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梁说调解:人民调解实务“四五六”工作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案例10 九旬寿星欲寻短见 春风化雨媳尽孝心

【基本案情】

92岁的杜老汉家住灌云县伊山镇某村,早年丧子,背井离乡,跟随在外地的女儿生活。杜老汉的儿媳韩某改嫁后,含辛茹苦地将两个儿子抚养成人。2003年,杜老汉的女儿因病去世,没有其他依靠的老人回来和儿媳、孙子共同生活。因早年双方就有隙怨,加之杜老汉性格倔强,为人争强好胜,相处中时常为生活琐事同韩某发生争执。

2008年7月20日下午5时许,杜老汉与韩某因琐事产生矛盾,韩某一气之下,将杜老汉的被褥行李丢到路边,欲让其露宿街头。万般无奈,杜老汉只好去村委会,请村干部处理,否则只有去投河自杀,村委会感到棘手,无奈向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请求帮助。

【调解过程及结果】

灌云县伊山镇司法所所长老吴立即和调处中心老梁、老陆及村干部将杜老汉带到调处中心,召集韩某及家人,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思想疏导和纠纷化解工作。从敬老、爱老、老有所养谈到依法保护老人合法权益,从血脉相连的亲情谈到互敬、互谅、互让。通过调解人员四个小时入情、入理、入法的教育,终于使双方当事人幡然醒悟,各自检讨了自己的过错。他们又趁热打铁,促使双方签订了赡养协议书,避免了一起老人自杀的人间悲剧。

【点评】

老年人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在我国所占的人口比重逐年增加,老年人的赡养纠纷也呈多发态势。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赡养纠纷。

调解员在处理该案件时,做到了以下几点:1.调解方法灵活多样,做到耐心、细心、诚心;2.找准矛盾焦点,有的放矢;3.利用道德感化,找准法律与道德的结合点;4.做好老人与儿媳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

此类案件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大多数是通过调解解决此类纠纷,也有极少部分通过法律诉讼程序使问题得以解决。究其原因,在于人们法律意识的淡薄,道德底线的丧失。我们不仅要提倡道德规范对人们行为的约束,更要注重法律的最终保障作用。当道德约束失效时,应当有完善的法律规定予以保护,如果调解不成,就要采取法律手段来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我国自古就有赡养老人的美好传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子欲养而亲不待”,在调解赡养一类纠纷时,要对其子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和道德的力量去感化他们,让他们感受到道德舆论的强大力量,让他们怀着对长辈的深厚感情去对待和正确处理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