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传奇·双月号(2020年2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开篇:少年有志报神州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延安,留下了这样一段记录:

他们都是少年先锋队员,不过是小孩子,因此我停下来对其中一个号手谈话时就采取了一种多少是父辈的态度。他穿着网球鞋、灰色短裤,戴着一顶褪了色的灰色帽子,上面有一颗模模糊糊的红星。但是,帽子下面那个号手可一点也不是褪色的:红彤彤的脸,闪闪发光的明亮眼睛,这样的一个小孩子你一看到心就软了下来,就像遇到一个需要友情和安慰的流浪儿一样。我想,他一定是非常想家的吧。可是很快我就发现自己估计错了。他可不是妈妈的小宝贝,而已经是一位老红军了。他告诉我,他今年15岁,4年前在南方参加了红军。

“4年!”我不信地叫道。“那你参加红军时是才11岁啰?你还参加了长征?”

“不错,”他得意洋洋地回答说,“我已经当了4年红军了。”

斯诺笔下这个得意洋洋的15岁孩子,代表着中国革命中特殊而闪光的群体——“红小鬼”。“红小鬼”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有史料记载,长征途中,战士平均年龄不足20岁,14岁到18岁的战士至少占40%。鄂豫皖苏区的红25军更是由万名少年组成,是长征中平均年龄最年轻的“娃娃军”,也是唯一在长征中增员的部队,被称为奇迹中的奇迹。1936年共产国际刊物登过一篇文章《中国红军第25军的远征》,描述了“红小鬼”是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的:“12岁的儿童上山寻找自己的红军父亲,他们亲眼见过白色恐怖的一切惨状,他们在幼年童稚时代就领略了一切政治常识。这样就产生了新的红25军,产生了儿童军……”

1934年11月,实施战略转移的红25军在河南方城县遭遇敌人埋伏,打出长征路上的第一场血战。“走着走着,数不清的敌人一下子就冒出来了。紧要关头,军政委吴焕先抽出一把大刀第一个冲上去。就靠这么一股劲,一次次虎口脱险……”

突围后,军长徐海东为了部队尽快上路,用棍子将一个个酣睡在老乡家的战士敲醒。老乡哭着求他,不要再让这些满身是血的孩子上战场了,可小战士早已在一旁默默收好了行装,继续踏上征程。

这既是时代的不幸,也是时代的造就!想当年,他们何等热血沸腾,要以少年的心气,去改天换地。稚气未脱的孩童,被战火打造成了钢铁战士。红军师以上干部的年龄绝大部分都在二三十岁,红军将领的平均年龄仅25岁,鄂豫皖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郑位三被人尊称为“位老”,当时也不过33岁。

新中国成立了,他们中的幸存者又成为建设祖国的中坚力量,有的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我们选取其中的十位作为代表,向这个伟大的群体致敬。今天的孩子享受着安宁与幸福之时,应该感谢生活于上世纪的同龄人的搏命相赠。在通往光明的芬芳之径上,永远铭刻着他们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