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元器件拆焊检测及代换注意事项
一、二极管的检测、拆焊与代换
1.二极管的检测
(1)整流二极管的检测
如图4-14所示,将万用表置于R×100或R×1k挡,测量整流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值。正常时,锗点接触型整流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在1kΩ左右,反向电阻在300kΩ以上;硅面接触型整流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在7kΩ左右,反向电阻为无穷大。需指出的是,二极管的正向电阻越小越好,反向电阻越大越好。若测得的正向电阻太大或反向电阻太小,则表明该管子性能差;若测得正向电阻为无穷大,则表明该管子内部断路;若测得反向电阻接近于零,则表明该管子已被击穿。
图4-14 整流二极管的检测
(2)稳压二极管的检测
1)稳压二极管的极性的检测
判别稳压二极管正、负电极的方法与判别普通二极管电极的方法基本相同。用万用表R×1k挡(注意万用表的电池电压不能大于被测管的稳压值),将两表笔分别接稳压二极管的两个电极,测出阻值后,对调两表笔再进行测量,两次测量的阻值不同(一大一小)。测得阻值较小那次黑表笔所接的是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红表笔所接的是稳压二极管的负极。
2)稳压二极管的质量的检测
稳压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利用R×1k挡测出的正向电阻较小,反向电阻较大(通常正向电阻约为10kΩ,反向电阻为无穷大)。若测得稳压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均为零,则表明该二极管已被击穿短路。若正、反向电阻均为无穷大,则表明内部已开路。若正向电阻与反向电阻相差不大,则表明二极管已失效。
图4-15 稳压值<15V的稳压二极管的检测
3)稳压二极管的稳压值的检测
稳压值<15V的稳压二极管的检测:检测时,见图4-15,将万用表置于R×10k挡,红表笔接稳压二极管的正极,黑表笔接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待指针摆到一定位置时,从万用表直流10V电压刻度上读出其稳定的数据V1(注意不能在电阻挡刻度上读数),然后参照公式V=(10-V1)×1.5,即可准确地计算出稳压值。
稳压值≥15V的稳压二极管的检测:检测时,用一个输出电压大于稳压值的直流电源,通过限流电阻R给稳压二极管加上反向电压,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即可直接测出稳压二极管的稳压值。注意:测量时,应适当选取限流电阻R阻值,使稳压二极管反向工作电流为5~10mA即可。
(3)发光二极管的检测
用万用表检测发光二极管一般可检测其极性、质量和发光性能。需指出的是,用万用表检测发光二极管时,必须使用R×10k挡。由于发光二极管的管压降为2V左右,而万用表R×1k及其以下各电阻挡检测,且其表内电池仅为1.5V,低于管压降,无论正、反向接入,发光二极管无法导通,因此无法检测。用R×10k挡时表内接有15V(有些万用表为9V)高压电池,高于管压降,所以可以用来检测发光二极管。
1)发光二极管极性的检测
将万用表置R×10k挡,两表笔分别与发光二极管的两引脚相接,如果万用表指针向右偏转过来,同时管子能发出一微弱光点,则说明发光二极管是正向接入,此时黑表笔所接是正极,而红表笔所接是负极。
2)发光二极管质量的检测
将万用表黑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红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此时发光二极管为正向接入,指针应偏转过半,同时二极管中有一发光亮点。接着再将红、黑表笔对调后与管子的两脚相接,这时为反向接入,指针应不动,二极管无发光亮点。若测得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零或无穷大、反向电阻值很小或为零,则表明被测二极管已损坏。
3)发光二极管发光性能的检测
单色发光二极管发光性能的检测:检测时,将万用表置R×10或R×100挡,两表笔轮换接触发光二极管的两引脚。若管子性能良好,则黑表笔所接正极时,能够正常发光。若交换表笔测量时,发光二极管均不发光,则表明被测二极管已损坏。
双色发光二极管发光性能的检测:两表笔对调前后所测的值均是LED的正向电阻,且指针指示的阻值均较小。需指出的是,由于两次测量的不是同一个管芯,因此LED中的发亮光点应分别为两种颜色。
三脚变色发光二极管发光性能的检测:将万用表置R×10k挡,红表笔接变色二极管的中间引脚(公共负极),黑表笔分别接左右两引脚,此时,二极管应有不同颜色的发亮光点,同时指针所示的阻值为二极管的正向电阻。
2.二极管的拆装
1)二极管有立式与卧式两种安装方式(见图4-16),可视电路板空间大小来选择。二极管的安装位置要选择适当,不要使管体与线路中的发热组件靠近。
2)安装二极管时,首先用钳子夹住引脚根部,保持引脚根部固定不动,将引脚弯成所需的形状。在弯折引脚时不要采用直角弯折,而要弯成一定的弧度,且用力要均匀,防止将管子的玻璃封装壳体撬碎,造成管子损坏。
3)小功率二极管的引脚不是纯铜材料制成的,焊接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虚焊。
图4-16 二极管的安装方式
4)经过长时间存放的二极管,其引脚氧化发黑,必须先用刀子刮干净氧化层,并预先吃锡,然后再往电路板上焊,以确保焊接质量。
5)管子焊接到印制电路板上应掌握焊接条件:温度260℃,时间在3s之内。
6)焊接时应用镊子夹住引脚根部以利散热,且焊接点要远离管子的树脂包装根部,并勿使管子受力,禁忌焊接温度过高和焊接时间过长。
3.二极管的代换
1)当怀疑原二极管击穿或性能不良时,一定要将原二极管拆下再接上新的二极管。
2)若原二极管为开路故障时,可以先不拆下原二极管而直接用一个新二极管并联上去(焊在原二极管的引脚焊点上)。
3)当确定二极管损坏后,拆下原二极管前先看清二极管的极性,焊上新二极管时也要看清引脚极性,正、负引脚不能接反,反之,电路不能正常工作。
4)二极管损坏后做更换处理时,应尽可能地用同型号的二极管进行更换。如无同型号,可用特性相同、参数指标不低于原件的二极管代用。选配二极管时,注意不同用途之间的二极管不宜代用,硅二极管和锗二极管之间也不能代用。
5)对于进口二极管应先查相关手册,再选用国产二极管来代用,也可以根据二极管在电路中的具体作用以及主要参数要求,选择性能参数相近的二极管代用。
6)可用两只或多只稳压二极管串联等值代用另一稳压管(满足功率要求情况下)。注意不可反过来代用,若原机采用两只或多只二极管串联使用,是为了抑制温漂,起温度补偿作用,若用一只等值二极管代换,则整机性能变差。
二、晶体管的检测、拆焊与代换
1.晶体管的检测
(1)在路不加电检测
将万用表置于R×10Ω或R×1Ω挡,测出晶体管各极的正、反向电阻值。以PNP型锗管为例,若测得发射结正向电阻值在30Ω左右、反向电阻值在数百欧以上,则说明该管发射结正常。再测量集电结正、反向电阻值,如果与测试发射结的结果相近,则说明该管集电结良好,并且可判定管子的性能是良好的。在测试过程中,如果测出的反向电阻值较大或较小,则可能是PN结已开路或击穿损坏。对于此类情况,应将管子从印制电路板上焊下来,按以前有关内容介绍的检测方法对其进行单独复测,以进一步核实该晶体管是否损坏。
测试NPN型晶体管,其测试方法与PNP型晶体管的方法相似,只是应交换表笔,测得的正反向电阻值略大而已。
(2)在路加电检测
处于线性放大状态的晶体管在正常工作时,发射结上应有正向偏置电压(锗管为0.2~0.3V、硅管为0.6~0.8V),集电结上应有反向偏置电压(一般在2V以上),可用万用表适当的直流电压挡进行测量。具体测试方法见图4-17,如果测得的电压不在正常范围之内,则说明晶体管有问题。另外,当晶体管发生故障时,各电极的对地直流电压也会发生变化,此时可通过测量集电极和发射极对地电压值的大小来进行判断。
晶体管在路放大能力:将万用表置于直流电压挡,红表笔接在集电极焊点上,黑表笔接在发射极焊点上,再用电线将基极与发射极(或地)瞬间短路一下,若万用表指针摆动较大,则说明被测晶体管有放大能力(通常指针摆幅越大,晶体管的放大能力就越强)。需指出的是,此方法不宜测试在高电压下工作的晶体管,测试前必须对晶体管周围的元器件进行了解。
图4-17 在路测量晶体管e、b极间电压
2.晶体管的拆装
(1)晶体管的拆卸及注意事项
1)从电路板上拆下晶体管时要一个一个引脚拆下,并小心电路板上的铜箔线路。
2)拆下坏晶体管时要记住各引脚孔在印制电路板上的位置,换上新晶体管时,分辨好各引脚,核对无误后焊接。
(2)晶体三极管的安装及注意事项
1)为了防止虚焊,晶体管在装入印制电路板之前,要在引脚上涂锡。涂锡时要用镊子或钳子夹住引脚以利散热。一般焊接晶体管用25W电烙铁,每次涂锡时间不要超过10s。
2)将晶体管装入印制电路板时,小功率管最好是直插,中功率管可用管座进行加固。
3)若因特殊需要将引脚折弯时,要用钳子夹住引脚的根部后再适当用力弯折,而不应将引脚从根部弯折。
4)焊接时,应使用低熔点焊锡。引脚引线不应短于10mm,焊接动作要快,每根引脚焊接时间不应超过2s。
5)晶体管在焊入电路时,应先接通基极,再接入发射极,最后接入集电极。拆下时,应按相反的顺序,以免烧坏管子。在电路通电的情况下,不得断开基极引线,以免损坏管子。
6)使用晶体管时,要固定好,以免因振动而发生短路或接触不良,并且不应靠近发热组件。对于大功率晶体管,应加装有足够大的散热器。
3.晶体管的代换
晶体管损坏后,应尽可能地选用同型号的管子进行更换。在某些场合下,对管子的要求较严格,必须选用同型号的管子。对于要求不严格的场合,可利用其他型号的管子代换使用。在选配晶体管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代换晶体管前,首先必须弄清楚晶体管的类型及材料,由于NPN型与PNP型晶体管工作时对电压的极性要求不同,所以它们是不能相互代换的。晶体管的材料有锗材料和硅材料,它们之间最大的差异就是起始电压不一样(锗管PN结的导通电压为0.2V左右,而硅管PN结的导通电压为0.6~0.7V)。对于放大电路,一般可以用同类型的锗管代换同类型的硅管,或用同类型的硅管代换同类型的锗管,但都要在基极偏置电压上进行必要的调整,因为它们的起始电压不一样。对于脉冲电路和开关电路,不同材料的晶体管是否能互换必须具体分析,不能盲目代换。
三、电阻器的检测、拆焊与代换
1.电阻器的检测
(1)固定电阻器的检测
见图4-18,将万用表置于R×1k挡,将两表笔(不分正负)分别与电阻的两端引脚相接即可测出实际电阻值。由于欧姆挡刻度的非线性关系,其中间一段分度较为精细,因此应使指针指示值尽量落在刻度的中段位置(即全刻度起始的20%~80%弧度范围内),以确保测量结果更精确。根据电阻误差等级不同,读数与标称阻值之间有±5%、±10%或±20%的允许偏差。若不相符,超出偏差范围,则说明该电阻器变值。
【附注】测试时,特别是在测几十kΩ以上阻值的电阻时,手不要触及表笔和电阻的导电部分。被检测的电阻从电路中焊下来,至少要焊开一个头,避免电路中的其他元器件对测试产生影响,造成测量误差。色环电阻的阻值虽然能以色环标志来确定,但在使用时最好还是用万用表测试一下其实际阻值。为了提高精度,在测量时应根据实际测量电阻标称值的大小来选择量程(通常100Ω以下电阻可选R×1挡,100Ω~1kΩ电阻可选R×10挡,1kΩ~10kΩ电阻可选R×100挡,10kΩ~100kΩ电阻可选R×1k挡,100kΩ以上的电阻可选R×10k挡)。
图4-18 固定电阻器的检测
(2)热敏电阻的检测
NTC(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常温检测:NTC热敏电阻对温度的敏感性较高,因此不宜采用万用表来测量其阻值。由于万用表的工作电流比较大,流过热敏电阻时会发热而使阻值改变。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只求粗测一下热敏电阻能否工作,使用万用表来检测也是可以的。检测时,将万用表拨到欧姆挡(视标称电阻值定挡位),用鳄鱼夹代替表笔分别夹住热敏电阻的两脚测出实际阻值,并与标称阻值相对比,若两者相差过大,则说明所测热敏电阻性能不良或已损坏。
NTC热敏电阻器的加温检测:检测时,用手捏住热敏电阻,观察万用表,若看到随着温度的慢慢升高而指针会慢慢向右移,表明电阻值在逐渐减少,当减少到一定数值时,指针就会停止下来。若环境温度接近体温,用这种方法就不灵了,此时可用电烙铁靠近热敏电阻,同时若能看到指针慢慢右移,则说明该NTC热敏电阻器是好的。
2.电阻器的拆装
(1)电阻器的拆卸
用电烙铁头在印制电路板的反面,轮流对被拆电阻器的引脚加热,使引脚上的焊锡全部熔化,然后用镊子夹住元器件向外拉,把电阻器从印制电路板上取下来。
(2)电阻器安装及注意事项
1)电阻器在安装前,要把电阻器的引线刮光镀锡,确保焊接牢固可靠。同时电阻器在装入电路之前,也要核实一下阻值。
2)电阻器在安装时要将其标志向上或向外,便于测试和维修,并且将其两端安装在可靠的支点上,防止因振动造成短路、断路。
3)安装时要注意电阻器发散的热量所引起的温升对周围其他元器件的不良影响。例如,可能导致电容器、二极管等强烈老化。
4)电阻器安装时其引线不要过长或过短,焊接时用钳子或镊子夹住引线根部,以防焊接热量影响电阻器的质量。
5)电阻器在安装中,当电阻器的引线需要折弯时,不要在根部折弯,应在距根部一定距离的地方弯折,并且不要反复弯曲,反之,容易折断。
6)焊接时,不要使电阻器长时间受热,以免引起阻值变化。
7)大于10W的电阻器,应保证有散热的空间。
3.电阻器的代换
1)电阻器是电气设备中用量最大的一种元器件,当出现故障后,最好是用同阻值、同类型、同功率的电阻器代换。
2)当无同型号的电阻器时,可用阻值相同,功率大的电阻器代换功率小的电阻器(注意:反过来不能直接代换)或用几个阻值较小的电阻器串联代替大阻值的电阻器。也可用几个阻值较大的电阻器并联代替小阻值的电阻器。但不管是串联还是并联,各电阻器上分担的功率数不得超过该电阻器本身允许的额定功率。
3)代换的电阻应采用原材质,如氧化膜电阻器耐热、耐压性能好,可代替金属膜电阻。水泥电阻(功率大,体积大)、光敏电阻、压敏电阻还有温度补偿电阻(正温度系数电阻,负温度系数电阻),阻燃/熔断电阻等特殊用途电阻不能随便代用,也不要轻易用普通电阻代替精密电阻(五色环)。用于保护电路取样的电阻要采用原值、等功率电阻代用。
图4-19 0.01μF以上的固定电容器的检测
四、电容器的检测、拆焊与代换
1.电容器的检测
(1)普通固定电容器的检测
1)检测电容量大于0.01μF的固定电容器。根据电容器的充放电原理,可用万用表R×10k挡进行测量。检测时,见图4-19,将两表笔分别接触电容器的两引线后,指针会迅速地顺时针方向跳动或偏转,然后再按逆时针方向逐渐返回∞处。若不能返回至∞,则指针稳定后所指的读数即为该电容器的漏电电阻值(通常电容器的漏电电阻较大,约几百至几千兆欧)。当漏电电阻越大,则表明电容器的绝缘性能越好。若阻值比上述数据小,则表明电容器严重漏电;若指针稳定后靠近0处,则表明电容器内部短路;若指针毫无反应,始终停在∞处,则表明该电容器内部已开路。
2)检测电容量小于10pF的固定电容器。由于10pF以下的固定电容器容量太小,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只能定性地检查其是否有漏电、内部短路或击穿现象。检测时,见图4-20,将万用表置于R×10k挡,用两表笔分别任意接固定电容器的两个引脚。正常时阻值应为无穷大,若测出阻值(指针向右摆动)为零,则说明电容器漏电损坏或内部击穿。
(2)电解电容器的检测
1)电解电容器正向漏电阻的检测。检测时,应针对不同容量选用合适的量程,见图4-21,将万用表红笔接负极,黑表接正极,当表笔刚接通时,指针向右偏转一个角度,然后指针缓慢地向左回转,最后指针稳定后所指的读数即为该电容的正向漏电电阻,此阻值越大越好,最好指向无穷大处。若漏电电阻只有几十千欧,表明该电解电容器漏电严重。
图4-20 10pF以下的固定电容器的检测
2)电解电容器反向漏电阻的检测。见图4-22,将红、黑表笔对调(即将万用表红笔接正极,黑表接负极),万用表指针将重复上述摆动现象。但此时测得的阻值为电解电容的反向漏电阻,此值略小于正向漏电阻(即反向漏电流比正向漏电流要大)。在测试中,若正向、反向均无充电的现象(即指针不动),则表明容量消失或内部断路;若所测阻值很小或为零,则表明电容器漏电大或已击穿损坏。
图4-21 电解电容器的正向漏电阻的检测
图4-22 电解电容器反向漏电阻的检测
【附注】由于电解电容器的容量通常比固定电容器大,一般情况下,1~47μF之间的电容可用R×1kΩ挡测,大于47μF的电容可用R×100Ω挡测,大于1000μF以上的电容应选用R×10Ω甚至R×1Ω挡。
2.电容器的拆装
(1)电容器的拆卸及注意事项
1)利用电烙铁进行修整时,如果需要先将焊接的电容器卸下,请将焊锡充分熔化后再拆卸,以免使电容器的端子承受压力。
2)拆卸时,请勿让烙铁的烙铁头接触到电容器的主体。
3)拆卸电容器时,首先将电容两个引脚上多点焊锡(由于现在电路板都是采用大规模焊接技术,焊锡非常少,而且主板上的元器件大多数采用的是双面焊接技术,焊锡很难熔化。因此可以先加些焊锡上去,再用电烙铁就方便多了),让焊锡把两个引脚连起来,然后用一手握住电烙铁,另一手捏住电容,当烙铁把焊锡部分熔化时立即轻轻摇动电容,并慢慢拔起电容的一个引脚。接着再慢慢拔起电容的另一个引脚。如果无法一下子拔起两个引脚,可以用电烙铁轮流接触两个引脚,并用手摇动电容,等电容的两个脚完全松动了,就可以把电容取下来。
4)当拆卸损坏电容器(特别是爆浆电容)后,要对损坏电容引脚插孔的焊锡进行清理,以便插入新电容,其方法是先将电路板背面朝上,再将针头插进原电容插孔位置,用电烙铁接触针头下部,等针头烧热后再用力将针头插入并左右摇动,直到针头穿透原电容插孔后再慢慢移走电烙铁,使插孔口径能显露出来。注意:手指必须捏住针头上部的塑料部分,不得去捏针头的金属部位,以免被烫伤。
(2)电容器安装及注意事项
1)拆卸电路中电容前应先放电(可通过灯泡来放电,不能直接短路放电)。电容器放电后,端子间仍有可能产生电压(再闪击电压),此时,请通过1kΩ的电阻器进行放电。
2)存放达半年以上的电容器的漏损电流有可能会增大。此时,请通过1kΩ的电阻器进行电压处理。
3)安装时请勿使电容器主体变形。
4)安装前确认电容器的额定值(静电容量及电压)及电容器的极性后,再进行焊接。
5)电容器安装、焊接时应使标志易于观察。
6)用电烙铁进行焊接电容时,要注意它的焊接条件(预热、焊接温度与时间、端子浸渍时间等)。
7)进行焊接时,请勿将电容器主体浸入焊料中。插入印制电路板,只有对电容器一侧的相反侧背面进行焊接。除端子部以外,不可附着有焊剂。
8)焊接时,电烙铁应与电容器塑胶管保持适当的距离,且焊接动作要快,以防止过热造成塑料管破裂,导致电解液外漏。
9)将电容器焊接到印制电路板上之后,不可将电容器主体倾斜、放倒或扭曲,更不可将电容器当做把手来移动印制电路板。
10)安装新电容器时,把新电容的脚剪短点,并拉直,先焊一个脚,在电路板焊接电容器背面的地方上稍多点焊锡,把电容的一个脚顶住焊孔,背面的焊锡熔化到焊脚孔后,顶住的那个脚就可以进去了,另外一个脚也用同样方法让它进入焊孔。装上电容后剪掉过长的引脚,接着一手按住电容,使它能够与电路紧密接触,一手拿着电烙铁,对电容两个引脚进行补焊,同时轻轻摇动电容两个引脚,使焊锡能充分渗入到引脚的双面板内部。
3.电容器的代换
1)一般对于击穿和漏电的电容器,要先拆下原电容器,然后再焊上新的电容器。
2)对于开路故障或容量不足的电容器时,可以用一个新电容器直接焊接在该电容器背面焊点上,不必拆下原电容器。
3)电容器损坏后,原则上应使用与其类型相同、主要参数相同、外形尺寸相近的电容器来更换。但若找不到同类型电容器,也可用其他类型的电容器代换。可以用耐压值较高的电容器代换容量相同,但耐压值低的电容器。代用电容在耐压,温度系数方面均不能低于原电容。
4)容量小于1pF的固定电容器一般无极性,它的两根引脚可以不分正、负极性。
五、电感器的检测与代换
1.电感器的检测
电感器故障大部分是断路,可先用万用表测量其阻值,如发现电阻值为无穷大,便可判定电感线圈断路。对于短路严重的电感线圈,可通过测量其阻值来判断。当电感线圈局部短路时,不易被检测出,此时可采用代换法。测量过程中应将电感线圈与外电路断开,避免外电路对线圈的并联形成错误判断。
由于普通的指针式万用表不具备专门测试电感器的挡位,使用此类万用表只能大致测量电感器的好坏,在断电的状态下,测试电感器两端的阻值(一般高频电感器的直流内阻在零点几到几欧之间,低频电感器的内阻在几百欧至几千欧之间,中频电感器的内阻在几欧到几十欧之间),测试时要注意,有时电感器圈数少或线径粗,直流电阻很小,若用R×1Ω挡进行测试,阻值为零时属于正常现象;若阻值较大或无穷大时,则表明该电感器已经开路。
2.电感器的代换
1)电感线圈必须原值代换(匝数相等,大小相同)。
2)贴片电感只需大小相同即可,还可用0Ω电阻或导线代换。
3)小型固定电感器与色码电感器、色环电感器之间,只要电感量、额定电流相同,外形尺寸相近,可以直接代换使用。
4)在装配线圈时,应先用万用表检查线圈是否断路,还应注意电感之间的相互位置,以及与其他元器件的位置应该符合要求,反之,产生的分布电容会导致整机不能正常工作。
5)电感在安装时应注意接线正确,如果误接入高压电路,会烧坏线圈及其他元器件。
6)带屏蔽罩的线圈检修完后还应焊好屏蔽罩,另外还应特别注意,屏蔽罩与线圈不能短路,反之,整机不能工作。
六、变压器的检测与代换
1.变压器的检测
变压器的好坏可用万用表测量其绝缘性能、绕组断路或短路来进行判断。
1)绝缘性能的检测。用万用表R×10kΩ挡分别测量铁心与一次绕组、一次绕组与各二次绕组、铁心与各二次绕组、静电屏蔽与一次绕组和各二次绕组的电阻值,万用表指针若指向无穷大,则表明该绕组绝缘性能良好。
2)断路故障的检测。将万用表置于R×1Ω挡,分别测量变压器一次绕组及各二次绕组的电阻值,若某一绕组的阻值为无穷大,则表明该绕组存在断路故障。
3)短路故障的检测。采用测量变压器的空载电流的大小来进行判断,具体方法是将变压器各二次绕组断开,把万用表置于交流电流挡,红、黑两表笔串入一次绕组中,接通电源,观察万用表的指示值与正常值相比较,若大于正常值的20%,则表明该变压器绕组存在短路故障。
2.变压器的代换
1)选用电源变压器时,要与负载电路相匹配,电源变压器应留有功率余量(其输出功率应略大于负载电路的最大功率),输出电压应与负载电路供电部分的交流输入电压相同。
2)对于铁心材料、输出功率、输出电压相同的电源变压器,通常可以直接互换。
【附注】电源变压器的代换原则是同型号之间可以代换。也可选用比原型号功率大但输出电压与原型号相同的进行代换。也可选用不同型号、不同规格、不同铁心的变压器进行代换,但功率必须比原型号略大,输出电压必须相同。
七、高频头的检测与代换
1.高频头的检测
1)检查高频头是否导通,打开接收机电源开关,观察监视器屏幕的噪声强度;接着关掉电源再断开接收机的输入电缆,然后再打开,观察监视器的噪声强度,如果前后比较变化小或相同,则说明高频头已损坏。
2)在输入端的插头座芯线上测量输入电压是否正常,若正常,再在电缆内外导体和接收机壳间用导线短接,将万用表串接于电缆芯线和接收机输入插座芯线之间,开机测量电流是否正常。若电流与标准值不符,则说明高频头已损坏。
2.高频头的代换
当高频头有问题需要更换时,首先弄清型号,不要搞错;拆卸高频头时,应用吸锡烙铁将有关焊点处理干净,不要硬拔;更换高频头后,一般情况下无须调整,个别的要调整RF AGC(高放自动增益调整)功能,但数码电视机需进入总线才能调整。
八、光耦合器的检测与代换
1.光耦合器的检测
光耦合器好坏的判断,可通过检测光耦合器内部二极管和晶体管的正反向电阻来确定,其方法是拆下可疑光耦合器,用万用表测量其内部二极管、晶体管的正、反向电阻值,然后与正常光耦合器所测的值进行比较,若阻值相差较大,则说明光耦合器已损坏。
【附注】由于光耦合器的组成方式不尽相同,所以在检测时应针对不同的结构特点,采取不同的检测方法。例如,在检测普通光耦合器的输入端时,一般均参照红外发光二极管的检测方法进行。对于光敏晶体管输出型的光耦合器,检测输出端时应参照光敏晶体管的检测方法进行。
2.光耦合器的代换
1)光耦合器的封装形式与内部结构、电路功能完全是两回事。外形相同的光耦合器,功能可能完全不同;功能相同的电路也可以用不同的封装。所以选用或代换光耦合器时,只能以它的型号为依据。
2)光耦合器的输入端发光源多为红外发光二极管,反向击穿电压一般都很低,有的仅为3V,在使用时必须注意输入端不能接反。
九、晶振的检测与代换
1.晶振的检测
1)用万用表R×10kΩ挡测其两脚间阻值(应为无穷大),若阻值为无穷大,说明晶振没有漏电。
2)将晶振装在其工作电路上,再用频率表或示波器测其工作频率是否正常来判断,若频率不正常,则说明晶振有问题。
2.晶振的代换
在更换晶振时,通常都要用相同型号的新品,后缀字母尽量也要一致,否则很可能无法正常工作。如无同型号晶振,可用其他振荡频率相同或相近的晶振代换。
【附注】晶振的种类很少,若怀疑晶振已坏,就用代换法将晶振替代。晶振的代换原则是晶振的稳频电容(晶振周围两个浅色贴片电容10~18pF之间)必须原值代换。
十、接收头的检测与代换
1.接收头的检测
1)红外接收头好坏判断:接收头接上5V电压,输出端接万用表,按遥控器任意键,对准接收器,万用表指针在3~4.5V之间任意一电压点摆动为良好。
2)红外接收头一般有三只引脚,分别为接地、电源和信号输出,不同型号的红外接收头,其引脚排列也不相同,其判断方法如下:
①一般接地脚与屏蔽外壳是相通的,外观上可以看出,另两只脚接电源VCC引脚及OUT引脚,可以先接好地(两芯屏蔽线外皮铜网),交换试接另两根线,开机用遥控操作有效,即可分辨出VCC引脚和OUT引脚,焊好,固定放置红外接收管在无遮挡处。
②也可用指针式万用表R×1kΩ(或R×100Ω)挡,先测量确定接地脚,一般接地脚与屏蔽外壳是相通的,余下的两只脚假设为a脚和b脚,然后黑表笔搭接地脚,用红表笔去测a脚或b脚的阻值,读数分别约为6kΩ和8kΩ(有的接收头相差在1kΩ左右);调换表笔,红表笔接地,黑表笔测a脚和b脚,读数分别为20kΩ和40kΩ。两次测量阻值相对应都小的a脚即为电源脚,阻值大的b脚即为信号输出脚。不过用不同的万用表和测不同型号的接收头,所测得的电阻都各不相同。但总的结论是,电源脚对地的电阻值不管正反向都要比信号脚对地的电阻值小。
2.接收头的代换
红外接收头替换原则是,原则上大多数接收头都可互相代换,只需注意供电电压与引脚位置就行。