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骨质疏松的病因
近年来,人们对骨质疏松不断深入研究,认为其主要病因包括种族、遗传、性别、衰老、内分泌因素、物理因素、营养因素、生活习惯及药物影响等。
一、种族、遗传和性别
(一)种族
峰值骨量是影响骨骼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骨骼的峰值骨量因种族不同而有差异。一般而言,峰值骨量最高的是黑色人种,其次是白色人种,黄色人种的峰值骨量最低。因此,黄色人种较黑色人种和白色人种更易患骨质疏松,且症状较为明显。同一人种之间峰值骨量有显著性差异。我国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峰值骨量也不尽相同。
(二)遗传
许多研究证明,骨量变化的60%~90%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目前较公认的看法是,骨量的差异80%由遗传因素决定,另外的20%归因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对峰值骨量、骨量丢失的速度以及骨质疏松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目前公认的与骨质疏松易感性相关的基因包括: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雌激素受体(ER)基因、I型胶原(COLIA)基因、转化生长因子-基因(TGF-β)和降钙素受体(CTR)基因等。这些基因的变异或异常是骨质疏松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对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三)性别
众所周知,女性骨质疏松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且绝经后女性患病率明显升高。因为女性的峰值骨量明显低于男性,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骨量丢失的速度明显高于男性。女性在达到峰值骨量后,每年骨量丢失量为男性的2~3倍,男性一生中丢失的骨量仅为女性的3/4。女性妊娠、哺乳和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都是骨量丢失的重要因素。
二、衰老
人体的骨骼在不断地代谢与更新,青少年期骨的形成和骨质的吸收呈现正平衡,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的吸收超过骨形成而呈负平衡,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多项调查研究已证实,年龄增长是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患病率高峰即将来临。
三、内分泌因素
大家公认的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的激素主要包括雌激素、雄激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和活性维生素D等。此外,生长激素、甲状腺素和糖皮质激素与骨质代谢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一)雌激素缺乏
骨质疏松在绝经后的女性中发病率很高,女性进入绝经期,体内的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雌激素的减少已被公认为是骨质疏松的重要病因。雌激素来源于卵巢和肾上腺,对维持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平衡有重要的生理作用。雌激素减少,使破骨细胞的活性增强,成骨细胞的活性减弱,导致骨量丢失而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概率。雌激素的缺乏可导致骨吸收的增加,引起肾排泄钙的增加,同时降低肠道对钙的重吸收,降低骨形成。此外,女性绝经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使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导致骨转换增加。雌激素水平的降低还可导致生长因子的旁分泌减少,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降低可使骨形成水平降低。临床上,雌激素替代治疗可作为治疗女性骨质疏松的一种方法,能有效减少骨量的丢失,缓解骨质疏松患者的症状。
(二)雄激素缺乏
雄激素缺乏被认为是男性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雄激素对骨的生长、代谢和骨量的维持有重要的调节作用。雄激素通过直接作用于骨骼中的雄激素受体而发挥骨调节作用。成骨细胞的诸多功能均有雄激素参与,其中包括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合成及分泌各种生长因子。雄激素还可以通过抑制甲状旁腺激素、肿瘤坏死因子来抑制骨质的吸收,促进成骨作用。此外,一定条件下,雄激素还可以转化为雌激素而发挥骨保护作用,维持机体骨量,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若睾酮减少(男性40岁以后),可引起全身骨量减少、骨密度降低和骨强度下降,最终导致骨质疏松。
(三)甲状旁腺激素增多
甲状旁腺激素由甲状腺的主细胞合成和分泌,有动员骨钙入血的作用。甲状旁腺激素能提高骨细胞对钙离子的通透性,使骨盐中的钙转移至细胞外液。甲状旁腺激素也可以作用于破骨细胞,增强其活性的同时促进其增殖,从而导致骨质溶解增加,引起骨质疏松。甲状旁腺激素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因老年人肾功能降低,肠道对钙的吸收作用减弱,血钙降低,刺激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增多。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缺乏,骨细胞对甲状旁腺激素的敏感性增加。
(四)降钙素降低
降钙素是由甲状腺素滤泡旁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肽类激素,参与骨代谢过程。其主要的生理作用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增强成骨细胞活性,促进破骨细胞转化为成骨细胞,使骨形成和骨质吸收呈正平衡。降钙素还可以降低骨细胞膜对钙离子的通透性,削弱破骨过程,加强成骨作用,使骨钙盐沉积增加。此外,降钙素还可抑制甲状旁腺激素和骨化三醇的作用,从而降低体内血钙。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内的降钙素水平降低,尤其是绝经后女性降钙素的水平明显低于男性,这也是老年女性易患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降钙素减少使老年人骨吸收增加,肠钙吸收减少,骨矿化不足,导致骨质疏松。降钙素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抑制骨质疏松性疼痛,因此,降钙素又是治疗骨质疏松的重要药物。
(五)活性维生素D缺乏
活性维生素D可以促进小肠黏膜对钙离子的吸收,提高骨代谢,有利于骨钙化。活性维生素D可增强破骨细胞活性,促进骨质吸收,动员骨盐中的钙、磷释放入血,同时增加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血钙、血磷浓度升高,从而促进骨钙化。因此,活性维生素D既可以促进成骨,又能促进溶骨。正常生理剂量的活性维生素D,能有效维持骨量,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低于生理剂量时,骨保护作用不足;剂量过高时,使骨吸收增加,导致骨量大量丢失。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浆活性维生素D水平会逐渐下降,主要原因包括:①含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不足;②小肠对维生素D吸收障碍;③老年人户外活动减少,日光照射接触少,使皮肤合成维生素D减少;④老年人肝、肾功能下降,活化维生素的能力降低;⑤维生素D受体水平降低。
(六)其他相关激素
除上述激素水平改变外,糖皮质激素、甲状腺素、生长激素水平升高均可导致骨量丢失增加,引起骨质疏松。
四、物理因素
物理因素主要包括重力负荷、运动等。适当的运动可以防止骨量和肌肉量的丢失。肌肉对骨骼产生一种机械力作用,肌肉发达则骨骼强壮,骨密度高。运动可以提高睾酮和雌激素水平,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同时可以增加骨皮质的血流量。老年人活动减少或者长期卧床,会导致重力负荷减少,肌肉力量减弱,对骨骼的机械作用降低,机体协调功能障碍;由于老年人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骨量丢失,骨骼强度降低,所以容易发生骨折。宇航员在太空飞行时,处于失重状态,呈负钙平衡,骨量丢失较重力环境下明显升高,会导致骨密度显著下降。绝对卧床休息2个月,骨量减少比正常增加3倍。由此可见,运动是预防骨量丢失的一个重要措施,而制动是致病的重要因素,值得重视。此外,在户外运动过程中,可以延长皮肤接收日光照射的时间,使皮肤合成维生素D增加,提高肠道对钙、磷的吸收,促进骨形成和骨矿化。
五、营养因素
(一)钙
钙是人体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参与机体组织细胞生长、血液凝固和骨骼发育。人体99%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是骨形成和重建的必需元素。若食物中钙摄入不足、内源性维生素D合成缺乏或高磷饮食等都可能导致骨质疏松。血钙水平下降,刺激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使骨吸收强于骨形成,也可能导致骨质疏松。
(二)磷
人体80%以上的磷存在于骨骼中,血磷的稳定对骨质的矿化非常重要。血磷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骨质疏松。高磷饮食(如过量摄食螃蟹、蛋黄、猪肝等食物)使血清磷浓度过高,钙磷比例下降,低血钙刺激甲状旁腺激素合成和分泌,破骨细胞活性增强,骨量丢失增加,导致骨质疏松。而低磷影响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从而影响骨生长和骨矿化,导致骨质疏松。饮食中的钙磷比例控制在1∶(1.2~1.5)较为适宜。
(三)蛋白质
蛋白质是合成骨骼的重要原材料,若蛋白质缺乏则会导致骨形成障碍,但是过度摄入蛋白质又会影响骨钙代谢,出现负钙平衡。所以,蛋白质摄入不足和过量都是导致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然而,植物蛋白可以减少骨质吸收,提高骨量,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目前提倡高植物蛋白(如米、面、大豆等)和低动物蛋白(如鱼肉、牛奶等)饮食。
(四)其他
维生素C和多种微量元素,包括锌、铜、锰等,都是骨质形成和骨矿化的必需元素。机体摄入过少会导致骨量减少,引起骨质疏松。
六、生活习惯及药物影响
(一)生活习惯
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可以促进活性维生素D的转化,调节机体钙、磷平衡,促进小肠黏膜对钙的吸收,从而促进骨质钙化。因此适当晒太阳是预防骨质疏松简单而又易行的方法。
生活中的一些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过度饮浓茶或咖啡等均会影响骨质的正常代谢,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吸烟会增加骨折风险,使成骨减少,骨吸收增多,从而导致骨量丢失增加。酗酒易并发肝功能损害,影响活性维生素D的合成,导致肠钙吸收不足。过度饮酒会抑制骨细胞增殖,影响成骨作用。此外,长期饮酒会导致睾酮水平降低,同时引起体内多种激素(如雌激素)分泌紊乱,维生素D代谢异常等。除以上所述外,酗酒者常伴有饮食不规律,各种营养素摄入不均和(或)不足,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过度饮浓茶和咖啡可引起钙、镁、钠等离子排出增加,导致患骨质疏松的风险增加。
(二)药物影响
若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超过3个月)、肝素(超过4个月)和抗癫痫药物,均可引起骨质疏松。此外常见的引起骨质疏松的药物包括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激动剂或拮抗剂和含铝的磷结合抗酸剂等。因此,有相关药物服用史的患者须定期随访,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综上所述,骨质疏松是在遗传和环境的双重作用下,多种诱因共同导致破骨作用增强,成骨作用减弱,骨量减少,骨强度减弱,最终致使骨质疏松的发生,伴或不伴有骨痛等临床症状和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