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如何正确地看待这个复杂的世界
在不同的人眼中,世界是不同的。因为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视角和眼光。在孩子的眼中,世界是单纯的,它既没有那么多变化,也不存在任何的险恶;而在成人的眼中,世界则变得复杂起来,一切都在变化之中,随时都会脱离人们的掌控。正是因为我们无法掌控世界的变化,所以我们才会称它是复杂的。
实际上,世界也确实是复杂的。我们看似共同生活在一个世界,但这个世界其实是能被分为许多种的,比如物质世界、精神世界、社会世界、现实世界,等等。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世界具有不同的意义,而从这些意义中世界的复杂性便凸显了出来。这个世界包含了无数的事物,既有精神上的,也有物质上的,但无论哪种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变化莫测的。所有的事物都在变化,我们今天看到的东西已经失去了昨天的模样,而昨天的方法已不能解决今天的问题。于是,我们开始怀疑自己,变得迷茫不安,因此我们渴望知道如何才能正确地看待这个复杂的世界。
1.再冷酷也要学会勇敢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
人们在学会勇敢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之前,首先要学会正确地看待这个复杂的世界。在我的视域中,世界的名字不只有单纯的一个。我经常喜欢运用一些术语来表述我们的世界,因此在我所拥有的概念中,世界的名字不止一个,比如我还会将世界称为社会世界、常识世界、生活世界、规则世界以及日常世界等。通过这样的划分,我能感受到世界的多元化和差异性。同时,它也能使我感受到世界的宽广、深刻和复杂,让我对整个世界充满爱。
我始终相信,在人类诞生之前,这个世界就已经存在了,它拥有自己的历史、道德、规律、原则等;而当人类诞生之后,这所有的一切都会以一种有组织的形式呈现给我们。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每一个人都能通过社会行动和有意义的沟通而相互影响、彼此关联,他们不仅能彼此达成协议,而且也能与自己达成协议。我认为,世界具有过去、现在和未来是理所当然的,虽然过去、现在和未来,世界可能会以不同的状态和形式出现,但它同样是以一种有组织的形式呈现出来并且影响我们,同时其本身也接受我们行动的影响。
在我看来,我们的生活世界是一个与自然态度和主体间性紧密结合的整体。自然态度是指人们在普遍的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具有的态度,即人们对生活所持的最初的、朴素的、未经批判反思的态度。处于生活世界中的人,其基本特点就是自然态度,它使人们认为生活世界是不言自明的现实,生活世界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毋庸置疑的,人们的所有社会行动,都是以这个不言自明的生活世界为前提的。处于生活世界中的人可以通过互换视角而达到相互理解,个体的主观自我与他人自我之间的主体间性,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这种时空区域中构成并得到社会个体理解的。我认为,胡塞尔关于主体间性只存在于先验自我之间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只有从生活世界出发才能使主体间性问题得到研究和解决。
我们有必要弄清楚世界的结构是怎样的,因为这样有助于我们理解自己生活的世界。在我的眼中,生活世界就等同于社会世界。社会世界是一个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世界。我将这种层次结构称为“社会世界的层化”。我认为社会世界主要包括四个领域:直接经验的世界、同时代人的世界、前人的世界和后人的世界。
如何理解直接经验的世界呢?弄清这个概念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面对面情景中的“你们取向”“你们关系”和“我们关系”。举例来说,我与他人面对面进行交流,他人与我同在一个时间和空间内,我的直接经验的范围就会包含他人。他人有意识地考虑我的这种态度被称为“你们取向”,这种取向形成的关系则为“你们关系”。形成了“你们关系”之后,人与人之间就能相互感知、彼此参与到对方的生活中去。而当拥有“你们关系”的人能够相互分享理想、计划、悲伤和快乐的时候,他们的关系就会变成“我们关系”。这一点很好理解,比如刚认识的人喜欢用“你”来称呼对方,而彼此熟悉的人喜欢用“我们”称呼。这就是“你们关系”晋升到“我们关系”的最好解释了。一个人只有与他人建立了“我们关系”,他才可能清楚地观察到对方在某个事件中的行动,并了解这些行动的意义。那么,我如何获得另一个人的经验呢?答案是,我和这个人必须处于“我们关系”中,我才能通过某种具体的方式,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来获得他的经验。因此,我认为所有的社会关系都是源自“我们关系”。
所谓同时代人的世界,指的就是我所能感觉到他与我同属于一个时空,但我尚未对其产生任何经验的世界。由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同时代人的世界具有两个特点:间接性和非个人性。对主体而言,这个世界属于间接经验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同时代人与个体之间的思想和行动是可以相互影响的。
所谓前人的世界,就是指存在于我们出生之前的世界,这一世界已经结束,或者说已经成为过去的世界。前人的世界能对我产生影响,但我不能对前人的世界产生影响。对我来说,他人过去的直接或间接经验虽然属于前人的世界,但是它们也如同我对过去的社会经验。
后人的世界在我逝世之后,我在有生之年只能对它进行猜想,不能从它那里获得经验。它对我来说是神秘的、鲜为人知的、不能完全确定的。它既不可能对我产生影响,也不会被我所了解。
我们的生活世界是一个现实的世界,其特点就是具有多重性。它不仅包含日常现实,而且还包括幻想世界、梦的世界、精神世界,等等。这些不同的“亚世界”被称为“有限意义域”,它们拥有各自不同的风格。不仅如此,在地位上,这些“有限意义域”之间也存在着差异,而其中地位最高、最具重要性的“有限意义域”是日常生活的现实领域。毫无疑问,我们生活世界的中心便是这种日常生活的现实领域,相比于这一领域,其他现实区域都只是准事实,或者,我们也可以将它们看作这个基本现实的变样。
对于具有自然态度的普通人来说,在其所有的生活世界中,他的身体位置始终是各种行动的坐标原点。举例来说,在我可触及的区域中,存在着可以被我通过直接行动影响或改变的部分。而能被我直接影响和改变的这些领域又被称为“操作区域”,这些领域构成了全部事实的核心,因此是我们重点需要了解的对象。我们站在这一核心领域,逐渐把眼光向外望去,我们就能发现还存在着一些我们可以潜在触及的区域或不可能直接触及的领域。我们会进一步发现,虽然我们无法直接触及那些潜在领域,但可以通过间接行动对它们造成影响。若将这些区域统统加在一起,便构成了我们的“工作世界”。所以,日常生活在空间上是具有不同层次的工作世界。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的存在,使我们对日常生活产生了现实感。而这种现实感的基础是由生活世界的空间结构构成的。
直接经验的世界、同时代人的世界、前人的世界、后人的世界以及“有限意义的亚世界”、“可供操作的工作世界”等共同构成了具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生活世界。我们从社会现实的角度分析生活世界的结构,就能将身体、时间、意义、情景、情感、主体等一一结合起来,添加进去,从而对整个世界有一个总体的了解。这其实就是一种构架个人世界观的尝试。
2.窗里是一个世界,窗外是另一个世界
有房就有窗,窗里是一个世界,窗外是另一个世界。伫立窗前,我看到花开花落、燕去燕归,于是,我明白窗外的世界是一个四季轮回的世界。
我很喜欢旅行,每到一处,我都会租下靠近街道的房子。打开窗子,我会看到街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热闹景象。我享受这一切,并时常期待街上能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我喜欢外面那个喧嚣的世界,因为旅行中不能缺少热闹。
将窗户关上,就隔开了尘世的喧嚣。我看不到轮回的四季,也看不到车水马龙的繁华,我的世界还原为一片宁静,这片宁静是我独有的世界。我也喜欢这样的宁静,因为在繁华过后,我渴望享受孤独。在孤独的世界中,我会在安静中沉淀下来,独自徜徉在精神的海洋中。于是,我从屋内的孤独世界悄然进入了自己的精神世界。
无论是“享受热闹”还是“享受孤独”,都是无可非议的,因为生活本来就不止一种形态。我们不可能永远生活在喧嚣的世界,也不可能永远生活在孤独的世界和精神的世界,但我们可以永远生活在一个四季轮回的世界。因此,世界是变化的,但有时又是不变的。但不管世界是否会变化,谁都无法回避窗外的真实世界。
我不喜欢一直待在房中,因为憋闷太久会使我厌倦和懈怠。我始终牵挂着窗外的世界,期待着过不一样的生活。我会时常走出门,呼吸一下窗外的空气,不为别的,只为感受空气的不同。正是那份不同让我上了瘾。
视角一旦失去色彩,我的思维就会随之凝固。所以在我的世界中,不仅有黑色和白色,还有其他多种颜色。这或许正是我喜欢彩虹的原因。如果我一直待在一个地方,一直用相同的视角看待事物,那么随着时间的消逝,我那多彩的视角和活跃的思维就会在不知不觉间泯灭了。
旧世界中虽然有一些美好的回忆,但我更喜欢生活在新世界。人性中本来就存在着对自由的渴望,我们总是试图去打破旧世界的“牢笼”,然后愉快地去迎接新世界。倘若我们对新世界的生活失去了信心,那么我们的心智就会不由自主地衰竭。没有人希望一直生活在“牢笼”之中,因为窗外的世界总能令人牵肠挂肚。
尽管有时无法立刻走出“牢笼”,但我们仍需要不时走到窗前,推开窗子,放飞一下自己郁闷的心情,因为窗外的风景就是我们消除烦恼的灵药。思维若不让窗外的阳光晒一晒,一定会在阴暗中透出阵阵刺鼻的霉味儿。
人不可能持续不断地工作,就算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也不可能永远保持创造的姿态。勤奋固然能够帮助我们走向成功,但它不是生命唯一的底色。从容淡定,不是追求一时的宁静,而是即使在嘈杂的环境中亦能保持心灵的坦然。无欲无求的世界必定单调,因此,我们为何还要封闭自己的欲望呢?勇敢去追求吧!只要是你努力得到的,就必然能得到赞誉,至少你会在心中对自己满意。要保持一颗平和之心,并非一定要封闭自己的欲望,世界上没有这样的规定。我完全可以怀着一颗平和之心去追求自己的欲望,因为追求欲望是人之常情,为何不这样做呢?
伫立窗前,极目远眺,打开心门去看世界,你就能从繁杂中看出简单,从喧嚣中听出宁静,从花开花落中理解轮回。窗外的世界总能给我们带来惊喜。风雨过后不一定总是彩虹,还可能是皑皑白雪。单一的视角只能禁锢我们的眼界。一扇窗的视角也可能千变万化。透过窗子看世界,它不仅体现了你一时的心情,更能展示你的人生气度。若我们能练好这一技能,世界既可以无限广远,也可以纤细具体。
窗外的世界雅俗共赏,有时它是一幅流传千古的精致画卷,有时它则是当下日常的琐碎。透过窗子看世界需要一份惬意,更需要一种情怀。伫立窗前,需要站在一个理性的位置才能看到世界的真相,只有从理想的基点出发才能生出感性的憧憬。
窗外的世界很复杂,这就需要我们以一种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人生观去面对。我们要传承先贤的知识,继承前人的智慧,用以引领我们更好地书写自己的人生。窗外的世界是诗性的世界,那里埋下了不朽的风骨,那里传承了历史的一脉奇香。除拥有高雅外,窗外的世界也会有许多的庸俗。一些人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追名逐利,他们忘记了自己的理想和最初的信念,陷入了金钱与食色的泥沼。
有时,窗里和窗外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它们相互对立、相互阻碍,一个在上层,一个在下层。透过窗子,我们能够看到文明与自然的冲突,生与死的分野。
人的心灵有时很强大,有时又十分脆弱。而脆弱的心灵往往需要一扇窗子来支撑。当我们经历生老病死,陷入绝望之境的时候,如果有人能给我们描述一下窗外的世界,比如说一说那鲜艳欲滴的花草树木,讲一讲那神秘悠远的浩瀚星空,聊一聊那妩媚多姿的微风拂柳,我们就可能在那一幅幅寄托了无限憧憬的、跳跃着无限生机与活力的画卷中获得力量,解开心结。
夜深人静,窗外的世界星光灿烂,月光皎洁。此时,怀一颗纯净之心,伫立在窗前,向天空望去,你就能进入一种无欲无望的境界,你的思绪会随着微风的裹挟袅袅升起,然后遨游在星空之上。听着自己铿锵的心韵,你会感到那疲惫的心灵像是被一抹亮丽所敲击。与月对视,你会感悟万千,就像是触摸着自己的心灵。
窗很小,但它能装下窗外的世界;窗很大,却容不下一颗人心。
3.要想改变世界就要先改变自己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不能独自活着,我们会与他人一起工作,并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最开始,人类的理想只是温饱,我们的祖先每天都会与天斗、与地斗,只为了能生存下去。后来,人类之间发生了战争,为的是争夺更多的土地、资源、财富和权利,等等。再后来,人类开始与自己的命运作斗争,每一个人都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把握自己的未来。现如今,随着人类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我们又幻想着去改变世界。
不管世界是否能被改变,人类的欲望总是有增无减。不知从何时开始,人们的野心已经上升到影响世界的程度。逐渐地,我们开始相信自己也拥有着改变世界的力量。
我们希望改变世界,希望世界能变得像我们想象的那个样子。为此,有些人正试图努力,有些人已经在努力的路上。但是,很快我们就发现了问题,比如无论我们如何努力,世界还是原来的样子,没有发生丝毫改变。于是,在种种困惑中,我们开始变得迷茫,变得不相信自己。紧接着,我们的内心就会发出诸如“我不行”“我不能”“这不可能实现”“我根本改变不了世界”这样的声音。最后,在万般无奈之下,我们选择了逃避和放弃。这时,我们会恍然大悟:原来从始至终,我们只是在做着一个改变世界的梦而已。
真的是这个样子吗?绝对不是!其实,从始至终我们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世界是相对的。所谓世界是相对的,意思就是说,即使世界是不变的,只要观看世界的视角发生改变,世界也会变成另一番模样。既然我们难以客观地改变世界,不如先改变自己。或者说,要改变世界,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改变自己。
“要改变世界,先改变自己。”这既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面对无法改变世界这一事实时所进行的自我安慰。它确确实实是改变世界的秘诀。因为,如果我们改变不了自己,就依然会像以前那样抱怨无法改变世界。既然我们曾在心中承认过去的自己无法改变世界,那么我们未来的出路只有改变自己。改变自己不是为了别的什么,而是为了获得改变世界的能力。如果一直处于以前的那种状态,那么无论现在还是未来,我们依然不能改变世界。如此简单的道理,却常常会被我们抛之于脑后,忘得一干二净。
若你想改变自己,就需要从你的心灵开始改变。心灵如果无法改变,那么即使外表变得面目全非,我们也不会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因为心灵是能力和智慧的源头,若心灵无法改变,我们自然就无法获得改变世界的力量。
也许,我们还存在着这样的误解,即把改变世界只看作从根本上改变外部世界。其实,这样的理解是狭隘的。人类对改变世界的理解并非如此单调,改变世界其实还包含着更为广泛的意义,比如改变世界就意味着让生活更美好,意味着实现自我的理想,意味着获得成功,等等。
人人都希望成功,但要想成功就必须付出努力,将自己的所有力量集中于同一个方向。在通向成功的路上,有时会遇到很多阻碍,比如突然出现一条河流挡住了前进的道路,这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有的人会选择放弃,然后原路返回;有的人会沿着河岸寻找桥梁,或绕过河流;有的人选择等待,直到有船经过,再搭载别人的小船渡河。但是,大多数人都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即改变自己,然后再渡河。
而如果一个人懂得改变自己,他就不会在“渡河”时这样被动、这样困惑了。因为在看到这条河时,他往往会这样想:要放弃吗?不,这不是我的风格!要等待吗?不,未必会有船经过;即使有,别人也未必会乐意载我。要沿岸寻找出路吗?这河流一眼望不到头,不一定会有桥梁,也很难绕过。怎么办呢?为何我不试着改变自己呢?我可以试着在浅水处学习游泳,然后游过去;也可以在岸边的树林里砍木头,学一学造船术。若我能改变自己,学会这些技能,以后再遇到这样的河流,那要克服它就真的是“小菜一碟”了。
所以,如果你想成功,先不要想着去改变环境、改变世界,先学会改变自己吧!如果你不改变自己,你就会像从前那样平庸、无能,你就没有能力和资格去摘取成功的果实。这样说,未免有些不尽如人意,却是真正深刻的事实。若仔细分析,就能发现,影响成功的因素其实只有两个:一个是你自己,另一个是你的外部世界。如果你和外部世界都符合成功的条件,这当然完美无缺,无可挑剔。但是,外部世界,或者说外部环境往往不能轻易被改变,即使你能改变它,你也只能在那个外部世界、那个外部环境中获得一种成功。但如果反过来你改变了自己,比如你学会了很多技能、掌握了很多知识、获得了很多能力,那么对你来说,成功就会变得容易起来。因为无论你走到哪个外部世界,身处哪个外部环境,你都不会丢失这些技能、知识和能力,它们会一直跟着你,成为你一生的财富,帮助你在任何世界中、任何环境下获得成功。
如果你是一条小河,你的梦想是流入大海。但是现实很残酷,你距离大海非常遥远。怎么办呢?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你决定用改变世界的方法来实现你的梦想。于是,在你遇到高原时,你奋力冲刺去改变那里的地貌,结果你开出了一条条沟壑。你经过这些沟壑重新汇聚起来继续前进,你成功改变了世界,实现了成功的第一步。当你为第一次改变世界而沾沾自喜时,新的困难又接踵而来——你遇到了村庄和森林。你依旧坚持改变世界的信念,继续前进,将村庄和森林分离开来,你再一次获得了成功。新的成功让你信心大增,你感到不久后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甚至开始不去担心以后的道路,在一些湖泊中停留了一会儿。
直到后来,你仅仅差一步就能实现涌入大海的梦想。而这一次,却没有想象中的那样顺利,你遇到了人生中前所未有的挑战——你必须淌过沙漠才能汇入大海。当你信心十足地流入沙漠时,大量的河水浸入沙漠,你十分惊恐地发现,每走一步,自己的身体都会变小许多。虽然如此,你仍然强颜欢笑,并自我安慰道:“我已经克服了重重障碍,这次也不例外,我要改变沙漠,改变这个世界,然后投入大海的怀抱。”
虽然你的身体在逐渐消失,但你仍旧振奋精神尝试了一次又一次。你一直没有放弃改变沙漠,直到自己变得筋疲力尽、失去信心。当你发现自己所有的努力只不过是徒劳无功地浪费时间时,你终于开始灰心,你沮丧地自言自语:“我梦想的大海啊!也许这就是我的命运了,我要消失在沙漠之中,永远也无法投入你的怀抱了!”
如果你永远走不出改变世界的执念,你就会因为这僵化的思想而步入“死亡”。你应该明白:微风可以跨越沙漠,河流同样也可以——只要你能学会改变自己!也许你会不服气地辩驳道:“微风有‘翅膀’,因此它能飞跃沙漠。而我没有,如何能做到呢?”
其实,你可以改变你的样子,也就是放弃你现在的形态,然后让自己融入微风之中,这样你也能拥有“翅膀”飞跃沙漠,最后到达你梦寐以求的大海。
改变自己的样子就能实现梦想吗?或许真的可以。但是,对于这一答案,你可能在恍然大悟之余,又会陷入这样的沉思:放弃现在的形态,乘风飞翔?的确,这样可以到达大海。但是改变自己原有的形体,那我还是我吗?这难道不是自我毁灭吗?
但是,你可能忘记了这样的事实:微风携着水汽飞跃沙漠之后,它们会重新汇聚在一起形成雨云,然后变作雨水降入大海。这就是说,你只不过是暂时变成水汽,最后你仍然可以以水的形态汇入大海,实现你的梦想。
如果你仍然接受不了这样的概念,不妨想想自己是从何而来的吧。正是由于微风带着海里的水汽,飞跃了沙漠、村庄、森林和高原,才会从山脉上空降下来,然后形成了河流。也许你改变了自己,但从始至终你的本质都没有变,所以你还是你。因此,不用惧怕面对改变自己后你便不再是你的情形。
人的生命历程就像河流一样,要想跨越前方的障碍,实现自己的理想,获得令人羡慕的成就,就需要我们放下自己,改变自己。我们要学会坚持一些东西,但在成功的路上也要学会变通。更何况,有时候我们所坚持的与我们要变通的并非都是矛盾的、不相容的。
要改变世界,先改变自己。因为成功的历程往往是这样的,即首先改变自己,其次改变生活,最后才能改变世界。只有改变自己,才能超越自己,才能做到曾经做不到的事情。若我们能改变自己对生活的态度,那么世界也会跟着改变。道理很简单:改变自己,只为成就更好的自己!
4.窥到世界的本真,才能享受至纯的快乐
世界就像一个动植物园,每一种植物都有圈住它的篱笆,每一种动物都有关押它的牢笼。在这里,人类也不例外,也存在一种牢笼束缚着人类的自由,这个牢笼被称为世俗的牢笼。
纵观人类的历史,很多时间,人们都生活在这个牢笼中,按部就班地起床、洗漱、吃饭、工作、娱乐、睡觉,周而复始,永远重复着这样的生活。
突然有一天,一个调皮的孩子费了很大的力气从牢笼的缝隙钻了出来。他早就对不远处的河流充满了好奇,因为他总能看到河岸边经常有一群长着“大钳子”的红螃蟹在爬来爬去。男孩来到河岸边,他小心翼翼地去抓红螃蟹,结果却被螃蟹的“大钳子”夹伤了手。虽然受了伤,但男孩很坚强,没有流下一滴眼泪。然而,男孩很生气,为了平息心中的怒火,他抓来螃蟹放在火上烤,好让那些吃掉鱼卵的螃蟹得到教训。结果,烤熟的螃蟹香气扑鼻,男孩早就饥肠辘辘,瞬间便把它们吃了个精光。于是,男孩就成了一个吃螃蟹的人。
男孩玩够了,就带着几只螃蟹回到了笼子中,他准备将好吃的螃蟹送给自己的朋友。后来,人们都知道了这样的事实:原来螃蟹是可以吃的。如今,每一个人都知道螃蟹的美味,并且发明了许多烹饪螃蟹的方法。
第一次吃螃蟹也许是一段很奇妙的经历,但我们的生活中很少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因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拥有男孩那样的好奇心,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像男孩那样走出牢笼,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拥有男孩那样的勇气,敢轻易地品尝螃蟹的滋味。
其实,最为关键的地方,还是我们所拥有的那种一如既往的态度——我们不会尝试打破牢笼,更不会对走出牢笼抱有任何幻想。正是这种态度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死气沉沉,再没有新奇的体验和惊喜。没有人会尝试着打破世俗的牢笼,因此人们的思想是僵化的,并且是自私的。随着这种思想的加深,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误解也在不断增加。
螃蟹很美味,而葡萄也很香甜。有一个执着的园丁,他一直致力于培育出各式各样的美味瓜果。一年夏天,他收获了满满一架的葡萄。为了得到人们的认可,园丁决定让每一个路过的人都品尝一下自己的葡萄。
第一天,园丁遇到了一个富商,于是,他满心欢喜地将葡萄赠予富商,请他品尝。富商品尝完葡萄后,十分高兴,对园丁说:“你的葡萄太美味了,我马上就把钱付给你,如果你还有的话,可以继续卖给我。”园丁摇头道:“先生,我不需要钱,我只是想让你尝尝这葡萄如何而已。”结果,富商耸了耸肩,将一笔钱塞给了园丁,然后捧着葡萄便走了。
园丁很郁闷。不久后,他又遇到一位官员,他满心欢喜地请官员品尝葡萄。吃完葡萄,官员向园丁说:“你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忙吗?如果是我力所能及的事,你尽管开口。不过,要是事情不合理,我可不能帮你。”“我只是想请您品尝一些葡萄。”园丁变得更加失落了。
后来,园丁又遇到一对情侣,出于礼貌,他先请那位美貌的女子品尝,然后满脸期待地望着年轻女子,希望能听到她对葡萄的评价。不料,这时女子的丈夫虎视眈眈地盯着园丁,似乎对他充满了仇恨。园丁见状,还未等女子开口评价自己的葡萄,便灰溜溜地转身逃走了。
在逃走的路上,园丁又遇到了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老人主动向园丁乞讨葡萄,园丁在失落中将剩下的葡萄赠予了老人。老人接过葡萄,迫不及待地开始品尝起来。他一边嚼着美味的葡萄,一边赞美道:“多美味的葡萄啊!又多汁又甜美,和我以前品尝过的葡萄不一样,这葡萄种得太好了,真是难得!”听了老人的话,园丁热泪盈眶,他终于听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其实,园丁想要遇到的只是一个真正懂得葡萄滋味的人。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没有去关注葡萄的甜美,而是按照世俗的寓意来理解园丁的用心。他们认为园丁在让人们品尝葡萄的背后一定预示着什么,比如为财富、为名利、为美色,等等。这些人没有打破世俗的牢笼,只是用自己的恻隐之心来猜测别人的美好用心。他们实际上失去了很多东西,并且永远不会懂得那些失去的东西有多美好。
对于我们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在生活中,有多少美味的“葡萄”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却没有用本真之心去品尝它们的甜美。我们总是打破不了世俗的牢笼,一直以随波逐流的姿态,以无聊大众的眼光去审视美好的一切,去观察这个原本就充满美好的世界。我们在接受了美好之后,总会阴暗地猜想其背后的目的。结果,在我们斤斤计较内心的时候,我们错过了无数的美好、机会以及成功的可能。世界是公平的,它摆在我们眼前的“葡萄”都是同样的美味,唯一的区别在于我们会以怎样的态度去解读它们。
你还记得自己最初的愿望吗?你还在顾虑世俗的规则吗?人们期望着能够体会世界的真意,却在真正能与世界遇合的时候,失去了本初之心。他们学着别人的样子,步着别人的后尘,把自己当成被囚禁在世俗牢笼中的猩猩。更为可笑的是,有时候,我们连一只猩猩的智商也没有。
生命像是一道流光,也许它的寿命不会太长,但它在我们手中的质量却因人而异。并不是财富越丰,知识越多,名利越强,质量就一定越高。恰恰相反,很多时候,我们越是能返璞归真,越是能怀着一颗天真之心、赤子之心去面对世界,我们就越是能窥到世界的本真,越是能享受至纯的快乐。
5.对悲观者来说,阻隔无处不在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有无数面“墙”,也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有无数扇“门”。“墙”是隔膜的墙,“门”是沟通的门。一面墙可以堵住人前进的道路,一扇门可以沟通门里和门外的世界。墙让我们无路可走,象征的是一条死路;门让我们有路可寻,预示的是一条活路。这个世界上有人走进了死路,也有人打开了活路。所以,它是由无数面隔膜的墙和无数扇沟通的门共同组成的。
世界既是复杂的,也是多元的,正是它的复杂成就了它的多元,正是它的多元造成了它的复杂。无论何时,世界都没有停止运转,灾难、战事、疾病、争斗……也从未停止肆虐。而这一切正好成为我们难以应对它的理由。
当我们面对难以逾越的困境时,“墙”便出现了;当我们在困境中找到机会,“门”自然就会打开了。对悲观者来说,阻隔无处不在,所以他们的生活中往往会凭空出现无数面“墙”;对乐观者来说,机会无处不在,所以他们的生活中“门路”就会有很多。
乐观也好,悲观也罢,凡事都需要一定的限度。盲目乐观的人虽然不惧困难,但会将一些重要的事情大而化之,而对问题估计不足必然会导致失败。过于悲观的人会消极怠惰,对未来丧失信心,这样无异于不战自败。我们既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能过分悲观,而应该做一个现实主义者。这样一来,我们不仅能看到生活的困境,也能看到生活的希望,对世界的认识和把握也能高人一筹。
相由心生,境由心造。“墙”与“门”都是由心而造,由心而生。人心才是驾驭“生命之马”的缰绳。要想认识并把握困境和希望,就需要我们用心灵驾驭外界的一切,而不是让外界的一切来驾驭我们的心灵。
面对世上的“墙”,有些人会表现得过于冲动,一旦难以逾越,他们就会感到非常绝望,认为一切都是不公平的,灾难总是追着自己不放。这样的人总是自怨自艾、妄自菲薄,整天望“墙”兴叹,不去改变命运,反而把自己交给命运,任由命运的摆布。这是一群随波逐流的人,也是一帮以失败为伍、与成功无缘的人。
当然,也有一些人对“墙”的态度截然相反。这类人遇事冷静,能审时度势,并且十分努力上进,拥有在“墙上”寻找“门”的智慧。他们不会任凭命运摆布,而是积极地征服和改变自己的命运。在别人眼中,他们是幸福快乐的一帮人。很多时候,幸福的种子往往需要用智慧的甘霖来灌溉,而能从“墙上”找到“门”的人正是符合这一条件的人。
人生是用来把握的,世界是用来展望的。没有人愿意在人生的舞台上表现得糟糕,要想演绎精彩的人生,就需要我们打破“墙壁”,开启全新的大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我们学会转变观念,开放思想,积极地改变自己,用开阔的心胸积极地把握人生。
实际上,“墙”与“门”总是同时存在的。因为没有墙,哪会有门呢?门难道不是在墙上开凿的吗?同样,墙上往往会有门,因为没有门的墙不叫墙,而叫坟墓。
“墙”与“门”共同构成了我们的心房。若我们能打开心门,就能将我们的心灵与世界连通。若我们无法打开心门,我们的心灵只能被心墙隔离,成为一种孤独的存在。
世界上没有脱离了墙而存在的门,也没有脱离了门而存在的墙。“墙”与“门”总是一体的,门嵌在墙内,成了墙的心;墙包裹着门,成了门的身体。当我们张开身体,打开心门的时候,才能坦然地拥抱世界。
生活像是一个迷宫,它由无数的墙和门组成。我们努力地在墙上寻找门,等找到了门,打开了它,却可能发现门后仍有墙在等着我们。如何对待墙?如何选择门?这些问题使我们感到纠结,让我们苦于挣扎。墙总会使我们失望,门总是给予我们希望。我们会时而失望时而希望,在这种交替中走着自己的人生路。
虽然“墙”会给我们带来失望,但它又是必不可少的。人活在这个世上不可能事事如意,总会遇到困难,总会迎接风雨。“墙”像一团雾,又似一张网,有了它,人们的双眼才会被迷惑;有了它,人们前进的方向才能被阻挡。同时,也正是因为有了“墙”,才会引起人的无限遐想。人们憧憬着墙那边的无限风光,才会燃起梦想的火花,才会去勇敢地追寻心中所想。对我们来说,“墙”是压力,也是动力,它既是我们追求梦想的阻力,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与能量。
有人说“活着便是幸福”。这是一种洒脱的态度,也是对生活的最好诠释。拥有这样观点的人必定气度不凡,因为他们已经拥有了跨越墙的本领,可以轻松地打开心门,站在墙外欣赏美好的风景。
有人说“生活即痛苦”。这样的人没有看透“墙”的本质,过分强调“墙”的存在,一遇到“墙”便会显出无奈,久而久之,“墙”对他们来说就真的变成了无法逾越的障碍。生活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一些人之所以会感到痛苦,是因为他们为自己建立了一面心墙。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掌舵手。与我们相关的很多东西不是由命运掌控的,而是由我们自己掌控的。如果你不快乐,没有人会同情你的悲伤;如果你不坚强,没有人会怜悯你的懦弱;如果你不努力,没有人会陪你原地停留;如果你不珍惜,没有人会和你挥霍时光;如果你不执着,没有人会与你同进同退……
快乐与否、坚强与否、努力与否、珍惜与否、执着与否……这一切都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生命像一颗流星,只有掌握命运的轨迹,才能发出耀眼的光芒。
“门”就在我们的手边,而“墙”却时常筑在我们的心里。世界上,真正成功的人都能站在“墙”外看风景,因为在通向成功的路上,他们已经跨越了无数的“墙”,通过了无数的“门”,自然能够欣赏不同的风景,领略不同的人生。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也不会从天上掉下馅饼,毫不费力就成功的事更是天方夜谭。不劳而获的食物,不是堕落的果实就是诱惑的毒药。努力做事,才能得到“幸运女神”的关照。给你一面“墙”,不是要阻碍你前进的脚步,而是要磨炼你的意志,考验你的灵魂。“墙”的阻挡能使你在痛苦中学会成长,在压迫下变得强大,所以有“墙”阻挡的人未必不会幸福。
在悲观者的眼里,现实很残酷,处处都有“墙”;在乐观者的眼中,现实很美好,处处都是通向幸福的大门。让我们勇敢地接受有“墙”的事实,去探索门的存在吧!上帝不会平白无故地关上你的大门,即使他关上了你的一扇门,也会在同时为你开启另一扇门。
凡事无绝对,破开小小的墙缝,也能开启一扇简陋的门;长久紧闭的门也可能成为一面永远都无法逾越的墙。世上的墙分为两种:有形的墙和无形的墙。其中有形的墙不可怕,无形的墙才可怕。推开心门,走出心墙,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6.要思考一下,这个世界的社会性
人们对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的系统性研究是从哪里开始的呢?人们所进行的那些激烈且尖锐的争论便标志着它的开始。这种争论包含了它所特有的研究程序和目标。这种争论与其他领域的争论一样,既不局限于理论的真理性问题,也不局限于方法的正确性问题。一直以来,人们所争论的主题无非是各种社会科学能否凭借其自身获得独特性的问题,或者是它们能否在以往的科学经验中获得优先权的问题。
举例来说,在一个阵营中,人们会按照探讨和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来探讨和研究社会现象;而在另一个阵营中,人们会将这两种现象进行鲜明的对照和比较。在探讨和研究社会现象时,人们会将它们当作某种客观精神世界的东西来看待。人们可以理解这种客观精神的世界,但它并不受各种科学法则的支配。而社会科学家对这一主题所采取的态度往往是由诸如形而上学方面、伦理方面或者政治学方面的预设前提决定的。这些预设前提可能是默认的假设,也可能是公开的描述。人们一旦从事某种研究,就会陷入对某些问题的纠结之中,若他们希望自己的研究富有意义,就必须解决这些问题。
社会科学研究的是人的存在,还是不同的社会行为方式呢?如果说社会先于个体而存在,那么个体一旦离开了社会整体是否就不存在了呢?当然,我们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对这一问题进行反向描述。我们也可以说个体是首先存在的,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社会本身以及各种社会组织都不过是一些抽象的概念,或者说都不过是各孤立个体的行为“函数”呢?我们常常提到这样两个概念: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那么,关于人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是由什么所决定的呢?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还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呢?我们可以用经济学的法则来解决许多实际的问题,我们是否同样可以利用这样的法则来还原人及其文化的历史呢?我们亦可以反过来提问,经济学法则与社会学法则所表达的不都是同样的东西吗?要想系统地表述它们,不都是需要时代的各种历史性视角吗?许多社会科学家都试图摆脱这些问题所带来的困境,但是由于操之过急,他们在探讨和研究这些问题时往往给出的是一些幼稚的伪解答。这些伪解答来自多个方面,包括出于性情的主观偏见、政治方面的主观偏见以及形而上学方面的主观偏见等。
因此,这些出于本性的伪解答并不能与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相一致。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只会要求我们理解和描述所面对的各种事实,仅此而已。所有的社会研究都必定具有这样的指导性目标,即它们会客观地看待这个由各种社会事实构成的世界,用各种概念诚实地对这些事实进行符合逻辑的分类,并且对构成各种事实的材料进行精确的分析。
一旦接受了这种指导性目标,人们就会对某种有关人类社会起源的理论如饥似渴。这种迫切的需要与他们能接受这种指导性目标的程度相适应。德国社会学家格奥尔格·齐美尔在这类理论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不仅发现了这个问题,而且还试图用自己的方法对它进行解答。虽然齐美尔的方法论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也不成系统,但是他能认识到自己理论的缺点并加以弥补。在研究各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时,他会将自己有关社会本性的各种理论上的先入之见投射其中。齐美尔在一些专门的研究方面做出了宝贵且影响深远的贡献。但如果用批判性的眼光去审视他所提出的那些基本概念,就会发现,它们几乎都是经不起推敲的。尽管如此,齐美尔思想中所隐含的观念却是卓有成效且可被继续利用的,这已经被大量的事实证明过了。总结齐美尔的思想,主要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人们在研究各种具体的社会现象时,应该追溯到个体的行为方式上去。二是要详细地描述由这些行为方式构成的各种特定的社会形式并加以理解。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所提出的“理解的社会学”同样也是基于这种思想。虽然韦伯的著作中具有与齐美尔相似的思想观念,但这并不影响其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的独创性。正是由于他的著作汲取了绝大部分同时代思想流派的观点,才使得他的研究成果显得那样独一无二。他是一位令人惊叹的天才,这一点毋庸置疑。德国社会学是一门科学,它不是作为某种意识形态而存在的,韦伯为这门独特的科学指明了方向,并且为其提供了必要的研究工具和手段,所以他是伟大的。如果缺少了韦伯奠定的基础,那么诸如舍勒、维泽、桑德尔以及弗赖尔等所著的德国社会学的重要著作都将是难以想象的。
马克斯·韦伯认为,社会科学必须摒弃各种价值判断。在韦伯的著作中,他发起了一场政治意识形态和道德意识形态的论战。正是由于这些意识形态的存在,才使得社会科学家们的判断轻而易举地发生改变,才使得他们在有关社会学的问题上变得不再客观。出于同样的目的,韦伯又将社会学的任务进行了重新界定。他认为,社会学的任务应该是以社会事实为依据,对社会生活进行单纯且精确的描述;他并没有像之前的社会学家们那样,只是简单地将社会学看作形而上学方面的沉思。在他看来,社会学是一门有关人类行为及其后果的科学,它不再是以往人们眼中的那门有关人类生存的哲学了。
韦伯的社会学的逻辑结构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基本立场之上的。通过研究,他推导出来了“共同体关系”和“社会关系”。这两种关系是对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等概念的一些崭新的描述和类型化。之后,他又引出“秩序”这一概念。这样,有关各种团体和机构的特殊类型也被推导了出来。为了将经济、法律、政治等当作社会现象来探讨和研究,韦伯使用了自己的逻辑工具。我们无法对这种逻辑工具的方式进行详细的描述,只需要关注他将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具体文化以及客观精神领域还原成个体行为的基本形式。社会世界的复杂现象都保留着各自的意义,这些意义都是相关个体赋予其各自的活动的。个体的行动和个体对其行动的预期都是具有意义的,而这样的意义才应当进行解释性的理解。要接近每一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意义,我们就需要对个体行动的意义进行解释性的理解,因为此类的意义都是由社会世界的个体行动构建而成的。
在马克斯·韦伯之前,从来没有哪个思想家会将“客观精神的世界”还原成诸个体的行为,只有韦伯真正将这一方案极其彻底地落到了实处。这种科学的目的就是对社会行为的主观意义进行解释以及对这样的社会行为进行研究。因此,它的目标是对社会世界中诸个体的行为进行解释,也是对个体赋予社会现象意义时所采用的方式进行解释。要实现这一目标,单纯地观察某个单一的个体行为或是收集某个群体行为的统计数据都是不够的。如何选择社会学问题所需的材料呢?这其实需要一些特殊的方法,也只有通过这些特殊的方法才能达到其所奋斗的目标。在以往的社会学中,社会学家们留下了许多被当作“理想类型”来认识的理论性构想,只要将这些构想进行系统的表述,人们就可能为社会学的目标进行材料选择了。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类型不同于统计学中的平均值,因为它们都是根据即时问题的种类即时选择出来的,也是按照特定问题的相应方法论构建而成的。这些理想类型都是由具体的历史性的材料构造的,它们是社会学家研究社会学的理想素材。通过运用和证实各种理想类型的方法,不仅能够用人类活动的意义来逐层解释特定社会现象的意义,还能将社会世界的结构用可理解的意向性意义的结构揭示出来。
7.世界那么大,想去看看意义何在
马克斯·韦伯提出的“理解的社会学”这一概念令后来的社会学家们叹服不已。这确实是一个能够影响社会学发展的重大概念。然而,即使是这样的概念,它也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设基础之上的。对这些假设进行甄别和陈述是必要且急迫的,因为只有彻底分析了这些社会行为的基本成分,才能为社会学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韦伯正是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才会对社会学的理论基础如此关注。他所关注的不是那些抽象和虚幻的东西,而是对各种具体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韦伯之所以会对各种认识论的问题产生兴趣,是因为这些问题可以对社会学的研究产生直接的影响,或者说它们可以为这些研究提供有效的工具和手段。反言之,如果他已经掌握了这些研究的工具和手段,那么他对这些问题的兴趣就会逐渐衰退。
韦伯在方法论上对社会科学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不仅对社会科学的任务具有完美的观点,同时也在方法论上表现出了令人敬佩的哲学天赋。当然,他在学术基础上也有薄弱之处,他并没有利用更为可靠和系统的哲学观点来强化自己研究成果的学术基础。即使那些由他自身提出的主要概念,他也没有阐明其哲学基础。韦伯理论的局限性同样也在于此。当各种社会现象出现在他的面前时,他对社会世界的分析便突然终止了。
事实上,如果单纯地按照那些作为基础的假定去分析,韦伯无疑是错误的。他的那些富有意义的活动的概念并没有对某种原初的成分进行界定。相反,那些概念只能作为用来表示更多复杂研究领域的标签而已。在研究社会学问题时,韦伯没有区分正在进行的行动和已经完成的行动,也没有区分文化对象和文化对象的生产者,更没有区分自我的经验和他人的经验。韦伯没有探寻行动者的意义是如何构建的,也没有探寻这种意义对其参与者和旁观者来说经历了哪些修正过程。他没有尝试识别存在于自我和他人自我之间的独特且基本的关系,而阐明这种关系对确切地理解和认识一个人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一个行动所具有的主体预期的意义和可以客观认识的意义,韦伯曾经进行过有效的区分。但是他并没有沿着这个方向继续下去。因此,他也就没有机会认识更多富有意义的区分。他忽视了解释者修正意义的方式,也忽视了别人给定我们的概念视角。但是,各种视角下的行为的意义结构之间存在着一些根本性的区别。这是实际存在的必须予以解释和陈述的问题。
对于我们来说,社会实际世界是如何给定的呢?有人认为社会世界是作为某种同质的对象而给定的,但对社会学家来说却并非如此。实际上,社会世界是由各种视角组成的复杂系统给定的。举例来说,当我与朋友聊天时,我能从朋友那里获得丰富的经验,同样我的朋友也能从我这里获得丰富的经验。另外,对于一位旁观者来说,我们则是通过谈话的氛围表现出来的。旁观者在确立和解释我们活动的意义时会将视角性的缩略过程考虑在内。因此,这些都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我们要说明的不是不同个体对世界看法的差异,而是我对自我主观经验的解释和我对他人主观经验的解释之间的差异。对正在进行活动的自我和正在进行解释的观察者来说,那些给定的东西不仅包括富有意义的活动,也包括这些活动的意义脉络或意义形态,同时还包括那个整体而又充分分化了视角的社会世界。只有认识了这一点,一个人才能理解其他自我活动的意义,才能理解他们是如何被当作理想类型而得到把握的。
韦伯看到了这些问题,并且能够在进行研究的时候对它们加以分析和利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会假定存在着这样一个外部世界:它是合法的,同时也与我们的理解过程的各种概念保持着一致性。韦伯也认为存在着这样一个外部世界,即该社会世界的各种现象可以理所当然地作为某种主体间际的一致统一。其中的原因在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这样的经验,即我们会直接把自己的活动当作有意义的对象。同时我们认为其他人也会产生这样的经验,其他人如果处于我们的位置,他们产生经验的方式与我们产生经验的方式并没有区别。我们相信,在整体上我们对他人的活动意义的解释都是正确的。然而,当人们只是将各种常识性的假定当作一门科学的研究手段,而未加任何批判性的思想的时候,这些常识性的假定就会在未来研究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它们会使这门科学中的基本概念变得含混不清,继而对其研究工作产生许多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还会导致科学和研究的失败,研究者们会将属于同一类的想象当作具有差异的多种事物。任何一门科学都可能会面临这样的威胁,特别是对社会学来说更是如此。
我们知道社会学的任务就是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研究。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各种社会现象是由一系列的常识性概念构成的。但是在社会学中我们依然要对这些不证自明的概念进行科学的研究和考察,否则,便是行不通的。利用这些常识性的概念,我们可以将各种社会科学与其主题之间的关系清楚地表现出来。无论是对生活在这个世界中的人来说,还是对社会现象的解释者们来说,这个社会世界都是富有意义的。我们与其他人一起生活在这个世界之中,当我们的生活取向其他人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我们是为了他人而活的。
我们会从其他人那里获取经验,将他们当作合作伙伴、同时代人、前辈或者后来人来看待,在与他们共同活动和生活的过程中建立联结关系,我们会对他们造成影响,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他们的影响。我们会在这些过程中理解其他人的行为,并且假定他们也能理解我们的行为。在这些确立意义和解释意义的活动中,社会世界具有结构性的意义就会被确立起来,并且其确立的方式也呈现得多种多样——它不仅可以通过不同的匿名性程度和经验的或多或少的亲密性得以确立,还能通过各种相互交叉的视角得以确立。而这个五彩缤纷的社会世界不是某个人的私有财产,它既是我们的世界,同时也是其他人的世界。
我们将这个世界当作一个富有意义的对象来体验,而对于社会学家来说也同样如此。但是,社会学家与普通人不同的是,他们用以解释这个世界的意义脉络是具有系统化审视的意义脉络,而普通人所采用的却是与生活经验有关的意义脉络。社会学家用以解释这个世界的那些材料都是先辈们早已构建出来的意义。他们所提出的那些科学概念必定会指涉这些富有材料的意义,其中包括个体男女所进行的有意义的活动,男女双方都具有的有关对方的经验、男女双方对各自意义的理解以及他们创造富有意义的新行为的过程等。同时还包括自我行为的意义和他人行为的意义的概念,以及涉及人工制品的意义的概念等。社会科学所使用的材料虽然一直处于前科学阶段,但是其中却包含了大量的意义和结构的成分。而通过社会科学的有效性和理解性,这些成分也会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来。
因此,人类的各种行为在产生之时就已经富有了意义。如果我们站在日常生活的层次上来审视它,就会发现它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在多数情况下,这种理解确实是含糊混乱的。然而,我们仍旧可以找到补救的办法。我们只需要经过几个阶段的研究,就能将这种含混不清的理解彻底澄清。需要说明的是,在每一个研究阶段中,我们都会对那些出现的意义结构进行重新排列组合,直到它们看起来变得无比清晰明确为止。当然,这样的安排并不是随意的,而是通过精心策划的。我们应该首先理解那些已经经过阐明的意义的内容,然后才能展开下一步的工作。我们需要根据这些异议内容在经验中的层次对其重新进行解释,最后才能完成所有的证明工作。我们完全可以用两个处于极端的例子来解释这一点。第一个例子是单纯地理解日常生活所具有的意义,第二个例子是理解社会学中各种理想类型所体现出来的意义。
如今,阐明社会世界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成了社会科学理论所面临的紧迫任务,社会学家所要做的就是对这些复杂的关系进行研究和分析,进而确定它们之间的界限。社会科学中的那些有关主题与方法论的绝大部分争论与这些主题的混乱状态紧密相关,或者说它们就是由这些混乱状态造成的。社会学中的每一个流派都可以在这些解释层面中任意选择一种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因此,每一个流派所建立的方法论也都只适应于最初选择的那个解释层面。他们的发展和创新的研究思路也只适应于自己的出发点。接下来,这一出发点的意义层次或意义结构很快就会被他们界定为社会学的唯一主题,至少他们会理所当然地将其界定为社会学主要的主题之一。
8.为这个世界做点不一样的解释
我们的那些行为之中既包含了主观意义又包含了客观意义。一直以来,我们总喜欢将行动的客观意义当作行动的主观意义的对立面。于是,我们对客观意义的解释就变成了这样,即它表示存在于行动者内心的与主观意义有所不同的意义。
举例来说,行动者A做出了某个既定的行动B,我们用C来表示行动B对行动者A来说具有的意义。我们说行动者A通过身体方面的运动实现了行动B。假设行动B得到行动者朋友S和一位社会学家F的观察。同时也假设行动B对这两位观察者来说都是具有意义的。在这种情况下,观察者S和观察者F就会把他们所看到的相关行动者A的主观经验的行动B的外部过程,用一种他们所能理解的意义解释出来。在理解和解释行动B的过程中,无论这两位观察者通过观察性的理解还是动机性的理解,他们都是不能完全发现意义C的。因为观察者S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把行动B解释成意义C1,而观察者F会根据社会学的各种理论构想把行动B解释成意义C2。在这里,意义C是行动者A赋予其行动的主观意义,而意义C1和意义C2则分别是观察者S和观察者F所理解的客观意义。可以看出,C1是与观察者S有联系的客观意义,C2是与观察者F有联系的客观意义,之所以将C1和C2称为客观意义,是为了解释它们与主观意义C的不同。需要说明的是,这两种客观意义都是由行动B的外部证据推导而出的,它们不可能与客观意义C达成完全一致。
事实上,主观意义对当事者来说只有一个,这里的主观意义C是对行动者A而言的。当然,我们也可以将C1和C2当作主观意义,但是这两种主观意义则分别是对观察者S和观察者F而言的。也就是说,C是行动者A赋予自身行动的主观意义,而C1和C2分别是观察者S和观察者F赋予它们对A进行观察的行动的主观意义。
行动者和两位观察者都生活在这个世界中,对于两位观察者而言,行动者A所做出的行动B只不过是外部世界中的某个事件而已,他们会在生活中利用自己的主观经验来对行动B进行理解。因为他们始终都是靠自己的主观经验进行生活和反思的。他们利用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直接经验并通过各种概念和判断来思考这些经验,这样他们就能对新的事物进行解释和理解了。他们的经验只要对于你我或者任何一个有理性的人是有意义的,那么这些经验也必定对他们自身有意义。而这些所谓的意义其实只是一种态度,一种理性生物对其所需面对的对象采取的态度。观察者S和观察者F既然见证了行动者A所做出的行动B,那么他们就会将其看作自己世界中的一个事件,他们只会凭借主观经验来看待它并说明它。因此,他们眼中的意义只是对自己经验的某项说明而已。
无论对于你我,还是对于这两位观察者来说,外部世界的这种现象都是有意义的。对于我们任何一个人来说,只有这个外部世界才是真实存在的,同时它也是事先就给定的。我们在看到每一种活动时,都会急不可耐地去赋予它一种意义,而实际上,这种意义都是你的主观经验中的素材,它在一定程度上指示了你曾经有过的某种富有意义的活动。因此可见,所谓的意义其实是一些主体之间才会产生的现象,它们是由这些主体根据自身的经验构造出来的。
在我们讨论客观意义时,我们不仅能指示出那些比较宽泛的意义脉络,同时还希望将这种客观意义归因于那些表达式和观念方面的客观性。我们希望表达的是,不管是否有人考虑和使用这些表达式和观念,它们的客观性都能因为其自身的理由富有意义和可被理解。
举例来说,“2×2=4”是一个表达式,这个表达式具有某种客观意义。但是无论使用这个表达式的人怎么想,“2×2=4”是一个表达式的事实都不会改变。再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的主题具有某种意义。不管贝多芬想用这首曲子来表现什么问题,都不会改变其富有意义的事实。客观意义在这里其实是作为一种观念性对象来考虑的意义单位。然而,我们会根据一个表达式的意味来考虑它的意义,因为这样做才是真正客观的。我们必须把“意义”和“意味”区分开来,因为“意味”是一种观念性的统一体,我们可以将它与各种可能的意义活动形成对照,从而探究出当前活动的意义。
我们再来分析有关表达式的情况。如果一个表达式仅仅根据它表面所展现出来的样子就能获得某种意义的话,那么即使我们不考虑创造它的人所经历的境遇,我们也能清晰地理解它。这样一来,它所表现出来的意义就是客观的。否则,这个表达式的意义在本质上就是主观的和偶然的。
在解释他人行为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方式进行解释。如果你是一位数学家,你可以用一个表达式来表示该行为的意义;如果你是一位画家,你可以用一幅画作来表达该行为的意义。当然,我们还能用语言系统、科学系统以及神经系统中的各种观念来表达他人行为的意义。在这些解释的过程中,各系统的客观性就能得到展现,它们也都会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也就是说,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某种预设好的“解释图式”来表达他人行为的客观意义。而且这些图式都是有规律的,它们经过了观察者的选择,并与这些观察者有着紧密的联系。
我们将某种意义赋予某种行为,这既是一个主观化的过程,又是一个客观化的过程。而我们赋予行为意义的过程,其实就是将我们的那些纯粹的感觉经验在这些行为中重新“赋予生命”的活动过程。这些意义其实在我们以前的意识运动中就已经被构造出来了。
我们的那些经验是我们已经沉淀下来的材料,它们存在于既定的时间点上,也存在于每一个相似的场合中。在我们遇到相似的行动时,我们就会从记忆中调出这些材料,去赋予这些行动一定的意义。而这些材料都是可以通过某种严格的调查方法得到揭露的。
每一种行为的意义都有其意义结构。这些意义结构是由重要的意义层次构建起来的,也是通过这些意义层次得以分析的。
我们的世界既是由真实对象构成的世界,又是由观念性对象构成的世界。或者说,我们的世界既是一个物质的世界,又是一个精神的世界。对于人类来说,无论是从物质层面,还是从精神层面,这个世界都是富有意义的。而我之所以会这样斩钉截铁地断言,是因为我并没有关注把意义赋予世界的意识活动,我只是把一系列高度复杂的意义内容预设给了这个世界,继而将世界富有意义当成了毋庸置疑的、事先就已经给定的东西。我抛开了主动参与赋予世界意义的意识活动的做法,用一种更为客观的方法赋予了世界以某种意义。于是,从世界起源中抽取出来的意义结构就是客观的,即本身便富有意义。依然以命题“2×2=4”为例,可以看出,即使它不具有当事者赋予的主观意义,比如使它代表账目的平衡或是作为科学证明的依据,它仍旧具有自己的客观意义。
而从另外的角度来说,情况则会恰恰相反。现在,把我们的焦点转向意识进行的运作过程。假设我主动参与了赋予世界意义的意识活动,那么这样一来,我眼前的世界便不再是一个被我预设好的世界了。也就是说,我所面对的世界不再是给定的了,它变成了一个正在被构造的世界,或是一直被重新构造的世界。这个世界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生长和消逝,并且不断地在我面前出现。世界的这个不断构造的过程是永远也不会完成的,因此世界永远会处于不断形成的过程之中。我生活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它的存在是我意识生活中最基本的事实。正是由于这个世界的存在,我才能对我生命运行的过程以及消逝的过程有所觉察;也正是多亏它这样的存在形式,才使得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生命的绵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然立场,因此对于那些被赋予意义的活动,我们都秉持着自己的自然态度。我们可以从这些活动中觉察到通过它们而被构造出来的客观意义。在经过了一番辛勤的努力之后,我的内在经验逐渐得到积累,于是我便能在想象中脱离这个由各种物质对象构成的世界,完全沉浸在我的精神世界之中。我会将我的关注点集中在内在的意识流之上,而这个自然的世界便会在我的脑海中消失不见,在我的精神世界中,我会利用我的各种意识经验来还原自然世界中的那些现象,只有经历了这样的思考过程,我才能真正觉察到自然世界的构造过程。
对于一个秉持自然态度的自我来说,所谓的主观意义和客观意义的问题都是陌生的。而只有在我利用各种意识经验还原过自然现象之后,这两种意义形式的问题才会最终在我面前呈现出来。
对于我们来说,所谓的“意义”与那些具有意向性的意识是不相关的,它只包含了某种独特的社会含义而已。在社会领域中,客观意义和主观意义在社会学角度上获得了一种新的相关性的重要意义。我们一方面可以关注外部世界中的各种现象,然后以其他人的意识的标示来对它们进行解释。在完成这样的任务之后,这些现象便具有了所谓的客观意义。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将外部世界的现象放置在一个有理性的自我意识的构造过程之中,然后再对其加以研究,这样我们就能赋予它们主观意义了。由此可见,我们的世界不仅是一个具有客观意义的世界,同时还是一个具有主观意义的世界,我们完全可以从这两种意义的角度来解释和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