉地读书学习。而且他的资质非常好,擅长背诵很长的文章。很快,他就通晓《诗》《书》《礼》《易》《乐》《春秋》这六部经书和诸子百家的学问。有一次,教书先生给学堂上的学生出了一道题:“假设你们每个人手上都有钱,现在我要大家去买一样东西来把这个屋子填满,看你们谁花的钱少谁就是赢家。”学生们听了这话,都纷纷上街去买一些稻草之类的便宜的东西,来把整个房间铺满。可是韩愈却只买了一件东西来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问他买了什么,韩愈拿出了手中的一支蜡烛。大家纷纷感到奇怪,不知道这一支小蜡烛要怎么能把屋子填满。这时候,韩愈点亮了这支蜡烛,只见烛光闪闪,照亮了整间屋子。原来这就是韩愈找到的能够装满整间屋子的东西!他是多么的聪明啊!

长大了的韩愈更加才华横溢,可是参加科举考试却屡屡落第。直到他二十五岁第四次进京考试,才考中了进士。当时的考官非常欣赏韩愈的古文风格,给了他不错的评价。做官之后,韩愈非常体贴人民,经常深入基层去了解百姓的疾苦。皇帝唐宪宗因为喜爱佛教,规定所有的和尚都可以不用干活,享受国家的福利。这种不好的导向让当时的百姓都纷纷抛家舍业,出家当和尚。于是就写了一篇《论佛骨表》进谏给皇上。韩愈的批评这样尖锐,皇上看了十分不高兴,一怒之下就将韩愈贬职,让他到偏远的潮州(今潮汕地区)去做刺使。正直的韩愈并不因为皇上对他的惩罚而感到后悔,反而写了一首诗表达自己的坚定志向: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到了潮州,韩愈更加体贴百姓,倾听他们的苦楚。当地的百姓说这个地方有鳄鱼,总是吃人,他就作了一篇《祭鳄鱼文》,摆开仪式,想办法消除地方上的隐患。他又听说那里有剥夺仆人人身自由的恶风,就解放这些仆人,彻底禁止这种不良交易。韩愈一心为民办事,不管身在哪里,都用心工作,真是一位好官!

江雪

[唐]柳宗元

千[1]山鸟飞绝[2],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3]翁,

独钓寒江雪。

【注释】

[1]千:概数,在此代表很多。后一句的“万”也是概数。

[2]绝:绝迹,不见踪影。

[3]蓑笠:蓑衣和斗笠,渔翁用来挡避雨雪的穿戴。

【导读赏析】孤傲的渔翁

这首小诗简单易懂,描写的是白雪覆盖的自然景色。但如果你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你会发现它其实描述了一位诗人的内心世界。

首先这首诗为读者塑造了一个渺无人烟,甚至没有飞鸟的冰雪王国。这里空旷而寂静,山峦起伏,水面辽阔,没有一点凡尘的气息。而就在这高大的山川之中,有一叶扁舟停泊在江面上。船中坐着一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渔翁,一个人在那里垂钓。看到这样的景色,也许你会问,这位老伯伯难道不觉得孤单吗?可是你看诗人笔下的他是多么悠然自得啊!他的身上仿佛带着一股傲气和一股仙气。即使是独自面对冰冷的江水与皑皑白雪,他也依然能够泰然自若。

这首诗只有短短二十个字,可是表达的效果却十分惊人。诗中的每一句都带有浓浓的画面感,让那种清冷孤独的气氛直抵读者的内心。诗人就像是画了一张大幅的山水写意画,用“千山”和“万径”来衬托“孤舟”,用满目的白雪来突出渔翁的独特。远景与近景的交替,让这首诗变得更为形象和逼真。

其实,柳宗元在创作这首诗时,刚刚被贬到永州,情绪十分低落。他对自己的落难心存不甘,同时怨恨那个日渐衰落的社会。他希望自己能像诗中那位渔翁一样,超然独立,时时保持一颗清高而纯净的心。古人说,“诗言志”,诗歌就像心灵的窗户,传达着作者的感情。

【趣闻轶事】高洁之士柳宗元

聪明的柳宗元,在小的时候就已经在同龄人中崭露头角。他不仅会写诗作文,而且还专门摹仿古人的写法,学习写西汉时候的骚体诗。当时的文人看了都惊叹他小小年纪竟能有这样好的文笔。而且柳宗元少年时代的诗歌中就每每透露出他内心的高洁,几乎已经达到古人的境界。大家用“璨若珠贝”来比喻柳宗元的文采,好像他笔下的每个字都散发着光芒。这样有才华的人,自然受到了大众的好评。大家都建议他去当官,于是柳宗元考取了进士,当上了校书郎、蓝田尉。到了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他又当上了监察御史。与他共事的官员,没有不称赞他的能力的。柳宗元后来再次升迁成为礼部员外郎,而且还可能得到更重要的任用。

正在他意气风发的时候,谁知道却出现了变故。由于官场势力的改变,柳宗元受到了牵连,被贬到永州做司马。当时永州这个地方遥远又偏僻,人烟稀少,山川险恶。但是对柳宗元来说,却仿佛来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他开始游览这些山川,感受自然的美好。在这些美丽的山水之中,柳宗元的情绪得到了释放。不管之前他遭受过多大的委屈,现在他都可以自由自在地在这里发泄他的情感。于是他挥毫泼墨,洋洋洒洒写了数十篇诗文。每一篇都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也许正是因为他的才华太过耀眼,所以有些官员才会怕被他抢走风头而不肯重用他吧。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柳宗元再次接到指示,让他迁到柳州去当刺史。他刚要启程,就听说了好友刘禹锡要到播州(今贵州遵义)当刺史的事情。他想起刘禹锡家中有一位无人照管的老母亲,非常可怜,于是主动写了一封奏书向上请示说:“禹锡的母亲年岁已高,行动不便。可是他现在要被派到那样偏僻的地方去,如何能带上自己的母亲呢?如果不带上母亲的话,这一次他们母子就可能要永别了!我是禹锡的好朋友,我实在不忍心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他身上。”于是柳宗元代替刘禹锡到播州去上任,而刘禹锡则得以换到一个近一点的地方去。韩愈后来听说这件事,也被柳宗元的所作所为所感动。他在他的《柳子厚墓志铭》里赞誉柳宗元说:“他有着多么高尚的节操,是一个多么讲义气的人啊!现在的人如果也能这样该多好!”

城东早春

[唐]杨巨源

诗家[1]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2]花似锦,

出门俱[3]是看花人。

【注释】

[1]诗家:诗人。

[2]上林:上林苑,在今陕西省西安市。

[3]俱:全,都。

【导读赏析】可爱的早春时节

这是一首语言平淡易懂、格调简单轻快的七言绝句。诗人用口语化的叙述抒发了自己对新春的喜爱之情。

首句“诗家清景在新春”直接点明诗人所喜爱的时节是“新春”。新春的特点是“清新”,一年的新气象在这个时候刚刚开始显露出来。于是诗人举了一个例子来描绘这种清新之气,他说“绿柳才黄半未匀”。历代诗人都喜欢描写柳树这个意象,尤其是在描绘春天景色的时候。但是在杨巨源这位诗人的笔下,新春柳树有着不一样的特点。诗人的“半未匀”三个字将柳树比喻成了一幅画,仿佛树上的颜色还没有调匀。刚刚萌发新芽的柳树绿色中还带着嫩黄,十分可爱有趣。正是这种青黄夹杂的新芽之趣让诗人觉得特别值得去玩味与描绘。

有了前两句的铺垫,诗人在后两句用假设的口吻说:要是等到上林苑里百花盛开、繁花似锦的时候再出门,那一定人山人海,都是看花的游客吧。如果你曾经有过踏青游春的经验,一定也与诗人有相同的感受吧?春花烂漫的景色确实美不胜收,可是因为游人众多,未免烦扰杂乱,少了新春刚至时那种清幽疏淡的意境。所以诗人在此处笔锋一转,用对比的手法将仲春之景与新春之景相比较,突出了新春的清新淡雅之美,也表现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敏锐的观察力。

【趣闻轶事】赏花猜谜趣味多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妙的季节,所以每逢到了春天,大家都会和亲人朋友一起踏青郊游。古人也喜欢游春,常常趁着各种春花开得最灿烂的时候,亲朋好友一起外出赏花。而那些聪明博学的文人们,还会趁着这个机会,在一起吟诗作赋,猜谜作对子呢。

苏轼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妹妹叫苏小妹,平常总和苏轼在一起吟诗作词,讨论学问。苏小妹聪慧伶俐,有时候苏轼想不明白的问题,在她那里却能迎刃而解。一天,兄妹两人一起外出赏花。正玩得高兴的时候,苏轼对妹妹说道:“你会不会写回形诗?”苏小妹微微一笑,说:“那有什么难?我们一起写一首看看!”于是,苏轼就和苏小妹轮流写字,一共写了十四个字,分别是:赏花归去马如飞酒力微醒时已暮。这十四个字概括了这天苏轼和苏小妹游春的情形,而且从不同的地方起头就能变成不同的诗句。苏轼对苏小妹说:“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你能把它读出来吗?”于是苏小妹就读道:“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苏轼听了哈哈大笑,说道:“我的妹妹真是一个聪明绝顶的女孩子啊!”

除了作诗,有时候文人们还会互相出谜语取乐。有一次,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曾巩和自己的老师一起去观赏桃花。满园的桃花争红斗艳,十分漂亮。曾巩的老师突然灵机一动,说道:“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色,我猛地诗兴大发,想出了一道诗谜,你能来猜一猜吗?”接着,就道出了自己的谜面:“头上草帽戴,帽下有人在;短刀握在手,但却人人爱。我说的这个谜语,打的是一个字。”你知道这是个什么字吗?老师话音刚落,曾巩就已经猜到了谜底,他说:“禀告老师,学生已经猜出来了。”他的老师笑道:“是吗?那你来说说看。如果说得不对,我可要罚你。”曾巩说道:“头上草帽戴,是一个草字头;帽下有人在,是在草字头下面有一个‘人’字;短刀握在手,是一个匕首的‘匕’字;但却人人爱,说的就是谜底啦。老师的这个诗谜,谜底是个‘花’字。”这个字谜,你猜出来了吗?

题西林壁[1]

[宋]苏轼

横看[2]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3]真面目,

只缘[4]身在此山中。

【注释】

[1]西林:指江西西林寺。这首诗是苏轼题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

[2]横看:从正面看。

[3]庐山:江西省名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世界。

[4]缘:因为,由于。

【导读赏析】观山的启示

庐山是我国江西省最美丽的山,层峦叠嶂,泉水丰沛。历来都有文人墨客在游玩庐山的时候题写诗词,表达对庐山的赞美。而苏轼的这一首咏叹庐山的诗歌,恐怕是其中最著名的。

诗人首句就写出了庐山山峰雄伟壮丽、千姿百态的特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人身在山峦当中,他从正面向对面看去,那里的山岭是起伏连绵的;而再从侧面看去,映入眼帘的又是高高矗立的山峰了。诗人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都能看到它不同的样子。移步换景,就是这个意思了。就是因为这种多变的景象,给爬山的人带来更多的惊喜和乐趣。然而诗人还不仅仅满足于此,他想要看全庐山的姿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似是一句真实的大白话,实际上却蕴含着很深的道理。诗人想要一览庐山的全貌是不可能的,因为他正站在山峦之中,视线一定会被前方的高岭所遮挡。即使他换一个角度,所能看见的也只是庐山的局部。这两句诗寓意深刻,可以带给我们很多的启发。我们平时处理问题的时候,如果不能统观全局,就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你一定要记得做事之前尽量把一件事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到哦!

【趣闻轶事】乌台诗案

你知道清代的“文字狱”吧?那时的文人哪怕随便写个小诗也要非常小心,以免因为一些敏感的词句而被别人诬陷他有反动的心思。可是你知道吗?早在北宋时期,也发生过一桩著名的文字狱案件,而受害人正是大文豪苏轼。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苏轼被调往湖州做事。他写了一篇《湖州谢上表》向皇帝表达自己会恭敬地按照圣上的指示去上任。文章的最后一段中,苏轼说:“我知道陛下您觉得我做事不合时宜,可能在这里待下去也难以有所进步。又觉得我年纪大了难以有所作为,所以只叫我管理一些小民。”其实这些话只不过是苏轼自己心中的一点小感想,却被人抓住了辫子。有人指着他的奏书说:“皇上,您看他的话语间暗含着对您的讽刺啊!他这是在愚弄朝廷,真是一个妄自尊大的人!”其他人也纷纷附和,说苏轼的口气中露出了对朝廷的怨恨和指责,说他的心中大概已经有了对朝廷不利的想法。敲边鼓的人一多,皇帝也不禁犯起了嘀咕。于是,苏轼刚刚到达湖州不到三个月的时间,皇帝就下令让御史台的官员将他逮捕,押回京城审问。因为御史台又叫乌台,所以后人把这件事称作“乌台诗案”。

可怜的苏轼回到京城后就被关押起来,有一些反对他的人还想要置他于死地。然而朝中一些知书明理的人知道他是冤枉的,纷纷为他说话求情。曾经出任北宋宰相的王安石虽然已经告老还乡,此时也觉得必须为苏轼说一句话,于是他也出山质问当朝的显贵:“你们见过哪个圣明的朝代会杀有才之士啊!”皇帝静下心来想了一想,也觉得苏轼有些可怜,就将他放了出来,外派到黄州(治今湖北黄冈)去了。

苏轼经历了这样一番变故,心中已经有了许多变化。他仿佛已经看清了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的真实一面,所以反而让他这个人变得豁达了起来。到了黄州以后,他也不再自怨自艾,而是过起了闲适的生活。他常常与乡间的老人们呆在一起,并且在东边的野坡上建了一所小房子。从此以后,他就称自己为“东坡居士”。不管他以后还会经历什么样的人生道路,苏东坡已经在这次的事件中彻底蜕变了。这时的苏东坡,真正变成了一个淡泊宁静、心胸旷达的人。

四时田园杂兴[1]

[宋]范成大

昼[2]出耘田[3]夜绩麻[4],

村庄儿女各当家[5]。

童孙未解[6]供[7]耕织,

也傍[8]桑阴学种瓜。

【注释】

[1]杂兴:兴起而作的诗篇。

[2]昼:白天。

[3]耘田:锄地,耕地。

[4]绩麻:把麻搓成麻绳。

[5]当家:承担家务。

[6]未解:不懂。

[7]供:参加,做事。

[8]傍:挨着。

【导读赏析】田园之乐

历代诗人写景的诗作中,有挥洒山水的,也有寄情田园的。范成大就是一位爱好写田园诗的诗人。他将春夏秋冬的田园风光聚集在一起,创作了六十首《四时田园杂兴》诗。比如,这首诗就描画了一个乡下人家初夏时节普通的一天,读起来有滋有味,妙趣横生。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为读者描述了一个普通农家的日常作息安排。他们白天去田里耕地,到了晚上就在家里搓麻绳,将时间安排得恰到好处。这一家人有老有少,年轻人作为“村庄儿女”,已经能够“各当家”啦。他们承担着各种家务,将农事也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不叫家里的老人操心。

那么最小辈的孩子们呢?他们还什么都不懂,不会除草,不会织布。不过这也没关系!他们早就已经在这种环境中养成了热爱劳动的品格,也迫不及待地想要加入大人们劳动的行列中来呢!你看,他们不是正在“也傍桑阴学种瓜”吗!孩子们这种天真烂漫的行为让整个家庭显得更加相亲相爱,其乐融融。

全诗将田园之景与和谐的家庭生活交织呈现出来,在描写日常之景的同时又自然而然地传达出了一种天伦之乐。让人也不觉得农活繁重了,反而觉得这种天然纯粹的农家生活十分有趣呢!

【趣闻轶事】不卑不亢的范成大

范成大是南宋时期的政治家和诗人。南宋在建国的时候,因为自己的势力弱小而北方少数民族的力量又很强大,所以不得以抛弃了北方的国土把都城迁到南方。而南宋的君主赵构更是不顾自己的父亲被金国人掳走的耻辱,自己当上了皇帝,过着奢靡的生活。一些有气节的文人因此对南宋朝廷颇有怨言,他们对国家领土的丢失非常痛心,总盼望着有一天能够收复河山,一雪前耻。赵构退位后,他的儿子宋孝宗登基。宋孝宗也觉得总要对北方的金国人俯首称臣太过耻辱,所以就想要改变当前的局势。他的丞相于是就向他举荐了范成大,对他说这是一个忠于国家的人才。

宋孝宗告诉范成大,他要做的事是到遥远的金国去和金国的君主谈判。其他的臣子听到这个艰巨的任务,都十分恐惧和担忧。可是范成大却没有丝毫的犹豫,坚定地表示愿意前往金国。他说:“我知道去和金国谈判十分危险,对方可能会以为我们是去挑衅而非常生气。他们也许会杀死我或者扣留我。我已经把家里的后事安排妥当了,您可以放心地派我去金国。”

宋孝宗让范成大带着国书去见金国的君主。这封国书里只写了希望金国归还大宋在河南的陵园的事情,没有提到南宋不愿意再对金国皇帝行跪拜之礼的事,因为他们担心提到这件事会让金国的君主不高兴,而出兵攻打宋国。所以范成大便又自己写了一封奏书放在身上,想要同时献给金国君主。范成大到了金国见到金国的君主,呈上宋孝宗给他的国书。可是过了一会儿,他又从袖子里拿出他自己写的那封奏书,并且说道:“这也是我们的国家想要和您谈判的事情。其实在我来之前,我们大宋的皇帝有圣旨传下,表示有些事情不好用国家间书信的方式进行交谈,责令我亲口向您禀告。可是我还是觉得用这封奏书来表达我想说的话更加妥当,请您过目。”范成大不卑不亢,气宇轩昂,让金国君主大为惊讶和愤怒。他生气地说:“这里是你一个小小宋国臣子能私自献书和我谈判的地方吗!”便叫范成大快快退下。可是范成大纹丝未动,只要金国君主不接受他的奏书他就不走。金国的君主无法,只好接过了这封私信。范成大满意地退下之后,金国的太子恼羞成怒,想要到他的住处杀死他。但这时太子身边的人都说,范成大是为了国家大义而来,杀不得。所以范成大最后便幸运地保住了性命,回到南宋。后来大家听说了范成大这一次的英勇事迹,都对他赞不绝口。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1]无声惜[2]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3]。

小荷[4]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

[1]泉眼:泉水的出口。

[2]惜:喜爱。

[3]晴柔:晴朗柔和的天气。

[4]小荷:刚刚长成的荷叶。

【导读赏析】宁静的夏天

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写景诗,诗人杨万里心思细腻,最善于写这种生动可爱的小诗。这首《小池》语言轻快,意趣盎然,只读一遍就能牢记在心。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片静谧柔和的风光。涓涓细流从泉眼里流出来,汇入小池。它如此轻柔无声,潺潺流淌,仿佛是那泉眼过于珍惜这每一滴清泉才不舍得叫它涌出似的。和煦的阳光照在大树上,在小池里洒下一片绿阴,这晴朗温柔的景色是多么惹人喜爱啊。诗人将这一切景物都赋予了人的感情,说是泉眼“惜”细流,树阴“爱”晴柔,其实泉眼和树阴又怎么会有思想感情呢?是这种景物之间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的和谐景色让诗人觉得无限美好,情不自禁地为它们赋予了生命力。而这样的修辞方法更使得整个初夏的景致都活灵活现了起来!此时诗人笔锋一转,给池塘里的荷叶拍了一个大特写。这些荷叶刚刚长高,还羞涩地打着卷儿,只在水面上露出尖尖的小角。然而早就已经有调皮活泼的小蜻蜓迫不及待地站在上面了呀!荷叶与小蜻蜓一静一动,构成了一幅清新灵动的画面。

从池塘到荷叶,这首诗中出现的一切景物都是那么小巧精致。而诗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能在这些年年可见的寻常景致中捕捉到它们与众不同的美感,体现了他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感知力。我们常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可见只有像诗人这样热爱生活,才能享受到生活所带来的美好啊!

【趣闻轶事】杨万里的“一字师”

杨万里的作品中,有许多清新自然的山水田园之作,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思。其实现实生活中的杨万里也有着温柔谦逊的人格魅力。有一次,杨万里在书馆中和身边的朋友谈论创作《搜神记》的作者——晋代的干宝。杨万里错误地把这个作者记成了“于宝”。坐在他们旁边的一个小吏听见了,就插话对杨万里说:“创作《搜神记》的人叫‘干宝’,不是‘于宝’啊!”杨万里半信半疑,便问他:“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呢?”这个小吏便取出一本书给杨万里看,杨万里一看果然是“干宝”,才知道是自己记错了。他对纠正他错误的小吏十分感谢,高兴地对他说:“你真是我的一字之师啊!”

游园不值[1]

[宋]叶绍翁

应怜[2]屐齿[3]印苍苔,

小扣柴扉[4]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释】

[1]不值:没有遇到。值,遇到。

[2]应怜:应,应是,表示推测。怜,喜爱,爱惜。

[3]屐齿:木鞋的前后都有鞋跟,像齿一样,所以叫屐齿。

[4]柴扉:扉,门。柴扉即木门。

【导读赏析】别有情趣的游园小记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此时正是赏景游园的好时节。诗人也爱游春,他来到一个小园子门前,希望能够进去访人赏花,可惜未能如愿。

诗人轻轻地敲打木门,耐心地等了许久也不见有人来开,难免有些沮丧。但诗人却用一种幽默的语气调侃道:“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大概是园子的主人太爱惜园子里面苍翠的青苔,怕我的木屐踩坏它们,所以不舍得开门吧!作为同是喜爱春天的人,诗人仿佛特别能理解园子主人心疼园中春色的心理似的,对他吃了闭门羹的原因做出了这样的推测。这两句流露出了诗人的真性情,十分有趣,让人读了忍俊不禁。

可是当诗人即将转身离去的时候,他却意外地收获了一个惊喜!他看到从墙头露出了一枝婀娜多姿的杏花,红艳艳地开得正盛。这可让诗人开心坏了,不由增加了他的诗兴。他接着前面的猜测继续写道:“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即使是主人不来开门,这满园的春色也是锁不住的啊。你看,那里不正有一枝娇俏的红杏伸到墙外来了吗?在这里,诗人笔下的红杏仿佛活了起来,好像它本身有着活泼的性格与自己的主见一样,不堪拘束在园内,所以探出了头来。多么有意思!

【趣闻轶事】杏林春暖

杏花在春天开放,殷红可爱,大家都很喜欢它。杏树的果实还能够泡酒或者做成蜜饯,非常实用。可以说杏这种植物,浑身上下都是宝。很久以前,就有一个人因为种了许多杏树的关系,给他的未来带来了好运气。

这个人叫董奉,是我国三国时期一位著名的医生。他为人善良诚恳,隐居在庐山中。平时他不去种田,只是为周边的邻居们治病。治好了他们的病,他也不收他们的钱,就叫他们种上几棵杏树作为回报。如果是重病的患者,他就叫他们种五棵杏树;如果只是得了小病的人,他就叫他们只种一棵就好。这样过了许多年以后,董奉门前的杏树已经有十万多棵了!这些杏树连成一片,成了非常美丽的杏林。董奉就引导山中的鸟兽到这片杏林中嬉戏玩耍,让这里变成了鸟语花香的仙境。有了这些小动物在这里活动,杏林生机勃勃,从来没有长出过荒草,就好像有谁特意来锄过草一样。

等到杏花凋落杏子成熟,董奉就在这里盖一个茅草屋,在门口贴上告示说:“如果大家有想来买杏子的,不用给我钱。只要带一些粮食来放在这个草屋里,就可以自己随意去摘一些杏子带走。”董奉通过这种方法,用等量的杏子和大家交换等量的粮食。不过有的时候,有一些爱贪小便宜的人会放很少的粮食,但是摘走很多的杏子。这时杏林里面的老虎就会跑出来对他吼叫,把他吓跑。这些人害怕得不行,只好赶紧离开,脚步慌乱间就有好多杏子撒落在路上。等他回家一称,发现剩下的杏子和他给董奉的粮食一样少,他并没有占到便宜。董奉每年用这些交换来的粮食赈济贫穷饥饿的人们,或者资助一些出行在外缺少盘缠的人。一年的工夫他就能发出去两万斗的粮食,帮助了不少人。

他的善心和善举也给他带来了好的回报。有一次,县令带女儿找董奉治病。董奉治好了他女儿的疾病,县令很高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他们夫妻幸福地生活在山中,仍旧依靠卖杏子来维持生活。董奉的所作所为温暖了县里百姓们的心,大家都称赞董奉是一个正直善良、乐于助人的好医生。后来,人们送给他“杏林春暖”的名号,表达对他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