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鹿鸣宴与乡试录
乡试结束后,还有一些重要活动,如设宴款待考官及新科举人,以及刊刻进呈题名录、乡试录等。这些活动也是乡试整体内容的一部分,同样列入科场条例的管理范围。
一、鹿鸣宴与重宴鹿鸣
发榜后次日,各省均设宴款待场官、考官及新中式举人,称为鹿鸣宴。(738)是为庆贺之宴。按,唐代乡贡试毕,长吏会僚属设宾主,陈俎豆,备管弦,牲用少牢,歌《鹿鸣》之诗以宴之。明代定制,乡试后设鹿鸣宴,即本此。清因明制,其后又有耆年举人重宴鹿鸣之举。
1.鹿鸣宴
初行鹿鸣宴,顺天设宴于府署,各省设宴于布政司。届时,正副主考官、监临、学政、提调、监试、同考及执事各官均与宴。(739)主考朝服,会同各官先行谢恩礼,依例颁给考官、监临等官金银花、杯盘、披红绸缎等,然后以次入宴。新科举人以鼓乐导入,谒见主考、监临等各官后入座。(740)其各官之座次,顺治二年(1645年)定:正考官居中,副考官居左,监临官居右,同考各官俱旁坐。(741)开宴,即歌《鹿鸣》之章,作魁星舞。(742)
鹿鸣宴为例行之宴,列入《科场条例》。然各地习俗多有于鹿鸣宴后再行开宴者,且以鼓乐迎导。康熙十四年(1675年)题准:各省乡试只于出场次日筵宴一次,余俱停止。(743)雍正八年(1730年)重申:新中举人只许榜下赴宴,用鼓乐迎导外,余日概不得滥用。(744)
直省鹿鸣宴初设于布政司,自定制巡抚任监临后,科场诸务统归其所领,故乾隆三十年(1765年)从河南巡抚阿思哈之请,各省鹿鸣宴均设于巡抚衙门。惟江南监临系由江苏、安徽两省巡抚按科轮值,其衙门均不与贡院同城,仍沿旧制设于江宁府署,以巡抚主其事。(745)旧例,提镇等员不与宴。乾隆五十九年允许协同布政使监临之提镇一体参加鹿鸣宴,惟驻扎不在省城,业经出闱回任者,毋庸返回与宴。(746)
按定制,每届乡试发榜后即行鹿鸣宴。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以太后升祔太庙,礼部议定,停本年各省乡试筵宴,考试各官及新科举人应给金银花、杯盘、披红绸缎并给举人彩旗等项概行停止。后形成定制:筵宴日,如遇大祀、中祀斋戒日期,将停止筵宴。(747)其后,嘉庆四年(1799年)以太上皇乾隆帝崩,道光元年(1821年)以嘉庆帝丧期二十七月内,各省乡试之鹿鸣宴均停。至咸丰、同治、光绪各朝,亦有停宴之例。嘉庆九年,以江苏、江西、山西、浙江等省祭祀文昌帝君,遂定:凡遇群祀斋戒日期,仍行筵宴,惟承祭官不入宴。(748)
始行鹿鸣宴,礼乐彬彬,丰席盛馔,热烈隆重。其后,多有在歌舞甫停之时而众起抢宴者,甚至有吏役从人拥挤上堂,争抢肴馔。故雍正七年(1729年)规定:设宴时,该衙门派官专司其事。凡吏役从人,不许拥挤上堂,争取肴馔。如有玩法拥挤者,即行拿究,并将该管官指名题参,照约束不严例议处。(749)然抢宴之风相沿成习,禁亦不止。至清末,宴席也仅清酒一尊,馔仅形式而已。(750)
2.重宴鹿鸣
乡试中举之人届周甲六十年,适其乡试中式之科,获准与新科举人一起赴鹿鸣宴,称重宴鹿鸣,或重赴鹿鸣。是为清代之创制,实为加惠老年科第人之恩典,“荣宠极矣”(751)。
自科举推行后,同科中式者称“同年”,于是,讲年谊之风渐盛。明末以来,逢周甲之际,新老中式者互称同年,亦渐成为习俗。康熙十四年(1675年)乙卯科乡试时,松江进士唐昌期以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中举,恰逢周甲,遂会先后同年。有客赠诗云:“鹰扬杖履追前哲,鹗荐科名接后贤。”(752)广东东莞人尹之逵中顺治十四年(1657年)丁酉科举人,至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丁酉科,年八十,秋榜发,以巡抚会先后同年延赴鹿鸣宴。主试严思位赠诗云:“六十年前攀桂客,天留硕果到今时。”(753)至此,遂有重赴鹿鸣之举,然多由地方长官自行相邀,未成定制。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直隶总督周元理奏:顺天府霸州人孟琇,现年八十九岁,乡试中举,现逢周甲,休致在籍,可否准其重与鹿鸣宴。奉旨:准入宴。(754)其后,逢周甲举人重宴鹿鸣,均由地方长官奏请成为惯例。乾隆五十四年,云南巡抚谭尚忠奏:云南石屏州举人赛玙,系雍正己酉科乡试中式,曾任四川知县,现年九十二,本年又届举行己酉科乡试之期,请准重宴鹿鸣。奉旨:“赛玙系前己酉科中式举人,今重赴己酉科鹿鸣筵燕,洵属儒林盛事。允宜特沛殊恩,用彰昇平人瑞。赛玙着加恩赏给进士,并着俟年届百岁时,该省督抚再行奏闻,候朕另降恩旨,以示寿世作人、加惠耆龄至意。”(755)重宴者加赏自此始。嘉庆三年(1798年)奏准:举人中式后,遵例改归原籍者,遇周甲之期可在原籍重赴鹿鸣宴。(756)十二年奏准:原宗人府府丞徐绩、鸿胪寺卿翁方纲,花甲重周,照例准赴鹿鸣宴。旋又奉旨:“徐绩着加恩赏给二品顶戴,翁方纲着加恩赏给三品顶戴,以示朕恩褒耆宿、宠赉科名至意。”(757)“重宴鹿鸣,赐加官衔者”自此始。(758)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以各地办理重宴鹿鸣多不划一,特规定:乡试中式者已届周甲之期,均准重赴鹿鸣宴。三品以上大员,仍准专折奏请与宴,其四品以下者,俱着该督抚先期咨报礼部,准令与宴,该部于科场事竣汇总具题。(759)至此,所有乡试中式者遇周甲之年均可重宴鹿鸣,以及分级奏报、备案,成为定制。此后,“耆旧重宴鹿鸣者多矣”(760)。道光二年(1822年),补充规定:四品以下赴宴人员,由各督抚陆续咨报,统限于十月内一律到京。如到部迟延,已逾汇题之期者,查取职名,交部察议。(761)十七年再强调,各地方对重宴鹿鸣者,务必依其官品,按定制办理,不得咨、奏两歧。(762)
道光以后,针对重宴者情况较为繁杂,有获咎降革者,有升衔者,有致仕未回原籍者,重宴条例做了补充规定:曾任三品以上获咎降革人员,及四品以下已加三品以上升衔人员,应一律由各督抚奏明办理,四品以下得有三品以上封典人员,仍照四品以下官办理。至加赏品级,三品以上者俱由钦定。四品以下各官,内阁票拟,八品以下各官及无职并四品以下革职人员,均加六品衔,六、七品官均加五品衔,五品官加四品衔,四品官加三品衔,已有升衔者即由升衔品级递加。(763)道光三十年(1850年),因致仕大学士潘世恩准在京就养,特规定:年老致仕官员未回原籍者,准在就养之地就近与宴。(764)
清代多行恩科,且不拘常例,故有恩科乡试中式之举人逢周甲之期,无乡试正科。对此,同治元年(1862年)、六年,分别准恩科中式举子于周甲之期邻近之科重宴鹿鸣。(765)
有清一代,得重宴鹿鸣者,一百五十余人。其中更有赏头品衔,以及尚书衔、太傅衔者,尤以阮元、潘世恩、崇保等礼遇最优。(766)
二、题名录、乡试录的进呈与刊刻
作为乡试结束后的重要工作,各省在乡试放榜后均须进呈题名录、乡试录,一则供御览,一则以便磨勘,并存部备查。
1.题名录
乡试题名录,即将乡试中式人员照榜抄录,以进呈御览。(767)清制,题名录又称登科录。
顺治二年(1645年)定,题名录于揭晓日在场中缮写,随本进呈。(768)三年又定,顺天乡试之题名录、试录,除进呈皇帝外,皇太后、皇后亦各进呈一本。(769)当时尚未对题名录之内容、形式做出明确、统一的规定,各省所进之题名录亦不划一。顺治十二年,针对进呈登科录大多“隐匿年岁,以老为壮,以壮为少”,以及“轻联同宗,远托华胄,异姓亲属,混列刊布”的状况,特颁上谕:“朝廷用人,量材授任,岂论年齿、家世乎?今科进士登科录,及以后各试卷,务据实供写,其余陋风,悉行改正,毋负朕崇诚信、重廉耻至意。”(770)十五年,鉴于有些省分在张榜前已泄露中式名单,故规定:“不许场内刊刻录条,只许缮写进呈。出至衙门,方许刻录。如有盗录飞报,在内五城御史,在外抚按及地方官严拿重究。被索之家许首告。”(771)康熙八年(1669年),针对有些省分并不进呈题名录,礼部遵旨议定:“嗣后乡试题名录,令该督抚自行恭进,各直省一体遵办。”随后又规定:“嗣后各督抚咨送题名录,务将三场题目一并开录,以便磨勘,及存部备查。”(772)十七年,令各省题名录俱照河南体式刊刻,(773)以归划一。
清初,题名录仅供御览。雍正十年(1732年)定:“各省乡试题名录,除恭进御览外,再缮写三场题目并题名录十本,随副本一同送部,以凭磨勘。”(774)至此,清代题名录分为二种:一为御览题名录,一为分送各衙门题名录。同时规定:御览题名录,照例于揭晓日在场中缮写,随本进呈。其分送各衙门题名录,应于出场五日内,将监临、提调、监试、主考、各所等官之籍贯、姓名,并三场题目及中式姓名、名次,即速缮写,备载录内分咨。其礼部衙门题名录,因九卿磨勘试卷查阅不敷,应缮写十本送部。(775)按定制,各省题名录均由提塘官解部分送。(776)因送部题名录有销算水脚、酒席坊银,以及铨选时核对中式科分、名次之用,遂又定,嗣后各直省送部题名录,俱钤印信,以备查核。顺天用府尹印,各直省用督抚印。(777)
各省进呈题名录,向来中缝粘连,裁口向外,不便于翻阅。乾隆六年(1741年),湖南巡抚所进试录,用书本装法,便于披览,故奉旨:嗣后各省题各录俱照此式进呈。(778)十二年,因有省分在题名录所开各官衔名下除注籍贯、姓名外,兼写表字、别号,“殊非进呈之体”,奉旨严禁。(779)同年,因吏部于选补官员时需了解中式者的详细情况,遂定:嗣后送部之题名录,除将中式者籍贯、姓名、廪增附监等项注明外,如有现任、候补、就职、议叙、捐纳等项情节,一并注明,以凭查办。(780)二十八年奉旨,以进呈皇太后、皇后题名录沿袭具文,非事关典礼,徒劳钞写,且宫闱肃穆,一切政务从不与闻,遂令停顺天乡试题名录进呈皇太后、皇后之例。(781)五十九年议准:填榜钤印既归巡抚,题名录应将巡抚衔名列为钤榜官,首行书写。(782)嘉庆六年(1801年)定,进呈御览题名录,应于姓名下开载年岁。九年定,送部题名录亦照例开载年岁,以昭划一。(783)其后,题名录之制再无变动,然有因违式而遭处罚之例。
2.乡试录
清制,各省乡试放榜后,例选场内士子文之佳者刊刻,以供进呈御览。是为乡试录。
清初之试录,例于放榜后,“将中式姓名依次开列,下注某府州县学生,或增广,或学生,或贡监生,及习某经。前开监临、提调等各职衔;次列主考及同考、弥封、对读,以至巡绰、供给等职衔;次列三场《四书》、《五经》、诏、诰、论、表、策问题目;次列前五名一、二、三场文字,汇刻印订成本”进呈。(784)正副主考分撰前后序。(785)进呈后亦分给中式之家,时人视为盛典。(786)顺治二年(1645年)定:正副考官如有丁忧事故不曾入场者,试录后序用同考官居首者,照常撰刻,但只许列衔撰序,不许干预主考之事。(787)三年定,各省乡试录,亦须进呈皇太后、皇后各一册。(788)
试录之刊刻,初无严格之规制,且几经停复。顺治十八年(1661年)令停刊刻试录,康熙八年(1669年)恢复。十四年,以节省经费,从浙江巡抚陈秉直之请,再令停刊,二十三年再恢复(789)。二十六年定:各省乡试,主考官出闱之后,刊刻试录,许住省一月,不得逾限,违者查参。(790)五十三年议准:停止刊刻乡会试录,(791)改为红本进呈。雍正元年(1723年)仍令刊刻。(792)届时,正副考官闱中将中式三场试卷,每题遴选一篇,正考官撰前序,副考官撰后序,出闱后交提调刊刻。(793)同时规定:顺天乡试录,该府尹恭进,各省乡试录,移送礼部,汇齐恭呈御览。(794)另要求顺天乡试录将考官回避子弟补考之钦命题目,钦定批中举人姓名籍贯,及搜落卷内钦定批中举人姓名籍费,一并刊入试录。(795)其中考官回避子弟另考一项,因乾隆九年(1744年)停此例,(796)遂不再收录。雍正七年规定:“直省乡试及会试试录,前后序文均应用小字书刻,以昭敬谨。其序文虽不用骈体,而既系进呈,自应遵照入告之体,不得用浮套陋习,于陈奏之中忽作告诫士子之语,徒事铺张,有违敬谨之义。”(797)乾隆二十八年,以政务宜归简易,停所有乡会试录、题名录等向皇太后、皇后进呈之例。(798)嘉庆四年(1799年),以湖北乡试录迟迟未送到部,而会试期近,遂定:各省乡试录陆续咨送,如会试期近,尚未送部者,查取迟延者职名,交吏部察议。(799)九年又定,乡试录中于中式姓名之后一律开载年岁。(800)至此,乡试录之刊刻已成定制,其后再无更改。然多有因刊刻违式、错漏文字,乃至进呈途中损破而被议处者。(801)
除题名录、乡试录外,各省尚有闱墨之刊刻,即主考官在闱中将已中式者之三场文字择优发刻,汇成一卷,名曰“闱墨”。俗谓之“刻朱卷”,以考官所阅之卷为誊录后的朱卷,故名。
初,闱墨均由各省考官选刻,然民间亦有私刻者。至康熙九年(1670年)定,嗣后乡会试卷,由礼部选其文字中程者,刊刻成帙,颁行天下。各省自行滥刻者,分别查办处罚。(802)顺治时刊刻闱墨,允许对诸生原墨,稍加裁定。(803)康熙三十二年,有人奏报,江浙等处刊刻闱墨,擅行改易,礼部议定:“刊刻闱墨,务照原卷。若主考不照原卷发刻,及江浙各处选墨擅行改易,冒充原卷者,事觉,严加察议治罪。”(804)并要求礼部照乡试闱墨原卷,各刻《四书》三篇,进呈御览,并颁发直省学臣,转行学宫,(805)以供士子观摩。四十三年,停礼部选刻乡会试卷例。(806)于是,民间私选私刻之风又兴。雍正元年(1723年),再次强调,禁止私选乡会试闱墨刊刻,同时规定:“各省乡墨,礼部会同翰林院,选择醇正典雅、理宗传注可为程式者,恭呈御览,览定颁发。直隶交与顺天府尹,江南交与江苏巡抚,给与情愿刊文之人刊刻流布。会试墨卷亦照此例颁行,并照原本,不得擅自增改。其举人、进士窗稿,及行书、房书,亦送部选定发刻。倘有私刻,该地方官严查禁止。”(807)然而,“此令一再行而弛”(808),故私选私刻之事亦时有发生。
乾隆元年,以乡会试墨卷必待礼部刊发,旷日持久,士子一时不得观览,奉旨弛坊间刻文之禁,果有学问淹博、手眼明快者,不拘乡会墨卷,房行试牍,准照前选刻,但不得徇情滥觞及狂言横议,致酿恶俗。(809)至此,坊间选刻乡会试墨卷者听其便,而礼部会同翰林院选订之例遂停。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重申:旧例严禁坊贾预集多人,造作文字,妄称新科墨卷。今仍蹈旧习,再行申明定例,凡乡会墨卷,务照原本选刻,勿许恣意滥觞。仍责成各省学政及乡会试主考,实心甄拔,示以文章正鹄。(810)咸丰元年(1851年)议准:“选刻闱墨,经策并重。嗣后各省考官通校三场,择尤取中,无论制义、经策,精选刊刻,使士子晓然于中式之有定式,文风自蒸蒸日上矣。”(811)
另有由私家书坊自选自刊之闱墨,专为应式者简练揣摩之用。明代有之,而清代更为盛行,且种类名目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