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刑
书接上回。话说皋陶想起某甲杀猪案尚未结案,正想行刑,又被一人喝断。定睛一看,还是聊公。皋陶两度被打断,依然彬彬有礼:“你到底想干啥?”
聊公道:“某甲虽然已经伏法,但显然对什么叫作‘劓’不甚了解。希望大人能给在下一个机会,向他详细讲述五刑之起源,同时也使我们这本书更像科教片而非犯罪片。”皋陶问师爷公孙策:“你以为何如?”公孙策回曰:“我根本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皋陶点点头,对聊公说:“那就又要劳烦先生了。”
聊公乃作法,时光倒流。
这是一片开阔的史前原野,到处都是断折的胳膊和腿,还有缺胳膊断腿的人横七竖八地躺着,好像被小孩子弄坏了的人偶玩具一样。显然,这是一个战场。几个奇装异服的少数民族士兵在巡检。
一个士兵发现了七窍流血面色青紫一手溃烂的某甲,问聊公:“此人是谁?”聊公恭敬答曰:“炎帝部落的士兵。”士兵便将某甲轻轻提起,扔进战俘和战利品堆里,一起打包带走。
好,趁这个间隙,我们先来讲解一下什么叫作五刑。
所谓五刑,最早乃是指劓、刵、椓、黥、杀五种刑罚,因都要在肉上动刀子,统称“肉刑”。据《尚书·吕刑》记载,五刑的首创者是蚩尤部落,也就是刚才把某甲当战俘抓走的那个小兵所在的部落哇哈哈哈。黥,在脸上刺字涂墨,使之永不褪去;劓和刵看字形就晓得了,割鼻子、割耳朵;椓,分椓阴和椓窍,分别是指男子去势、女子幽闭(不知道当时有没有幽闭的技术手段);杀,砍头。
这五刑,当时还按受刑者身份的异同,分地方执行。平头百姓,在菜市口砍头;贵族,去郊外秘密执行。除五刑以外,还有流刑,就是发配边疆,在当时是用得比较多的刑罚,但往往针对贵族实施。像尧的不肖子丹朱之流,就被流放到华夏大地的对立面去了。这些当时的政治犯,给边远未开化的民族带去了文明的曙光。
另有说法,认为五刑在当时都只是“象刑”——象征性的刑罚。杀,就拿块黑布把脸蒙上;椓,就戴块黑尿布。这在当时荣辱意识强烈的原始部落是有可能的,到后来世风日下的时候,随着人们脸皮的增厚,象刑就变成肉刑了。也有可能是两套刑罚并存,象刑用来教育部落内部犯了错误的同志,而肉刑用来镇压极少数阶级敌人。
五刑之创造顺序,应该是先有杀,再有劓、刵、椓、黥。我们可以以某甲的经历来说明五刑的创制过程。
话说某甲被蚩尤部落俘虏。当时蚩尤族正闹饥荒,把某甲养着吧,肉又不能吃,还糟践粮食,我们自己还吃不饱呢!于是把某甲杀掉,这就是杀刑。也许杀了以后觉得不解恨,再往他尸首上砍几刀,这叫戮。
如果当时蚩尤族生产力发展了,粮食够吃,觉得可以留着某甲做个猪倌帮忙喂猪,又怕他逃走,大伙一合计,觉得养猪靠手就够了,就把某甲的脚给剁了,这就是剕。这是后来发明的刑罚,蚩尤族可能还没有掌握。
某甲虽然脚断了,但无时无刻不在想着逃跑,于是每天苦练倒立,终于有一天,靠双手倒立着跑了。蚩尤族人把他捉回来,在脸上刺了“这是蚩尤族的奴隶”,涂了墨,这就是黥刑。想想还不解气,又把他鼻子给剁了,这就是劓刑。再把耳朵给削了,这叫刵。
某甲身残志坚,趁男人们出去打猎,把蚩尤族一个美眉给泡了。男人们回来一看,怒了。一个机灵的家伙咆哮着“去势!去势!”于是就去势了,这就是椓刑。
当然,某甲这个时候也可以改变性取向去勾搭男人,而且这在当时不算犯法,大约要到商朝才予定罪。
以上五刑,都是肉刑,在中国法制史上一直沿用到西汉,才由汉文帝基本废除。之后又经反复,真正的清除,要到清末修律。这五刑将来要经过皋陶改造,将功能重复的劓、刵去其一,再增加针对腿部的膑或剕刑,成为墨、劓、膑、宫、大辟五种刑罚。始作俑者是蚩尤,发扬光大者则是我们的华夏首任大法官,也就是后来的皋陶了。
聊公说完这些,咳嗽一声清清嗓子,问:“大家明白了吧?”皋陶咽了口口水,说:“大哉其创造力!那蚩尤是怎么想得到刑这种东西的呢?”聊公说:“问得好!要知道这刑是怎么来的——啪!(惊堂木声)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