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领域信息化
【工业领域信息化】
2018年,工业企业继续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深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应用,积极推进智能制造,提升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用数字化、智能化推进企业转型升级。
(一)原材料工业
1.钢铁行业
2018年,钢铁行业加快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和组织结构优化,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智能制造,努力提升网信安全防控能力,实现信息化系统对行业全业务流程的互联互通、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的有机融合,有效提升了劳动效率,持续推动钢铁行业“绿色、智能、高质、高效”战略转型。
钢铁行业积极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全面深化两化融合标准在企业全流程、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实施,持续推进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不断发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成效。2018年钢铁行业开展管理体系贯标的企业达310家,同比增加132家。
钢铁企业持续深化信息化系统应用,规范信息化管理体系,加强企业信息化组织保障。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2018年,83.67%的钢铁企业编制了两化融合总体规划,同时企业更加重视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大部分企业制定了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和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在信息化和自动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近3年企业越来越重视智能化、无人化工作,资金投入占比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其中投入的智能化设备大多放在了加热炉、轧制等工序。在基础建设方面,大部分企业采用传统物理架构(占比为81.6%)和虚拟化架构(占比为61.2%)混合的方式优化企业的IT基础设施架构;89%的企业的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已建立,500万吨规模以上企业基本实现了管控衔接,部分企业在生产过程管理业务中应用了物联网技术;91.8%的企业建设了能源管理信息系统,所有企业均建设了环保监测系统。在企业信息安全方面,90%以上的企业在工控计算机上安装了防病毒软件,并定期进行安全更新;所有企业都做了工控网络与企业网或互联网隔离,其中,81.6%的企业采用物理隔离方式;98%的企业能够将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化,87.8%的企业制订了信息系统应急预案,但仍有约半数的企业没有开展数据容灾备份工作。
2018年,钢铁企业着力健全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快发展制造过程智能化。宝钢集团基本完成了信息化整合工作,实现了共计18个经营管理层和8个制造管理层信息系统在武钢有限公司的覆盖移植,促成宝武集团多基地管控模式实现;同时大力推进智能装备改造,全面落实生产厂部区域智能制造蓝图,启动智能装备改造项目106个,产生机会减员789人。鞍钢集团强化信息化亮点培育,鞍钢股份公司“钢铁厚板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被评为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攀钢“积微物联CIII工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被评为国家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太钢完成了不锈冷轧厂表面检测自动判定项目,推进炼钢一厂喷号机器人应用和不锈冷轧厂与冷轧硅钢厂无人行车改造,开展网络基础框架设备升级及容灾备份项目,完善工业互联网IT基础。中国联通和首钢集团深入沟通合作,努力将首钢园区打造成国内首个5G示范园区。湛江钢铁与广东联通共同组建了5G试验网建设小组,以炼钢区域作为试点,将5G网络应用于炼钢风机在线监测数据上传中心,全面发力“5G+智能制造”。
2018年,钢铁企业全面加强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利用信息化技术推动生产服务智能化、高效化。马钢集团以IPS&QMS、“十三五”长材系列技改工程配套信息化等重点项目建设为契机,重点围绕铁前、钢后等生产流程逐步开展“点、线、面”的智能化改造,同时应用物联网、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建立车间级工业互联网,贯穿各系统层级之间的纵向集成,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手段与钢铁制造流程的各个环节深度融合,有效优化钢铁制造流程,降低运营成本,缩短产品研制周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不良品率,提高能源利用率。兴澄特钢进一步完善工业传感器及物联网建设,以实现炼铁产线核心设备的“自感知”;在此基础上建立矿粉-配矿-烧结-高炉的炼铁大数据中心,实现对炼铁产线大数据的采集、清洗、转换和存储;在大数据中心之上,开发基于冶炼机理的智能模型,以及基于大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的智能平台,实现对炼铁产线全生命周期实时状态、趋势预测和优化控制的“自诊断、自调整和自执行”。建龙集团理顺物流管理流程,使物流库存成本处于最佳成本区间;通过ERP管理系统与财务管理系统的相互核对、补充,提高产品周转频次,加速流动资金的周转。宝钢构建公司级智能化管控平台,完成新生产运行管控信息系统主框架上线,任务跟踪和生产设备运行模块上线和调试,App移动端框架构建和部分基本功能上线。包钢全面上线了ERP管理系统,实现了生产管理由职能管理向流程管理的跨越;协同管理平台和移动办公系统建设,实现了行政管理由办公自动化向时间、空间高效利用的跨越。沙钢上线了决策支持与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了四大版块关键指标数据的图形化直观展现;正式投入了包含安全检查、危险作业管理等29个功能模块的安全信息系统,实现了与人事系统、培训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等10多个相关业务系统的数据对接,有效加大了安全管理的管控力度。
2.石油石化行业
(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2018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积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石化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
推进智能制造试点示范。2018年,中国石化加强了石油和石化工业互联网平台(ProMACE)研发与推广,完成了平台2.1版本升级,形成了工业设备管理、软件应用管理、用户与开发者管理、存储和计算服务、应用开发服务五大核心能力,已成为智能工厂、智能油气田建设的基础技术平台。完成了2家智能工厂试点升级并取得显著成效:镇海炼化建立了设备检维修综合管理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和诊断,对设备故障进行提前干预,提高了设备运行可靠性和利用率,维修成本下降20%,故障停机率下降50%;茂名石化提升了日效益,提高了优化碳四等资源利用水平。基于ProMACE平台,形成了智能工厂2.0技术方案和推广模板,在上海石化、齐鲁石化、天津石化、金陵石化、青岛炼化、海南炼化6家企业推广实施。在智能油气田建设方面,中原普光、西北三厂2个示范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搭建了智能油气田基础云平台,在西北三厂初步实现331口油井工况故障诊断与预警、无人机巡线、泄漏视频智能识别;勘探开发业务协同平台(EPBP)在油田企业全面推广,提高了业务协同、数据共享水平;生产运行指挥系统(PCS)在155个油气管理区完成推广,推进了油气田体制变革,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智能化管线管理系统深化应用,完成了系统2.0版本在总部和10家企业的升级部署,提高了管线运行管理、隐患治理水平和应急处置效率。在智能加油站建设方面,编制了站级一体化和新加油卡系统建设方案;在北京、广东、江苏等省市石油公司探索了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初步实现了车牌识别、智慧支付、数字营销。
全面开展信息化“421工程”建设,四大平台更加完善。①经营管理平台。石油工程公司、石油机械公司ERP实现境内企业全面推广,集团公司对ERP系统进行了全面调整,完善公司报表系统;资金集中管理系统实现集团资金预算口径统一,与国资委大额资金监管平台实现了信息集成;围绕业务协同开展了跨系统流程优化、集成整合,实现了审计、监察、内控等“大监督”相关系统的数据共享,提升了管理效率;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系统,实现了业务模板自动适配,提高了财务共享、费用报销的业务处理自动化水平,部分业务工作效率提高80%;推进了共享服务建设,已为企业提供了ERP、费用报销、合同管理等11套系统运营服务支持。②生产运营平台。总部生产运营指挥系统深化应用,开展了原油、天然气、成品油三大资源的跨版块全产业链协同,提升集团公司资源统筹配置能力;综合监控了上中下游的重点探井、炼化装置、加油(气)站等近6.5万类生产数据、25万余路现场视频;综合利用炼化企业的计划、生产和销售数据,开展了汽柴油销量大数据分析预测,支持了成品油销量滚动计划编制与平衡;完善了洪水、暴雨、台风和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功能,支持总部、企业应对台风等自然灾害,为总部及时掌握生产动态、统筹调度、应急支持提供支撑;建成了涵盖上中下游全产业链的生产经营一体化优化模型,有效促进了优化增效、降本增效;完善提升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异常管理、问题提报、安全公示等6项业务功能在106家企业上线运行,完成作业安全管理在镇海炼化、青岛炼化、管道公司和催化剂公司4家试点企业上线应用,实现生产现场7类高风险作业8个环节的流程化、可视化管控;推进环境保护信息系统推广建设,完成40家炼化企业与专业公司VOCs管理系统推广实施,完成勘探开发新区环境敏感目标管理系统建设,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系统在化销、炼销、江苏石油、销售华东4家单位试点上线;完成水务管理系统提升,并在齐鲁石化、茂名石化等5家试点企业上线运行,实现水质指标预测预警,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95%以上。③客户服务平台。“易派客”统一采购电商平台建设了英语、俄语等多语种国际站点,拓展了商业保理、垂直采购专区等功能,平台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提升,2018年平台交易额突破2800亿元;“石化e贸”统一销售平台实现了炼油销售的现货销售、竞价交易等业务应用上线,完成了化工销售的合约销售业务流程再造,实现了在线支付、电商物流、客户在线评级等功能,已在华北、华南等4家区域公司推广上线,支撑了“一户一案,一品一策”营销策略实施;聚合营销网络资源,构建“人、车、生活”生态圈;推进一体化物流系统和统一支付系统建设。④技术支撑平台。提升石化云服务能力,优化网络基础设施,加强IT运行维护管理。建成了生产运营资源池,实现了90%的新建系统云上部署、新建项目开发过程云上管理;流量优化系统在武汉、胜利等6个区域中心推广上线,实现了网络流量可视化,主干网承载能力提升30%;制订了IPv6应用部署规划,完成集团门户网站IPv6试点升级;搭建了集中视频监控平台,升级了卫星通信系统;深化统一运维平台推广应用,实现了对总部的IT设备、应用系统集中管控和运维服务管理。
2018年,中国石化继续完善和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明确网络安全责任,加强网络安全建设;推广了网络准入控制、防病毒、桌面安全管理、统一身份管理等系统,系统安装率超过90%,实现全集团用户的集中管理;建成了信息安全管控平台(SMCC),实现了对重要系统信息安全事件的集中监控、综合分析。2018年中国石化未发生重大网络安全事件。
加强两化融合管理。加强组织领导和顶层设计,调整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编制了中国石化信息化发展“两个三年、两个十年”整体规划;推进企业两化融合贯标,有12家企业入选了2018年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名单,实施两化融合贯标企业累计达54家。组织开展了消除信息孤岛专项工作,发布了《关于加强系统集成整合、消除信息孤岛专项工作指导意见》,明确了利用3年时间消除信息孤岛的工作思路、目标任务,按版块制定了集成模板,在总部和企业分级分类开展整合治理。
(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2018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大力推动信息系统建设和集成应用,取得一系列新进展、新成效。
党建信息化平台等11个信息系统全面建成应用。党建信息化平台在总部和154家企事业单位全面上线运行;健康安全环保系统(2.0)建成应用,实现355个重点污染源排放数据在线监测;应急管理系统(2.0)集成22个信息系统的76类应急数据,支撑钻井现场、油气站库、炼化装置、长输管道和自然灾害5类典型突发事件快速处置;地理信息系统与30个统建系统集成,共享企业空间业务数据800万条;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在长庆油田、长庆石化、内蒙古销售及在京科研单位等34家企业上线应用,推动财务工作从“管控型”向“价值创造型”转变。
中国石油继续推进信息系统深化应用,共享服务平台等15个项目顺利推进,信息化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率效益。ERP应用集成系统在投资项目一体化等6条管控主线及油气价值链、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3条业务主线深化应用,提升中国石油战略、计划、执行控制及考核的闭环管理水平;勘探开发一体化协同研究及应用平台,实现生产经营、协同研究及决策支持一体化运营;油气生产物联网在增储上产、优化用工、转变生产组织模式等方面成效显著。在炼油与化工领域,应用炼化物料优化与排产系统开展整体优化,应用炼油与化工运行系统支持炼化生产过程管控和长周期运行;电子销售平台实现互联网与油品销售业务深度融合。在天然气与管道领域,促进油气产运销等各环节的有效衔接,提高集中调控业务管理效能和管道完整性管理水平,支持天然气终端销售和客户服务管理。在海外勘探开发领域,实现海外重点区块油气生产动态数据管理,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和勘探开发研究成果质量。在工程技术领域,实现物探、钻井、测井等实时数据自动采集,控制安全风险,减少作业现场人员,提升工程技术服务水平。在工程建设领域,实现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信息化,为油气田地面工程、管道、炼油化工建设等项目管理提供支持。在贸易领域,对国际贸易市场和客户风险开展全程高效监控,支撑万亿元级贸易。在金融领域,持续开展互联网金融项目建设,支持供应链金融、产业链金融等业务发展。装备制造企业全面建成应用物联网,实现石油装备、生产设备和仓储物流的实时监测,促进企业智能制造发展,支撑精益管理和服务型制造。
基础设施和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中国石油总业务传输带宽达316000Mbps,10座卫星主站、884座卫星小站运行稳定,形成有线无线相结合、多种接入方式互补的立体网络系统;北京昌平、勘探院、吉林和克拉玛依4个集团公司级数据中心部署机柜4800个,硬件设备达1.3万台套;建成拥有12.8万核计算和15PB存储能力的云计算资源池,实现66个集团公司统建系统云化迁移。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水平不断提高,大庆油田、新疆油田、东方物探等内部支持单位2018年解决系统运维事件72万起,提升系统功能1700余个,总部有关部门、各专业公司及系统运行维护队伍定期组织信息系统应急演练,参与人数达3700人次,启用484个系统应急预案,保障信息系统连续、稳定运行。
(3)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2018年,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信息化管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集团公司四地五个数据中心、各类信息系统总体运行平稳,系统可用性超过99.9%,保证了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的日常需要,重点信息化建设项目稳步推进,网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在外部网站IPv6改造、“三重一大”系统监管数据和大额资金使用动态数据上报、互联网扶贫、软件正版化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围绕核心业务开展信息系统建设,助力随钻效率提升、开拓市场、强化管理、提升服务能力;积极推动公司集中统一平台建设,促进管理提升;探索应用新技术缓解海陆通信带宽瓶颈;按照有关部委要求开展网络安全检查,参加网络安全技能比武,提升网络安全防御能力。
建设智能油田,中国海油积极探索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建立涵盖生产、安全、环保等多业务协同的实时、集成、协同的一体化运营模式,打造海上智能油气田;打造数字化的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展示公司在LNG产业链关键技术与设备制造所取得的成果,以实现接收站全厂四维动态模拟的CGDSim技术品牌为支撑,实现LNG接收站建设和运维管理的过程化、可视化和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创新商业模式,成功推出天然气冬季保供预售交易、进口LNG窗口一站通和LNG销售电商平台线上交易。
3.煤炭行业
2018年,煤炭行业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向深化应用转变,两化深度融合取得新成效,两化融合水平与先进行业差距逐渐缩小。
煤炭企业信息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提升,系统建设向应用深化转变。信息化系统建设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统一性,底层装备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并逐步向智能化等方向迈进。大型煤炭企业主要业务系统建设已基本实现全覆盖(财务为100%,安全管理为100%,OA为98%,销售、采购为89%,人力资源为82%),生产调度过程实现集中管控的比例达到64%。煤炭企业在完成主要业务系统建设后,将系统功能横向拓展、纵向深化应用、集中统一延伸。财务系统除满足基本功能外,超过半数已具备较完整的成本核算与管理、财务分析、预算管理与控制等功能。
企业综合集成水平提高,集团管控能力提升。煤炭企业积极推进海量信息管理,实现信息交换、共享和整合,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协作效率和水平逐步提升,原有工作方式和模式在跨流程、业务和部门等领域得到整体优化。煤炭企业内部供应链实现从采购到配送全周期管理的比例为36.4%,采购和销售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集成的比例为55%,决策支持系统建设比例接近50%。煤炭企业主要管控系统对二级单位的覆盖率大幅提升,其中,财务达到100%(资金实现统一管控的比例高达98%),办公达到92%,人力资源、物资等均超过80%。煤炭企业内部产业链间协同水平有所提升,内部产业链企业间业务协同的比例达到58%。
两化融合推进高质量发展效果显现,企业竞争力提升。随着两化融合的持续推进,煤炭企业不断激发创新潜能、重构生产体系,促进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和优化配置,管理效率、经营成效和社会效益等指标不断提高。同时,以用户和市场为中心的生产经营理念也在不断深化,催生出服务型生产、个性化定制等满足消费升级需求的新模式、新业态,创造出更加多样化、质量更好的煤炭产品和服务供给,煤炭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
4.建材行业
2018年,建材行业在推进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促进建材产业绿色低碳,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等方面持续推进;在行业智能工厂通用模型研究,促进建材企业智能工厂建设,提升建材企业信息化环境下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
信息化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建材行业智能制造水平提升路径及措施研究”课题通过验收,提出了建材工业智能制造水平提升的目标、路径、主要任务、具体措施和政策建议,形成了《建材行业智能制造水平提升路径及措施研究报告》和《建材行业智能制造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面向建材行业的智能工厂通用模型研究与试验验证平台建设”项目取得阶段性建设成果,完成了建材智能工厂通用模型的研究,完成了水泥智能工厂的制造运行管理、感知及智能优化控制、智能物流、能源管理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标准的编制工作,确定了标准试验验证平台建设方案,搭建了标准试验验证平台。智能制造标准研究工作取得新进展,《水泥工业物资与分类代码》《砖瓦行业智能工厂通用参考模型》《砖瓦行业智能工厂评价》3项标准编制完成,并开始征求意见。吉林亚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标、采购集约化管理能力”列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示范项目;唐山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水泥行业‘互联网+’供应链云平台”项目列入工业电子商务平台试点示范。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工作推进顺利,取得良好的成效。建材行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达839家,其中,列入国家级贯标试点企业达127家,启动评定企业达270家,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等216家企业已通过评定,启动评定企业数量占贯标企业数量的32.2%。
(二)消费品工业
1.纺织行业
2018年,纺织行业信息化基础环境继续优化。《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发布,明确了到2020年年底,初步建成有力支撑纺织行业发展的工业互联网体系的发展目标。“中国纺织云平台建设”“纺织行业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等项目进展顺利,纺织行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纺织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持续提升,总体处于单项应用阶段,行业内的大中型企业已经步入了集成提升阶段。在智能装备与工业网络应用方面,纺织行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和数字化设备联网率分别达到48%和39.2%,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在工业软件与系统应用方面,纺织行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ERP普及率、MES普及率分别达到65.5%、53.6%、19.2%,其中纺织行业两化融合的薄弱环节MES应用普及率同比提高了近3%。另外,纺织专用软件在智能化方面取得了技术突破,如纺纱成套设备在线监控系统、织机监控系统、染化料自动配送及工艺控制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等生产管理软件功能日趋完善,智能化水平大幅度提升。企业信息化综合集成共性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一批综合集成示范系统建设完成,且带动效应明显,信息化综合集成应用已成为企业两化融合的建设热点。在数字化车间建设方面,在纺纱、化纤、染纱等数字化、智能化装备水平提升明显的行业,已有数十家企业完成了数字化车间建设,智能化转型也得到初步探索和实践,已发掘、培育了一批纺织行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随着三维人体测量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生产制造数控集成系统(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柔性制造系统FMS)等信息化管理系统不断完善,并与数据库技术有效结合和创新应用,服装数字化大规模定制技术逐步成熟,网络化生产协同、远程预防性设备运维等新型运营模式不断创新发展。
纺织行业智能装备取得技术突破,特别是在棉纺、化纤、针织、印染、服装等行业。棉纺自动落纱粗纱机及粗细联输送系统、细络联型和纱库型自动喂管自动络筒机均已经形成一定生产规模,其中粗纱机全自动集体落纱及自动生头技术、管纱识别技术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化纤长丝生产线自动落卷和物流系统已研发成功,填补了国内大容量涤纶短纤维成套装备的空白;国产多功能针织圆纬无缝成型机研制成功,在同一台设备上实现了单面、双面、提花圆机、横机和内衣机的功能;数码喷墨印花技术已经成熟,喷印速度大幅度提高;在自动化筒子纱染色生产物流系统中引入智能机器人,实现了从化料、染色到物料转运全过程自动化作业;服装智能吊挂柔性制造系统、智能悬挂式高速分拣与仓储系统的应用已成规模,物联网缝纫机、智能缝纫机、自动缝制单元、模板缝制系统等装备的产业化应用加速。
2018年,纺织行业聚焦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和建设,开展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试点工作,首批遴选出14个工业互联网平台试点项目进行重点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已经进入落地建设阶段。个性化定制是纺织服装行业工业互联网应用的典型模式,青岛红领(酷特智能)开了个性化定制模式先河。装备制造企业通过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将经营模式从卖产品向卖服务延伸,如经纬股份借助棉纺成套智能装备方面的制造优势,以设备远程运维服务为切入点,正在规划打造贯通棉纺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大型双跨平台积极布局纺织行业,如海尔数字科技的“COSMOPlat海织云”纺织服装大规模定制平台、阿里云的“supET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常州市天宁区建立了全国首个纺织服装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
【农业和农村信息化】
2018年,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工作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层信息服务体系,以信息化有力推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
(一)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政策环境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工作。2018年2月4日,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名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了实施数字乡村战略。2018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是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据。
2018年,农业农村部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出台了《农业农村部关于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提出了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措施;研究制定了《2018年农业农村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要点》,确定了强化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层信息服务体系、提升网络安全保障水平、以信息化有力推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工作思路。
(二)农业和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开展的电信普遍服务试点支持农村及偏远地区光纤建设和4G网络覆盖,中央财政和基础电信企业投资累计超过500亿元。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全国行政村通宽带的比例达到了98%,贫困村通宽带的比例超过了97%。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国农村宽带用户净增2364万户,总数达1.17亿户,比2017年年底增长25.2%,增速较城市宽带用户高11.4个百分点;在固定宽带接入用户中,农村宽带用户占28.8%,占比较2017年年底提高1.9个百分点。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工作取得实效。2018年农村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58%,农村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01%,比2017年分别增长了0.34个百分点和0.27个百分点;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达0.74亿户,其中农村数字电视实际用户为0.66亿户,比2017年的0.63亿户增长4.76%;在有线网络未通达农村地区直播卫星用户为1.38亿户,比2017年的1.29亿户增长6.98%。
(三)数字农业农村与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
继续推动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示范,加快建设农业物联网平台,研究制定农业物联网应用软件征集标准草案,同时开展农业物联网硬件、软件接口标准研究工作。
积极推动苹果、生猪等品种的单品种大数据建设,推动陕西开展国家级苹果大数据中心建设,加快推进苹果大数据建设,在2018年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展示建设成果。加快生猪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稳妥推进重庆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建设,做好生猪全产业链数据监测试点收官工作。开展大蒜等单品种大数据监测统计工作调研,探索调动主产区和社会多方力量进行小品种农产品统计分析工作的长效机制。
(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
信息进村入户工程以村级益农信息社建设为着力点,为农民提供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商服务、培训体验服务,实现让农民进一个门办百样事。2018年信息进村入户工程进一步扩大整省推进示范范围,新增天津、河北、福建、山东、湖南、广东、广西、云南8个省份开展整省推进示范。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共建设运营益农信息社27.2万个,累计培训村级信息员78.6万人次,为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公益服务9579万人次,开展便民服务3.14亿人次,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244亿元。
(五)农业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农业和农村电子商务工作全面推进。2018年,农业农村部在深入四川省凉山州、甘肃省陇南市等贫困地区开展专题调研的基础上,组织起草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推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快落地,有效解决农产品出村瓶颈,促进贫困地区农产品网络销售。组织大型电商企业实施丰收全民购物节,开展了为期近1个月的农产品促销、农资促销、网络直播及各类线下庆丰收活动,直接带动包括贫困地区在内的农村优质特色农产品上网销售额超过200亿元。启动电商扶贫频道,频道企业已达21家,对接国家级贫困县超过500个,农村各类产品和服务销售额达200多亿元。
农村电商探索新模式。2018年,以商务部电子商务示范企业为主的多家企业在品质品牌进乡村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一是乡村小店供应链共享模式。由电商企业为门店提供商品货源、物流配送等多种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商品小店的品质、品牌。二是社交电商直供模式。以乡村消费者口口传播的方式推广商品,电商平台基于自身供应链优势源头直采,或者根据乡村消费者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从源头上保证输出的商品为有品质、有品牌的商品。
农村网络零售额持续保持高速增长。2018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37万亿元,同比增长30.4%,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2305亿元,同比增长33.8%,农村电商发展迅猛。
农村电商助力脱贫攻坚取得积极成效。2018年6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实施电商扶贫,优先在贫困县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截至2018年9月,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已达1016个,其中国家级贫困县为737个,覆盖了全国贫困县总数的88.6%。建成县级电商服务和物流配送中心1000多个,乡村电商服务站点达7万多个。商务部指导成立了中国电商扶贫联盟,帮扶对象覆盖351个贫困县,推动企业为贫困地区农产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提升品牌化、标准化水平,促进农产品上行取得新进展。
(六)农民信息技术培训
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机制更加完善。自2014年起,农业农村部就联合财政部利用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项目,重点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和返乡下乡创业人员,开展电子商务知识在线培训和服务,促进农民创新创业。2018年,农业农村部举办了5期农业农村电子商务专题培训班,来自20个省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益农信息社信息员、返乡下乡创业人员等共531名学员参加了培训。自2015年起,农业农村部启动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每年组织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和有关企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培训广大农民运用手机查询信息、网络营销、获取服务。2018年,农民手机培训受众超过1000万人次。
【服务业信息化】
(一)金融行业
金融行业紧密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等重大任务部署,积极发挥信息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顺应新技术及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趋势,科学统筹金融信息基础设施资源及信息系统建设运维工作,不断提高网络安全保障能力,为推动我国金融改革发展、防控金融风险、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1)银行业。
开展架构转型,持续提升服务能力。明确人民银行信息系统未来5年系统整合规划,编制人民银行新一代数字办公平台规划。开展信息化项目技术审核,落实系统整合要求。第二代国库信息处理系统成功上线,有效提升国库资金运行安全和效率。稳步推进“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统筹规划新一代数字办公平台。网联平台完成全链路交易路由优化,保障全年重要时点交易顺利完成。完成省级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云”化环境迁移,业务连续性显著提升。
加快“数字央行”建设,打造央行决策平台。创新金融行业大数据应用,建设推广金融行业机构信息共享系统,打造大数据提升央行履职能力的成功范例。筹建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金融大数据标准工作组,启动金融大数据标准规范编制工作。推动金融大数据分析及服务平台建设,通过信息化专家委员会进行可行性论证。扩大分支机构“数字央行”试点范围,建立金融大数据应用试点工作机制,发布《中国人民银行数据应用平台(省级)建设指引》。试点推广“金融业机构信息共享系统”App,助力金融服务民生。
加强评价考核。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优化应用系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首次将各直属企事业单位及有关单位的应用系统质量纳入评价范围,组织完成2017年度应用系统质量评价工作。推动金融行业各有关单位建立健全内部“三道防线”责任体系,不断强化信息系统业务连续性管理与建设。
加强行业管理,推动行业信息化发展。优化银行科技发展奖评审组织,制定《银行业科技发展奖申报指引》,鼓励银行业机构加强自主基础技术产品研发,深入推进架构转型,加强金融科技创新应用;编制出版《银行业信息化年度成果报告》,举办优秀成果现场观摩会及银行业软件测试成果交流会,加强行业交流及成果分享。
(2)证券期货业。
交易所等市场核心机构积极完善信息系统功能,支持了沪港通、深港通、新三板、创业板、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等业务的平稳推出,交易处理能力达到历史峰值交易量的3~4倍,在容量、可用性等部分技术指标方面已进入世界前列,具有较强应对突发交易量的能力。2018年,市场核心机构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
在核心交易系统优化方面:上海期货交易所完成新一代生产网架构设计,上线标准仓单交易平台;郑州商品交易所持续完善第五期交易系统,结算系统V6.0正式上线,推进第六期交易系统建设;大连商品交易所第七期核心交易系统基本建设完成;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新一代业务系统全面上线。
在监控监察方面:上海期货交易所持续推进慧眼智能监控采集分析项目建设;中证金融平稳上线股票质押统计监测系统;期货市场监控中心加快推进新一代保证金安全存管监控系统建设。
在支撑业务系统建设方面:大连商品交易所铁矿石国际化业务顺利上线;中国结算完成债券质押式三方回购、证券交易资金端风险控制、移动App2.0、电子凭证系统项目建设;投保基金公司改造结算资金监管系统为其他分析系统提供数据支撑,支撑优化投资者损失计算和赔付系统;中证金融持续优化转融通平台、投资交易系统;期货市场监控中心完成场外衍生品交易报告库技术系统、开户系统第五期建设;中证信息统一信息披露平台基本建成,成功投产移动安全自助服务。
在基金平台建设方面:上海证券交易所完成了大数据平台二期建设;深圳证券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投资者服务中心新版官网和综合业务平台正式提供服务;深圳证券交易所完成企业画像应用系统一期建设和高性能可用消息总线SMB的研发,开展新一代信息平台规划;期货市场监控中心加快推进数据中心平台建设;全国股转公司同城应用级灾备中心一期上线。
(3)保险业。
保险业全面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主要包括加强保险业信用制度建设、完善保险业信用联合奖惩机制、严厉查处保险领域违法违规失信行为、加快保险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推进保险业诚信教育和诚信文化建设。
保险业务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中国平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已深入金融服务、医疗健康等领域。在金融服务领域,中国平安人工智能技术已涵盖智能预测、智能风控和智能服务等领域,为客户提供快速理赔、智能双录、中小型企业贷款审批和智能客服等功能。在智能风控领域,中国平安通过端到端线上化的微表情面审风控系统,与人工审核的匹配度接近90%,可节约近40%的人力成本。在医疗健康领域,中国平安致力于打造覆盖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的端到端智能医疗管理平台,为政府、医疗机构、患者提供智能疾病预测、智能影像筛查、智能辅助诊疗、智能医疗质控、智能随访患者等全方位服务,中国平安已与249家医疗机构开展了合作;中国人寿“新一代”核心系统成功建成并持续完善。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人寿累计投放247项应用产品,全面覆盖产品、营销、运营、服务、风控、支持六大业务领域,再造了业务模式与流程,重构了IT架构;财险公司“新一代”核心系统主体功能依次顺利上线,财险核心系统管理历史保单总量达2.38亿份,当前有效保单量为3912万份,个人客户累计达6686万人,当前有效保单客户达1718万人。
太平洋保险交互型NPS实时监测平台正式在产、寿险各41家分公司启动推广应用,截至2018年年底,NPS实时监测平台已覆盖车险理赔、寿险投保、给付、续期四大客户关键旅程共6个触点的监测,包含了自动触发调研、自动回收数据、NPS实时监测、自动生成回访任务、NPS驱动因素分析、NPS多维分析六大功能;太保发票管理数字化产品“e票通”完成在全国841家机构的上线推广。“e票通”实现了发票接收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涉及费用报销、采购、理赔、渠道等15个关联流程。
(二)交通行业
(1)公路水路运输业。
扎实推进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建设,决策支持与评价、调度与应急指挥、政务办公管理与服务、信息资源共享开放、网络安全和运维保障等方面功能进一步完善。
交通运输政务信息资源归集有新突破:编制了《交通运输政务信息资源目录》,通过交通运输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工作会、交通信息中心主任会议等平台,不断凝聚行业共识,推动行业信息资源目录体系进一步完善。
行业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应用有新举措:以应用为导向,围绕跨领域业务综合应用、整合共享能力提升、政企数据融合应用等领域,组织开展交通运输大数据融合应用试点工作,天津、河南、青海等14个省份的18个项目列入首批试点。交通运输部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应用中心联合百度发布了2018年春运、五一、端午节出行预测报告等交通运输领域大数据分析报告,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积极反响。长江电子航道图App上线试运行,得到了广泛应用,长江电子航道图入选“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
信息资源开放应用有新进展:综合交通出行大数据开放云平台数据进一步丰富;“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交通行业数据中心”服务行业进一步发展,为50余家行业重点单位免费发放公益性专题数据产品。
(2)铁路运输业。
国家铁路局根据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总体目标、主要建设方案、投资总概算、建设工期及有关要求,有序推进国家铁路局政务服务平台建设。
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工程(一期)国家铁路局建设项目稳步推进。一是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已有资源设施,建设完善机房配套工程、安全保障环境、运行维护系统,以及数据交换、存储、处理、备份等基础环境、应用支撑平台及相关数据库。二是完成网络安全融合。建设完善国家铁路局及地区铁路监督管理局网络,并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实现国家铁路局与地区铁路监督管理局及相关共建部门和企业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三是完成应用系统开发。结合履职业务需要,完成了“铁路安全监督管理系统”“铁路工程监督管理系统”“铁路设备监督管理系统”“铁路运输监督管理系统”“铁路安全监管综合服务系统”“铁路安全生产公共服务系统”“铁路应急管理系统”“铁路安全技术标准研究管理系统”“铁路机车车辆驾驶资格许可系统”九大业务应用系统的开发工作。四是完成项目初步验收。顺利完成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工程(一期)项目工程、技术、财务、档案的初步验收工作。
(3)民航业。
智慧机场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生产运行方面,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建立了机场AOC(运行控制中心)智慧系统,对飞机进港、保障服务、出港放行环节的38个节点进行监控,实时发现异常并及时干预,连续9个月放行正常率超过80%;昆明长水国际机场通过“长水常准”运行协同系统,实现了机场85%以上的进港航班预计落地时间误差小于5分钟,在近机位极为有限的情况下,将航班靠桥率提高到80%,有效减少了机场指挥中心65%的电话询问量。
在旅客服务方面,上海虹桥国际机场1号航站楼投入使用了旅客全流程自助通关系统,旅客全程自助、即到即走,整个流程平均用时7分钟,熟练的旅客不超过3分钟,比传统人工通关模式效率提高53%;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在采用人脸辅助自助登机门和人脸识别安检后,旅客过双门闸机仅用时5~6秒,人脸识别复核旅客身份信息仅用时1.5秒。
在节能减排方面,首都国际机场自主研发的AEMS系统(机场能源管理系统),可实时监测机场能耗及进行统计分析,并优化机场能源配给,提高能源利用率;通过该系统,首都国际机场1号航站楼1年的能源消耗量减少了39.5%。
在智慧空管建设方面,民航局批复空管系统建设投资120亿元,4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首批13个民航空管重点实验室成立,评选科技创新优秀成果50项,ADS-B等核心系统实现100%国产化,全国航班运行协同决策系统、航通信网、东西部ADS-B等重点工程竣工。
(三)旅游业
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文化和旅游部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平台按照全国一体化平台标准,统筹整合业务系统,统筹利用政务资源,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与全国各地区、国务院各部门互联互通,提供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政务服务。政务服务网是总入口,提供4类25项政务服务,做到一次认证、全网通办、全国办理。“文旅政务”移动端(App)实现政务服务“掌上办”“指尖查”,突出旅游出行提示、涉外演出活动等数据查询功能。系统归集生成营业性演出许可证、旅行社经营许可证、电子导游证等4个电子证照,各省市、各部门均可调用,实现全国互认。
全面启用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平台以信息化手段有效整合旅行社资质审批、导游管理、团队管理和电子合同管理等管理职能,以实现监管服务社会化、扁平化、全域化、智能化、常态化为目标,统筹全国旅游市场资质监管、信用监管和大数据监管,推进旅游准入业务“一网通办”,打造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动旅游市场监管新格局,为摸清行业家底、开展涉旅突发事件应急、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等工作提供数据信息支撑。平台的推广应用工作以出境游市场为重点,在做好出境游相关数据归集的基础上,逐步覆盖国内游市场。
积极打造旅游行业新媒体平台。文旅中国App聚合文化和旅游系统场馆、景区、演出/展览活动、读物、名家等优质文化旅游资源,为公众提供移动信息服务。文旅中国AR是AR技术与文旅中国客户端的有效结合,通过计算机视觉科技、AR/VR/MR硬件设备、文化与旅游科技展厅、智能监管大数据系统的无缝融合,实现终端用户、景区、商家一体化,进而从服务、营销、管理3个层面建立“三位一体”的智慧文旅产业管理模式。可通过手机App对景区标志性建筑或某景观进行AR识别,利用AR技术的“场景代入式沉浸”特点进行多元化的内容和主题展现,从而强化和突出景点、展馆文旅主题的卖点。
(四)市场监管
商事制度改革信息化建设有效支撑“放管服”改革。一是推进各项商事制度改革信息化工作。先后支撑完善“多证合一”、试点“证照分离”、取消企业集团核准登记等多项改革信息化,加强与国家税务总局等有关部门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措施落实。二是推进名称登记管理改革信息化建设。梳理国家税务总局不含行政区划名称登记管理建设需求和业务规则,优化全国禁限用字词库,推进系统改造和功能优化,与31个省局进行名称信息接口联调。三是推进电子营业执照系统升级改造和推广应用,完成电子营业执照微信小程序和支付宝小程序开发,推动全国电子营业执照系统升级和存量企业电子营业执照数据转换工作,构建全国电子营业执照库。四是扎实做好小微企业名录系统的升级改造。推进小微企业名录系统的“银商服务”应用工作,完成“银商服务”应用开发,提供工商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华夏银行4家银行的试用。推进小微企业名录系统与中国政府网对接工作,在国务院App上实现小微企业名录查询和扶持政策查询。五是探索开展数据分析应用工作,发布《全国各类市场主体总量突破一亿大关》《关于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市场主体发展情况的分析报告》等重要数据分析报告,定期出具市场监管统计数据报表,为市场监管提供较为科学、客观的数据支撑和服务。
各业务信息化应用有力支撑市场监管职能履职。一是继续开展电子营业执照的推广应用工作,加快推进指导地方电子营业执照库建设,加快推进电子营业执照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应用。二是推进企业名称登记管理系统升级。梳理国家税务总局不含行政区划名称登记管理建设需求和业务规则,优化全国禁限用字词库,完成北京、上海核准不含行政区划企业名称登记管理系统授权及上线应用。三是做好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运维。完成电子地图部署,实现ODR企业在线办理,上线商品品牌库维护等智能辅助功能,完善平台大数据分析功能,并对平台进行升级。四是加强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的运维保障,持续提升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信息共享公共服务平台的应用效能,有效拓展公共服务功能。
(五)信用
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稳步推进。截至2019年6月底,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累计归集信用信息368多亿条,已连接44个中央部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平台、部分社会机构,并与国家人口库建立了信息核查与叠加机制,完善了自然人基础数据。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累计归集企业基础信息3883万条、党群机关基础信息30万条、事业单位基础信息122万条、各类社会组织基础信息90万条、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信息8736万条、红黑名单信息1924万条、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信息约1.6亿条、重点关注名单信息953万条。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与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商务部等多个部门的政务服务平台或业务系统进行对接,以接口方式提供企业法人基础信息查询、信用报告查询等服务。
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应用成效初显。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每周向44个中央部门、32个省级平台持续更新提供各类黑红名单、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信息,截至2019年6月底,向有关部门和地方开通了67个查询接口,调用法人信息1.5亿余次,调用黑名单及双公示信息1300余万次;经常性地为各部门提供数据叠加、校核比对、名单拆分等服务。全国法院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443万人次,累计限制购买飞机票2682万人次,累计限制购买动车高铁票596万人次,437万失信被执行人慑于信用惩戒主动履行法律义务,被执行人自动履约率提高。1600名税务“黑名单”当事人主动缴清税款、滞纳金和罚款后从“黑名单”中撤出。
(六)其他行业
税务系统构建海量税收基础数据资源管理体系,不断促进在大数据环境下的税收改革创新和协同共治。建立税务大数据云平台。税务大数据云平台基于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覆盖从税务总局到省、市、县分局的所有层级、所有税种和涉税业务流程环节,同时对第三方信息进行集中汇总,有力地支撑了各类税收业务办理。升级推广“金税”三期工程,形成“顶层一体化、纵向联通化、支撑平台化”的数据平台。数据平台为总局、省局两级部署承载了数据管理功能,实现了包括统计核算、风险管理、信用管理、稽查选案和稽查双随机、内部监督控制平台、动态监控等数据应用功能。国家税务总局通过数据建模、关系图谱、企业画像等方式充分应用大数据,构建以信用评价、监控预警、风险应对为核心的新型征管方式,实现对纳税人信用和风险状况的动态监控,根据监控评价结果实施差异化管理,对纳税人做到“无风险不打扰、高风险严管控”。
物流信息化发展水平快速提升。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新技术在物流行业应用广泛,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向智能化、大数据化和协同化方向发展。智能化可以提升物流企业的敏捷反应能力,增强精细管控能力,提高物流运营效率;大数据化可以提升物流企业的标准化程度,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撑;协同化可以实现物流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资源共享,提高物流作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物流平台向可视化、智慧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产业物流信息化向智慧化、协同化和供应链化方向发展。
海关系统大力推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工作。充分利用“金关”工程二期建设的应用基础平台,大力推进信息系统清理、整合、共享,将原来分散、独立的信息化应用系统整合为6个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大系统”。2018年,开展全国海关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大检查,并指导各海关单位做好相关整改工作;组织完成海关总署、直属海关两级系统整合、清理,并规范命名,完成46个署级应用项目、437个关级应用项目的下线工作;完善“互联网+海关”一体化平台,实现对外服务信息系统统一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