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人生机遇诸多,只要有颗舍得心,能正确对待自己,就能获得精彩
生活的关系就是取舍关系
南怀瑾在《金刚经说什么》中说,人生最舍不得是两样东西,第一是财,第二是命。当有命的时候,钱财是最舍不得的!
南怀瑾的这段话着实说出了人性的弱点。很多时候,人拥有的外物越多,反而自身会受到更多的羁绊。很多人认为世上花开花谢,是自然之道。钱财也是这样。如果一个人不懂得钱财的辩证法,就会陷入烦恼之中。比如,钱再多,有用尽的时候;权再大,有放手的时候;生命再长,也会有终结的一天。所以,很多人在“有命”的时候,对钱、权等东西不仅想抓,而且是多多益善,在越抓抓不到时,更拼命地去抓,甚至置生命于不顾,这就是不懂生命意义内涵的表现。钱财如同花开花谢,均属身外之物,没有了生命,拥有再多的钱财又有什么用呢。所以,人在有限的生命中应心态平和,尽量做到无欲则刚,学会取舍,才能过快乐的生活。
据说有一位将军喜欢收藏一些珍宝古物。一次,在家中拿出他的那些珍藏品来欣赏,一不小心,差一点就把一只玉杯给打碎了。幸亏他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了掉落的杯子,但已是吓得满头大汗了。等他定下神来时,他想:“我率领千军万马出生入死,从来都没有如此紧张害怕过,为什么今天一只小小的杯子就让我惊吓成这个样子了?”将军由此悟出:人一旦有了爱憎之心,有了贪恋之心,就会产生惊怖,产生失常。于是,他干脆把那只玉杯送人了,并且从此对古玩的兴致大大消减。
这位将军因为具备收藏珍宝古玩的财力,于是有了对珍宝古玩的爱好,但在拥有这些珍宝古玩后,却不能尽享欣赏的趣味,反而存在了怕失去的心态而让心萌生各种私念,这是因为珍宝古玩本身就是一些捆缚人心的东西,一旦拥有就不免患得患失,放在家里担心遭偷窃,拿在手上怕一不小心被摔坏,整天都处在担惊受怕中,反而失去了拥有的意义。
人们常说:心无长物轻如燕。心无长物是指人不要让心有太多挂牵。但随着人的成长,人的心挂牵的东西逐渐变多,人们常被自己产生的种种私念所困扰,会感到生活起来很累、很苦,自己压力很大、很烦,其实,究其源头,“心有长物”是扼杀人快乐的“凶手”。
曾经有一位作家出名之后,觉得每天都非常累,于是,他便去请教自己的老师。
老师问道:“你每天都在忙些什么呢?”“我一天到晚要应酬交际,要演讲,要接受各种媒体的采访,同时还要忙于自己的写作。唉!老师,我活得真是太累太苦了。”作家如实回答道。
老师没有立刻帮他解决他的苦恼,而是突然打开了自己的衣柜,对作家说道:“我这一辈子买了不少精美的衣服,你把这些衣服都穿在身上,这样就能从中找到答案了。”
作家说道:“老师,我穿着自己身上的这些衣服就已经足够了。现在你要我将你的这些衣服都穿在身上,我的身体肯定会感到特别沉重的,同时,我也会非常不舒服的。”
老师说道:“看来这个道理你也懂得的啊,那你为何还要来问我呢?”作家一脸的迷惑,老师接着说道:“你不是已经知道了你穿着自己身上的衣服就已足够了,如果再给你穿上更多华美的衣服,你会感到身上很沉重的,你会觉得整个人会不舒服的。你难道还不明白你只是一个作家,并不是一个交际家,也不是一个演说家,更不是一个政治家,你为何要去扮演这些原本就不属于你的多种角色呢?而且还受着外面众多的诱惑,你这不是自找苦吃、自找罪受吗?”
作家听了老师的话恍然大悟,他对老师说:“每一个人只能追求属于自己的东西,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与幸福,其人生也才会轻松愉悦!”
一语点醒梦中人,作家郁郁寡欢的症结被老师一语中的。作家成名之后,随之而来的交际应酬、演说演讲、接受采访等,均已超出了作家的能力范围。但他不愿意放弃这些事物带来的名利享受,在不自觉中使得自己的身心均为名利所束缚,从而觉得成名之后的生活很苦很累。
有时候,我们总会觉得自己拥有得还不够,总觉得他人比自己过得要好。于是千方百计去追逐,得到了,无比高兴;一旦没得到或失去,无比沮丧。然而生活常常是矛盾的,就像你得到了学习的机会可能就没有时间与好友去游山玩水了,或者选择了某个你并不喜欢的专业而放弃了曾经的梦想,等等。生活中,很多事情看起来似乎都是那么矛盾,但生活就是这样的取舍关系。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追求,其实是对生命和心灵的一种摧残,是自寻烦恼与自讨苦吃。生活一定要平静,人一定要“心无长物”,才能安享生命过程中的各种“滋味”。
时时修正自己
南怀瑾在《学佛者的基本信念》中说,所谓修行,其实就是彻底修正自己的心性行为,由里至外,巨细靡遗,完全加以确确实实的检点与改善,此即是作为一个修行人至死不渝的生命主题,必须永远追求达成的生命事业。
从前有一个守财奴,拼命挣钱却又不舍得给自己和家人花,用自己的大半生积攒了3万两银子。终于有一天,守财奴决定拿出一部分银子来享受一下豪华奢侈的生活,然后再给自己下半生怎么过做一个简单的计划。
可是,就在他准备去好好享受的时候,一个小鬼来到他的面前,并且很认真地告诉他,他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这时候,守财奴有些恐惧和惊慌了,他费尽口舌,拿出一些积蓄来跟小鬼谈判,请求小鬼改变他的主意,让他再多活几天,谁知道小鬼就是不松口。于是,他又拿出更多一些银子来诱惑小鬼,并把筹码升了又升,最后对小鬼说:“三天吧,就再多给我三天吧,我把我所有财产的三分之一都分给你,我只想换取三天的时间。”小鬼依旧无动于衷,仍然坚持要结束他的生命。守财奴说:“如果你让我在这世界上再多活两天的话,我立即给你三分之二的财产。”小鬼还是不理会他,甚至在守财奴提出将自己的全部积蓄都给他来换取自己的生命时,小鬼也没有同意。守财奴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只好绝望地说:“那么请求你开恩,就给我一点点时间,让我写几句话留给我的家人吧。”这一次,小鬼答应了他的请求。守财奴写下了下面一些话:“生命是宝贵的,除了你的生命之外,没有什么是真正属于你的了。所有的财富都买不到一点点生命。”
看到守财奴发自内心的忏悔,小鬼笑了,并且对他说:“你现在才是真正懂得了生命的意义。”
六祖惠能禅师曾经写下一首非常著名的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首诗是说世上本来是空的,世间万物脱离不了一个“空”字。而人的心也本来是空的,无所谓抗拒不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情都可以从心而过,不留痕迹。当然,这是佛家所言做人的最高境界,而现实中的人们大多属于凡夫俗子,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增多,心中“挂牵”越发堆积,想要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不太可能。因此,不必强求自己事事都要做到佛家“万事皆空”的境界,只是别将名利财富这些身外之物看得太重,让“心”承受不住,偶尔的“追名逐富”还是可以的,目的是让自己生活得更好。当然,时时修正自己的心性,不让自己的内心染尘,就会少掉许多纷扰,多多享受宁静的快乐。
人间沧海能变桑田,一个人如果能够真正理解舍得的正确关系,那么无论面对世事“翻云覆雨”,变幻莫测,也不会干扰属于自己心中的那一方净土。
一天,无德禅师正在禅院里锄草,这时,迎面走来了三位上香之人,并向他施礼,说道:“人们都说佛教能够解除人生的痛苦,但我们信佛多年,却并不觉得快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无德禅师放下了手中的锄头,安详地看着他们说:“想快乐并不难,首先要弄明白自己为什么活着,你们说说各自为什么活着?”
三位上香之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竟然没有料到无德禅师会向他们提出问题。
过了一会儿,甲说:“人总不能不死吧!死亡太可怕了,所以人要活着。”乙说:“我现在拼命地劳动,为的就是自己老了的时候能够过上粮食满仓、子孙满堂的幸福生活。”丙说:“我可没有你们那么高的奢望。我必须活着,否则我的一家老小靠谁来养活呢?”
听完三个人的回答之后,无德禅师笑了,对他们说道:“怪不得你们都活得不开心,你们想到的只是死亡、年老、被迫劳动,而不是一种催人奋进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没有理想、信念和责任的生活一定是很疲劳、很累的。”
上香三人不以为然地说:“理想、信念和责任,说说倒是很容易,但是总不能当饭吃吧!”
无德禅师说:“那你们说有了什么才能使自己快乐呢?”
甲说:“有了名誉,就有了一切,就能快乐了。”乙说:“有了爱情,才有快乐。”丙说:“有了金钱,就能快乐。”
无德禅师说:“那我提个问题,为什么有人有了名誉却很烦恼,有人有了爱情却很痛苦,有人有了金钱却日夜忧虑呢?”三位上香之人无言以对。
无德禅师说:“人来到世间,奉献是责任,助人是快乐,爱人是财富。人固有一死,但快乐活一生才是最重要的。”
或许很多时候,我们有过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矛盾、疑问,甚至处于苦恼、不堪之中,但即使这样,我们也要时时修正自己,经常反省自己,问问自己究竟为什么活着?因为生活不仅赋予我们生的权利,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些必须要去完成的义务,而奋斗着,拼搏着,助人爱人等都是生活的常态。很多人认为,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是基本的做人底线,这是对的,但同时,我们还要学会承担社会及家庭责任与义务,尤其在压力与挑战面前,不能只看到压力,而没有看到挑战,不能只去“索取”,而做不到“舍得”。人生机遇诸多,正确对待舍与得,就能获得生活给予的美好回报。
昂首和低头都是人生常态
南怀瑾说:只要到妇产科去看,每个婴儿都是四指握住大拇指,而且握得很紧;再到殡仪馆去看,结果,那些人的手都是张开的,已经松开了。人生下来就想抓的,最后就是抓不住。
一只蝴蝶从敞开的窗户飞进来,在房间里一圈又一圈地飞舞,有些惊慌失措。显然,它迷路了。它左冲右突努力了好多次,仍没有飞出这房子。
这只蝴蝶之所以无法从原路飞出去,原因是它总在房间的顶部空间寻找出路,总不肯往低处飞——那低一点的位置就有敞开着的窗户,也就是它飞进来的那扇窗户。甚至有好几次,它都飞到高于窗户顶部至多两三寸的位置了,可就是不肯再飞低一点!最终,这只不肯低飞的蝴蝶耗尽了气力,气息奄奄地落在桌子上,就像一片毫无生气的叶子。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像这只蝴蝶一样,不懂得“低头弯腰”,只知向上“拼搏”,最终什么事也办不成。“低头弯腰”和昂首挺胸一样,在生活中缺一不可。总低头弯腰不敢昂首挺胸的人做不成大事;总昂首挺胸不知低头弯腰的人也做不成大事,中国有句老话,学会把“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以柔克刚、刚柔相济才是做大事的最高境界!
有人问哲学家苏格拉底:“请你告诉我,天与地之间的高度到底是多少?”
苏格拉底答:“三尺!”
“胡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四五尺高,那人还不把天给戳出许多窟窿来?”
苏格拉底微笑着说:“所以,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要能够长久地立足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呀!”
有些人一方面抱怨自己的人生之路越走越窄,看不到成功的希望;另一方面又因循守旧、不思改变,习惯在“老路”上继续走。其实,天生我材必有用,创新才是硬道理。如果我们在人生之路上常能调整一下自己,改变一下思路,也许就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无限风光。
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走进门,谁知,他的头狠狠地撞在了门框上,疼得他一边不住地用手揉,一边看着比他的身子矮一大截的门。
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这也是我要教给你的学问啊。”
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得到的教导看成是一生最大的收获,并把它列为一生的生活准则之一。后来,他在一次访谈中说:“这一次的撞头启发了我,让我从此懂得了行走社会不仅有昂首,而且有低头。”他的言外之意即是:做人不可无骨气,但做事不可总是昂着高贵的头。
南怀瑾认为学会“低头”,学会“认输”,是人成熟的表现。“低头”,看起来很简单,但做到是需要勇气的。当一堆巨石被山洪冲到草地上,把一片小草压在下面时,小草为了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享受那温暖的阳光,会改变生长的方向,沿着石间的缝隙成长,直至弯弯曲曲地探出了头,冲出了乱石的阻隔。倘不这样,直来直去,小草可能就出不了头,甚至失去生命。
人生在世,对于外界的压力,要尽可能地去承受;在承受不住的时候,弯曲一下,灵活地拐个弯,低个头,也许就有了新的出路。“低头”不是“认输”,“低头”不是“妥协”,是战胜困难的一种理智的思考;“弯曲”不是“倒下”,而是为了更好、更坚定地站立;“妥协”也不全是“退让”,而是为了退一步前进两步,更加海阔天空,为了生命那张能笑到最后的灿烂的脸。
当生命的重荷负载过多时,不妨“低一低头、弯一弯腰”。只有学会“低头、弯腰”,才能正视自己的问题。我们每个人不管是什么身份、什么地位,在一生之中,都不可能不说错话、不办错事。既然谁都无法避免错误,那错误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了。所以学会“低头、弯腰”,而后知道自省、学习,就能避免铸成大错误,不致抱憾终身。那些从来不知道“低头、弯腰”的人,终有一天会摔跟头,跌得遍体鳞伤,甚至落入别人的陷阱。因为总是头颅高昂、逞强好胜而不懂得“低头、弯腰”的人,免不了会撞上“挫折”被弄得头破血流。而一味地刚强,一味地硬撑,一味地“昂首”,只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伤害甚至牺牲。人只有做到刚柔互济,懂得“低头、弯腰”,懂得保护自己,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并取得最终的成功。
有一家学院,在正门的一侧开了一个小门,正门进小门出。这个小门只有15米高,40厘米宽,一个成年人想要过去必须低头侧身,不然就会碰头。
这是一个小小的细节,很多人都没有在意,但正是这个细节让许多来此学院学习的人顿悟,认为只有学会“低头、弯腰”和“侧身”,暂时放下“尊贵”和“体面”,方能“平安”出来。
其实,人生的哲学何尝不在这道“小门”里?在大门前,我们固然不必弯身而过,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大门。所以,我们应该懂得在“小门”前“屈身”。
古语说,丈夫之志,能屈能伸。
在乌江之畔、芦荻声中,项羽最终陷入十面埋伏,英雄末路,只有悲壮。但这时,有一道“小门”打开了,有个渔夫摇船救他来了,虽然只是很小的一道门,似乎容不下这个只懂得大挥洒、大放纵的西楚霸王,但只要他肯弯一弯腰,收起那“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的匹夫之勇,横过江东去,没准“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了。然而,项羽没有那样做,他不弯腰,不低头,他不要别人“怜而王我”,不走“小门”最终选择了自刎。
项羽如此做法,我们不去评价,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当我们站在人生路上的多个“小门”前,我们不必“大鹏展翅恨天低”,而要尽量做到“尺蠖之行,以屈求伸”!因为这样,我们才能更快实现自己的愿望。
苛刻要求别人,孤立的只是自己
南怀瑾说:人不能有“察察之明”,太过精明,眼里一点都不揉沙子,不会装糊涂,这就是居上不宽。有句话叫:“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若是人不能容忍他人有一丁点的缺点,那就是对人苛刻了。
古语说:天下无全才,不必对人求之太严。如果要求过严,希望别人都是圣人、全才,在道德上人人如孔子,而防他人又如防土匪,用他人又随便用得像机器,这是不可以的。居上要宽是宽容的高境界。
北宋名臣吕蒙正以温良恭厚著称,他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失。在他初任参知副宰相时,第一次以这个身份踏入朝堂,就有一位中央官吏在朝堂帘内指着吕蒙正说,“这小子也能当上参知政事呀?”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而走过去了。
与吕蒙正同在朝班的同事非常愤怒,下令责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吕蒙正急忙制止,不让查问。下朝以后,那些与吕蒙正同在朝班的同事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彻底查问。吕蒙正则说:“一旦知道那个人的姓名则终身不能忘记,不如不知道那个人的姓名为好。不去追问那个人的姓名,对我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当时的人都佩服吕蒙正的度量。
班固在《汉书》里写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在班固看来,能包容是勉励君子独立独行的意思,有些“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的意味。我们现在对它作些引申,即人不能对别人要求太高,不然就会失去朋友,被人孤立。这对于我们的现实生活,无疑也具备指导意义。
生活中,很多人可以自己大声喧哗毫不在意,却难以容忍别人的大声喧哗;很多人常常自己会生气,常常会跟他人过不去,但当他人生气,他人跟自己过不去时,便指责他人心胸狭窄,性格小气。甚至别人占用提款机的时间稍久了点,也会很不耐,不免口中嘟囔几句。古人说得好:“事之至难,莫如知人。”即世界上最难的事,大概就是去了解并理解别人了吧。所以,如果你平日对他人苛刻,或不能容忍他人的缺点,那么你真的需要去改变自己的心态了。
邴吉是汉宣帝时的丞相,以知大节、识大体著称。尤其是对下属,从不求全责备。对表现好的下属,他大力加以表彰;对犯了过失的下属,只要是能原谅能宽容的,他都尽可能地谅解他们。
邴吉的车夫嗜好饮酒,曾跟着邴吉出行,醉酒呕吐在丞相车上。他的属官把实情告诉邴吉,并要求赶走车夫,邴吉却说:“因醉酒的失误而赶走他,这人将在何处容身?你只管容忍他,这只不过是玷污了丞相车上的垫褥罢了。”邴吉没有赶走车夫,车夫也因此很感激邴吉。
后来,车夫在一次外出时,恰巧遇见边郡发送紧急公文急驰来到。车夫乘机从送公文的驿骑那里求取到了消息,得知敌人入侵云中、代郡,他便急速回相府见邴吉报告这情况。没过一会儿,宣帝召见丞相和御史,把敌人入侵郡吏的情况拿来问他们,邴吉一一答对。御史大夫仓促间不能知道详情,因而受到责备;而邴吉被认为能为边务与职守忧虑,得到了奖赏。邴吉于是感叹说:“士没有不能容的,人的才能各有所长。假使我不先听车夫说知此事,还有什么功劳能受到褒奖呢?”众人听后更加认为邴吉贤能。
孔子说:“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意思是说,少责怪别人,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这样人就能远离怨恨了。生活中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往往度量、心胸较大,多是能容忍别人的一些缺点和毛病的人,碰上他人对自己“不恭”也总能给对方留余地,所以,他们的人际关系能够稳定和谐地延续下去。
《汉书·成帝纪》有这样一段话:“崇宽大,长和睦,凡事恕己,毋行苛刻。”即讲宽人克己是人的美德。好人缘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金庸在谈到他的小说时说,他最喜欢的人物是段誉,喜欢的功夫是“亢龙有悔”,因为这两者都是不做绝而留有余地,如同佛家有言,不争不辩,方显胸怀。一个人在面对他人诋毁、诽谤、流言等非礼行为时,要尽量平静心气,不去论争、辩解,让他人一步,自己多吃些亏。否则,针锋相对,轻者结仇,重者大打出手,两败俱伤,于人于己没有任何好处。当然,人都是有情绪的,面对他人挑衅、为难、诽谤,做到不生气、不愤怒似乎不太可能。但人生在世,岂能事事皆顺自己心意?
细观生活,矛盾情仇处处有,恩怨是非时时在。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就是我们自己也有缺点,也会在自己不明情况下冒犯他人或在不经意中“侵犯”他人。因此,遇到不满之事动辄大吵大闹、论对论错,或冤冤相报、拳脚相向、针锋相对,非但抚平不了心中创伤,还只能将双方捆绑在无休止的争斗中而平添怨气、怒气,直至两败俱伤。
风物常宜放眼量。一个人只有能够有效控制自己情绪,不苛刻他人,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当然,“制怒”非常重要。人要有能伸能屈的胸怀,要有能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要有“吃得小亏”、“忍辱负重”的意识,要有“拿得起,放得下,看得开”的胸怀,要学会控制,学会忍耐,学会理智处理问题,这对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是有很大好处的。
古代有这样一句名言:“聪明要刚刚好。”不聪明让人着急,太聪明让人嫉。这段话是说,我们也许能够明察别人的错漏,但是有的时候要选择不说出来,不让彼此“难堪”才算是真正的“聪明”。正所谓:“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我们不做一个拘泥于小节小过的人。
无菌的环境的确卫生,但人却无法生存;手术室里的无影灯之下最亮堂,却也最刺眼。少一点苛责,多一点和睦,你会发现新朋友越来越多,老朋友相处越来越融洽。
人生有时需要顺其自然
南怀瑾在讲《金刚经》时曾说:“佛经上有这么一个比喻,说有一种鸟叫巢空鸟,它不栖在树上,它的窝在虚空中,在虚空中生蛋,在虚空中孵小鸟,归宿也在虚空中。这个鸟永远捉不住,来去无踪,所以叫巢空鸟。本来鸟在虚空中飞,飞来飞去不留痕迹……水上的波纹画过了,也没有了。水波纹是你看到的,不能说没有,但是它过后就没有了。所以这些都是‘偶尔成章似锦云’,都是偶尔构成了文章,或一幅美丽的图画。”
南怀瑾通过巢空鸟实际上讲述了人生中有些事需要顺其自然的道理。
小和尚跟老和尚出去历练,俩人漫无目的地行走着。走着走着,小和尚突然停下脚步对老和尚说:“师父,咱们这样走要走到什么时候啊?”
老和尚微微一笑说:“走到你开悟的时候。”
一日,他们路过的地区正在发洪水,俩人急忙走到一座小山上避险。看到山脚下的水位越来越高,小和尚苦着脸对老和尚说:“师父,咱们还是走吧,这里太危险了,洪水马上就要冲上来了。”
老和尚摇摇头,对他说:“山下就没有洪水了吗?等等吧,水退咱们就走。”小和尚没有办法,只有日夜念佛,祈求佛祖保佑。
三天之后,洪水退去。老和尚笑着对小和尚说:“三天之前,你可曾想到今天洪水会退去?”小和尚挠了挠头,若有所思地看着远方。“记住,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不要惊慌,一切都会过去的。”老和尚语重心长地说道。
南怀瑾在讲解佛经时常说:“禅宗祖师有一句话:‘如虫御木,偶尔成文。’是说有一只蛀虫咬树的皮,咬出的形状构成了花纹,使人觉得好像是鬼神在这棵树上画了一个符咒。其实那都是偶然撞到的,偶尔成文似锦云,当然有时候也蛮好看的。这就说明,一切圣贤说法以及关于佛的说法都是对机说法,都是偶尔成文,过后一切不留。”对机说法,是句禅语,指顺其自然产生的思想。
有一个美丽的女孩,偶然得到了一个神秘的宝盒。宝盒做工精美、花纹古朴,一看就知道不是凡品。女孩非常想知道里面装着什么宝物。一个宁静的夜晚,女孩把玩着宝盒,一个不小心,宝盒从手中滑落,坠落到地上。一个晶莹如水的水晶球悄然碎裂,散落的光华坠落一地,顿时,绚丽的光芒开始在屋内闪烁。就在那一瞬间,女孩被震惊了,她太喜欢这个水晶球了,可惜的是第一次看到就碎裂了。之后,女孩一直希望有一天能再次拥有一颗同样璀璨的水晶球。
一晃过了好几年,女孩再没有得到过如那个令她像梦一般的水晶球。其间有很多想获得女孩垂青的年轻人送过水晶球,但是没有一个水晶球能让女孩满意。女孩拿自己的婚姻赌,她说只有拿来让她满意的水晶球她才嫁。又是几年过去了,那些曾经送水晶球给女孩的人,都把水晶球送给了别的女孩。女孩仍在等待。尽管多年的等待和孤单已经使女孩非常疲惫了,但她还是不想放弃那绚丽的光芒。
后来一天晚上,女孩又得到了一只水晶球,她因为是在晚上得到的,觉得很像以前自己拥有的那只,她觉得自己太幸运了,她认为水晶球太完美了,但当太阳出来的时候,女孩再次拿出水晶球欣赏,却突然发现水晶球不再闪亮剔透,原来水晶球的表面只是被涂了一层荧光粉而已,擦掉荧光粉后,只是一个价格低廉、随处可见的玻璃球。女孩呆了,她不明白,为什么原本美好的东西会变成这样。她不敢相信,自己翘首苦盼的东西竟是这样。
女孩找到了一个有名的智者,向他请教。智者微笑着告诉她:“涂了荧光粉的玻璃球,在晚上都很漂亮;但是失去了荧光粉的玻璃球,一点光芒也不会发出。很多事情,在你不了解其本质的时候,是不能说你了解的,有些事情当你看清了它的本质以后,你还会继续那么喜欢它吗?所以,水晶球即使它是真正的水晶做成的又能怎么样呢?人绝不能去追求一个虚幻的东西,更不应该为了虚幻的东西而错过身边的美好。”
古人说:得失往来都不是。对有些事太刻意追求,有时反而得不到,而有时的顺其自然也许会曲径通幽,既探究了本质,还不为其所束,而这亦是最美好的一种生存方式。
过程的精彩才是追求的一种境界
南怀瑾曾说过这样一件逸事:
“有一次,我从台北坐火车旅行,与我坐在同一个双人座的旅客,正在看我写的一本书,差不多快到台南站,见他一直看得津津有味。后来我与他交谈起来,谈话中他告诉我说:‘这本书是南某人作的。’我说:‘你认识他吗?’他答:‘不认识啊,这个人写了很多的书,都写得很好。’我说:‘你既然这样介绍,下了车我也去买一本来看。’我们的谈话到此打住,这蛮好。如果我当时说:‘我就是南某人。’他一定回答说:‘久仰,久仰。’然后来一番当然的恭维,这一俗套,就没有意思了。”
南怀瑾重视的是与那人交谈的过程,相处的平等气氛,而不是报上自己大名之后得到的仰视和客套。这是一位真正的大师对于人生的理解,过程或许平淡,但常常绝不失精彩。
西哲有云:人生最大的快乐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什么的过程中。我们的一生总是在追求快乐,却不知道在追求快乐的过程中,一路上的景致才是我们最应重视的。很多人认为追求到了目的才是人生不遗憾的事,面对沿途的美景却认为不值得投入精力、时间,其实,沿途的美景才组成了幸福快乐的全面,才使人看到了人生的多姿多彩。
一只小狐狸来到一座葡萄园,可它太胖了,钻不进栅栏里去。于是它三天三夜不饮不食,终于使身体消瘦了下来。小狐狸钻进栅栏,大饱口福。等它心满意足想要出去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又太胖出不去了。小狐狸只好故技重施,又是三天三夜不饮不食,饿得和先前一般瘦,才从栅栏里钻出来。
小狐狸想想自己的遭遇,觉得自己白饿了六天六夜,什么也没落着,因此很伤心。它的朋友乌龟知晓后却对它说:“你并非一无所得,你证明了你自己,你可以为了目标而付出艰辛的努力,你既能吃很多苦,同时又达到了你的目的,你的的确确尝到了美味的葡萄,难道这些还不够吗?”
禅宗有一句诗:“佛不渡我我自渡,不为彼岸只为海。”意在提点世人,不要只为达到理想的彼岸忙忙碌碌,而忽略了到达彼岸时要经过的美丽的“海”。任何过程不仅有坎坷,但也有美丽,是充满现实意义的,并非相较于结果就一文不值,换句话说,有的时候结果不尽如人意,但过程却万分精彩。
台湾作家三毛在穿越撒哈拉沙漠的过程中对生活不断领悟与反思,于1975年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贝多芬在失聪后,继续顽强地用心灵去碰撞钢琴的黑白键,这才写下了无数动人的曲子;梵·高作画时,总是无比地投入和亢奋,去世之前却并没有暴得大名,只在身后作品卖出天价。这都是过程给予人的“赏赐”,过程是铸就结果的第一功臣,我们不该忽视它、贬低它。同样,过程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孔子寄望“闻达于诸侯”,然而孔子事鲁,仅被授以礼乐之官,这与他的“彼岸”相去甚远。但此时他看到了“海”,于是收三千弟子,著作《论语》,最终成为至圣先师。可见,过程的充实与丰富,让人生命中充满欢乐,使结果拥有了非凡的价值与意义。
从前有个小巷子,又黑又窄,每到晚上行路非常不方便。然而每个晚上,都有三盏灯笼挂在小巷中的树杈上给人照亮,每到这时,巷子里的人都会说:“瞎子又给大家照亮了。”
原来巷子里有一户瞎子人家,每到晚上就出来挂灯。人们问他为何这样做,他说:“我听人们说,晚上在没有灯的路上,人们会碰撞,所以我挂灯,省得路人看不清路。”这个瞎子的做法真的是令人感动。
在人生的大道上,重视过程绝对是最具“效益”的一项投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心情和灵魂得到了愉悦、提升、净化,你的心胸变得宽广,你的智慧更趋为成熟,因为你对“付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你就会收获更多惊人的“回报”。世间的得失与取舍都是相通的,而过程也是不容忽略和省略的,培养自己重视过程的意识十分必要,因为人生之路是通往崇高目的的必经之路。
我们需要重视结果,但更需要注重过程,如同明月照花,在形成风景的同时让自己也成了风景。有一首诗写得好:“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过程和结果是相辅相成的,当我们选择把过程的精彩作为人生追求时,我们也就超越了平凡与固执,拥有了不断前行的不竭动力。
不做谣言的传播者
南怀瑾在《论语别裁》里写道:“看东西要看得清楚,但这并不是指两个眼睛去看东西……讲精神上对任何事情的观察,要特别注意看得清楚。同样听了别人的话以后,也要加以考虑,所以谣言止于智者。我经验中常遇到赵甲来说钱乙,钱乙来说孙丙,我也常常告诉他们说,这些话不必相信,只是谣言,听来的话要用智慧去判断。”
明代冯梦龙说:“街市无根之语,谓之谣言。”无根之语,意思就是毫无根据的事情被说成了有事实根据的话。那么谣言有哪些可怕之处呢?看了下面几个故事就能明白了。
三国时蜀国宰相诸葛亮意欲伐魏,却忌惮“司马懿深有谋略”,便以司马懿准备造反之名“作告示榜文,遍贴诸处”。魏明帝曹睿见到揭帖大惊,差点下诏杀了司马懿,后在几位重臣保奏下降旨,将司马懿削职回乡。诸葛亮闻之大喜曰:“吾欲伐魏久矣,奈有司马懿总雍、凉之兵。今既中计遭贬,吾有何忧!”于是满怀信心地率兵出川伐魏。
反之,司马懿与诸葛亮交战失利,正无计可施。恰好蜀军中解送粮草之人,因好酒误了期限,被诸葛亮以军法责打,押送粮草的都尉苟安,心中十分怀恨,连夜引亲随五六骑,径奔魏军投降。司马懿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以牙还牙,派苟安“回成都布散流言,说孔明有怨上之意,早晚欲称为帝”,宦官听说,便报告给了后主刘禅,后主立即遣使星夜把诸葛亮从前线召回,司马懿便得意扬扬地带兵回了中原。
《史记·甘茂列传》记载:过去鲁国有个跟曾参同姓名的人杀了人。有人就去告诉曾母说曾参杀了人。曾母认为自己的儿子不可能杀人,于是仍在织布机上坦然织布。但架不住有人接二连三地来报曾参杀人的消息,曾母终于扔下梭子,下了织布机,爬墙逃走了。
从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谣言是非常可怕的东西,尤其流传开来,破坏性极大,很多人因为谣言受中伤;很多人因为谣言不明事理,所以对于谣言,每个人都应抵制,每个人都应该成为智者,将谣言止于自己,不做传播者,不做扩散者。下面我们来看看苏格拉底是怎样面对谣言的。
有一次,苏格拉底的一位门生匆匆忙忙地跑来找苏格拉底,边喘气边兴奋地说:“老师,我要告诉你一件事,简直难以想象……”
“等一下!”苏格拉底毫不留情地制止他说:“你告诉我的话,用三个筛子过滤过了吗?”
他的学生不明白老师话中意思,不解地摇了摇头。
苏格拉底说:“当你要告诉别人一件事时,至少应该用三个筛子过滤一遍。第一个筛子叫作真实,你要告诉我的事是真实的吗?”
“我是从街上听来的,大家都这么说,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实的。”
“第二个筛子叫审查,你应该去看看事实,如果不是真的,至少也应该是善意的,你要告诉我的事是善意的吗?”
他的学生羞愧地低下头说:“不,正好相反。”
苏格拉底不厌其烦地继续说:“那么我们再用第三个筛子检查看看,你这么急着要告诉我的事是重要的吗?”
“并不是很重要……”学生几乎无言以对。
苏格拉底打断了他的话:“既然这个消息不重要,也不是出自善意,更不知道它是真是假的,你又何必传呢?传了只会造成我们两个人的困扰罢了。”
苏格拉底接着对学生教导道:“不要听信搬弄是非的人或诽谤者、流言传播者的话,因为他们说这些大多不是出自善意的,传谣言者会揭发别人的隐私,当然也会同样地对待你。”
看看,苏格拉底既不做谣言的始作俑者,也不做受人利用混淆是非的谣言传播者,他是一个真正的智者。
一个人轻信谣言或被谣言左右,会给人留下轻信、无主见的印象,所以,保持心灵的纯洁,从正确的途径获取信息,用一颗正直的心去面对人生,以正当的手段去做事,抱着“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做人做事态度,亲自观察、亲身体会,才不会或者才可以尽量避免受谣言所惑。
人要随时保持自己冷静的思考,要控制自己的好奇心,尤其坚守不偏听偏信的信念,哪怕谣言再大,再耸人听闻,也不能动摇自己的信念——成为谣言的传播者。对待任何事,人只有自己学会了判断,从事实出发,才能够明辨更多的是非,才能够探得事情真相,才能更好地处理生活中的种种繁杂事物。
人的命运之绳是握在自己手中的,想快乐,想自由自在,想心灵纯洁清净,要身在“局中”心在“局外”才行,而要做到这些,需要具备高尚的修养和优良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