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养生(传统文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中华养生的历史渊源

中华养生在“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导下,不仅重视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还特别注意与时令节气的顺应适从,并积累了四季养生的丰富经验及论述。如《黄帝内经》说:“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中华养生是预防保健,医道相融、延年益寿的“治未病”学科。它的思想来源可直溯至众经之祖《黄帝内经》。关于“治未病”的预防学思想,《黄帝内经》指出:“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疴疾不起,是谓得道……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以此告诫人们:不要等大病发生了,再去治病;天下已经大乱了,再去治理。

这就好比口渴难耐时,才想到去打井;敌人已经来到面前了,才想到了去铸造兵器,这不就太迟了吗?

中华养生从古至今,相延数千年之久,形成了庞大的理论体系及功理功法,可谓千条万条,如能操之得法,行之得理,即可祛病除疾,延年益寿也。

中华养生的功理功法虽然繁多,但万变不离其宗,如将其归纳起来,可呈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根据五脏六腑的季节性生理变化,形成以春天养肝、夏天养心、秋天养肺、冬天养肾、四季养脾的四时脏腑养生法;

二是根据四季的气候变化,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方法;

三是提倡要根据四季的特点,以及个人体质、病症等不同来调整饮食,并积极进行导引等形体锻炼及起居、衣着等方面的顺应与适从的养生调摄之法。

《道德经》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嵇康集》中说:世人不察,以声色是耽(指贪图声色之美),目惑玄黄(双眼被刺激的美色所迷惑),耳听淫声(双耳贪图邪淫美声),以滋味煎其脏腑(指贪图美滋厚味),醴醪煮其肠胃,香芳腐其骨髓,喜怒悖其正气(大喜大怒,伤精败气),思虑销其精神(过度思虑,伤及精神),哀乐殃其平粹(过度悲哀,殃及脏腑)。而善于养生者,清虚静泰,少思寡欲。知名位之伤德,故忽而不营(指不贪求,不图取);识厚味之害性,故弃而弗顾(知道美滋厚味不利于养生,故不贪得);外物以累心不存(知道贪图物欲则累心伤神,故不留),神气以醇泊独著(独存正气以内,不被外物所染)。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旷然豁达,故无忧患)。

道教养生学认为:过度的心理情绪会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体内阴阳紊乱,从而出现百病来袭、肌体早衰,甚至短寿的后果。情志活动变化的异常,会直接累及人体内脏,从而生发多种病症。如:怒则伤肝,会出现烦躁易怒、头昏目眩等。过喜则损伤心气,气动则神散而邪气集,会出现心悸、失眠、健忘、老年痴呆等。思虑过度则气结,易使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从而出现食欲不振、憔悴、气短、乏力、郁闷不适等。忧和悲都能伤及肺脏,恐则气下,易出现诸如耳聋、耳鸣、头晕目眩,甚至男人阳痿,女人经事不调等症。

《西山记》中说:“眼、耳、鼻、舌、身、意,谓之六欲,六欲伤于外;喜、怒、哀、乐、好、恶、思,谓之七情,七情伤于内。”故《抱朴子养生论》说:“所以保和全真者,乃少思、少念、少言、少喜、少怒、少乐、少愁、少好、少恶、少事、少机。”并说:“多思则神散,多念则心劳,多笑则脏腑上翻,多言则气海虚脱,多喜则膀胱纳客风(指易受风寒邪毒),多怒则腠理奔血,多乐则心神邪荡,多愁则头鬓憔枯,多好则志气倾溢,多恶则精爽奔腾,多事则筋脉干急,多机则智虑沉迷,斯乃伐人之生甚于刀斧,损人之命猛于豺狼。”

道教性命之学,养生之本注重动静结合、劳逸结合、补泻结合、形神共养。并认为七情六欲乃生之常情,以上所谈十二少与十二多也为养生所重,故不可多亦不可少,所谓过则为害矣。养生之法,应根据实际情况,要因人、因时、因病、因地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而炼之。

近代学界将道教传统养生方法,根据不同的功理功法,将其归纳为四大理论。

一、“天人合一”论。认为人体内环境系统与外部客观自然环境系统是统一的。养生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的变化,也就是“和于阴阳,调于四时”。

二、“形神共养”论。形,指形体;神,指人的意识活动。形和神是构成人体生命的两大要素,缺一不可。所以欲养神,必先养形。

三、“阴阳协调”论。认为生命现象是由阴阳构成的。养生,就是使阴阳恢复平衡和保持协调。

四、“统筹兼顾”论。说明人体各个系统、器官是有机联系,相互依存的。主张促进人体整体的平衡和稳定,“治病求本”、“未病先防”,注重整体性和防衰保健措施。

总之,修炼道教养生方法,无论是饮食养生、形体养生、脏腑养生,还是日常起居等各方面,都应该根据四时气候的变化,以及个人身体状况、病症病理、地域相异而适时的进行自我改善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