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科学家
在上一节中,“科学”的定义挑战了我们的先入之见。其实,“科学家”的概念也是如此。乍看到这三个字,你会想到什么?也许,你的脑海里会马上出现一个穿着白大褂的男性的形象,他可能供职于政府或企业实验室。然而,这种形象的形成充其量只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再往前看,这一人物周围的环境会有所变化:科学研究不再是机构资助的项目,而在更大程度上是个人主导的小规模活动,或是某些绅士的自我追求。当我们把这台假想的时间机器切换到19世纪初时,“科学家”这个概念会突然间消失无踪,因为这个词是英国哲学家威廉·休厄尔在1833年创造的。当时,这个新名词代指行业专家,不过这个头衔一直没有得到广泛认可。物理学家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1867)就十分厌恶把商业利益视作寻求科学知识的动机。在思想、专业和宗教等方面,早期的科学研究者和自然哲学家(natural philosopher)与现在的“科学家”都有所不同。正因如此,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史中出场的人物的形象一直如流水般地变化着。
个人思想会发生改变,公众认知同样如此。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因自身的宗教信仰或对宗教造成的影响而遭受非议,其中包括17世纪的牛顿和19世纪的达尔文。20世纪时,公众眼中的科学家的形象变得更加多元,从行为古怪却极具创造力的书呆子,到令人敬佩的问题解决大师,再到令人不安、不靠谱却又十分强大的可怕人物。从科学史学家的记录中我们会发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科学从业者会因其与社会的关系得到赞颂或是遭到贬低。这也给科学史研究带来了挑战。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r,1868—1934)就是这样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发明了极具商业价值的合成氨工业方法,可也应该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实行的毒气战负责。这样的哈伯是否应该被奉为科学家的楷模?如果是在1910年前后的德国,那答案毫无疑问是肯定的;可就在20年后,这位犹太裔科学家被迫离开了德国,而他发明的另一种强效杀虫剂被纳粹用在了他的同胞身上。通过研究这些历史事件的背景,科学史可以揭示出很多直到近期才被挖掘出来的新的事实真相,如科学与伦理、政治和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